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在2002年的出台,全国各地各种形式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蓬勃兴起,形成与公办高等院校共同发展的态势。其中,独立二级学院(以下简称独立学院)就是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一朵奇葩。截止2006年4月17日,全国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独立学院已达316所。以下就独立学院图书馆的现状做出简单分析,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一、独立学院图书馆的现状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与社会力量(包括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及其他有能力的机构)合作举办的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独立学院有三大特征:一是采用民办机制,所需经费由合作方承担或以民办机制共同筹措,学生收费按国家有关民办高校招生收费政策执行;二是实行新的办学模式,重点是突出一个“独”字。即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等;三是实行新的管理体制,独立学院的管理制度和办法由相关高校和合作者共同商定。
在独立学院蓬勃发展的同时,这些学院图书馆的现状如何?笔者最近对广东省部分独立学院进行了不完全调查,尽管有些数据不完整,有的项目还有空白,但从已有的数据中还是能看出一些端倪(见表1)。
1.这六所院校中,2000年始建为1所,2001年始建为2所,2002年始建也是2所,2003年始建为1所。始建之初(列表中有一些没有数据)通过有数据的图书馆可以看出,虽然起初都比较弱小,但到现在就不一样了。从表中最下一栏“平均值”可以看出,现在的馆舍平均面积是始建之初的9倍还要多,并且有3个图书馆正在扩建新的图书馆馆舍。藏书量的变化也非常明显,从始建之初的2.65万册到现在32.17万册,平均藏书量已经是当初的12倍还要多,可见独立学院图书馆藏书量增长速度相当迅速。藏书量的快速增加得益于教育部2004年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规定,该规定对图书文献信息资源有如下指标:合格指标为综合院校(本科)“生均图书”100册,(专科)“生均图书”80册;总藏书量达到上述指标后,也必须要有“生均年进书量”指标进行监测,要求本科生4册、专科生3册才能算合格。可见一定数量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是高等院校办学的必备条件,并受到教育主管部门相当程度的重视。
2. 信息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上表中可以看出,短短的几年时间,管理手段都逾越了手工管理阶段,一律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管理,使图书馆馆藏管理既快捷又科学。有一些馆还收藏了数量不菲的电子文献。电子阅览室更是每个馆必不可少的硬件设施装备,个别独立学院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装备了324台电脑。随着电子信息技术不断更新,独立学院图书馆已经逐渐进入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并存的复合型图书馆阶段。
3.报刊订阅量呈明显增长趋势,现在的报刊订阅量约为始建之初的10倍。
二、独立学院目前存在的问题
由于独立学院管理办法一般是采用民办机制,所以在拥有民办机制的一些优势的同时,也相对的存在一些弊端。
1.工作人员流动较为频繁。受传统观念和公办、民办高校待遇中的一些差别,一些人不安心在独立学院长期从事工作,所以无论是教师教辅人员,还是行政管理人员,多数没有长期观念,这种状态不利于学院、也不利于图书馆制定中长期远景发展规划,也很容易造成某些工作岗位、工作环节的脱节和错位。
2.购书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藏书总体质量有待提高。有时投资方为了迎接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估检查,要求图书馆在短时间内大量突击购买图书文献,其结果是造成有的学院待分编、待上架图书严重积压。还有些独立学院在大量购买图书文献的同时,图省钱而购买打折图书、降价图书甚至是剔旧图书,影响了馆藏文献的总体质量水平。
3.工作人员普遍偏少。一般情况下,独立学院图书馆工作人员数量在10~20人左右。这支人数不多的队伍,要管理着数十万册的图书文献,承担着图书文献选购、加工、管理、服务、计算机系统维护、电子资源开发及服务等全方位的工作,尤其是遇到集中大量购进图书文献时,图书文献分编加工积压、图书上架困难等梗阻现象时有发生。每天到了读者借还书高峰时,也常会发生书库管理较乱,排架不整的现象。
