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smax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是语文教师所公认的事情。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正确地欣赏、评价自然美、艺术美及其精神,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情操,激起学生的爱心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其创造美的能力。那么,教师该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该呢?基于语文情感美育的特点,在实施审美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遵循一个感悟的程序。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作者及作品的情感,使学生不光从作品中读出作者的情感,读出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读出自己美的感受。具体地说,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通过体会文章的语言使学生感受美
  通过体会文章的语言来感受美,就是指教师充分利用文章中的语言美来培养学生审美的感受力,即通过语言艺术让学生感受到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家在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或朴素或华丽,或婉约或豪放,或准确或生动,都体现出语言的美。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课文的独特语言艺术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进入到课文美好的情思中去,从而更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例如,教授《春》《济南的冬天》等文章时,教师必须仔细讲解、分析作品的美好语言和优美词章,使学生从中领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实现文道统一,即文章的语言和学生的心灵美得到很好地结合,最终使得教学过程在潜移默化中滋润了学生的心灵,培养了学生的美感。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欣赏、分析作品中语言形式的变幻、语言节奏的强弱、遣词造句的色彩等方面,获得自身语感的提高,使得他们对文章语言的形象性、情感性有更为直观的感知,从而发现和认识到祖国语言的美。
  二、通过探索文章的意境使学生感悟美
  通过探索文章的意境来感悟美,就是指教师充分利用文章的意境美来培养学生审美的想象力,即通过具体的情景引发学生美的想象力。教师应在学生具有感受文章语言美的能力和语感基础上,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索美、理解美,真正了解美的本质,使得作品的“此情此景”内化为学生的“我情我景”。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让学生把作者的创作过程与自身的认知过程有机融合起来,从而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陶冶,获得美感。实践证明,通过探索文章的意境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对美的感悟,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美的想象力。例如,在朱自清先生所写的《春》一文中,作者深情地给我们描绘了春天,赞颂了春天,表现出了春的绚丽多姿。我们从中可以概括出春景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迎春图等等美的图景,但是学生自己阅读时却不能真正感受到这些美的图景。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带领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探索春的美景,并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使学生通过细读、细品以及想象认识到春的美,得到美的陶冶,获得丰富的美感,使得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培养。
  三、通过教师的引导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所学文章的背景材料来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力,通过创设合理的引导来促进学生审美理解力的提高。好的文章或文学作品,对人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例如,使人的灵魂得到净化,养成健全的人格,陶冶情操。作者的思想和情感都融于作品之中,学生可以通过作品实现与作者思想的沟通。因此,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通过分析所学作品的时代和背景,摸索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例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是一篇优美的作品。由于当时遵义会议刚刚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在下过一场大雪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的塬上视察地形,过后写下了《沁园春·雪》。在这个作品中,祖国山河纵横千里的景色得到展示,同时也表现了大气磅礴的广阔意境。教师在教学这篇作品的时候,应通过深入分析词中的意境及其背景材料,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作品中的景色以及隐藏在作品之中的深层内涵,从而使学生受到情感的感染,进而提高学生审美的理解力。
  四、通过作文教学体现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即教师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进行作文教学,从而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语文教师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1)在大自然中观赏美。教师在课余时间可以让学生走出课本,到真正的大自然中,观察身边的事物和景色,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2)在生活中寻找美。例如,学生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记录学校中的环境美、教师育人美、学生行为美和心灵美等等。(3)让学生自己创造美。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墙报或手抄报,自办校刊、校报。这样既能美化学校和班级的环境,又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审美教育和创造美的能力都能够得到培养、锻炼、巩固。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强制同化印第安人,1970年美国政府开始对印第安人实施强制同化教育政策。通过在保留地内外建立寄宿学校和公立学校,对印第安人实行唯英语教育,以此来削弱印第安传统文化,推动印第安人融入白人主流社会。强制同化教育政策在客观上提高了印第安人的受教育水平,加速了对印第安人的同化进程,但由于其文化侵略和种族歧视的本质,该政策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关键词:美国政府;美国印第安人;强制同化;教育政策 
1优化鸡笼选择,控制鸡笼蛋鸡的数量根据现有养殖经验成果,较为理想的蛋鸡笼为全阶梯式3层笼,每层笼可装3—4只鸡。选择这样的鸡笼,可以保证鸡粪直接落地,也不需要安装承粪板和接粪
摘 要:近代剧烈的社会动荡,使社会思潮跌宕起伏、交融分化。在纷至沓来的西方文化中,进化论脱颖而出。先进知识分子根据时代政治变革的需要对其进行改造,使西方进化论日益中国化,并以不同形态在近代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以谭嗣同、蔡和森为代表的有志之士以进化论为思想武器对中国社会发展道路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提出了各具特色的社会进化思想。二者进化思想既具有一定的相承性,又在理论渊源、人类社会演化历程、进化发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