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由于货币超发,我国出现了生活产品价格增长相对缓慢,而投资类产品价格持续高速增长的通货膨胀。这种形态的通货膨胀导致我国实体经济成本提升和利润难以实现,而虚拟经济则收益较高,进而使得我国经济出现了“避实就虚”的现象。这一现象需要从约束货币供应和实体经济提高有效供给两个层面加以应对,以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 通货膨胀 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 避实就虚
目前,我国经济出现了“实体经济冷、虚拟经济热”的现象。这一现象的产生有着诸多的原因,货币超发是其中重要的诱因之一。如何认识货币超发与我国经济“避实就虚”关系并化解这一问题,关系到能否“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等关键问题。
一、我国通货膨胀及其形态
我国货币发行量持续增加,M2由1991年到2016年增长80倍。我国货币化率随之急剧上升。M2/GDP(单位基础货币发行产生GDP的能力)下降2.356倍。我国货币发行量持续增加,产生了通货膨胀,并呈现出两种形态:一是与生活相关的物价水平增长相对缓慢。由于国内外大宗农产品“价格倒挂”,极大的抑制了农产品价格上涨。同时,通货膨胀减少了工薪阶层的实际工资收入,也抑制了生活相关的物价水平的增速。2012年以来,CPI增速一直保持着3%以内。二是与资产相关的物价水平增长很快,尤其是住房价格普遍大幅上涨。近10年以来,一二线城市房价增幅在10倍以上,三四线城市房价增幅也很大。历届政府都将抑制房价过快增长当成重要的宏观调控目标。
二、我国通货膨胀与经济“避实就虚”的关系
正是由于上述形态的通货膨胀,导致了实体经济生产成本前期增长相对缓慢,后期逐步提速。早期,生活相关的物价水平增长缓慢,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劳动力价格的大幅增加。不过,随着资产相关的物价水平上涨,必然带动固定资产价格的上升。同时,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将住房投资纳入到消费预算当中,必然要求提高工资待遇,进而增加企业劳动力成本。由于劳动力和固定资产投资等价格上涨,导致实体经济生产成本逐渐攀升。
上述形态的通货膨胀短期内提高,长期则降低了实体经济的利润。短期内,由于与生活相关的物价水平增长相对缓慢,企业生产成本稍稍提高,而销售价格可以大幅提高,进而提高企业利润。同时,由于“货币幻觉”,消费者扩大消费,有利于企业利润的实现。不过,从长期看,通货膨胀降低了消费者的实际收入,而工资收入中的一大部分又因保值增值的需要,而转移到了住房投资领域,进而使得除了与房地产相关产业外,大多数实体经济利润更难以实现。此外,与资产相关的物价水平增长,提高了实体店面租金,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网上交易兴起,进一步降低了实际店面的利润。基于利润的考量,实体经济资金也逐步流入房地产行业,或加大对该行业的投入。最终,上述形态的通货膨胀导致我国经济出现“避实就虚”的现象。
三、我国通货膨胀和经济“避实就虚”关系的分析
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家的理论强调货币的实物因素,认为货币仅在交换的过程中扮交易媒介的作用,不能实质上影响实体经济,货币的增长必然导致物价水平的普遍上涨。在此基础上,哈耶克指出,在市场经济下,消费品供求相等、消费品和资本品需求量之比等于消费品和资本品产量之比等于购买消费品和资本品的货币之比人们自愿增加或减少消费,上述关系同比例的下降或上升,实现新充分就业均衡。在政府持续信贷刺激下,消费品供求不相等并且上述三个比例关系紊乱,使经济从充分就业均衡走向虚假繁荣。为了维持现有的虚假繁荣,政府需要通过进一步的通货膨胀,最终使得经济陷入萧条和恶性通货膨胀。这一理论可以说明通货膨胀会向市场传递错误的价格信号,扭曲经济结构,降低资源配置效率。
凯恩斯经济学还认为货币需求不仅有交易性需求和预防行需求(实物因素),还有投机性需求。于是,人们会在预期资产价格不断上涨的过程中,忽视其本身的价值,而不断的加码对该资产的配比。明斯基进一步指出,在投机过程中,人们普遍不断通过借贷资金加码资产投资,直至借贷成本高过投资收益,有引发系统性违约性风险的可能性。这些观点可以很好的说明我国房地产等相关产业持续性上涨的原因和可能面临的风险。
四、对策
我国经济“避实就虚”会扭曲我国经济结构、降低人民有效需求、不利于经济长期健康发展。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明确提出,“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因此,需要尽快扭转经济“避实就虚”的问题,主要建议如下:
在综合考量多种因素的情况下,适度的降低我国货币发行的增速。经济发展也应该保持一种连续稳定的状态。货币发行应该需经济发展保持稳定的适量水平。需要考虑如下因素:一是维持我国目前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逐渐扭转过去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刺激经济,尽量降低过快的货币发行增速,力图实现经济增长率快于货币发行增速,逐渐拉平目前高企的货币化率;二是需要综合考量分税制下的房价与地方税收的关系、居民对房价的上涨预期和“买涨不买跌”的心理等,防止以房地產为主的投资类资产价格的大起大落,影响金融系统稳定;三是系统性的分析以美国“减税、加息和缩表”为主的国际宏观经济调控对我国影响,防止外汇储备流失和实体经济外流。
从实体经济自身的质量入手,提高我国实体经济竞争力,实现有效供给。目前,我国实体经济整体上是以低端装配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往往以价格战的方式赢得市场,极大的制约了其利润的实现。只有通过科技和创新,切实提高我国劳动生产率,增加品牌和品质等附加值,向“微笑曲线”两端转移,才能使我国实体经济获得超额收益,真正摆脱依赖“央妈”宽松货币政策和过度参与虚拟经济投资等问题,以有效供给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哈耶克:《货币的非国家化》,新星出版社,2007.
