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均衡分析既是西方经济学也是马克思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都广泛地运用了均衡分析方法,从而分析了宏观经济均衡条件,建立了宏观经济均衡理论,达到了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研究目的。与西方经济学“将均衡建立效用价值论基础上”、“分析物质产品供求均衡”、“侧重揭示社会经济体如何从不均衡走向稳定的均衡”、“只研究均衡一般而不研究均衡特殊”等特点不同,马克思经济学的均衡分析则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不仅研究了“均衡一般”,也研究了“均衡特殊”,侧重揭示资本主义经济体如何从稳定的均衡走向不均衡,从而达到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目的。
【关键词】均衡 社会再生产 宏观经济 特点
一、均衡分析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建立
在经济学中,均衡是指这样一种经济状态,其中经济实体处于稳定状态,或者说,作用于经济实体的各种力量处于均势或平衡,没有发生变动。均衡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供求变量在量上相等,二是指决定供求的任何一种力量都不具有改变现状的能力或动机。均衡分析法就是考察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主要考察均衡是否存在,是否稳定以及达到均衡所需要的条件,或者说是考察资源均衡配置的条件。从方法论的角度,马克思经济学中广泛使用了均衡分析法来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而马克思再生产思想则是建立在均衡理论或均衡分析方法基础之上的。从理论渊源来看,马克思在社会再生产理论中所使用的均衡分析法是在批判地继承魁奈均衡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马克思将自己特有的哲学观中的静止观、运动观、平衡观等与魁奈的经济表这方法结合起来,考察了各种宏观经济变量的运动及其相互关系,从而揭示了宏观经济均衡实现条件。
以消费为目的的简单再生产中,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条件是:①Ⅰ(v+m)=Ⅱc,其经济含义就是第一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等于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由此可以得到:②Ⅰ(c+v+m)=Ⅰc+Ⅱc,其经济含义是第一部类对生产资料的供给必须与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消费需求相等。③Ⅱ(c+v+m)=Ⅰ(v+m)+Ⅱ(v+m),其经济含义是第二部类对消费资料的供给等于两大部类对生活资料的消费需求。④Ⅰ(c+v+m)+Ⅱ(c+v+m)=Ⅰc+Ⅱc+Ⅰ(v+m)+Ⅱ(v+m),其经济含义是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在量上必须相等。⑤IIc(1)=IIc(2),其经济含义就是第二部类内部一部分资本家进行固定实物补偿的部分必须等于另一部分资本家在价值上进行补偿的部分,从而保证第二部类资本家对固定资本的需求等于第一部类对固定资本供给,进而保证两大部类之间供给与需求的均衡。⑥IIb(v)与IIb(m)中转化为必需品部分的总和,必需与IIa(m)中转化为奢侈品的部分相等。由此可得:⑦IIa(c)=IIa(v),IIb(c)=IIb(v){1},即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在两个分部类的分配,必须与上述社奢侈品与必需品的分配相适应。⑧Ia(v+m)=IIa(c),Ib(v+m)=IIb(c)(Ia(v+m)表示生产必需品的不变资本,Ib(v+m)表示生产奢侈品的不变资本)。由此,我们看到由消费结构决定的生产结构。因为IIb(v)与IIb(m)转化为必需品部分的总和,必需和(IIa)m中转化为奢侈品的部分相等。
马克思再生产思想特别是简单再生产思想本身是一种静态分析。熊彼特就指出,静态分析“只不过是方法论上的一种假设而已。实质上,它是一种简化手段……当我们试图想象这种过程的样子,想象该过程中会有哪些现象时,我们便可发现该过程中缺少哪些现象。由此我们便获得了一种分析工具。”{2}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熊彼特认为,经济学家在“边际革命”以前就已经熟悉“静止状态”这一概念,但他们是在“指未来可能出现的一种实际状态,而不是指方法论上的一种假设。”{3}而“只有马克思曾在后一种意义上充分利用了它,称其为简单再生产。”{4}也就是说,我们要将马克思再生产所描述经济均衡当做一种理论假设而不是经济事实。马克思在简单再生产理论中考察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各部门内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必须在消费结构均衡、生产结构均衡以及消费结构和生产结构同时达到均衡,从而既考察了国民经济总量均衡实现条件,也考察了国民经济结构均衡实现条件。
在扩大再生产理论中,马克思假定剩余价值率、资本有机构成不变,但积累率可变的条件下,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均衡实现条件,从这个角度讲,马克思的均衡又是动态的均衡。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第一部类的制造的生产资料,必须大于两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因而,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I(v+m)>IIc,进而均衡的条件则是:①Ⅰ(v+△v+m/x)=Ⅱ(c+△c),此式表明,生产资料部类对生活资料的原有需求和追加需求,必须等于生活资料部类对生产资料的原有需求和追加需求之和。②Ⅰ(c+v+m)=Ⅰ(c+△c)+Ⅱ(c+△c),此式表明,生产资料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必须等于两个部类对生产资料原有需求与追加需求之和。③Ⅱ(c+v+m)=Ⅰ(v+△v+m/x)+Ⅱ(v+△v+m/x),此式表明,生活资料生产部类生产的全部总产品,必须等于两个部类对生活资料的原有需求与追加需求之和。马克思通过扩大再生产的研究说明了经济均衡增长的基本条件。尽管马克思数字模型中假设了不存在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不变,但马克思仍然十分有效地说明了宏观经济實现均衡增长必须在量与结构上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二、马克思均衡思想与西方经济学均衡思想的比较
