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音乐人类学的多维角度出发,透过我国高师中国音乐史教学的现状,将多元音乐文化的观点渗透到中国音乐史的教授与学习中,旨在用一种全新的、现代化的多元音乐文化思维框架来构建中国音乐史的教学内容,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增强学生理论学习的动力,推动多元音乐文化的发展。
一、音乐人类学的定义及发展
在西方被称为“Ethnomusicology”的音乐人类学是一门起源于欧美的具有社会科学性质的学科,中文译名为“民族音乐学”。20世纪中期由美国人类学家、音乐家梅里亚姆(Alan.P Merriam)最早提出,早期名称为“比较音乐学”。音乐人类学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运用一般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和观念来研究人类音乐文化,把音乐与人类学结合起来研究世界各民族文化中的音乐。作为新兴的音乐理论学科,音乐人类学打破了传统音乐学所关注的音与音之间的关系,而是以音乐为研究主体,在对音乐艺术进行客观描述的同时,提出了音乐”是什么”的概念,对音乐进行了深层次的文化阐释,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认识,旨在更好地研究人类音乐文化和音乐行为。1980年,在南京举行了首届“全国民族音乐学学术研讨会”,音乐人类学随之引入中国并得到了迅猛发展,几乎涉及到音乐研究的各个领域。进入21世纪,以发展各国民族音乐为己任的“多元音乐文化”观念已逐步取代了20世纪初以”欧洲中心主义论”的单一观念,成为音乐人类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前提。在多元共存的背景之下,音乐人类学把音乐艺术置于历史、社会等生活环境中,打破了西方传统的音乐学理论界限,从音乐学和人类学的双重角度关注音乐文化的人类性。在立足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对音乐现象有更深入的了解,认识音符背后所蕴藏着的更本质的东西,把音乐的理论意义扩展到全球人类生活的视野中。
随着文化人类学思想的渗入,音乐人类学家更加注重音乐的文化价值研究。在研究音乐与文化关系的同时,更强调对音乐自身的研究,重视对地方性知识、边缘文化知识的研究和发展,为音乐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奠定了基础。随着民族音乐学的蓬勃发展,让音乐史学和民族音乐学两学科相互取长补短的呼声越来越高。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音乐人类学家开始探讨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尝试着将音乐人类学与音乐教育相结合,在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多文化、跨文化的音乐教育,这一做法对于音乐人类学多元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无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普及,众多国外学者逐渐意识到音乐教育是受音乐人类学影响的一个重要领域。因此,他们将音乐教育的现象和问题投入历史的文化背景研究中,在多样化的背景中感受音乐教育,重视音乐人类学视野中的音乐教育研究。上世纪50年代,英国涌入了大量的海外移民,同时也带来了具有特色的移民文化,使学生在学校中接受各种不同文化的音乐,使其与历史、社会和文化的背景紧密联系起来,强调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独创性,加强多元文化的教育体系。正如国际音乐教育学会在《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中所提到的:“任何音乐教育体系都接受由多种文化形成的音乐世界存在的事实,以及对其学习和理解的价值,并把这一观念作为音乐教育的新起点。(刘沛译,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的“信仰宣言”和“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8,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专辑)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要求音乐学家、教育学家要立足于21世纪,面向世界,用全球多元音乐文化并存的思维模式,来发展音乐学科。很多国家面对这一国际潮流,都站在自己国家的角度对多元音乐文化教育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试图寻找到一条适合本国的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模式。然而纵观今天的高师音乐教育,不难发现:中国至今没有系统的音乐教育体系,教材一直在沿用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中国音乐加西方音乐的传统模式,欧洲中心主义论一直占据主流。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建立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必须在符合中国国情、中国音乐发展特点、中国音乐教育实际的基础上,用多元文化的视角去审视、关注音乐教育,把音乐教育放在中国文化、世界文化这个大的背景中,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让音乐人类学的观点及研究方法渗透到音乐教育的方方面面,趋向于把音乐教育中的音乐用文化中的音乐来界定。
二、高师中国音乐史课程现状