[2] 凯恩斯:《就业、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2011.
【关键词】 通货膨胀 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 避实就虚
目前,我国经济出现了“实体经济冷、虚拟经济热”的现象。这一现象的产生有着诸多的原因,货币超发是其中重要的诱因之一。如何认识货币超发与我国经济“避实就虚”关系并化解这一问题,关系到能否“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等关键问题。
一、我国通货膨胀及其形态
我国货币发行量持续增加,M2由1991年到2016年增长80倍。我国货币化率随之急剧上升。M2/GDP(单位基础货币发行产生GDP的能力)下降2.356倍。我国货币发行量持续增加,产生了通货膨胀,并呈现出两种形态:一是与生活相关的物价水平增长相对缓慢。由于国内外大宗农产品“价格倒挂”,极大的抑制了农产品价格上涨。同时,通货膨胀减少了工薪阶层的实际工资收入,也抑制了生活相关的物价水平的增速。2012年以来,CPI增速一直保持着3%以内。二是与资产相关的物价水平增长很快,尤其是住房价格普遍大幅上涨。近10年以来,一二线城市房价增幅在10倍以上,三四线城市房价增幅也很大。历届政府都将抑制房价过快增长当成重要的宏观调控目标。
二、我国通货膨胀与经济“避实就虚”的关系
正是由于上述形态的通货膨胀,导致了实体经济生产成本前期增长相对缓慢,后期逐步提速。早期,生活相关的物价水平增长缓慢,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劳动力价格的大幅增加。不过,随着资产相关的物价水平上涨,必然带动固定资产价格的上升。同时,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将住房投资纳入到消费预算当中,必然要求提高工资待遇,进而增加企业劳动力成本。由于劳动力和固定资产投资等价格上涨,导致实体经济生产成本逐渐攀升。
上述形态的通货膨胀短期内提高,长期则降低了实体经济的利润。短期内,由于与生活相关的物价水平增长相对缓慢,企业生产成本稍稍提高,而销售价格可以大幅提高,进而提高企业利润。同时,由于“货币幻觉”,消费者扩大消费,有利于企业利润的实现。不过,从长期看,通货膨胀降低了消费者的实际收入,而工资收入中的一大部分又因保值增值的需要,而转移到了住房投资领域,进而使得除了与房地产相关产业外,大多数实体经济利润更难以实现。此外,与资产相关的物价水平增长,提高了实体店面租金,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网上交易兴起,进一步降低了实际店面的利润。基于利润的考量,实体经济资金也逐步流入房地产行业,或加大对该行业的投入。最终,上述形态的通货膨胀导致我国经济出现“避实就虚”的现象。
三、我国通货膨胀和经济“避实就虚”关系的分析
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家的理论强调货币的实物因素,认为货币仅在交换的过程中扮交易媒介的作用,不能实质上影响实体经济,货币的增长必然导致物价水平的普遍上涨。在此基础上,哈耶克指出,在市场经济下,消费品供求相等、消费品和资本品需求量之比等于消费品和资本品产量之比等于购买消费品和资本品的货币之比人们自愿增加或减少消费,上述关系同比例的下降或上升,实现新充分就业均衡。在政府持续信贷刺激下,消费品供求不相等并且上述三个比例关系紊乱,使经济从充分就业均衡走向虚假繁荣。为了维持现有的虚假繁荣,政府需要通过进一步的通货膨胀,最终使得经济陷入萧条和恶性通货膨胀。这一理论可以说明通货膨胀会向市场传递错误的价格信号,扭曲经济结构,降低资源配置效率。
凯恩斯经济学还认为货币需求不仅有交易性需求和预防行需求(实物因素),还有投机性需求。于是,人们会在预期资产价格不断上涨的过程中,忽视其本身的价值,而不断的加码对该资产的配比。明斯基进一步指出,在投机过程中,人们普遍不断通过借贷资金加码资产投资,直至借贷成本高过投资收益,有引发系统性违约性风险的可能性。这些观点可以很好的说明我国房地产等相关产业持续性上涨的原因和可能面临的风险。
四、对策
我国经济“避实就虚”会扭曲我国经济结构、降低人民有效需求、不利于经济长期健康发展。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明确提出,“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因此,需要尽快扭转经济“避实就虚”的问题,主要建议如下:
在综合考量多种因素的情况下,适度的降低我国货币发行的增速。经济发展也应该保持一种连续稳定的状态。货币发行应该需经济发展保持稳定的适量水平。需要考虑如下因素:一是维持我国目前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逐渐扭转过去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刺激经济,尽量降低过快的货币发行增速,力图实现经济增长率快于货币发行增速,逐渐拉平目前高企的货币化率;二是需要综合考量分税制下的房价与地方税收的关系、居民对房价的上涨预期和“买涨不买跌”的心理等,防止以房地產为主的投资类资产价格的大起大落,影响金融系统稳定;三是系统性的分析以美国“减税、加息和缩表”为主的国际宏观经济调控对我国影响,防止外汇储备流失和实体经济外流。
从实体经济自身的质量入手,提高我国实体经济竞争力,实现有效供给。目前,我国实体经济整体上是以低端装配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往往以价格战的方式赢得市场,极大的制约了其利润的实现。只有通过科技和创新,切实提高我国劳动生产率,增加品牌和品质等附加值,向“微笑曲线”两端转移,才能使我国实体经济获得超额收益,真正摆脱依赖“央妈”宽松货币政策和过度参与虚拟经济投资等问题,以有效供给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哈耶克:《货币的非国家化》,新星出版社,2007.
[2] 凯恩斯:《就业、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