与西方经济学相比,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中的均衡分析主要特点在于:
第一,马克思均衡分析方法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实际上,均衡是指资源配置达到合理配置稳定状态。马克思将经济资源归结为社会劳动,将宏观经济资源均衡配置归结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各产业内部各生产企业之间进行的合理分配。与之相反,西方经济学的均衡分析法是以效用价值论为基础的。西方经济学中的微观均衡、宏观均衡均是建立以效用价值论为基础的供求均衡基础之上的,其需求曲线本身消费者边际效用变化曲线。 第二,马克思的均衡分析中,影响均衡变化的因素是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而西方经济学的均衡分析则忽视了社会经济关系对均衡的影响。马克思指出,“在供求关系借以发生作用的基础得到说明以前,供求关系绝对不能说明什么问题。”{5}也就是说,上述均衡仅仅是一个纯粹经济状态下的均衡,这种均衡的实现,即供求两种力量相互抵消的背后本身隐藏着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正是这种生产关系决定了供求的变化,从而决定了这种均衡的存在性,以及均衡向非均衡的转化。因而,只有说明了这种社会生产关系对供求均衡的影响,才能进一步说明由价格等因素导致供求均衡问题。而在西方经济学中,均衡是纯粹的物质产品之间的均衡关系,尽管西方经济学的需求线包含了人的主观评价,但是这种评价本身是建立人的主观心理偏好而不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关系之上的社会制度决定的。
第三,马克思既考察了均衡特殊,也考察了均衡一般,而西方经济学只考察了均衡一般。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任何社会都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但是在资本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中,均衡的实现、变化都有其各自决定因素和表现形式,因而这里存在均衡一般和均衡的特殊之差别。按一定比例配置社会劳动资源是所有社会都必须客观规律,这种均衡称之为“均衡一般”,而在社会主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均衡称之为“均衡特殊”,为了更好地揭示“均衡特殊”,首先就要考察“均衡一般”,因而马克思按照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依次考察了产品经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均衡。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有研究者认为,马克思的均衡理论分为三个层次或三类,“純粹经济均衡、商品经济均衡、资本主义经济均衡”{6}。与之相反,西方经济学侧重考察“均衡一般”,忽视“均衡特殊”。他们将资本主义经济中得出的均衡结论广泛地用于社会主义经济分析,大力倡导经济学的“科学化”,认为经济学并无国界。实践证明,西方经济学的一些原理和结论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地借鉴,但决不能照搬套用。
第四,马克思经济学侧重揭示资本主义均衡是如何被打破,从而达到分析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目的,而西方经济学则侧重揭示如何使资本主义不均衡向稳定的均衡转移。我们不能简单地将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所描述的宏观经济均衡状态看作是资本主义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一种绝对终极“均衡状态”。如果将均衡状态看作资本主义经济或市场经济的一种绝对终极状态,这就违背了马克思的哲学观。因为马克思常常把用运动看作是绝对而静止却是相对的,而“均衡”恰恰是以静止为前提的。事物总是处于运动之中,因而“均衡”只能是当作一种暂时的状态。经济运动总是从均衡走向不均衡,再从不均衡走向均衡。当然这并不是要否认马克思经济学中就缺乏静态分析,也不否认马克思经济学中“经济均衡”是不存在的。但是,在西方经济学的均衡分析中,他们侧重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如何从不均衡走向均衡,尽管凯恩斯经济学等宏观经济学分析了非均衡经济状态,但是其目的是为了采取人为的干预措施,促使经济从不均衡走向均衡状态。
注释
{1}这种均衡的条件是:第一,必需品与奢侈品消费总量一定,即消费结构不变第二,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第三,剩余价值率不变。
{2}[美]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3卷[M].朱泱,孙鸿敬,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314。
{3}[美]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3卷[M].朱泱,孙鸿敬,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316。
{4}[美]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3卷[M].朱泱,孙鸿敬,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316。
{5}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03。
{6}赵世刚.《资本论》的经济均衡思想及其启示[J].经济学家,1992(1):79-87,129。
参考文献
[1]朱泱,孙鸿敬,等译.[美]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2]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赵世刚.《资本论》的经济均衡思想及其启示[J].经济学家,1992(1):79-87,129.
