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数字技术交互与人文关怀的反思

来源 :智能制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h12121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迎来了天猫的第10个双十一,其首日总交易额突破2135亿元,较2017年1682亿元的纪录增长了近27%。与往年不一样,2018年的双十一首次采取全面的新零售规模化运营,而人们曾经认为将被电商击垮的线下门店在去年双十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天猫在国内外超100万家商家,包括4000家智慧门店中都贴上了各色双十—海报和二维码红包,紧密联动线上营销活动。与此同时,60家陕闪店也作为新零售的一部分出现在全国12个城市的50个核心商圈。通过陕速响应的体验式消费,线下门店贯通线上消费,让新零售焕发出全新生命力。
  线下消费场景打造差异化
  新零售是近年提出的新商业概念,让以客户为中心并以数字为驱动的传统商店在新零售思维下迎来全新发展机遇。在新零售之前,中国乃至全球的商业均比较重视培育后端的营销能力,而如今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前端的消费体验深刻影响着用户的购买决策。在新零售驱动下,商家愈发注重门店管理和用户体验的结合,以促进用户、渠道以及品牌的融会贯通。
  事实上,消费者正对线下实体商店提出更多挑战。随着互联网科技以及人们生活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消费者正引领着零售消费行业的革新。以数字化能力驱动的新零售通过给消费者赋能,不断致力于满足其消费需求,可以说新零售打造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全渠道消费场景。如今的消费者能轻而易举地在线上查询并了解自己想要购买的商品,线下的传统商店则需要更努力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消费需求和不断变化的期望,包括打造独特极致的购物体验,提供多种购物和送货方式,更好更便捷的付款退货体验等。未来,决胜新零售的关键将更多在于线下消费场景的比拼,而门店管理和用户体验将提供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机会。新型供应链重塑实现赋能
  除了用户消费习惯成为商家的营销关键,供应链的现代化也同样至关重要。区别于传统供应链管理模式,新型的供应链管理需要高度灵活性,以紧密结合客户的需求做实时调整。在今日的电商大环境之下,消费者的订单变得非常零散,同时消费者拥有不同的消费行为,均给品牌仓储物流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传统的零售业亟需过渡到新型的运营模式中,而以全渠道管理为特色的新型供应链将成为商家赢取市场的重要手段。全渠道能助力实现运营共享,对分散的订单和不同的物流仓储模式进行集中管理,同时改善传统系统分散分离的状态,增强每个销售环节之间的连通性,赋能零售商及消费者。
  以创新的信息系统与大数据为支撑的智能全渠道物流仓储将帮助打通用户、渠道和品牌,实现全新的零售商店,满足消费者对新零售商店更高质量的购物体验需求。因此提高库存可视性,实现线上下单线下完成退货等新型购物方式也成为了新零售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传统鞋服企业的转型则是一个典型。传统鞋服企业特别容易出现断码断色的情况,而店员面对封闭的库存系统往往无能为力,以致消费者对品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到消费者的整个购买体验。而如今通过实现全网库存销售,提升店员的数据能力,便能够确保消费者购买到合适的产品。
  数字化时代需要有温度的交互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形式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已经为现代零售业带来强势升级。在供应链运营方面,企业已开始在商品出库、物流分拣、送达以及客服等多個仓储环节中启用机器人和AI技术,为消费者顺畅的购物体验保驾护航。
  然而技术加持是否能成为制胜新零售的秘密武器?无人店风行的背后,是否隐含着传统店员不再重要的落寞背影?如果传统零售店已经成为打造差异化的关键点,那么零售店店员势必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中国消费升级,用户需要更好的体验,新零售的提出恰恰是看到了线下资源的重要性。无人店风行的核心仍是主张线下体验的不可取代。然而,一切技术的发展均以人为根本,这不仅包含消费者,也同样包括传统零售店员。完美的技术也无法提供具有温度的对话互动,无法真正满足消费者的人际沟通需要。
  技术创新意味着传统门店可以提供大量的存货供应,这些存货和商品不仅仅局限于门店内。同时,数字赋能意味着店员能够对每位顾客的店内购物体验产生积极的影响。
  总结
  拥有先进技术解决方案的软件提供商正在新零售业态下打破阻隔,通过创新的物流供应链解决方案,提升品牌线上线下的贯通能力,帮助消费者做出更明智的购买决定,并获得更好的体验。包括曼哈特软件在内的全球知名软件供应商正打造领先的全渠道和供应链解决方案,助力“随处购买/随处送达”的交易模式,加速商品流动,促进全网销售功能,提供个性化购物体验并实现顺畅的支付和退货交易。
  传统的线下店员在互联互通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毋庸置疑,AI和大数据等新型技术能够取代部分人工工作,促进新零售经济的升级发展,但健康高效的体验式消费依然建立在愉悦顺畅的互动的前提下,而店员正是这一前提的重要载体。
其他文献
