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的“同课异构”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ido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课异构是一种教研活动形式。那么什么是幼儿园同课异构呢?
  一般而言,幼儿园同课异构是指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幼儿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同课异构”要求教师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以便各显风采,各具特色,为课例研讨提供平台。它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促进专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同课异构”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求同存异、异中求同”。让参与者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的教学个性,真正体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在同课异构中应关注哪些因素呢?
  一是实现教学目标。活动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次活动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如果教学目标的制定或虚化、或大而空、或多而杂,就会导致教学活动低效。因此,教学活动过程切忌表面热热闹闹,却没有收到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制定清晰有致、合适可行的教学活动目标,是追求教学活动高效性的重要途径。它既是高效性教学活动的灵魂,也是判断教师教学是否高效的直接依据。在实际教学中,制定一个清晰有致、合适可行的教学活动目标并非易事。教师制定目标既要以总目标为指南,还要结合幼儿认知水平及实际经验,制定出明确、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并选准教学活动目标的重难点。
  二是提高教师素养。由于教师的个人经历、社会背景、自身素质、知识水平等存在差异,因而对同一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也会出现差异,这些差异会渗透在活动准备、活动开展等各个环节之中,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效果。当然,有差异就会有“异构”,但是“异构”并不表示允许低效。如:教师备课只停留在对教参、现成教案的照抄照搬,或在解读教材中的浅尝辄止,把握教学重难点方面的力不从心等,就会呈现在教学中。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幼儿活动课的高效,教师必须要有认真地态度,要有为自己“充电”的实际行动,要有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愿望和能力。在同课异构活动的比较中,我们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教师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同课异构的比较,教师的个性发展成为可能,执教者的自我反思成为自觉行动,听课者的教学思路得到拓展,教学研讨氛围自然形成。所以,教学活动的高效性成为“同课异构”的最终归宿。
  三是促进幼儿发展。幼儿是一个个有思想、有靈性的人,他们来自于不同家庭、不同环境、不同背景,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教学活动中,学习的主体——幼儿是教学活动中的不可预测性,也使教师不可能将教学活动看作是编好程序、按部就班进行的机械运动。教学活动的高效性就是通过教学活动,让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类型的幼儿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有所进步。“同课异构”是为了教学活动高效性,教学活动高效性是为了幼儿受益。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尊重幼儿,真正地把幼儿当成了一个个鲜活灵动的生命,真正把幼儿的未来、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作为自己的使命,高效的教学活动最终受益者就是幼儿了。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可以在这个平台中,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识数教学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处在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它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起步阶段,而数学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识数能力,并让数学识数教学的价值优势得到全面的体现,就是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根据我教授小学数学科目的相关工作经验不难发现,我们首先就要帮助儿童了解数字的形状和规律,也要根据数字的优势和特点去培养他们的想象创新能力,下面我们就具体谈一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识数教学质量。
摘 要: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我们通常把科学问题有意识、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之中,当学习主体面临这种特定场合时,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或经验又不能加以解释,导致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科学学习活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利用有效问题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助于营造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联系实
摘 要:科学教学集探究性与实践性为一体,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需要全面掌握科学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才能够为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在初中科学教学阶段,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科学;兴趣;策略  初中科学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产生的,这一科目的产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这一学科所囊括的内容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