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情山水、诗意栖居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fer_hf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李元阳是明代中后期云南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以独特的思想和文学创作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遗产。本文试图从李元阳诗歌中占比最大的山水诗入手,探讨其独具个人风格和地域风情的山水诗。
  关键词:李元阳;山水诗;探析
  在云南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李元阳可以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是明代中后期云南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虽出身于西南边陲,却以独特的思想和文学创作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在云南和中国文化史上打上了一道光辉的印记。
  李元阳的一生写有八百六十首诗歌,与那些下笔千言、百首立就的诗人相比,并不显得太多,但其中描写山水的诗却多达十之八九,特别是独具个人风格和地域风情的山水诗一直都被后人倍加推崇。
  一、寄情山水、放逐志向
  李元阳的山水诗可以分成两个时段来看,一部分寫于任职和宦游期间,另外的大部分是在解甲归田后完成的。前期由于职务的变迁和任职地域的变动,诗歌的思想内容有着明显的起伏变化,后期特别是挂冠归乡后,思想经历过相当复杂和微妙的变化,使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前期有了很大的差异。我们以李元阳去官归里为界,来看他的山水诗。
  《游蓟门李靖舞剑台》是李元阳进举人之前的诗,表达出他对人生理想和志向的渴望和追求。
  绝顶登临舞剑台,蓟门寒望朔云开。平沙万里孤标出,落木千山匹马来。镌石有题人代隔,问天无语暮鸿哀。乾坤征战何时急?青史空垂古将才。
  诗人以唐代名将李靖自比,表达出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大志。当时的李元阳未进入仕途,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期待,而且作为西南边疆的学子,跋山涉水领略到祖国大江南北的大好河山和人文气象,实属难得。此情此景让他内心激荡,虽然诗歌中出现的景色的苍茫、语调的惆怅捎出了他壮志未酬带来的焦虑。
  李元阳为官后,由于性格的正直不阿屡遭压制,这期间他写下了大量的山水诗,让我们看到了他的情绪由受压制时的低落到最后恢复平静的过程。
  《饮海门岛》一诗很能代表他当时的心境:
  江上危台草树青,鲸鱼跋浪春冥冥。
  笛前汀鸟自双去,泽畔渔歌尔独醒。
  吞海有人夸酒圣,衰桃无赖倚江灵。
  碧云暮合不归去,兴在沧浪五月舲。
  诗中写到的:危台、春浪冥冥、鸟双、人单、他人醉而我独醒等等都表现出他内心的的黯淡,直到暮色变淡了也不愿离开。可是最后,他终于从愤懑中挣脱开来,把对自然热爱的情绪调动起来,继续在春波中乘着小船,陶醉在如画的景色中。
  随着阅历的丰富,李元阳的诗歌在后来多了几分稳重。在江阴时有一首堪称代表的作品《月夜余千舟中》:
  夜发趁江月,秋期光更多。
  临窗森玉树,去橹动银河。
  天近底飞鸟,人酣高放歌。
  山青与沙白,十载记经过。
  秋夜,月光皎洁,诗人乘船夜游,临窗的大树格外苍森,湖面波平如镜,飞鸟从头顶飞过。诗人以作画的手法描绘出如画的风景,让我们感受到他宁静的心态。
