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托尔斯泰说过:“神奇的愛,会使数学法则失去平衡。两个人分担一个痛苦,只有一个痛苦;两个人分享一个幸福,却可以拥有两个幸福。”受中国传统的“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一观念的影响,加上如今现代家庭中大多是只有一个孩子,两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处于4:2:1(祖辈:父母:孩子)氛围,这样家庭里的孩子没有兄弟姐妹和他分享,一切都是以他为中心。长辈的呵护使他们的自我意识观念增强,吃要吃好的,穿要穿好的,玩要玩高档的玩具,家中一切必须以他的情绪变化和要求为中心,如果达不到要求,动则耍脾气,家长一见家中的“小皇帝”发脾气了,不管要求合理不合理,一切从孩子,这就是滋长儿童自私观念的温床。就这样,孩子不知不觉地以家庭的“中心人物”“唯我独享”“唯我独尊”,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自私的性格。
关键词:分享;自私
曾经在我身边发生了这一幕:夏天,在菜市场里有一个孩子在闹情绪,闹着要妈妈买西瓜给他吃,后来买到西瓜了,档主帮忙切开了西瓜,妈妈就先尝了一口,立即听到一声刺耳的童声“谁叫你吃的,给我吐出来,”边说边用小手打妈妈的腿。妈妈吓呆,见到了两行热泪水不停地流了下来。旁边的人就指手画脚地指骂孩子和这位母亲。这就是很明显的家长溺爱孩子而引发的不会分享物品行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社会领域中也指出:教育孩子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等。
一、树立榜样、营造分享气氛、让幼儿初步认识什么是分享
有句谚语:“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这就深刻表明了培养幼儿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模仿是幼儿学习分享意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因为榜样具有激励和导向的作用,幼儿又具有很强的观察、模仿能力,当看到他人的分享行为时,幼儿会去模仿,学习。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此,教师首先要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使自己的言行举止成为幼儿学习的好榜样。老师要有意识地将物品以分享形式来进行教育;多说“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玩具可以分些给我玩吗?”
要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首先应该营造和谐气氛,让幼儿喜欢老师,愿意亲近老师,幼儿和老师之间互相信赖,彼此信任。从而使幼儿感受到家一样温暖。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我们应该无微不至地关爱孩子们,并且通过各种游戏贴近他们,从最简单的手指游戏、到有目的户外游戏,孩子们和老师从互相陌生到熟悉,直到互相合作,一起玩耍,逐渐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孩子们的心灵始终是纯净的,在老师的引导之下,他们相互亲近,相互友爱,彼此信赖,开始逐渐形成关心他人、同情他人和帮助他人的意识。
二、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帮助幼儿理解“分享”
(一)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如:“三八”“母亲节”父亲节“六一节”为他们制作一样礼物,为长辈做一件事,平时关心帮助比自己小的幼儿,主动向老师了解“今天哪位小朋友为什么没来等,从教育幼儿爱身边最亲密的人开始。
(二)还可以开展大型的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我和父母共分享”把家长邀请到幼儿园和孩子一起游戏,让幼儿剥提子、照顾长辈吃水果等使幼儿从感情上认识什么是分享,怎样与别人分享,懂得只有和大家共同游戏,共同分享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三)定期开展“分享周”活动,在家长协助下,孩子可以从家里带来最心爱的玩具、图书、放在在班上共同分享。大三班开展了“宝贝拼图齐分享”的活动,老师引导每位孩子介绍自己的拼图由来,演示玩法,并以小组形式邀请幼儿一起玩,幼儿在这过程中,既能产生一种成就感,又会产生一种因分享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真正做到从“分享”中得到快乐。
(四)选择多种内容手段,让幼儿学会分享
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安排相关的教学内容,如:社会性综合活动《水果共分享》、语言活动《金色的房子》注重物质分享方面的培养,让孩子们懂得“我把好东西分给你,你快乐,我也很快乐”的道理。《熊猫生病了》让孩子们知道有了快乐告诉大家,并且还让孩子们知道分担别人忧愁,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原来也是件快乐的事。在户外活动中,可以让幼儿自由选择器械和好朋友一起进行锻炼。
三、利用家庭教育、师幼共同互动中促进幼儿“分享”心
我们要扭转孩子的自私心理,需要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艺术,需要有坚持不懈的教育精神,需要幼儿园、家庭教育的相互结合。
(一)家长转变观念的重要性,爱儿不溺儿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之类的话则又表明人性本自私。生活中,自私的孩子并不少见。自私虽然不是什么大毛病,但如果是一个什么都不愿与他人分享,独占意识很强的人,是很难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一个自私的人在社会上是不受欢迎的,即使孩子的智商再高、能力再大,也是难以施展的。当孩子有了新玩具不肯给别人玩时,家长要告诉幼儿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要学习《孔融让梨》《玩具大家玩》故事里的小主人,在故事的情景中对孩子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激发幼儿的反思。从而使他产生同情心而关心别人。
(二)教育一致原则,当家长要改正幼儿自私的行为时,要和长辈方法一样,如果不一样,幼儿就会钻家长空子。
(三)家长可以利用每天空闲的时间,和幼儿一起分享一天之中快乐的事情、令人伤心的事情等。
懂得分享的人成功路上不会孤单,分享让你我不再孤军奋战,凝结团队的温暖和力量,朝着梦想前进。分享,是心与心的交换;分享,是情与情的传递!分享,让我们从此多了一个世界,讓我变成我们。
总之,分享活动是打开独生子女个性弱点的突破口,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和实际行动表达出来,使幼儿懂得将自己喜欢的东西与别人一起分享,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简介:邓慧敏(1979-),女,汉族,广东省东莞市人,幼儿园教导主任,幼儿园一级教师,本科,广东省东莞市万江中心幼儿园。研究方向:幼儿感恩教育的探究。
关键词:分享;自私
曾经在我身边发生了这一幕:夏天,在菜市场里有一个孩子在闹情绪,闹着要妈妈买西瓜给他吃,后来买到西瓜了,档主帮忙切开了西瓜,妈妈就先尝了一口,立即听到一声刺耳的童声“谁叫你吃的,给我吐出来,”边说边用小手打妈妈的腿。妈妈吓呆,见到了两行热泪水不停地流了下来。旁边的人就指手画脚地指骂孩子和这位母亲。这就是很明显的家长溺爱孩子而引发的不会分享物品行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社会领域中也指出:教育孩子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等。
一、树立榜样、营造分享气氛、让幼儿初步认识什么是分享
有句谚语:“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这就深刻表明了培养幼儿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模仿是幼儿学习分享意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因为榜样具有激励和导向的作用,幼儿又具有很强的观察、模仿能力,当看到他人的分享行为时,幼儿会去模仿,学习。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此,教师首先要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使自己的言行举止成为幼儿学习的好榜样。老师要有意识地将物品以分享形式来进行教育;多说“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玩具可以分些给我玩吗?”
