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缅甸遭遇强热带风暴“纳尔吉斯”,死伤众多,在缅甸生活的200万华人华侨生命虽无大碍,财产却遭受损失,并面临了缺水的危机,好在华人华侨都能互相周济,共度难关……
5月1日早晨,热带风暴“纳尔吉斯”登陆缅甸。短短一星期,受灾人数估计达2400万,这是缅甸总人口的近一半。数十万人无家可归,灾民缺乏药品、饮用水、食物、毯子、帐篷。
热带风暴“纳尔吉斯”造成的破坏要比人们最初想象的要严重得多。缅甸国家电视台的报道称,截至5月16日,缅甸强热带风暴造成的死亡人数上升至77738人,失踪人数为55917人,受伤人数为19329人。英国广播公司缅甸节目主持人报道说:“街上到处都是尸体,人们在走过街头时看到的只有尸体。在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区的许多村庄,百分之九十五的房屋已被摧毁。”
缅甸是华人聚居地,最著名的组织缅甸华商商会已经有99年历史,目前在缅甸生活的华人有200万之众,自然也难逃此劫。
华人财产普遍受损失
直到6日中午,今年78岁高龄的粟秀玉教授才和缅甸驻华使馆联系上,粟秀玉教授生于缅甸,现任北京缅甸归侨联谊会会长,是中国著名的缅语专家和缅甸归国华侨,在海内外缅甸华人华侨中享有极高威望。
据使馆消息,华人华侨多少受到一些财产方面的损失。
“竖榜是缅甸北部一个不大的县城,那里居住着很多来缅经商的华人,我的两个侄子都住在那里!那里华人华侨损失很惨重。”粟秀玉说。
粟秀玉的侄子在电话中告诉她风暴来袭时,房顶都被掀掉了,树也被连根拔起,车也砸坏了,财产都受了损失。侄子急着修房顶,不然一直下雨,家里都泡了。
饮用水受影响
灾难发生时,仰光的华人华侨主要面临着缺水的问题,政府每天每家送一桶水,据粟秀玉介绍,华人华侨都没水喝,缅甸就靠电力抽水,电力瘫痪,饮水就成了问题。而吃饭问题还稍微好一些,每家多多少少还剩下些粮食库存,就只能先支撑这几天。缅甸是大米出口大国,灾难中缅甸的港口、桥梁都被冲塌了,大米也泡了。
粟秀玉说,目前生活在缅甸的华人华侨约有200多万,其中数量最多的是云南籍和广东籍华人华侨,他们中不少人是做贸易的,北京籍的华人华侨大多是中资机构工作人员和留学生,他们在当地情况还算好一点的。
华人十死百失踪
据从灾区返回的华商5月11日透露,缅甸伊洛瓦底省纳不打镇约2000华人受灾,其中死亡10人,失踪的有百人。这是首次有华人伤亡和失踪的报告。纳不打镇是重灾区,有400至500户华人,共约3000人。该镇的房屋全部破损或被摧毁,乡村比镇上破坏程度大,而遇难的多居于乡村。
华人华侨团结互助
缅甸华人已积极参与救灾捐款和重建工作,至今已向缅甸福利、救济和安置部救助中心捐款3000万缅元,以行动帮助救灾重建。
缅甸福建同乡总会5月10日向缅甸福利、救济和安置部救助中心捐款1000万缅元(约7万人民币),以行动帮助缅甸救灾重建。
5月10日,缅华慈善总会、缅甸华商商会也分别向缅甸政府救助中心捐赠救灾款2000万缅元(约14万人民币)。其他社团和个人也踊跃捐款。华侨华人公司还积极承担仰光有关路段清障任务。
在重灾区波迦来镇,附近农村灾民来到城中一名华商的粮仓抢粮,该名华商之后主动打开仓派光存米,缓解灾民缺粮的问题。据悉派出的食米总值3.5亿缅元(约246万人民币)。
另外,当地多个华人团体已着手募捐,截至5月12日,已筹得7000万缅元(约49万人民币)。
据生活在缅甸几十年的粟先生表示,当地的华人华侨团结互助,邻里之间沟通很多,大家都把自己知道的消息和其他人分享。同时一些社区负责人会去各户各家统计房屋受损的情况,然后上报给政府,由政府统一维修。随着缅甸灾后救援、重建工作的展开,仰光华人社区的生活正在逐步恢复正常。“有些受灾严重地方的电力可能还需要几个星期才能修复,不过我们这里的已经恢复了,电话也可以用了。香港的表妹和北京的姑姑都给我打来电话,问我们这边的情况,我非常高兴。”粟先生说。
粟秀玉等华人华侨不愿意坐等官方救助,她一直在热心发动中国各界捐款,然后送到缅甸驻华大使馆。年事已高的粟秀玉组织了北京缅甸归侨联谊会理事会的理事们,于5月8日上午9点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募捐大会。“我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大家一个人号召一二十个人,就快了。”
防灾减灾 发展中国家不能承受之重
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已经不止一次地目睹自然灾难在全球各个地区肆虐。继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之后,2008年,热带风暴“纳尔吉斯”又袭击了缅甸南部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区,数万人受灾。
比较2005年发生在美国南部地区的“卡特里娜”飓风,那场风暴造成了1069人死亡和百万人无家可归。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根据死亡数字来衡量灾难的严重程度,但是这些数字本身依然呈现出一个严峻现象。如果单就其造成的伤亡数字和损失而言,我们不难发现,发展中国家在防灾减灾中,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困境。
每一次灾难都是悲剧,但是每一次灾难又都是警醒的最后机会。自然往往能够改变我们这个世界的规则。期待在缅甸风暴灾难之后,国际社会除了反对军事冲突、弥合民族裂痕、维护世界和平等迫切任务外,还应该为发展中国家的防灾减灾共同制定一种国际合作的新规则。