  李元阳在京城任监察御史时正处在事业的高峰期,他信心满满,游兴与诗兴都蓬勃而发。如《铁壁寺登中峰顶同熊南沙》:
  晓登铁壁寺,疑入赤霞城。万象围高掌,三天欲散花。到巅千幛失,望气五陵佳。凌竞升鲸背,巑岏讶虎牙。罡风盘蹬急,转斗桂阑斜。俯瞰浮图涌,平临秦塞遮。空蒙明象阙,廖廓辨龙沙。台是经神力,山曾驻翠华。天台石梁路,折坂白牛车。看予度岩鼻,空阔听鸣笳。
  诗人用奇特的想象力,给读者展现出景物的气势恢宏。先用“疑入赤霞城”的恍惚感觉,展现出铁壁寺中峰的壮美。接着用“万象围高掌”来写“到巅千幛失”的高耸。从下往上看,有如众仙捧月;往下看,众山尽失。诗歌的写景极尽想象之能事,充分彰显出作者当时的风发意气。
  李元阳在出任江西道御使巡按八闽时,出入于浙江、江西、福建、安徽、贵州、广东之间,其诗中山水之作居多,佳作不少,而这些诗歌都和他的抱负,和他的为官为民的理念融合在一起,即使是在仕途遭遇挫折时也能坚持不懈。这时作者的山水诗有了新的变化,如《岳阳楼》:
  常岁悠悠在客途,登楼聊望洞庭湖。
  一尊独酹巴陵月,半夜高歌张翰鲈。
  黄鹤入云闻玉笛,碧天粘水湛冰壶。
  向来捉住虚空骨,元化都将一手扶。
  面对风景如画的洞庭湖,李元阳内心只有“常岁悠悠在客途”的羁旅之感,所以眼前出现了空洞的巴陵月,脑子里只有张翰因鲈鱼而思乡的烦扰,此时此刻,他陷入思绪的深渊里纠结着,诗中的景语少了而情语多了。但这样的诗在李元阳的作品中只占了少数。
  李元阳44岁时因父亲去世,辞官而归。随后的四十年,他以大理为中心,遨游滇云山水,写下了比宦游时期更多的山水诗歌。
  李元阳在一首《答溪田翁尊师马老先生》中,就剖析了自己过去的经历,表示要放下过往,重新开始崭新的生活,继续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迈进。应该说,李元阳在后期走出了情感困境,他诗歌中的山水洋溢着一种人和自然和谐互悦的情感。
  二、独特的地域风貌
  “文学是文化的独特艺术的表现形式,与李元阳所处的地域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①“在一定地域的自然环境的特点之下,可以演变的生活方式,使不同区域内的文化和民风民性,也会呈现出各不相同的审美取向,从而在文学上,可以看出相异的地域特色。” ②
  李元阳在归甲后,肆意山水,纵情游览,可称得上是“诗意的栖居”。他以故乡—大理为书写核心,充分展现出大理独特的“风、花、雪、月”的意象。
  有着独特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的大理,历来是文人骚客向往的地方。而李元阳生命中的四分之三都是居住在大理的,登山涉水成为他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这成为他写作山水诗的坚实基础。李元阳的山水诗除了表现出大理风光的旖旎外,更传递出他对这片土地的眷恋之情。   在李元阳的诗歌中,对上关花、下关风、苍山雪、洱海月,都有相当成功地描述。
  我们来看花的描写。李元阳笔下写到的花种类很多,有桃花、杜鹃、海棠、桂花、兰花……尤其以山茶花的描写最具云南特色。
  山茶花最早是以横断山脉的腾冲、大理一带为栽培中心,逐渐传入内地,后传到世界各地。山茶花早在大理南诏时期,就已经成为云南人家庭、园林种植的重要花卉品种。一直到元明之际,云南人种植的山茶花达到了繁盛时期。
  在云南以大理的山茶花最有名。李元阳在诗歌中就反复吟咏到山茶花,如在《海印庵山茶》中的第一首描写到山茶花的盛事:
  深红大朵压枝斜,游客争看海印花。
  底事骇人仙境界,抬台一片起丹霞。
  诗人用一个字“斜”来补充说明山茶花大且多,让花枝不堪承受。用“争”一字,活画出大理人对山茶花的感情。接着“底事骇人”带来花事绝俗的惊异感,诗人怀疑自己身处仙境,随便一抬头,就是一片片灿烂的丹霞。作者由近及远描写茶花,视觉的层次感极强。