三、对策与建议
解决的途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针对工作人员流动较为频繁的现象,应设法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笔者认为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岗位责任制和岗位工作指南,来明确各岗位工作职能、工作职责,使在岗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中能够“有据可依、有规可循、有量可查、有质可检”。使即将到岗和新到岗的工作人员明确自己今后的工作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如何才能做好,做到何等程度为合格,何等程度为优秀。只有通过如此周到严密的岗位规范才能尽量避免由于工作人员频繁更换可能造成的工作环节的脱节和错位。
2.要保障馆藏图书文献质量总体水平,应该有一套切实可行的选购图书文献机制,这个机制应包含有:
①根据各自院校专业设置情况,合理安排馆藏图书文献中各个知识门类所占的百分比和各学科知识文献的复本量。
②要有各专业任课教师参与协助选订馆藏图书文献。现在的电子书目通过网络传输已非常方便,可定期或不定期向各专业或各系部发送电子版订书书目,由各学科任课教师亲自挑选,针对性能够得到切实保证。
③根据学院学科设置发展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各专业知识门类图书文献采购品种及复本量,使馆藏图书文献信息资源能够始终保持与学院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相吻合。
④对降价书、打折书、剔旧书的收藏问题,当然要体谅投资方的苦衷,但更要严格把关,坚持以用为主,如果确有需要,可适当配置。如无利用价值或利用价值很低,则坚决不收入馆藏。
3.为缓解因工作人员偏少造成的工作积压和服务困难,可适量安排勤工助学。学生在图书馆从事勤工助学工作,除了能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还能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应用馆藏图书文献的能力。图书馆能够提供给同学的勤工助学岗位还是比较多的,如采编组的辅助工作,夹磁条和贴书标及盖藏书印等;阅览室和借还书处的辅助工作,还有流通书库的新书上架、流通书的归还架位、图书倒架工作等。
也可将图书分编外包。很多图书经销商都已扩展了自己的工作业务范围,他们不仅仅销售图书,而且还提供一整套的图书入藏、分编、加工等各个工序的加工服务。包括盖馆藏章、粘贴防盗磁条、贴条形码、贴排架号书标等。在采编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外包形式,可大大缓解图书文献分编工作的压力。
一、独立学院图书馆的现状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与社会力量(包括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及其他有能力的机构)合作举办的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独立学院有三大特征:一是采用民办机制,所需经费由合作方承担或以民办机制共同筹措,学生收费按国家有关民办高校招生收费政策执行;二是实行新的办学模式,重点是突出一个“独”字。即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等;三是实行新的管理体制,独立学院的管理制度和办法由相关高校和合作者共同商定。
在独立学院蓬勃发展的同时,这些学院图书馆的现状如何?笔者最近对广东省部分独立学院进行了不完全调查,尽管有些数据不完整,有的项目还有空白,但从已有的数据中还是能看出一些端倪(见表1)。
1.这六所院校中,2000年始建为1所,2001年始建为2所,2002年始建也是2所,2003年始建为1所。始建之初(列表中有一些没有数据)通过有数据的图书馆可以看出,虽然起初都比较弱小,但到现在就不一样了。从表中最下一栏“平均值”可以看出,现在的馆舍平均面积是始建之初的9倍还要多,并且有3个图书馆正在扩建新的图书馆馆舍。藏书量的变化也非常明显,从始建之初的2.65万册到现在32.17万册,平均藏书量已经是当初的12倍还要多,可见独立学院图书馆藏书量增长速度相当迅速。藏书量的快速增加得益于教育部2004年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规定,该规定对图书文献信息资源有如下指标:合格指标为综合院校(本科)“生均图书”100册,(专科)“生均图书”80册;总藏书量达到上述指标后,也必须要有“生均年进书量”指标进行监测,要求本科生4册、专科生3册才能算合格。可见一定数量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是高等院校办学的必备条件,并受到教育主管部门相当程度的重视。