[5]樊纲.论均衡、非均衡及其可持续性问题[J].经济研究,1991(7):13-20.
作者简介:李长春(1981-),男,汉族,四川仪陇人,毕业于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现任海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
【关键词】均衡 社会再生产 宏观经济 特点
一、均衡分析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建立
在经济学中,均衡是指这样一种经济状态,其中经济实体处于稳定状态,或者说,作用于经济实体的各种力量处于均势或平衡,没有发生变动。均衡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供求变量在量上相等,二是指决定供求的任何一种力量都不具有改变现状的能力或动机。均衡分析法就是考察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主要考察均衡是否存在,是否稳定以及达到均衡所需要的条件,或者说是考察资源均衡配置的条件。从方法论的角度,马克思经济学中广泛使用了均衡分析法来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而马克思再生产思想则是建立在均衡理论或均衡分析方法基础之上的。从理论渊源来看,马克思在社会再生产理论中所使用的均衡分析法是在批判地继承魁奈均衡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马克思将自己特有的哲学观中的静止观、运动观、平衡观等与魁奈的经济表这方法结合起来,考察了各种宏观经济变量的运动及其相互关系,从而揭示了宏观经济均衡实现条件。
以消费为目的的简单再生产中,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条件是:①Ⅰ(v+m)=Ⅱc,其经济含义就是第一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等于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由此可以得到:②Ⅰ(c+v+m)=Ⅰc+Ⅱc,其经济含义是第一部类对生产资料的供给必须与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消费需求相等。③Ⅱ(c+v+m)=Ⅰ(v+m)+Ⅱ(v+m),其经济含义是第二部类对消费资料的供给等于两大部类对生活资料的消费需求。④Ⅰ(c+v+m)+Ⅱ(c+v+m)=Ⅰc+Ⅱc+Ⅰ(v+m)+Ⅱ(v+m),其经济含义是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在量上必须相等。⑤IIc(1)=IIc(2),其经济含义就是第二部类内部一部分资本家进行固定实物补偿的部分必须等于另一部分资本家在价值上进行补偿的部分,从而保证第二部类资本家对固定资本的需求等于第一部类对固定资本供给,进而保证两大部类之间供给与需求的均衡。⑥IIb(v)与IIb(m)中转化为必需品部分的总和,必需与IIa(m)中转化为奢侈品的部分相等。由此可得:⑦IIa(c)=IIa(v),IIb(c)=IIb(v){1},即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在两个分部类的分配,必须与上述社奢侈品与必需品的分配相适应。⑧Ia(v+m)=IIa(c),Ib(v+m)=IIb(c)(Ia(v+m)表示生产必需品的不变资本,Ib(v+m)表示生产奢侈品的不变资本)。由此,我们看到由消费结构决定的生产结构。因为IIb(v)与IIb(m)转化为必需品部分的总和,必需和(IIa)m中转化为奢侈品的部分相等。
马克思再生产思想特别是简单再生产思想本身是一种静态分析。熊彼特就指出,静态分析“只不过是方法论上的一种假设而已。实质上,它是一种简化手段……当我们试图想象这种过程的样子,想象该过程中会有哪些现象时,我们便可发现该过程中缺少哪些现象。由此我们便获得了一种分析工具。”{2}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熊彼特认为,经济学家在“边际革命”以前就已经熟悉“静止状态”这一概念,但他们是在“指未来可能出现的一种实际状态,而不是指方法论上的一种假设。”{3}而“只有马克思曾在后一种意义上充分利用了它,称其为简单再生产。”{4}也就是说,我们要将马克思再生产所描述经济均衡当做一种理论假设而不是经济事实。马克思在简单再生产理论中考察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各部门内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必须在消费结构均衡、生产结构均衡以及消费结构和生产结构同时达到均衡,从而既考察了国民经济总量均衡实现条件,也考察了国民经济结构均衡实现条件。
在扩大再生产理论中,马克思假定剩余价值率、资本有机构成不变,但积累率可变的条件下,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均衡实现条件,从这个角度讲,马克思的均衡又是动态的均衡。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第一部类的制造的生产资料,必须大于两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因而,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I(v+m)>IIc,进而均衡的条件则是:①Ⅰ(v+△v+m/x)=Ⅱ(c+△c),此式表明,生产资料部类对生活资料的原有需求和追加需求,必须等于生活资料部类对生产资料的原有需求和追加需求之和。②Ⅰ(c+v+m)=Ⅰ(c+△c)+Ⅱ(c+△c),此式表明,生产资料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必须等于两个部类对生产资料原有需求与追加需求之和。③Ⅱ(c+v+m)=Ⅰ(v+△v+m/x)+Ⅱ(v+△v+m/x),此式表明,生活资料生产部类生产的全部总产品,必须等于两个部类对生活资料的原有需求与追加需求之和。马克思通过扩大再生产的研究说明了经济均衡增长的基本条件。尽管马克思数字模型中假设了不存在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不变,但马克思仍然十分有效地说明了宏观经济實现均衡增长必须在量与结构上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二、马克思均衡思想与西方经济学均衡思想的比较
与西方经济学相比,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中的均衡分析主要特点在于:
第一,马克思均衡分析方法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实际上,均衡是指资源配置达到合理配置稳定状态。马克思将经济资源归结为社会劳动,将宏观经济资源均衡配置归结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各产业内部各生产企业之间进行的合理分配。与之相反,西方经济学的均衡分析法是以效用价值论为基础的。西方经济学中的微观均衡、宏观均衡均是建立以效用价值论为基础的供求均衡基础之上的,其需求曲线本身消费者边际效用变化曲线。 第二,马克思的均衡分析中,影响均衡变化的因素是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而西方经济学的均衡分析则忽视了社会经济关系对均衡的影响。马克思指出,“在供求关系借以发生作用的基础得到说明以前,供求关系绝对不能说明什么问题。”{5}也就是说,上述均衡仅仅是一个纯粹经济状态下的均衡,这种均衡的实现,即供求两种力量相互抵消的背后本身隐藏着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正是这种生产关系决定了供求的变化,从而决定了这种均衡的存在性,以及均衡向非均衡的转化。因而,只有说明了这种社会生产关系对供求均衡的影响,才能进一步说明由价格等因素导致供求均衡问题。而在西方经济学中,均衡是纯粹的物质产品之间的均衡关系,尽管西方经济学的需求线包含了人的主观评价,但是这种评价本身是建立人的主观心理偏好而不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关系之上的社会制度决定的。
第三,马克思既考察了均衡特殊,也考察了均衡一般,而西方经济学只考察了均衡一般。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任何社会都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但是在资本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中,均衡的实现、变化都有其各自决定因素和表现形式,因而这里存在均衡一般和均衡的特殊之差别。按一定比例配置社会劳动资源是所有社会都必须客观规律,这种均衡称之为“均衡一般”,而在社会主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均衡称之为“均衡特殊”,为了更好地揭示“均衡特殊”,首先就要考察“均衡一般”,因而马克思按照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依次考察了产品经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均衡。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有研究者认为,马克思的均衡理论分为三个层次或三类,“純粹经济均衡、商品经济均衡、资本主义经济均衡”{6}。与之相反,西方经济学侧重考察“均衡一般”,忽视“均衡特殊”。他们将资本主义经济中得出的均衡结论广泛地用于社会主义经济分析,大力倡导经济学的“科学化”,认为经济学并无国界。实践证明,西方经济学的一些原理和结论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地借鉴,但决不能照搬套用。
第四,马克思经济学侧重揭示资本主义均衡是如何被打破,从而达到分析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目的,而西方经济学则侧重揭示如何使资本主义不均衡向稳定的均衡转移。我们不能简单地将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所描述的宏观经济均衡状态看作是资本主义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一种绝对终极“均衡状态”。如果将均衡状态看作资本主义经济或市场经济的一种绝对终极状态,这就违背了马克思的哲学观。因为马克思常常把用运动看作是绝对而静止却是相对的,而“均衡”恰恰是以静止为前提的。事物总是处于运动之中,因而“均衡”只能是当作一种暂时的状态。经济运动总是从均衡走向不均衡,再从不均衡走向均衡。当然这并不是要否认马克思经济学中就缺乏静态分析,也不否认马克思经济学中“经济均衡”是不存在的。但是,在西方经济学的均衡分析中,他们侧重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如何从不均衡走向均衡,尽管凯恩斯经济学等宏观经济学分析了非均衡经济状态,但是其目的是为了采取人为的干预措施,促使经济从不均衡走向均衡状态。
注释
{1}这种均衡的条件是:第一,必需品与奢侈品消费总量一定,即消费结构不变第二,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第三,剩余价值率不变。
{2}[美]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3卷[M].朱泱,孙鸿敬,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314。
{3}[美]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3卷[M].朱泱,孙鸿敬,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316。
{4}[美]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3卷[M].朱泱,孙鸿敬,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316。
{5}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03。
{6}赵世刚.《资本论》的经济均衡思想及其启示[J].经济学家,1992(1):79-87,129。
参考文献
[1]朱泱,孙鸿敬,等译.[美]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2]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赵世刚.《资本论》的经济均衡思想及其启示[J].经济学家,1992(1):79-87,129.
[5]樊纲.论均衡、非均衡及其可持续性问题[J].经济研究,1991(7):13-20.
作者简介:李长春(1981-),男,汉族,四川仪陇人,毕业于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现任海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