  李元阳的咏物诗《山茶》堪称代表作:
  南中山茶被陵谷,家家移种成风俗。丹焰高擎玛瑙盘,白营细镂羊脂玉。王家已比猩唇红,坡老更怜犀甲绿。蓓蕾十月阴阳功,阅历四时霜露浴。冬与寒梅争放花,未许春葩殿芳躅。芙渠茎短不离泥,牡丹虽奇红不足。其余品汇空纷纷,堪与山茶作奴仆。惜哉开谢万山中,不种上林花药局。
  诗中写到大理人爱茶花,家家户户种茶花,大理的茶花漫山遍野地生长。作者描绘出山茶花盛开时的盛况:如火如霞、“攀”满高枝的是红山茶;精雕细镂,如脂如玉的是白茶花。诗人巧用王毂和苏轼写茶花的诗句来盛赞茶花,感叹大理的茶花比王毂笔下的“猩红”更红,叶比东坡诗中的茶树叶“犀甲”更绿。甚至把茶花升到与红梅的高度:经受四时霜露后与寒梅争春,其傲雪争春之意一点都不比红梅差。作者用芙蓉、牡丹及其它花来衬托茶花,芙蓉出污泥而不染,但离不开泥;牡丹被誉为花魁而珍奇,但色彩比较单调。而其他品类繁多的各种花卉,只能做茶花的奴仆。诗句虽夸张,但表达出大理人对茶花的特殊情感。最后两句,可惜如这般美丽的茶花只能在山中寂寞地自开自谢,孤芳自赏,没有人能把它们像牡丹和芍药那样移栽到上林苑,与名花异草争奇斗艳。诗末折射出诗人归甲后的寂寞,不无身世之感。
  除花之外,对风、月、雪,李元阳也有极为出色的描述,特别是苍山雪、洱海月,他更是穷尽一生对其吟咏,让后人充分领略到云南独具魅力的自然风光。
  《咏雪》一诗写道:
  日丽苍山雪,瑶台十九重。
  白圭呈众峨,玉镜出园峰。
  涧口羊蹲石,枝头鹤压松。
  九洲多杂染,太素此提封。
  诗人写到太阳下的苍山十九座峰,犹如瑶台,如梦如幻。白雪覆盖在高山上像一块一块白玉呈现在眼前,落在园峰像一面面玉镜。白雪形态各异,有像羊蹲在涧口,像鹤停在松枝上。白雪覆盖了一切,就好像回到了宇宙的开始。
  苍山上的雪常年不化,成为夏天大理的一道风景线。李元阳写有一首《苍山夏雪》极具代表性。
  苍山五月雪嵯峨,吾爱吾庐傍曲阿。
  不夜轩窗栖月窟,无尘世界泛星河。
  花明贝阙吹羌笛,酒熟江村度郢歌。
  浪说寰中饶胜地,其知朱夏郁蒸何。
  “上关花、下关风、苍山雪、洱海月”在李元阳笔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诗人还写到了与内地、沿海迥异特点的云南风物。如大理石、火把节等等。
  在明代文化史上,李元阳的地位和影响是极重要的。他创作出的山水诗,因其浓厚的云南地方色彩,特别是大理独特魅力的“风、花、雪、月”意象,呈现出别样的民族风情和地方文化来。
  注释:
  ①馬卓昊.论中国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的关系[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11):127.
  ②段从学.地域文化视角与现代文学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25(5):14-16.
  参考文献:
  [1]李元阳.中溪家传汇稿.丛书籍成续篇.台北新闻本出版公司,1989,05:633.
  [2]夏咸淳.明代山水审美[M].人民出版社,2009,11:34-36.
  [3]喻学才.山水文学研究[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12:58.
  [4]章尚正.中国山水文学研究[M].学林出版社,1997,05:28.
  [5]张旭.李元阳研究[M].中国知网,2013,05:23.
  [6]李元阳.李元阳集·诗词卷[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12.
  [7]李元阳.李元阳集·散文卷[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12.
