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追诉时效终止制度的溯及力

来源 :法律适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q5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我国追诉时效终止制度的溯及力问题,目前争议较大。本文首先对于聚讼焦点进行详细梳理,之后分别从罪刑法定原则的实质、刑法溯及力的适用范围、追诉时效终止制度的价值取向以及刑法第12条的立法原意出发,认为适用追诉时效终止制度应当体现"从旧兼从轻"这一罪刑法定原则的本质要求,并且提出对刑法第12条的修改建议。
其他文献
为持续了解、掌握山西省地方性饮水型氟中毒病情现状、消长和发展趋势,掌握降氟措施落实进度及降氟设施的使用管理情况,2008年山西省选择了2个国家级监测点和5个省级监测点进
在系统综述国内外氨气喷射法、湿式氨法、电子束氨法、脉冲电晕氨法、简易氨法等典型氨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这些方法的特点,应用性及氨法烟气工艺的优势和目前存在
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主要由心室肌细胞分泌的一种神经激素,在心室出现容量扩张和压力负荷时分泌[1].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体内存在神经激素激活,不仅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和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还有BNP的合成与释放增加,使血浆BNP水平升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