要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首先应该营造和谐气氛,让幼儿喜欢老师,愿意亲近老师,幼儿和老师之间互相信赖,彼此信任。从而使幼儿感受到家一样温暖。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我们应该无微不至地关爱孩子们,并且通过各种游戏贴近他们,从最简单的手指游戏、到有目的户外游戏,孩子们和老师从互相陌生到熟悉,直到互相合作,一起玩耍,逐渐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孩子们的心灵始终是纯净的,在老师的引导之下,他们相互亲近,相互友爱,彼此信赖,开始逐渐形成关心他人、同情他人和帮助他人的意识。
二、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帮助幼儿理解“分享”
(一)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如:“三八”“母亲节”父亲节“六一节”为他们制作一样礼物,为长辈做一件事,平时关心帮助比自己小的幼儿,主动向老师了解“今天哪位小朋友为什么没来等,从教育幼儿爱身边最亲密的人开始。
(二)还可以开展大型的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我和父母共分享”把家长邀请到幼儿园和孩子一起游戏,让幼儿剥提子、照顾长辈吃水果等使幼儿从感情上认识什么是分享,怎样与别人分享,懂得只有和大家共同游戏,共同分享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三)定期开展“分享周”活动,在家长协助下,孩子可以从家里带来最心爱的玩具、图书、放在在班上共同分享。大三班开展了“宝贝拼图齐分享”的活动,老师引导每位孩子介绍自己的拼图由来,演示玩法,并以小组形式邀请幼儿一起玩,幼儿在这过程中,既能产生一种成就感,又会产生一种因分享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真正做到从“分享”中得到快乐。
(四)选择多种内容手段,让幼儿学会分享
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安排相关的教学内容,如:社会性综合活动《水果共分享》、语言活动《金色的房子》注重物质分享方面的培养,让孩子们懂得“我把好东西分给你,你快乐,我也很快乐”的道理。《熊猫生病了》让孩子们知道有了快乐告诉大家,并且还让孩子们知道分担别人忧愁,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原来也是件快乐的事。在户外活动中,可以让幼儿自由选择器械和好朋友一起进行锻炼。
三、利用家庭教育、师幼共同互动中促进幼儿“分享”心
我们要扭转孩子的自私心理,需要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艺术,需要有坚持不懈的教育精神,需要幼儿园、家庭教育的相互结合。
(一)家长转变观念的重要性,爱儿不溺儿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之类的话则又表明人性本自私。生活中,自私的孩子并不少见。自私虽然不是什么大毛病,但如果是一个什么都不愿与他人分享,独占意识很强的人,是很难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一个自私的人在社会上是不受欢迎的,即使孩子的智商再高、能力再大,也是难以施展的。当孩子有了新玩具不肯给别人玩时,家长要告诉幼儿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要学习《孔融让梨》《玩具大家玩》故事里的小主人,在故事的情景中对孩子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激发幼儿的反思。从而使他产生同情心而关心别人。
(二)教育一致原则,当家长要改正幼儿自私的行为时,要和长辈方法一样,如果不一样,幼儿就会钻家长空子。
(三)家长可以利用每天空闲的时间,和幼儿一起分享一天之中快乐的事情、令人伤心的事情等。
懂得分享的人成功路上不会孤单,分享让你我不再孤军奋战,凝结团队的温暖和力量,朝着梦想前进。分享,是心与心的交换;分享,是情与情的传递!分享,让我们从此多了一个世界,讓我变成我们。
总之,分享活动是打开独生子女个性弱点的突破口,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和实际行动表达出来,使幼儿懂得将自己喜欢的东西与别人一起分享,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简介:邓慧敏(1979-),女,汉族,广东省东莞市人,幼儿园教导主任,幼儿园一级教师,本科,广东省东莞市万江中心幼儿园。研究方向:幼儿感恩教育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