《中国音乐史》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理论必修课,是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近现代音乐发展脉络的重要途径。它以历史发展为脉络,将每个时期颇有代表性的音乐家、音乐作品、音乐流派及重大的音乐事件等史实贯穿起来,使学生在纵向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的基础上,横向挖掘蕴含在音乐史内部的文化价值。正如德国当代音乐史学家布洛克豪斯所说的:“音乐史研究的对象是音乐的历史,这一约定俗成的规定迄今为止还未被音乐史学家严格地遵循过。之所以不能这样做,是因为人们……在讨论历史的联系、各种关系和条件时,必须考虑到音乐所依据的社会、文化发展规律。”(俞人豪,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30)但是目前,中国音乐史在各高师院校中教学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中国音乐史在音乐学专业中的基础地位。
1、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普遍存在着“重技能轻理论”“重单项专项、轻综合素质”的现象。长期以来,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过于强调技能方面的训练,而忽视了中国音乐史等理论知识的学习。很多学生认为音乐专业就是唱歌、跳舞、弹琴,对于能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养的理论学科则轻描淡写,不愿投入更多的精力,使得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培养模式方面始终摆脱不了专业音乐院校的影响,出现了学生知识面狭窄、技能单一的尴尬局面。殊不知,要想在技能上有所突破,除了勤学苦练掌握技巧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掌握相当多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准确地理解作品、分析作品。
2、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形成音乐技能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较为持久的音乐行为变化过程。而学习方法是有效地将这些知识与音乐技能转化为自身知识与技能的桥梁。大多数学生学习方法过于陈旧,认为学习中音史死记硬背即可。学生上课不认真,考试前突击复习。这种心态导致学生普遍存在着厌学的情绪,缺乏主动性。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也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3、教学理念上深受欧洲中心主义论的影响。长期以来,受西方观念的影响,中国音乐被认为是落后的、非主流的音乐,学生只知道贝多芬、莫扎特,而对中国本土音乐文化知之甚少。正如项阳先生所说:中国的传统音乐及其教育传承已经从历史上的主流形式变成当下的非主流形式、边缘化形式,其原因是对传统音乐丰厚的文化内涵没有足够的认识。(余鑫,质疑本土化民族音乐学研究之我见[J],音乐探索,2004,(4)高师音乐系一直担负着继承、传播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重任,是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队伍的重地。因此,高师中音史教学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引入音乐人类学中所倡导的各种文化的音乐,以适应中小学新课程改革,是摆在每一位从事高师中音史教学工作者面前必须思考的问题。
三、音乐人类学对中国音乐史的渗透
环顾整个中国音乐史的发展历程,每一时期都伴随有中国各民族之间、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音乐文化交流。哪一个时代民族间音乐文化交流频繁,那一时代的音乐文化就会高度发达,这种交流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前进,也促进了音乐文化的不断更新。音乐人类学注重本土音乐的文化研究,以研究地方知识和边缘文化知识为己任,这一思想与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观点不谋而合。中国的音乐教育应以母语文化为基础,同时面向全世界各种文化,让学生乐于接受各种不同文化的音乐,通过了解世界各国的音乐文化更好地了解世界各民族。
首先,中音史教学要具有战略眼光。应立足于21世纪,面向全世界,以培养能胜任中国乃至世界社会、艺术、文化生活的综合性人才为己任。
其次,教材要有广阔的音乐视野。20世纪初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文化的分水岭,随着西方文化的引入,中国的音乐教育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几年来,随着国际音乐教育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区域间的音乐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得到了广泛地交流,中音史这门学科的教学方法正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往的音乐教育理念、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已逐渐显现出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应将音乐人类学研究音乐文化现象,从表层音乐文化现象概括出人类深层意识的观点并融人中音史教材,让学生在音乐人类学的视野中用全球多元文化并存的思维框架来学习中国音乐历史,培养他们的多元文化思维和多元文化态度。
第三,改变传统的单一的音乐技术——欣赏的教学模式,把音乐放到社会、文化、历史的大背景中去。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不仅能唱歌、跳舞,还要自己创造;对音乐作品不仅要被动地听,还应该主动地予以评价,既包括音乐结构与风格的评价,也包括对作品所具有的社会、文化意义的评价。
第四,立足本土文化,加强学科渗透。要形成完整的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体系,需要教学资源的整合,把多元文化的教育观点渗入到高师中音史教学的实践中,通过多元文化的教育在学生中创造一种文化渲染的背景,以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中国音乐史》作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已经不再是一门单纯的理论课,它需要多门学科的相互渗透,从中吸收营养来丰富教学实践。音乐人类学作为一种思维渗透到音乐学的各个领域,它把音乐作为研究对象来认识人类、认识社会的理念将会对中音史的教学理论与实践注入新的活力。
