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介绍了废锂电池的预处理以及从中回收有价金属相关工艺的研究情况,重点分析了火法冶金、湿法冶金、火法焙烧—湿法冶金联合法及生物冶金的主要过程、原理及优缺点,并对废锂电池回收行业进行了展望。火法冶金对原料普适性强、处理能力大,能充分利用废电池内部的还原性与蕴含的能量;湿法冶金容易实现金属的高浸出率,采取H 3 PO 4或氨等试剂能实现个别金属的优先提取;生物冶金在废锂电池应用上具有一定挑战性,主要是废锂电池含有毒电解质,严重影响微生物活性;火法焙烧—湿法冶金联合法综合了火法冶金及湿法冶金的优点,且能实现个别金属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903103),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基金资助项目(04-190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废锂电池的预处理以及从中回收有价金属相关工艺的研究情况,重点分析了火法冶金、湿法冶金、火法焙烧—湿法冶金联合法及生物冶金的主要过程、原理及优缺点,并对废锂电池回收行业进行了展望。火法冶金对原料普适性强、处理能力大,能充分利用废电池内部的还原性与蕴含的能量;湿法冶金容易实现金属的高浸出率,采取H 3 PO 4或氨等试剂能实现个别金属的优先提取;生物冶金在废锂电池应用上具有一定挑战性,主要是废锂电池含有毒电解质,严重影响微生物活性;火法焙烧—湿法冶金联合法综合了火法冶金及湿法冶金的优点,且能实现个别金属
其他文献
为研究不同尺寸含预制裂缝岩样遭受动态冲击过程中的变形和破坏特征,采用直径分别为50,100,150,200 mm的中心直裂缝巴西圆盘(CSTBD)试件,在压杆直径100 mm的SHPB系统上对试件进行相同速度下的径向动态冲击实验,结合应变片和数字图像相关监测系统(DIC)对圆盘2个平面的应变和位移的变化进行了监测,分析了加载过程中压杆上的波形、圆盘试件两端的应变、裂纹的起裂时间和圆盘表面的位移场等.研究表明:加载过程中试件两端的变形存在差异,预制裂缝前后裂尖起裂时间不一致,且这些差异随着圆盘直径的增大而增
某铜铁银多金属矿中铜、铁品位分别为1.34%、41.09%,并伴生有益组分银,综合回收价值较大。矿石中的铜矿物主要以黄铜矿、黝铜矿形式存在,铜矿物原生粒度细;铁矿物主要为菱铁矿,多呈致密块状集合体形式存在;伴生元素银多以硫化物和难溶矿物包裹银形式存在。基于矿石特性,综合回收试验采用“自然pH值下浮选铜—铜尾矿中性焙烧—弱磁选铁”的工艺流程,创新性地以Mac-12与叔十二硫醇作为铜浮选组合捕收剂,实现了矿石中铜矿物及铁矿物的有效回收;同时矿石中伴生银矿物也得到了有效富集,综合回收指标优异。
云南某选矿厂细粒锡石浮选,采用TL-1捕收剂,单位药剂消耗量大,单价高,配药需要沸水,储药要保温。针对这一现状,通过开展不同种类捕收剂对比试验,筛选出高效、低耗、价优、配药储药比较方便的SN-2与TL-1混合捕收剂,可在减少药剂用量、降低药剂成本的同时,获得较好的精矿品位和回收率。
千米井矿区深部开采过程中,易发生冒顶、片帮等地压灾害,对后续采矿的进度与安全影响较大。针对哈图金矿千米井矿区,通过微震事件时空演化规律,分析了围岩变形特征,划分出了地压活动较强的重点区域。通过微震事件累积视体积—能量指数变化规律分析岩爆和大尺度岩体破裂的预警前兆信息,根据预警前兆信息及时采取加强支护等保护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对某复杂含银硫化铜矿进行工艺矿物学分析,研究发现矿石中的有价元素主要有Cu、Ag、S,含量分别为0.81%、7.03 g/t、4.28%,主要的金属矿物有磁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和黄铁矿,黄铜矿大部分与磁黄铁矿共伴生,方铅矿主要与黄铜矿共伴生,且部分被黄铜矿包裹,银矿物则共伴生于这些金属矿物之间。粒度大于0.075 mm的含铜矿物超过88%,其中96.83%的铜以硫化矿形式存在。在此基础上,采用优先选铜—抑铅浮铜—尾矿选硫的工艺,最终获得两种精矿,铜精矿中Cu、Ag、S的品位分别为25.24%、140.0
注浆充填被广泛应用于提升岩溶区溶洞的工程稳定性,充填体力学性能直接影响工程建设及服役安全性.采用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机、压汞仪和扫描电镜针对不同含水饱和度石灰石尾矿基充填体的力学特性和损伤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饱和度增加,充填体抗压强度先提高后减小,饱和度为75%时,抗压强度最优,养护龄期为28 d时抗压强度可达6.8 MPa.微观分析可知,充填体水化产物为无定形凝胶(C-S-H凝胶、N-C-S-A-H凝胶)、钙矾石和未反应的石灰石尾矿颗粒,含水饱和度为75%时,内部结构最致密.基于充填体的应力-
某铜铅银多金属硫化矿,主要目的矿物方铅矿、黄铜矿与黄铁矿之间嵌布关系紧密复杂,黄铜矿嵌布粒度微细,严重干扰浮选指标。研究采用铜铅混合浮选再分离工艺对原矿中的有价元素进行了综合回收。获得了Cu品位20.52%、Cu回收率65.11%的铜精矿,Pb品位58.91%、Pb回收率90.01%的铅精矿,同时综合回收了贵金属银,有效地提高了资源综合回收率,研究所采用的工艺与药剂制度对微细粒嵌布硫化矿的选矿具有指导意义。
Verhulst(费尔哈斯)模型自被提出后,被广泛应用到滑坡预测预报中。传统Verhulst模型和Verhulst反函数模型在国内外众多知名的滑坡数据中得以验证,二者相比,传统Verhulst模型预测效果更好。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两种模型都存在误报的现象,进而被不断改进创新。Verhulst模型在初始值、背景值、判据、运算方法等方面得到优化改进,Verhulst反函数模型仅在初始条件和计算方法上做了简要优化。根据目前优化改进的模型,灰色马尔科夫Verhulst动态模型在Verhulst模型中预测精度最高
铜渣中除了铜还赋存有铁、铅、锌等有价金属资源,由于铜渣自身物化性质及技术、成本限制,铁、铅、锌的回收一直未有成熟工艺。国内外研究人员对此开展了多方向研究,通过调研分析现有铜渣中铁的经济回收,以及火法或湿法回收渣中铅、锌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对铜渣中有价金属资源的综合回收前景进行展望。
提出了一种在氯化胆碱—乙二醇低共熔溶剂(ChCl-EG DES)中电解分离高铅锑合金制备高纯锑粉的新方法。测试了343 K下SbCl 3浓度对SbCl 3+ChCl-EG DES的黏度和电导率的影响。发现随着SbCl 3浓度的升高,SbCl 3+ChCl-EG DES的黏度逐渐增大,电导率反之。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金属锑和金属铅在SbCl 3+ChCl-EG DES中的阳极溶解行为。结果表明,锑和铅的氧化电位均为0 V左右,当SbCl 3浓度从0.05 mol/L升高到0.25 mol/L时,有利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