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迅速,运营规模和现代化水平都有所提高,但是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与挑战,内部控制建设是行政事业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新时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鉴于此,本文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难点和解决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难点;对策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难点
1、内部控制建设进度缓慢
许多单位缺乏正确的内部控制意识,导致内部控制建设进度缓慢。一方面,相关领导人员对内部控制建设重视程度,没有将其纳入工作重点,使得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效率低下,许多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严重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虽然建立了初具规模的内部控制机制,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经验,控制方法落后等问题,导致内部控制工作效率较低,无法发挥其真正效益。此外,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往往将内部控制工作的重点放在对财务账目的核对等方面,导致内部控制流于形式。
2、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低下
在资产管理方面,很多单位都存在“重钱轻物、重购轻管”的问题。个别单位甚至没有建立起标准化的固定资产明细账,对财务工作的核心——经费收支状况忽略及时进行资产的分析;后勤对经费的发放和使用没有明确的资产价值和分布情况认识;使用部门对经费更是只拿不问。在较长的发展时间内,国有资产和财务的管理工作已经相悖,存在很多资产数量分布状况不实、账实不符、责任又清楚等情况,甚至有部分单位攀比风盛行,盲目对资产进行添置、建设,造成资产的极大浪费。
3、内部控制环境较差,内部控制意识淡薄
现阶段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建设内部控制制度的时候,其环境是非常不利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发展的。控制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单位内部领导人员以及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所持的态度,这也是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建设的基础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内部控制意识,是单位安全实施和高效建设内部控制的重要保障。但现阶段,我国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领导人员和各级干部内控意识相当淡薄,对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设根本不重视,认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流动资金主要来自于财政部门的预算,只要是按照相关的编制进行计算,就能够获得需要的资金,根本不需要什么内部控制。这种认识也就导致了很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具有严重的滞后性,单位内部的财政资金也因此失去控制。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
1、加强相互合作,提高信息的有效性
在单位内部控制中,各级部门可以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是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前提。通过收集与单位相关的财务信息及管理信息等,单位可以有效掌握单位整体的运营情况,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风险,以便可以度风险及时有效的分析,及时解决问题。同时,通过将获得的有用信息在单位内部进行传递,相互协调,可以有效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保证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操作,提高内部决策的准确性。
2、建立相对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
内部控制机制的不完善是行政事业单位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市场变化的关键时期,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此问题的重视,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首先,相关领导人员应当明确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将其归入工作重点,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合理规划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各项事宜。同时,应当加强各级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扩大内部控制范围,增强内部控制建设执行力度,确保内部控制工作高效开展。其次,员工应当通过不断学习加深对内部控制工作的理解与重视,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彻底落实责任到个人,对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进行科学的管理控制,确保内部控制工作顺利开展。
3、强化单位负责人的内控意识
《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的相关规定明确了单位负责人的地位以及职责,对单位的财务会计相关的报表的真实性、完整性,内部控制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承担主要责任。将内控工作就好,必须整个单位从上到下要保证思想的统一,充分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强化行政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内部控制学习和再教育,建立起单位负责人对财务会计工作和内部制度建设的责任人意识。
4、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能否在行政事业单位有效展开,关键的一个因素在于,单位领导能否对内部控制建设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在现时环境下,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从根本上改变观念,树立全面内控意识,把内控制度的建设纳入到单位长远规划中,把内控管理作为单位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内控管理的常态化和连贯性。同时,规范单位行政职能机构设置,明确责任分工,建立责任预警机制,确保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找到责任人并加以解决。完善奖惩机制,对于积极配合并严格执行内控制度的职工和部门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破坏和不按内控制度规定执行的职工和部门予以严惩,逐步强化单位全体职工内控意识,夯实内控实施的群众基础。
5、科学设计,这是内控建设的关键
一是内控建设要坚持全面性原则。内控建设,要通过计划、执行、监督、反馈等环节落实。梳理各项业务控制流程,实现全过程的控制,实现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要实现领导和员工全员、全过程参与内部控制建设。二是内控建设要坚持重要性原则。内控建设着重关注各单位的重要经济活动和经济活动中的重要风险。相关资深专家指出,要建立以“预算管理为主线,以资金管控为核心”的内部控制体系。将预算管理作为重点,能够以预算管控带动收支、资产、政府采购、建设工程管理等所有相关经济行为的内部控制。三是内控建设要坚持制衡性原则。单位内部的部门管理、职责分工、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这样,实现了不相容职责分离,将监督职能引入了日常的工作中,有利于各项控制活动落到实处。四是内控建设要坚持适应性原则。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但是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内控模式。不同地区以及处于不同发展的不同单位情况也不一样,各单位要根据自身情况建立自身的内控机制。
结束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过程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单位需要建立起内部控制的管理理念,充分认识单位内部存在的管理问题,并不断改善内部控制环境,积极促进单位的发展,保障单位的发展可以跟上时代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张超. 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应用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2]余华. 行政事业单位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J]. 湖南財政经济学院学报,2014,30(06):66-76.