2019年12月3日,首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在浙江余杭举行闭幕式。首届大赛共吸引了5 640人、896支团队和1 009个项目参赛。经过由8名特邀评审专家、20名制造企业CIO,以及20名投资机构代表组成的评委团评审,大赛决出2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和12个三等奖。  从2020年第1~2期开始,《智能制造》编辑向诸位读者陆续介绍获奖的工业互联网应用(工业互联APP),本期关注获得二等奖、来自“石化
期刊
2020年3月,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稳步恢复,企业复工复产明显加快。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在上月大幅下降基数上环比回升,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恢复较快。其中制造业PMI为52.0%,比上月回升16.3%;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3%,比上月回升22.7%;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3.0%,比上月回升24.1%。  2020年3月,采购经理指数回升至临界点以上是2月大幅下降后的反
期刊
我国煤炭资源储量多、需求大,作为主要能源,实现煤炭的安全、高效开采是国家重要产业政策和目标,但目前煤炭行业存在开采效率低下和安全性不足等问题。基于国家政策引导及煤矿行业的实际需求,行业内提出了“智慧矿山”的概念。通过智慧矿山系统的实施,可以实现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降低人力资源的使用,甚至达到无人化开采。  为了更好地了解工业转型升级在工程机械领域和矿山行业的发展情况,2019年7月下旬,笔者来到
期刊
一、数据湖  数据湖在学术上的定义是一种在系统或者存储库以自然格式存储的方法。它有助于存储各种模式和结构形式的数据,通常是对象块或者文件。  为什么现在会提出新的自然存储格式方法?以前如何存储数据?在使用数据仓库时需调动处理大量的数据。正是因为大数据的产生,提出了数据湖的概念。  大数据来了,它就像水一样,我们无法把水存在传统的仓库里。一是它太大了,二是它很廉价,三是它的形态不一样了。大数据速度大
期刊
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指出,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新基建”由此诞生。“新基建”主要包括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与传统基建不同,新基建各领域更关注产业技术前沿性,以及我国的核心技术供给能力,旨在加速数字产业化。  “新基建”是什么?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指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
期刊
201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工业互联网APP培育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0年)》(下简称“方案”),“方案”计划到2020年培育30万个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工业APP,全面覆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维护和经营管理等制造业关键业务环节的重点需求,从而推动工业互联网应用生态加快发展,推进更高效、低成本、精细化和定制化的智能制造。2019年,工信部正式发布第一批“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
期刊
汽车行业是最早实现3D打印效益的行业之一。在过去的十年里,先进技术的发展使汽车制造商的开发、设计、制造和分销过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带来更安全轻便的产品、崭新的设计、更低的成本和更短的开发与制造过程。Allied Market Research公司的一项研究表明,3D打印在各个方面都增加了现有产品和功能的价值,使其在汽车行业变得不可或缺。3D打印的成功故事始于汽车的雏形设计,如今,增材制造工艺也已进
期刊
在近红外(NIR)光谱分析领域,一个将便携性与高性能实验室系统的准确性和功能性组合在一起的系统将极大地改进实时分析性能。一块由电池供电的小型手持式光谱分析仪的开发可以实现对工业过程或食品成熟度的评估进行更有效的监控。  多数色散光谱分析测量一开始采用的都是同样的方式。被分析的光通过一个小狭缝,狭缝与一个光栅组合在一起共同控制这个仪器的分辨率。这个衍射光栅专门设计用于以已知的角度反射不同波长的光。这
期刊
摘要:为提高企业工作效率,降低生产劳动成本,加快世界首条超薄高透光伏玻璃生产线的智能建设,我司以联合优势企业,与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相结合,形成联合体的方式来开展智能制造工作,先后上线ERP系统、DCS系统和MES系统等智能制造关键系统,将关键系统整合为智能管理平台,形成了原片不落地的光伏玻璃流程型智能工厂新模式。本文总结了光伏玻璃智能工厂的建设过程及相关经验,对建材企业如何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工作具有
期刊
《智能制造》独家专访松下系统执行董事柴田彰先生智能制造系统的“定制化”服务  《智能制造》:2008年,中國制造企业开始进行生产现场的数字化和自动化升级,陆续采购大量自动化设备和工业软件系统,每次企业更新设备和软件时,都存在新旧设备和软件的过渡问题,导致部分原有投资价值受损。松下系统如何帮助企业应对新旧设备和数字化解决方案的过渡问题?  柴田彰:针对制造企业的生产现场,松下系统提供从设备到信息化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