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脂异常是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更是心脑血管病的潜在风险。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血脂异常发生率逐年上升,让人十分担忧。因此,调脂工作需要尽快、正确地进行。
目前,调脂的主战场在他汀等知名西药身上,但近来研究发现,中成药防治血脂异常,同样有着不俗疗效,正逐渐成为调脂用药的热点。中医讲究辨证用药,在使用相应中药调脂前,我们先站在中医的角度来给血脂异常分分类。
中医认为血脂异常是脾虚致痰湿与淤血交结互阻,阻塞血脉,进而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并将血脂异常分为痰淤互阻型、脾虚痰淤互阻型和气血淤滞型。
痰淤互阻型
患者通常体胖,既有头晕、胸闷,苔腻等痰浊阻滞症状,又有胸痛、舌紫暗等血淤症状,可以选择的中成药有通脉降脂片和血脂宁片,前者偏重治疗血淤,后者偏重治疗痰浊阻滞。
通脉降脂片
由木贼(笔筒草、笔管草)、荷叶、三七、川芎、花椒等组成,其中木贼和荷叶的用量明显高于其他几味药。本方有调脂化浊、活血通脉功效,适合治疗痰淤互阻型及血淤症状较重、痰浊阻滞较轻的血脂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症者。用法一般为每日口服3次,每次4片(每片约0.2克)。
血脂宁丸
由决明子、山楂、荷叶、制何首乌等组成,主治痰淤互阻型血脂异常,可以软化血管,增强冠状动脉的血液循环,改善头昏、胸闷、大便干燥等伴随症状,有一定的抗心律失常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本方成分中含白糖,所以糖尿病患者禁用。严重胃溃疡、胃酸分泌多者则要禁用或慎用。该药为棕褐色大蜜丸,味甜、酸,一般每日口服2~3次,每次2丸(每丸约重9克)。
脾虚痰淤互阻型
除前述痰淤互阻型常见症状外,本证型还有脾虚引起的气短乏力、胃口差,舌淡或胖等表现,可选中成药有宁脂胶囊和降脂灵胶囊。
宁脂胶囊
即原降脂中药片,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制剂,由太子参、首乌、荷叶、泽泻、决明子、生蒲黄、生姜黄、郁金组成,有补脾利湿、活血化淤功效,适用于肥胖、腹胀、便秘的血脂异常者,大便稀溏者及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
编者注:此方为医院内部制剂,使用前最好咨询专业中医师,参考用量为每日口服3次,每次5粒(每粒约含生药2克),饭前30分钟服用。
降脂灵胶囊
由普洱茶、刺五加、山楂、莱菔子、荷叶、葛根、菊花、黄芪、黄精、何首乌、茺蔚子、杜仲、大黄(酒制)、三七、槐花、桑寄生等组成,适用于伴有体倦身重、头晕、胸闷、便秘、舌色淡黯、舌苔厚腻的动脉硬化症和血脂异常。胶囊内容物为棕色粉末,味微苦、涩,一般用法为每日口服3次,每次5粒(0.2克/粒)。
气血淤滞型
患者表现为胸闷痛、舌紫暗、脉弦涩、血液黏稠度高,又可分气滞血淤型和气虚血滞型,可选择的中药有心可舒片和通心络胶囊。
心可舒片
由山楂、丹参、葛根、三七、木香等组成。用于气滞血淤引起的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血脂异常患者。具体表现为胸部疼痛剧烈,心前区憋闷,痛有定处,两胁胀痛,气短,心悸,头晕,舌质紫暗或淤斑等。一般用法为每日口服3次,每次4片(每片约重0.3克)。孕妇慎用。
通心络胶囊
由人参、水蛭、全蝎、赤芍、蝉蜕、土鳖虫、蜈蚣、檀香、降香、乳香(制)、酸枣仁(炒)、冰片等组成。常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辨证属心气虚乏、血淤络阻证者,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刺痛、绞痛,痛处固定,气短乏力,舌质紫暗或有淤斑。也可用于气虚血淤络阻型脑卒中,患者主要表现为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言语不利。但出血性疾患、孕妇、禁用。胶囊内容物为棕色粉末,具冰片香气、微腥,味微咸、苦,一般每日口服3次,每次2~4粒,4周为1疗程。服药后如出现胃部不适,可改为饭后再服。