[3]王倩.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要素的比较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4.
课题名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 编号:GXL16128332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难点;对策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难点
1、内部控制建设进度缓慢
许多单位缺乏正确的内部控制意识,导致内部控制建设进度缓慢。一方面,相关领导人员对内部控制建设重视程度,没有将其纳入工作重点,使得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效率低下,许多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严重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虽然建立了初具规模的内部控制机制,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经验,控制方法落后等问题,导致内部控制工作效率较低,无法发挥其真正效益。此外,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往往将内部控制工作的重点放在对财务账目的核对等方面,导致内部控制流于形式。
2、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低下
在资产管理方面,很多单位都存在“重钱轻物、重购轻管”的问题。个别单位甚至没有建立起标准化的固定资产明细账,对财务工作的核心——经费收支状况忽略及时进行资产的分析;后勤对经费的发放和使用没有明确的资产价值和分布情况认识;使用部门对经费更是只拿不问。在较长的发展时间内,国有资产和财务的管理工作已经相悖,存在很多资产数量分布状况不实、账实不符、责任又清楚等情况,甚至有部分单位攀比风盛行,盲目对资产进行添置、建设,造成资产的极大浪费。
3、内部控制环境较差,内部控制意识淡薄
现阶段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建设内部控制制度的时候,其环境是非常不利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发展的。控制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单位内部领导人员以及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所持的态度,这也是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建设的基础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内部控制意识,是单位安全实施和高效建设内部控制的重要保障。但现阶段,我国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领导人员和各级干部内控意识相当淡薄,对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设根本不重视,认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流动资金主要来自于财政部门的预算,只要是按照相关的编制进行计算,就能够获得需要的资金,根本不需要什么内部控制。这种认识也就导致了很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具有严重的滞后性,单位内部的财政资金也因此失去控制。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
1、加强相互合作,提高信息的有效性
在单位内部控制中,各级部门可以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是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前提。通过收集与单位相关的财务信息及管理信息等,单位可以有效掌握单位整体的运营情况,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风险,以便可以度风险及时有效的分析,及时解决问题。同时,通过将获得的有用信息在单位内部进行传递,相互协调,可以有效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保证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操作,提高内部决策的准确性。
2、建立相对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
内部控制机制的不完善是行政事业单位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市场变化的关键时期,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此问题的重视,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首先,相关领导人员应当明确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将其归入工作重点,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合理规划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各项事宜。同时,应当加强各级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扩大内部控制范围,增强内部控制建设执行力度,确保内部控制工作高效开展。其次,员工应当通过不断学习加深对内部控制工作的理解与重视,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彻底落实责任到个人,对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进行科学的管理控制,确保内部控制工作顺利开展。
3、强化单位负责人的内控意识
《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的相关规定明确了单位负责人的地位以及职责,对单位的财务会计相关的报表的真实性、完整性,内部控制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承担主要责任。将内控工作就好,必须整个单位从上到下要保证思想的统一,充分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强化行政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内部控制学习和再教育,建立起单位负责人对财务会计工作和内部制度建设的责任人意识。
4、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能否在行政事业单位有效展开,关键的一个因素在于,单位领导能否对内部控制建设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在现时环境下,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从根本上改变观念,树立全面内控意识,把内控制度的建设纳入到单位长远规划中,把内控管理作为单位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内控管理的常态化和连贯性。同时,规范单位行政职能机构设置,明确责任分工,建立责任预警机制,确保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找到责任人并加以解决。完善奖惩机制,对于积极配合并严格执行内控制度的职工和部门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破坏和不按内控制度规定执行的职工和部门予以严惩,逐步强化单位全体职工内控意识,夯实内控实施的群众基础。
5、科学设计,这是内控建设的关键
一是内控建设要坚持全面性原则。内控建设,要通过计划、执行、监督、反馈等环节落实。梳理各项业务控制流程,实现全过程的控制,实现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要实现领导和员工全员、全过程参与内部控制建设。二是内控建设要坚持重要性原则。内控建设着重关注各单位的重要经济活动和经济活动中的重要风险。相关资深专家指出,要建立以“预算管理为主线,以资金管控为核心”的内部控制体系。将预算管理作为重点,能够以预算管控带动收支、资产、政府采购、建设工程管理等所有相关经济行为的内部控制。三是内控建设要坚持制衡性原则。单位内部的部门管理、职责分工、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这样,实现了不相容职责分离,将监督职能引入了日常的工作中,有利于各项控制活动落到实处。四是内控建设要坚持适应性原则。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但是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内控模式。不同地区以及处于不同发展的不同单位情况也不一样,各单位要根据自身情况建立自身的内控机制。
结束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过程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单位需要建立起内部控制的管理理念,充分认识单位内部存在的管理问题,并不断改善内部控制环境,积极促进单位的发展,保障单位的发展可以跟上时代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张超. 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应用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2]余华. 行政事业单位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J]. 湖南財政经济学院学报,2014,30(06):66-76.
[3]王倩.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要素的比较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4.
课题名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 编号:GXL16128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