一、音乐人类学的定义及发展
在西方被称为“Ethnomusicology”的音乐人类学是一门起源于欧美的具有社会科学性质的学科,中文译名为“民族音乐学”。20世纪中期由美国人类学家、音乐家梅里亚姆(Alan.P Merriam)最早提出,早期名称为“比较音乐学”。音乐人类学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运用一般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和观念来研究人类音乐文化,把音乐与人类学结合起来研究世界各民族文化中的音乐。作为新兴的音乐理论学科,音乐人类学打破了传统音乐学所关注的音与音之间的关系,而是以音乐为研究主体,在对音乐艺术进行客观描述的同时,提出了音乐”是什么”的概念,对音乐进行了深层次的文化阐释,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认识,旨在更好地研究人类音乐文化和音乐行为。1980年,在南京举行了首届“全国民族音乐学学术研讨会”,音乐人类学随之引入中国并得到了迅猛发展,几乎涉及到音乐研究的各个领域。进入21世纪,以发展各国民族音乐为己任的“多元音乐文化”观念已逐步取代了20世纪初以”欧洲中心主义论”的单一观念,成为音乐人类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前提。在多元共存的背景之下,音乐人类学把音乐艺术置于历史、社会等生活环境中,打破了西方传统的音乐学理论界限,从音乐学和人类学的双重角度关注音乐文化的人类性。在立足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对音乐现象有更深入的了解,认识音符背后所蕴藏着的更本质的东西,把音乐的理论意义扩展到全球人类生活的视野中。
随着文化人类学思想的渗入,音乐人类学家更加注重音乐的文化价值研究。在研究音乐与文化关系的同时,更强调对音乐自身的研究,重视对地方性知识、边缘文化知识的研究和发展,为音乐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奠定了基础。随着民族音乐学的蓬勃发展,让音乐史学和民族音乐学两学科相互取长补短的呼声越来越高。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音乐人类学家开始探讨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尝试着将音乐人类学与音乐教育相结合,在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多文化、跨文化的音乐教育,这一做法对于音乐人类学多元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无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普及,众多国外学者逐渐意识到音乐教育是受音乐人类学影响的一个重要领域。因此,他们将音乐教育的现象和问题投入历史的文化背景研究中,在多样化的背景中感受音乐教育,重视音乐人类学视野中的音乐教育研究。上世纪50年代,英国涌入了大量的海外移民,同时也带来了具有特色的移民文化,使学生在学校中接受各种不同文化的音乐,使其与历史、社会和文化的背景紧密联系起来,强调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独创性,加强多元文化的教育体系。正如国际音乐教育学会在《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中所提到的:“任何音乐教育体系都接受由多种文化形成的音乐世界存在的事实,以及对其学习和理解的价值,并把这一观念作为音乐教育的新起点。(刘沛译,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的“信仰宣言”和“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8,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专辑)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要求音乐学家、教育学家要立足于21世纪,面向世界,用全球多元音乐文化并存的思维模式,来发展音乐学科。很多国家面对这一国际潮流,都站在自己国家的角度对多元音乐文化教育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试图寻找到一条适合本国的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模式。然而纵观今天的高师音乐教育,不难发现:中国至今没有系统的音乐教育体系,教材一直在沿用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中国音乐加西方音乐的传统模式,欧洲中心主义论一直占据主流。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建立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必须在符合中国国情、中国音乐发展特点、中国音乐教育实际的基础上,用多元文化的视角去审视、关注音乐教育,把音乐教育放在中国文化、世界文化这个大的背景中,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让音乐人类学的观点及研究方法渗透到音乐教育的方方面面,趋向于把音乐教育中的音乐用文化中的音乐来界定。
二、高师中国音乐史课程现状
《中国音乐史》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理论必修课,是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近现代音乐发展脉络的重要途径。它以历史发展为脉络,将每个时期颇有代表性的音乐家、音乐作品、音乐流派及重大的音乐事件等史实贯穿起来,使学生在纵向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的基础上,横向挖掘蕴含在音乐史内部的文化价值。正如德国当代音乐史学家布洛克豪斯所说的:“音乐史研究的对象是音乐的历史,这一约定俗成的规定迄今为止还未被音乐史学家严格地遵循过。之所以不能这样做,是因为人们……在讨论历史的联系、各种关系和条件时,必须考虑到音乐所依据的社会、文化发展规律。”(俞人豪,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30)但是目前,中国音乐史在各高师院校中教学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中国音乐史在音乐学专业中的基础地位。