(整理/施秀芬)
5月1日早晨,热带风暴“纳尔吉斯”登陆缅甸。短短一星期,受灾人数估计达2400万,这是缅甸总人口的近一半。数十万人无家可归,灾民缺乏药品、饮用水、食物、毯子、帐篷。
热带风暴“纳尔吉斯”造成的破坏要比人们最初想象的要严重得多。缅甸国家电视台的报道称,截至5月16日,缅甸强热带风暴造成的死亡人数上升至77738人,失踪人数为55917人,受伤人数为19329人。英国广播公司缅甸节目主持人报道说:“街上到处都是尸体,人们在走过街头时看到的只有尸体。在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区的许多村庄,百分之九十五的房屋已被摧毁。”
缅甸是华人聚居地,最著名的组织缅甸华商商会已经有99年历史,目前在缅甸生活的华人有200万之众,自然也难逃此劫。
华人财产普遍受损失
直到6日中午,今年78岁高龄的粟秀玉教授才和缅甸驻华使馆联系上,粟秀玉教授生于缅甸,现任北京缅甸归侨联谊会会长,是中国著名的缅语专家和缅甸归国华侨,在海内外缅甸华人华侨中享有极高威望。
据使馆消息,华人华侨多少受到一些财产方面的损失。
“竖榜是缅甸北部一个不大的县城,那里居住着很多来缅经商的华人,我的两个侄子都住在那里!那里华人华侨损失很惨重。”粟秀玉说。
粟秀玉的侄子在电话中告诉她风暴来袭时,房顶都被掀掉了,树也被连根拔起,车也砸坏了,财产都受了损失。侄子急着修房顶,不然一直下雨,家里都泡了。
饮用水受影响
灾难发生时,仰光的华人华侨主要面临着缺水的问题,政府每天每家送一桶水,据粟秀玉介绍,华人华侨都没水喝,缅甸就靠电力抽水,电力瘫痪,饮水就成了问题。而吃饭问题还稍微好一些,每家多多少少还剩下些粮食库存,就只能先支撑这几天。缅甸是大米出口大国,灾难中缅甸的港口、桥梁都被冲塌了,大米也泡了。
粟秀玉说,目前生活在缅甸的华人华侨约有200多万,其中数量最多的是云南籍和广东籍华人华侨,他们中不少人是做贸易的,北京籍的华人华侨大多是中资机构工作人员和留学生,他们在当地情况还算好一点的。
华人十死百失踪
据从灾区返回的华商5月11日透露,缅甸伊洛瓦底省纳不打镇约2000华人受灾,其中死亡10人,失踪的有百人。这是首次有华人伤亡和失踪的报告。纳不打镇是重灾区,有400至500户华人,共约3000人。该镇的房屋全部破损或被摧毁,乡村比镇上破坏程度大,而遇难的多居于乡村。
华人华侨团结互助
缅甸华人已积极参与救灾捐款和重建工作,至今已向缅甸福利、救济和安置部救助中心捐款3000万缅元,以行动帮助救灾重建。
缅甸福建同乡总会5月10日向缅甸福利、救济和安置部救助中心捐款1000万缅元(约7万人民币),以行动帮助缅甸救灾重建。
5月10日,缅华慈善总会、缅甸华商商会也分别向缅甸政府救助中心捐赠救灾款2000万缅元(约14万人民币)。其他社团和个人也踊跃捐款。华侨华人公司还积极承担仰光有关路段清障任务。
在重灾区波迦来镇,附近农村灾民来到城中一名华商的粮仓抢粮,该名华商之后主动打开仓派光存米,缓解灾民缺粮的问题。据悉派出的食米总值3.5亿缅元(约246万人民币)。
另外,当地多个华人团体已着手募捐,截至5月12日,已筹得7000万缅元(约49万人民币)。
据生活在缅甸几十年的粟先生表示,当地的华人华侨团结互助,邻里之间沟通很多,大家都把自己知道的消息和其他人分享。同时一些社区负责人会去各户各家统计房屋受损的情况,然后上报给政府,由政府统一维修。随着缅甸灾后救援、重建工作的展开,仰光华人社区的生活正在逐步恢复正常。“有些受灾严重地方的电力可能还需要几个星期才能修复,不过我们这里的已经恢复了,电话也可以用了。香港的表妹和北京的姑姑都给我打来电话,问我们这边的情况,我非常高兴。”粟先生说。
粟秀玉等华人华侨不愿意坐等官方救助,她一直在热心发动中国各界捐款,然后送到缅甸驻华大使馆。年事已高的粟秀玉组织了北京缅甸归侨联谊会理事会的理事们,于5月8日上午9点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募捐大会。“我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大家一个人号召一二十个人,就快了。”
防灾减灾 发展中国家不能承受之重
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已经不止一次地目睹自然灾难在全球各个地区肆虐。继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之后,2008年,热带风暴“纳尔吉斯”又袭击了缅甸南部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区,数万人受灾。
比较2005年发生在美国南部地区的“卡特里娜”飓风,那场风暴造成了1069人死亡和百万人无家可归。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根据死亡数字来衡量灾难的严重程度,但是这些数字本身依然呈现出一个严峻现象。如果单就其造成的伤亡数字和损失而言,我们不难发现,发展中国家在防灾减灾中,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困境。
每一次灾难都是悲剧,但是每一次灾难又都是警醒的最后机会。自然往往能够改变我们这个世界的规则。期待在缅甸风暴灾难之后,国际社会除了反对军事冲突、弥合民族裂痕、维护世界和平等迫切任务外,还应该为发展中国家的防灾减灾共同制定一种国际合作的新规则。
(整理/施秀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