目前,调脂的主战场在他汀等知名西药身上,但近来研究发现,中成药防治血脂异常,同样有着不俗疗效,正逐渐成为调脂用药的热点。中医讲究辨证用药,在使用相应中药调脂前,我们先站在中医的角度来给血脂异常分分类。
中医认为血脂异常是脾虚致痰湿与淤血交结互阻,阻塞血脉,进而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并将血脂异常分为痰淤互阻型、脾虚痰淤互阻型和气血淤滞型。
痰淤互阻型
患者通常体胖,既有头晕、胸闷,苔腻等痰浊阻滞症状,又有胸痛、舌紫暗等血淤症状,可以选择的中成药有通脉降脂片和血脂宁片,前者偏重治疗血淤,后者偏重治疗痰浊阻滞。
通脉降脂片
由木贼(笔筒草、笔管草)、荷叶、三七、川芎、花椒等组成,其中木贼和荷叶的用量明显高于其他几味药。本方有调脂化浊、活血通脉功效,适合治疗痰淤互阻型及血淤症状较重、痰浊阻滞较轻的血脂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症者。用法一般为每日口服3次,每次4片(每片约0.2克)。
血脂宁丸
由决明子、山楂、荷叶、制何首乌等组成,主治痰淤互阻型血脂异常,可以软化血管,增强冠状动脉的血液循环,改善头昏、胸闷、大便干燥等伴随症状,有一定的抗心律失常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本方成分中含白糖,所以糖尿病患者禁用。严重胃溃疡、胃酸分泌多者则要禁用或慎用。该药为棕褐色大蜜丸,味甜、酸,一般每日口服2~3次,每次2丸(每丸约重9克)。
脾虚痰淤互阻型
除前述痰淤互阻型常见症状外,本证型还有脾虚引起的气短乏力、胃口差,舌淡或胖等表现,可选中成药有宁脂胶囊和降脂灵胶囊。
宁脂胶囊
即原降脂中药片,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制剂,由太子参、首乌、荷叶、泽泻、决明子、生蒲黄、生姜黄、郁金组成,有补脾利湿、活血化淤功效,适用于肥胖、腹胀、便秘的血脂异常者,大便稀溏者及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
编者注:此方为医院内部制剂,使用前最好咨询专业中医师,参考用量为每日口服3次,每次5粒(每粒约含生药2克),饭前30分钟服用。
降脂灵胶囊
由普洱茶、刺五加、山楂、莱菔子、荷叶、葛根、菊花、黄芪、黄精、何首乌、茺蔚子、杜仲、大黄(酒制)、三七、槐花、桑寄生等组成,适用于伴有体倦身重、头晕、胸闷、便秘、舌色淡黯、舌苔厚腻的动脉硬化症和血脂异常。胶囊内容物为棕色粉末,味微苦、涩,一般用法为每日口服3次,每次5粒(0.2克/粒)。
气血淤滞型
患者表现为胸闷痛、舌紫暗、脉弦涩、血液黏稠度高,又可分气滞血淤型和气虚血滞型,可选择的中药有心可舒片和通心络胶囊。
心可舒片
由山楂、丹参、葛根、三七、木香等组成。用于气滞血淤引起的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血脂异常患者。具体表现为胸部疼痛剧烈,心前区憋闷,痛有定处,两胁胀痛,气短,心悸,头晕,舌质紫暗或淤斑等。一般用法为每日口服3次,每次4片(每片约重0.3克)。孕妇慎用。
通心络胶囊
由人参、水蛭、全蝎、赤芍、蝉蜕、土鳖虫、蜈蚣、檀香、降香、乳香(制)、酸枣仁(炒)、冰片等组成。常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辨证属心气虚乏、血淤络阻证者,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刺痛、绞痛,痛处固定,气短乏力,舌质紫暗或有淤斑。也可用于气虚血淤络阻型脑卒中,患者主要表现为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言语不利。但出血性疾患、孕妇、禁用。胶囊内容物为棕色粉末,具冰片香气、微腥,味微咸、苦,一般每日口服3次,每次2~4粒,4周为1疗程。服药后如出现胃部不适,可改为饭后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