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这边“读”好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rf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年级学生朗读中往往存在发音不准、唱读、顿读等不良现象,我们应该着眼于读准和读好两方面训练学生的语感。下面联系教学实际谈谈低年级朗读训练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方言影响,吐字不清
  
  受方言影响,学生朗读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方言中声母j、q、x与z、c、s分不清,加之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有些说话嗲声嗲气,家长不注意帮助纠正,所以经常会听到孩子们把“气球”读成“刺球”……(2)声母f和h分不清,将“老虎”读成“老斧”……(3)鼻音n和边音l分不清,“奶奶”读成“lǎi lai”……(4)前后鼻音不分,“树林”读成“树灵”……(5)平舌音和翘舌音不分,将“虫子”读成“从子”……(6)韵母a的口形张得不够大。(7)单韵母i、u、ü发音口形发生变化。(8)复韵母归音不到位。
  对策:讲清发音,针对练习。
  我通过观察挂图和多媒体反复示范,让学生掌握每个字母的发音方法。例如:发j时,舌面前部抬起,贴紧硬腭前端,然后稍微放松一点,形成窄缝,让微小气流从缝中挤出来。发q时,发音动作和j基本相同,只是由窄缝里挤出来的气流较强。发x时,舌面向前、向上,接近硬腭前端,气流从舌面和硬腭间的窄缝中挤出来。而z、c、s发音部位在上齿背与舌平伸相抵处。此外对这些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正训练:气球——刺球、公鸡——工资,等等。
  经过严格反复的练习,孩子们存在的以上现象已大为改观。
  
  二、重音不当,影响表达
  
  二年级《亲近母语》中有这样一首诗《我喜欢你狐狸》:
  你是一只小狐狸/聪明有心计,从乌鸦嘴里骗肉吃/多么可爱的主意!活该,谁叫乌鸦爱唱歌,呱呱呱自我吹嘘!再说肉是他偷的,你吃他吃都可以。也许你吃了这块肉/会变得漂亮无比!尾巴像红红的火苗/风一样掠过绿草地。我喜欢你,狐狸,你的狡猾是机智,你的欺骗是有趣。不管大人怎么说,我,喜欢你。
  孩子们在读的时候,一些句子重音落在这样几个词上:活该,谁叫乌鸦爱唱歌……再说肉是他偷的……不管大人怎么说,我,喜欢你。听了之后,让人感觉语气和强调小孩子对狐狸的喜爱之情不到位。
  对策:对比理解,感悟练习。
  我引导孩子们对以下几句重音进行比较:
  


  从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看,这三组中的第二句的重音可以更恰当地表达感情。第①组重音落在“活该”、“谁”上,表达出小孩子并不同情乌鸦,认为乌鸦爱唱歌,而导致肉被骗这一结果是乌鸦自作自受,都怨它自己,侧面烘托出对狐狸的喜爱。第②组重音落在“偷”字上,表明肉是乌鸦偷的,原本就来路不正,现在被狐狸骗了,谁吃都可以。这是在为狐狸开脱。第③组重音在“大人”、“我”上,表达出小孩子的观点:尽管大人认为狐狸狡猾,但是“我”可不管这些,我还是喜欢你狐狸。
  