1、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普遍存在着“重技能轻理论”“重单项专项、轻综合素质”的现象。长期以来,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过于强调技能方面的训练,而忽视了中国音乐史等理论知识的学习。很多学生认为音乐专业就是唱歌、跳舞、弹琴,对于能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养的理论学科则轻描淡写,不愿投入更多的精力,使得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培养模式方面始终摆脱不了专业音乐院校的影响,出现了学生知识面狭窄、技能单一的尴尬局面。殊不知,要想在技能上有所突破,除了勤学苦练掌握技巧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掌握相当多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准确地理解作品、分析作品。
2、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形成音乐技能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较为持久的音乐行为变化过程。而学习方法是有效地将这些知识与音乐技能转化为自身知识与技能的桥梁。大多数学生学习方法过于陈旧,认为学习中音史死记硬背即可。学生上课不认真,考试前突击复习。这种心态导致学生普遍存在着厌学的情绪,缺乏主动性。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也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3、教学理念上深受欧洲中心主义论的影响。长期以来,受西方观念的影响,中国音乐被认为是落后的、非主流的音乐,学生只知道贝多芬、莫扎特,而对中国本土音乐文化知之甚少。正如项阳先生所说:中国的传统音乐及其教育传承已经从历史上的主流形式变成当下的非主流形式、边缘化形式,其原因是对传统音乐丰厚的文化内涵没有足够的认识。(余鑫,质疑本土化民族音乐学研究之我见[J],音乐探索,2004,(4)高师音乐系一直担负着继承、传播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重任,是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队伍的重地。因此,高师中音史教学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引入音乐人类学中所倡导的各种文化的音乐,以适应中小学新课程改革,是摆在每一位从事高师中音史教学工作者面前必须思考的问题。
三、音乐人类学对中国音乐史的渗透
环顾整个中国音乐史的发展历程,每一时期都伴随有中国各民族之间、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音乐文化交流。哪一个时代民族间音乐文化交流频繁,那一时代的音乐文化就会高度发达,这种交流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前进,也促进了音乐文化的不断更新。音乐人类学注重本土音乐的文化研究,以研究地方知识和边缘文化知识为己任,这一思想与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观点不谋而合。中国的音乐教育应以母语文化为基础,同时面向全世界各种文化,让学生乐于接受各种不同文化的音乐,通过了解世界各国的音乐文化更好地了解世界各民族。
首先,中音史教学要具有战略眼光。应立足于21世纪,面向全世界,以培养能胜任中国乃至世界社会、艺术、文化生活的综合性人才为己任。
其次,教材要有广阔的音乐视野。20世纪初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文化的分水岭,随着西方文化的引入,中国的音乐教育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几年来,随着国际音乐教育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区域间的音乐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得到了广泛地交流,中音史这门学科的教学方法正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往的音乐教育理念、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已逐渐显现出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应将音乐人类学研究音乐文化现象,从表层音乐文化现象概括出人类深层意识的观点并融人中音史教材,让学生在音乐人类学的视野中用全球多元文化并存的思维框架来学习中国音乐历史,培养他们的多元文化思维和多元文化态度。
第三,改变传统的单一的音乐技术——欣赏的教学模式,把音乐放到社会、文化、历史的大背景中去。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不仅能唱歌、跳舞,还要自己创造;对音乐作品不仅要被动地听,还应该主动地予以评价,既包括音乐结构与风格的评价,也包括对作品所具有的社会、文化意义的评价。
第四,立足本土文化,加强学科渗透。要形成完整的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体系,需要教学资源的整合,把多元文化的教育观点渗入到高师中音史教学的实践中,通过多元文化的教育在学生中创造一种文化渲染的背景,以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中国音乐史》作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已经不再是一门单纯的理论课,它需要多门学科的相互渗透,从中吸收营养来丰富教学实践。音乐人类学作为一种思维渗透到音乐学的各个领域,它把音乐作为研究对象来认识人类、认识社会的理念将会对中音史的教学理论与实践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