2. 信息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上表中可以看出,短短的几年时间,管理手段都逾越了手工管理阶段,一律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管理,使图书馆馆藏管理既快捷又科学。有一些馆还收藏了数量不菲的电子文献。电子阅览室更是每个馆必不可少的硬件设施装备,个别独立学院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装备了324台电脑。随着电子信息技术不断更新,独立学院图书馆已经逐渐进入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并存的复合型图书馆阶段。
3.报刊订阅量呈明显增长趋势,现在的报刊订阅量约为始建之初的10倍。
二、独立学院目前存在的问题
由于独立学院管理办法一般是采用民办机制,所以在拥有民办机制的一些优势的同时,也相对的存在一些弊端。
1.工作人员流动较为频繁。受传统观念和公办、民办高校待遇中的一些差别,一些人不安心在独立学院长期从事工作,所以无论是教师教辅人员,还是行政管理人员,多数没有长期观念,这种状态不利于学院、也不利于图书馆制定中长期远景发展规划,也很容易造成某些工作岗位、工作环节的脱节和错位。
2.购书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藏书总体质量有待提高。有时投资方为了迎接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估检查,要求图书馆在短时间内大量突击购买图书文献,其结果是造成有的学院待分编、待上架图书严重积压。还有些独立学院在大量购买图书文献的同时,图省钱而购买打折图书、降价图书甚至是剔旧图书,影响了馆藏文献的总体质量水平。
3.工作人员普遍偏少。一般情况下,独立学院图书馆工作人员数量在10~20人左右。这支人数不多的队伍,要管理着数十万册的图书文献,承担着图书文献选购、加工、管理、服务、计算机系统维护、电子资源开发及服务等全方位的工作,尤其是遇到集中大量购进图书文献时,图书文献分编加工积压、图书上架困难等梗阻现象时有发生。每天到了读者借还书高峰时,也常会发生书库管理较乱,排架不整的现象。
三、对策与建议
解决的途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针对工作人员流动较为频繁的现象,应设法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笔者认为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岗位责任制和岗位工作指南,来明确各岗位工作职能、工作职责,使在岗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中能够“有据可依、有规可循、有量可查、有质可检”。使即将到岗和新到岗的工作人员明确自己今后的工作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如何才能做好,做到何等程度为合格,何等程度为优秀。只有通过如此周到严密的岗位规范才能尽量避免由于工作人员频繁更换可能造成的工作环节的脱节和错位。
2.要保障馆藏图书文献质量总体水平,应该有一套切实可行的选购图书文献机制,这个机制应包含有:
①根据各自院校专业设置情况,合理安排馆藏图书文献中各个知识门类所占的百分比和各学科知识文献的复本量。
②要有各专业任课教师参与协助选订馆藏图书文献。现在的电子书目通过网络传输已非常方便,可定期或不定期向各专业或各系部发送电子版订书书目,由各学科任课教师亲自挑选,针对性能够得到切实保证。
③根据学院学科设置发展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各专业知识门类图书文献采购品种及复本量,使馆藏图书文献信息资源能够始终保持与学院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相吻合。
④对降价书、打折书、剔旧书的收藏问题,当然要体谅投资方的苦衷,但更要严格把关,坚持以用为主,如果确有需要,可适当配置。如无利用价值或利用价值很低,则坚决不收入馆藏。
3.为缓解因工作人员偏少造成的工作积压和服务困难,可适量安排勤工助学。学生在图书馆从事勤工助学工作,除了能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还能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应用馆藏图书文献的能力。图书馆能够提供给同学的勤工助学岗位还是比较多的,如采编组的辅助工作,夹磁条和贴书标及盖藏书印等;阅览室和借还书处的辅助工作,还有流通书库的新书上架、流通书的归还架位、图书倒架工作等。
也可将图书分编外包。很多图书经销商都已扩展了自己的工作业务范围,他们不仅仅销售图书,而且还提供一整套的图书入藏、分编、加工等各个工序的加工服务。包括盖馆藏章、粘贴防盗磁条、贴条形码、贴排架号书标等。在采编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外包形式,可大大缓解图书文献分编工作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