  三、语速无变化,缺乏表现力
  
  由于对文本理解不够深刻,学生有时读课文语速没有变化,语调过平。《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文中,小骆驼跟着妈妈来到沙漠,“他们走哇,走哇,走了很远很远”。同学们用和前面一样的语速将“走哇,走哇”读成了“走哇、走哇”把小骆驼和妈妈在无边的沙漠中跋涉的情景读得索然无味。
  对策:启发想象,增强语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在头脑中再现语言文字表述的图像、情景,让学生带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带着对语言情景的独特体验去朗读。在指导读“他们走哇,走哇,走了很远很远”的时候,我先让学生看图想象小骆驼和妈妈在茫茫的大沙漠中,默默地向着远方昂首迈步,一刻不停地走啊,走啊,走了很远很远。再注意两个“走啊”之间用的是逗号,体会一下用逗号与顿号的区别,学生就自然地放慢语速,读得十分到位,感情真切地再现了小骆驼和妈妈辛苦跋涉的情景。
  总之,如果我们能及时纠正学生朗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合理有效的对策、方法指导学生读准读好,不但能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而且将显著提高学生们的分析、理解能力,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前不久,笔者观摩了一堂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课。这节课教的是徐志摩先生的传世之作《再别康桥》。其教学安排如下:  1.教师播放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的视频片段,由徐志摩的爱情故事导入。  2.教师在课件中展示徐志摩的生平简介。  3.教师向学生展示了几幅康桥的实景图片后,播放了一段介绍康桥的视频。  4.教师给学生播放《再别康桥》的配乐朗诵。  5.教师范读。  6.学生齐读。  7.学生讨论这首诗的语
期刊
天降甘霖,“五四”风雷应时而来,唤醒了一批又一批年轻的生命。深宅高院的高家兄弟的生命在展示别样的意义。觉慧走出深渊的决心如同一只发疯的狮子,而觉新却陷入了无限的困惑中。本该属于年轻人的幸福的日子却成了一个又一个漫漫长夜,本该给自己带来温暖与安宁的家日日夜夜煎熬这颗本不刚强甚至略显脆弱的心。  觉新对新思想充满了渴望。“他和他的两个兄弟一样,贪婪地读着本地报纸上转载的北京的消息,以及后来上海、南京两
期刊
两千年前的汉朝,是历史上群星璀璨,群峰并峙的光辉岁月,因而才有那么多千秋万载后,依然存留青史卷册的不朽名字。正是这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和人才,辅佐高惠文景数代皇帝,开天辟地,建功立业,才成就了汉武帝的光辉盛世。他们是大汉王朝的功臣,但是,这些功臣并非都有一个好的归宿和结局。其中,魏其侯窦婴就是一个令人扼腕的英雄人物。  作为汉景帝之母窦太后的侄子,窦婴有着令世人艳羡的出身,他尽可以依傍姑母这棵参天大树
期刊
一、案例背景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是“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阅读教学的第一要务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但长期以来,语文阅读教学却走着一条“高耗低效”之路,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在苏教版大容量的课文压力之下,老师和学生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浮躁的情绪,对原本应该是美的体验式的阅读失去了应有的耐心。于是几乎是在学生对阅读对象完全陌生的情况下,各种各样的结论便像珍宝一样
期刊
中考作文大多数学生都选择写六百字左右的记叙文,这不仅符合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也切合考试时间安排的实际,同时也保证一篇文章以较为充实的内容表情达意。因此看来,掌握六百字左右记叙文的写法实在是广大初中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笔者从实践中认识到,要写好六百字左右的记叙文至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线索要单一一点    记叙文都应该有贯穿全文的线索。在一篇六百字左右的记叙文里,有限
期刊
宋人谢枋得说:“凡议论,好事须要一段歹说,不好事须要一段好说。如此则文势亦圆活,义理亦精微,意味亦悠长。”《过秦论》正是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开启了单篇议论散文对比论证的先河,使这篇文章结构宏伟,气势磅礴。文章通过层层对比揭示了秦兴秦亡的原因。下面笔者试从本文的对比手法入手进行简要说明。    一、秦国与六国之师的对比    秦自孝公崛起,到惠文、武、昭襄王的进一步发展,已经让其他诸侯国感受到了秦
期刊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每当作文,学生往往抓耳挠腮,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从下手。为解决这一难题,在作文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从生活中充盈素材。具体做法如下: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从中积累写作素材    生活是必不可少的写作源泉,但是课堂才是学生的主阵地。为了让生活成为课堂的外延,作文教学更应该让生活走进课堂。教师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到情景中,让他们去看,去想,去
期刊
语言的表现力是语言本身所具有的一种张力,它通过灵活地组合方式将个性化十足,极具吸引力的外形展现在你的面前。一篇语言极具表现力的作文是备受阅卷老师的青睐的。它像夏日的一缕清风,给阅卷老师带去一丝凉爽和惬意,给沉闷的阅卷气氛带来一丝轻松愉悦。下面,笔者就如何让作文语言更具表现力,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句式灵活生机盎然    句式往往是随感而变,因情所生,灵活自由的。行文中的句式要在文气的驱使下,
期刊
鲁迅于1919年12月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目睹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十分悲愤,1921年1月便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故乡》这篇短篇小说。  《故乡》以叙事主人公“我”回乡迁居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描写旧时代中国农民的生活遭际和精神病苦,抒写了作者对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隔膜的深沉忧虑,以及打破彼此隔膜、探求人生新路的执著信念。①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30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
期刊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有个性风格的展示。高中作文教学中的议论文写作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阵地。同一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只有一个想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一定的形式把这些想法表达出来,要达到短时间内完成一篇规范的议论文,自然离不开方法的指导。“阐述法”就是一个实用、有效的思维方法,它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上的潜力和优势,让学生的考场作文更规范、出色。    一、“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