其他文献
摘要:青海方言由于历史、经济、地理的原因和普通话在语音和词汇上有一些差别,短时间内很难让人理解和进行沟通。本文以西宁话中的疑问代词“啊蒙”为例,浅述几点用法,其中包括对原因和方式的询问,以及“啊蒙”的非疑问用法。  关键词:啊蒙;青海方言;疑问;方式;原因  青海省地处我国内陆地区,自古以来是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自秦汉起,就有小月氏族、鲜卑人、吐谷浑人、吐蕃人、羌人等少数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现有回
期刊
摘要:英国翻译理论家Susan Bassnett在《文化构建——文学翻译论集》中提出“翻译就是文化内部与文化之间的交流”。现今的翻译也越来越多的将向文化翻译的方向靠拢。诗歌,作为文化翻译中最璀璨并最不容忽视的一种翻译题材被众多国外汉学家和国内翻译家所青睐。本文主要选取岑参的边塞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三个译本,即许渊冲、C. Gaunt和Witter Bynner的译本,在文化翻译的视角下,对其
期刊
摘要:中俄两国联系日益密切,使得科技集中型项目的合作成为了可能。为实现这一领域的合作,不仅应该了解汉语及其文化,还应深入领会中华民族各时期的社会思潮,这些都是建立在对中国文学及传统的研究基础之上的。本文基于亚历山得拉.基托维奇的李白诗歌俄译本对古诗的汉俄翻译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李白;诗歌;翻译  近年来,俄罗斯的汉语热也随之升温,然而俄罗斯翻译专业多集中在技术和经济专业类领域,
期刊
摘要:近几年,作为普通老百姓年夜饭桌上的“大餐”——央视春晚,开始呈现出更加亲民的姿态来处理进入21世纪以来所面临的危机,这个趋势便是“平民化”的趋势。进入新世纪以来普通民众娱乐生活的丰富、网络新媒体的挑战以及政治上对民生的重视是央视春晚“平民化”趋势产生的主要动因和文化背景,但是这种“平民化”趋势也有其现实和逻辑上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央视春晚“平民化”趋势正在发展当中。  关键词:央视春
期刊
摘要:以区域文化的主要载体——地方文献为立足点,打造县级公共图书馆核心服务能力,使之能为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服务 ,是县级公共图书馆人必须思考和行动的重要课题。贵州省思南县图书馆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区域文化;地方文献;核心服务;公共图书馆;贵州思南  一、引言——区域文化与县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  区域文化是指生活在特定区域的人群在从事物质和精神生产中形成的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的
期刊
摘要: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基础英语》这门课的定位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等综合技能运用能力。整合式学习理论为实现这一目标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整合式学习理论视阈中学习被定义为是认知与情感互动,同时受到社会技能发展制约的一种过程。所以,学习并不仅仅等于知识/技能的获得,而应该换包括情感,认知能力的提升。而現有的课程教学模式显然无法达到这一目标。
期刊
摘要:朱门之后为羽翼朱子及其“四书学”,殚精沥血诠释《四书集注》,因此历代“四书学”专著汗牛充栋,其中杰出的代表当属南宋赵顺孙的《四书纂疏》。作为朱熹的三传弟子,赵顺孙《四书纂疏》开创了以“纂疏”方式注疏朱子《集注》的先河,以“子朱子诸书及诸高弟讲解有可发明注意者”为选材,援引朱子语录及或问,兼采朱子高足黄幹、辅广、陈淳、真德秀、蔡模等十三家之说,该书作为注疏《四书集注》的经典代表,加之作者赵顺孙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和分析《说服力 让你的PPT会说话》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指出了本书的优势所在和畅销的原因,希望能够为之后该类书籍的编写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PPT;方法;功能  《说服力 让你的PPT会说话》是由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第1版,2014年5月出版了第2版。本书的作者秋叶,原名张志,是武汉工程大学机电学院副教授,由于工作需要接触到PPT的制作,为了能够出色的完成任务而
期刊
摘要:《月亮粑粑》是湖南自古相传的一首童谣,反映了千百年来中国老百姓朴素的文化理念。此次湖南省湘剧院精心打造的大型现代湘剧《月亮粑粑》,通过真实人物原型创作,在传统湘剧的基础上突破创新,赋予作品生活化和现代化气息,展现了一位乡村女教师坚守和奉献三十年的动人故事。  关键词:《月亮粑粑》;现代湘剧;创新  “月亮粑粑跟我走,我跟月亮提笆斗,笆斗装了三升米,一送送到大屋里。大屋的姑娘圆团团,养个伢子考
期刊
摘要:《孟子》中的“恻隐之心”,历代大多将其解释为性之发用的情,这是一种将情感对象化打量的结果。面对《孟子》文本本身,本文认为“恻隐之心”是一种先于主体情感的情感,是一种本源情感。“乍见孺子将入于井”是一种本源的生活情境,在本源的生活情境中,作为仁爱情感的恻隐之心得以显现。这种本源仁爱情感的“恻隐之心”,通过“扩而充之”和“思”,从情感意向到情感意欲,从本源的情感之思到意向之思,再到意欲之思,从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