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两个基本而重要的环节。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常常把这两个环节独立起来,进行分割教学,导致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脱节。而学生的习作,除了生活实践之外,从观察事物到选材立意,从文章结构到语言的组织,都与阅读息息相关。由于二者的人为隔离,大部分学生对作文无兴趣,缺乏热情,或苦于无从下笔,无所适从。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与习作的技巧。”因此我们要合理运用教材,在阅读中感悟和积累,在阅读中内化和拓展,使教材成为神奇的写作阶梯,成为学生认识自我、表现自我的广阔天地。
一、凭借教材,读写结合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读与写的相互联系。读是由外到内的理解吸收,写是由内到外的理解表达,读是写的基础。课堂上凭借教材内容,适时地进行读写结合训练,根据内容进行适当地延伸、加工和创造,使习作训练与阅读教学同步进行,能收到显著效果。如学习了《庐山的云雾》《草原》,可练写《家乡的美》《校园的绿》《美丽的校园》《故乡的山》等;学习了《九色鹿》,可学着编写童话;学习了《詹天佑》这篇课文后,我们在欣赏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假设詹天佑就在你眼前,你会对他说些什么?”这样不仅表达了对他的敬重与佩服,也对自己提出了希望;学了《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可让学生大胆地进行想象:进入沙漠后的一天,小骆驼又见到了小红马,小红马又嘲笑小骆驼,小骆驼会对小红马说什么,然后对文本进行补白。低年级学生可仿写课文中出现的句子:有的……有的……有的……;学会了……学会了……学会了……
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写的训练,充分挖掘教材这一资源,进行多种形式的读写结合训练,能达到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二、积累教材中的好词佳句
语言是文章的基本材料,语言美是语文教材所选文章的特征之一。散文语言的流畅,小说语言的生动,诗歌语言的凝练,议论语言的严谨,说明语言的平实,抒情语言的动人等等,体现了各种各样的语言美。语言审美应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与美育的最大渗透点。如老舍先生的散文《草原》中的句子:“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一个“流”字将草原那鲜活的生命力,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而“流入云际”则写出了草原无边无际的壮观之美。“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让我们感受到了草原静中有动,从而也让我们充分享受了这一极具个性色彩,联想丰富,变幻多姿的语言。在传承和接受的过程中,我们反复揣摩和领悟,品味到了老舍先生语言美的规律,也便自觉完成了对语言审美的过程。散文的语言审美如此,其他体裁的作品也是如此。
三、从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
学生写作水平难以提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忽视了引导学生提炼教材文本的写作方法。众所周知,教材上的许多篇目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是很有代表性的。教师如果能在学生把握文本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提炼出写作方法,这对写作水平的提高是大有帮助的。例如《烟台的海》,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从文中描写的“冬天的凝重”“春天的轻盈”“夏天的浪漫”和“秋天的忙碌”中,可以看出作者笔下的烟台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文章是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以不同的季节,从不同的角度来重复渲染这一主题的。那么,我们在作文时也可以像作者一样,以不同的季节,从不同的角度来重复渲染自己所要表达的主题。这样引导,就使学生把握了“重复”的写法。教师完全不用讲理论,花的时间也不多,效果却不错。又如《青海高原一株柳》第八自然段,作者借灞河边的柳树来反衬出青海高原上柳树的顽强。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可作者为什么还要在第八自然段里描写灞河边的柳树呢?他的目的是告诉我们,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他是把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与家乡灞河边的柳树进行比较,来突出“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为保存生命却要付出怎样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从而证明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的神奇、顽强。即作者在此段是通过对比的方法来表现主旨的。我们以后写作文时也可以学习作者这样的写法,通过比较来表现文章主题。这样,就引导学生轻松地把握了“对比”的写法。
“重复”与“对比”的赋形思维原理是普遍存在的规律,好文章都会自觉地遵循这一规律。或只用“重复”,或“重复”与“对比”结合使用,或“重复”与“对比”的赋形思维模型很隐蔽。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对很多文章进行这样的写作意识的分析引导,让学生认识到赋形原理的灵活性、多样性,并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进行实践。这样,写作知识就可转化为写作技能。
一、凭借教材,读写结合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读与写的相互联系。读是由外到内的理解吸收,写是由内到外的理解表达,读是写的基础。课堂上凭借教材内容,适时地进行读写结合训练,根据内容进行适当地延伸、加工和创造,使习作训练与阅读教学同步进行,能收到显著效果。如学习了《庐山的云雾》《草原》,可练写《家乡的美》《校园的绿》《美丽的校园》《故乡的山》等;学习了《九色鹿》,可学着编写童话;学习了《詹天佑》这篇课文后,我们在欣赏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假设詹天佑就在你眼前,你会对他说些什么?”这样不仅表达了对他的敬重与佩服,也对自己提出了希望;学了《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可让学生大胆地进行想象:进入沙漠后的一天,小骆驼又见到了小红马,小红马又嘲笑小骆驼,小骆驼会对小红马说什么,然后对文本进行补白。低年级学生可仿写课文中出现的句子:有的……有的……有的……;学会了……学会了……学会了……
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写的训练,充分挖掘教材这一资源,进行多种形式的读写结合训练,能达到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二、积累教材中的好词佳句
语言是文章的基本材料,语言美是语文教材所选文章的特征之一。散文语言的流畅,小说语言的生动,诗歌语言的凝练,议论语言的严谨,说明语言的平实,抒情语言的动人等等,体现了各种各样的语言美。语言审美应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与美育的最大渗透点。如老舍先生的散文《草原》中的句子:“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一个“流”字将草原那鲜活的生命力,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而“流入云际”则写出了草原无边无际的壮观之美。“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让我们感受到了草原静中有动,从而也让我们充分享受了这一极具个性色彩,联想丰富,变幻多姿的语言。在传承和接受的过程中,我们反复揣摩和领悟,品味到了老舍先生语言美的规律,也便自觉完成了对语言审美的过程。散文的语言审美如此,其他体裁的作品也是如此。
三、从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
学生写作水平难以提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忽视了引导学生提炼教材文本的写作方法。众所周知,教材上的许多篇目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是很有代表性的。教师如果能在学生把握文本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提炼出写作方法,这对写作水平的提高是大有帮助的。例如《烟台的海》,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从文中描写的“冬天的凝重”“春天的轻盈”“夏天的浪漫”和“秋天的忙碌”中,可以看出作者笔下的烟台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文章是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以不同的季节,从不同的角度来重复渲染这一主题的。那么,我们在作文时也可以像作者一样,以不同的季节,从不同的角度来重复渲染自己所要表达的主题。这样引导,就使学生把握了“重复”的写法。教师完全不用讲理论,花的时间也不多,效果却不错。又如《青海高原一株柳》第八自然段,作者借灞河边的柳树来反衬出青海高原上柳树的顽强。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可作者为什么还要在第八自然段里描写灞河边的柳树呢?他的目的是告诉我们,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他是把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与家乡灞河边的柳树进行比较,来突出“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为保存生命却要付出怎样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从而证明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的神奇、顽强。即作者在此段是通过对比的方法来表现主旨的。我们以后写作文时也可以学习作者这样的写法,通过比较来表现文章主题。这样,就引导学生轻松地把握了“对比”的写法。
“重复”与“对比”的赋形思维原理是普遍存在的规律,好文章都会自觉地遵循这一规律。或只用“重复”,或“重复”与“对比”结合使用,或“重复”与“对比”的赋形思维模型很隐蔽。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对很多文章进行这样的写作意识的分析引导,让学生认识到赋形原理的灵活性、多样性,并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进行实践。这样,写作知识就可转化为写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