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少儿足球”染上功利色彩

来源 :女子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暑假到了,二年级的儿子杨照的生活安排又提上了日程。我建议报个足球班,听说国家现在很重视这项运动,将来要作为一门课程纳入中考,甚至可能到高中都要会考,很多中小学马上就开课了呢!
  杨照似乎并不想去兴趣班,但因为是让他从足球和文化课里做出选择,他不得不选择了前者。
  第二天,我带着孩子到培训中心报名时,发现足球这边果然比较火爆,只是大部分孩子的年龄都比杨照略大一点。当时我想,反正就是玩,年龄大小无所谓,大的带小的也许进步更快。可是我错了,杨照才去训练了一天,便发誓一辈子也不踢足球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我很奇怪。一问老师,才知道事情是这样的:也许是因为年龄小,杨照根本就跑不过别人。后来好不容易有一次靠近球的机会,可当他用脚去“带球”时,不但没带到球,还被狠狠地绊倒在地。大伙见此情景大笑起来,没想到竟伤了孩子的自尊,他为此还差点跟人打了起来……
  我跟杨照道理讲了一箩筐,可好说歹说他就是不愿再去了,还说:不就是锻炼身体吗?溜冰一样可以!你给我买双新溜冰鞋,以后我每天锻炼去!
  想得美,你那是不务正业,从来没听说过滑冰重要的呢!我才不会纵容孩子。
  老杨回来后,我让他做做杨照的思想工作。老杨想了想,说:足球作为一种运动的确很好,能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以及耐力,可咱不能太过功利。孩子想要滑冰就让他先滑,足球的事以后再说呗!
  就你惯吧,惯得孩子遇到一点困难就放弃!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和老杨总是不在一个频道上。
  老杨俨然一个教育专家,说:凡事得激起孩子的兴趣,让他主动想学才行。何苦硬逼着他去做一项运动呢?这样只会把他吓坏,让他觉得人生就是一场受罪和吃苦。
  好,你是常有理,孩子的事我管不了,你来管总行了吧!我赌气地说。
  没想到老杨竟自信满满接过这活儿,说:行,我负责让他爱上足球,但前提是你不得插手任何事情!
  包票刚打完,老杨立马儿给孩子买回了一双漂亮的溜冰鞋。见儿子两眼发光,他忙说:鞋我可以送给你,但你得答应我两个条件。第一,溜冰不能再半途而废,要溜出水平溜出花样!第二,这个暑假你得多陪爸爸,爸爸玩什么你就玩什么!
  没问题!杨照愉快地答应了。溜冰一直是他的最爱,至于陪玩儿,那就更容易了!
  可我怎么也没想到,老杨第一次让儿子陪的,居然是去电子游戏厅玩电游!这家伙是不是脑子有毛病呀!
  正要实施干涉时,老杨悄悄地告诉我:我们玩的是足球小子游戏呢!游戏过程中灯光绚丽,音乐富有激情,只要踢机器右下角足球,发射乒乓球击中球门内的记分板而得分,守门员就可以左右不规则摇摆以阻止进球,趣味性很强,杨照果然开始对足球有点兴趣了。
  原来老杨每一个安排都是有用意的,我终于放心了。
  几天后,老杨在家又迷上了看足球联赛,每次都把儿子叫过去陪他,耐心地讲解一些比赛规则。等杨照看得懂球赛后,父子俩很快成了铁哥们,时而为某个球的失分而遗憾,时而为某球员的精彩表现而喝彩。
  有一天看球赛的时候,老杨开始吹嘘起来:想当年,我也是一名足球健将,只可惜没坚持练下去……
  我将信将疑,杨照更是不信。没想到老杨第二天便抱回一个足球,在客厅玩了几个优美的“踩单车”动作。(就是双脚不断在球的四周快速绕圈做假动作。)
  哇,老公你帅呆了!我有些夸张地赞美道。想不到老杨还真能来几下,我完全放心了,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果然,杨照马上就嚷嚷着让爸爸教他。
  老杨“阴谋”得逞,却欲擒故纵,说:不行,你有那么多暑假作业没做完,又得溜冰,哪里有时间玩啊!
  在杨照的再三要求和各种保证后,老杨才答应教他和小区里几个一般大的小伙伴玩足球。
  事后,我表扬老杨教育孩子的机智。他说:其实道理很简单,运动本身是有趣的,但如果一开始你就让孩子当成任务去做,他肯定觉得累觉得烦。
  “杨教练”开课后,因怕刚入门的孩子体力跟不上,只从最基本的足球技能开始训练。带球、传球、停球,变向带球、射门等,都让孩子们以玩的心态去学,等大家掌握一点技巧后,便进行简单的配合及分组小对抗。
  一开始,由于孩子们的规则意识不强,比赛过程难免会发生些小摩擦。老杨便在他们中间进行调解,告诉他们什么是运动精神。慢慢地,孩子们在开心的氛围下渐渐地熟悉了脚下这个黑白相间的足球,也越来越喜欢这项运动了。
  原本以前,只要勾起孩子对这项运动的兴趣,以后的事情就好办了。然而,就在我再次打算让杨照报名参加正规足球训练时,这熊孩子又出幺蛾子了。他说:我要改打篮球,因为打篮球才是最man的!
  不行,足球踢得好好的干嘛要放弃!你将来不想考重点高中了吗?我态度坚决地说。
  母子俩僵持不下,我想找个外援,谁知老杨也站在儿子那边,说:不踢就不踢呗,你总不会指望他踢出中国,踢出亚洲为国争光吧!运动的目的不就是强身健体吗?什么球都一样!
  我指责老杨对孩子的前途太不上心,他反过来批评我说:管他呢!若是连体育锻炼都这么功利的话,还怎么培养孩子的个性!
  看着儿子撅得老高的小嘴,再看他日益健壮的小体格,我终于想通了:也罢,只要小家伙能健康成长,就让应试教育先一边歇着吧!责编/张立平[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回老家探亲,苦恼于天天被妈妈逼着吃西瓜。记得小时候我是很爱吃西瓜的,酷暑天,最爱把绿西瓜一切为二,抱半只西瓜放入搪瓷脸盆,将脸盆搁置在腿上,拿把勺子,挖一块红瓤,吐几粒黑子,然后便是满嘴的甜蜜瓜汁,来不及咽下,还有几缕会顺着嘴角流下来。那滋味真是爽得一辈子忘也忘不了。  后来,不知是物质丰富了,可选择的食品多了,还是因为吃多了西瓜有些腻味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对西瓜的一往情深渐渐就淡了。现在常常
期刊
总有人说我是个精力旺盛的女人,每天除了忙不完的工作,还能养花种草喝茶写字,并且猫进厨房做可口的美食。“你哪儿来的那么多的时间?你不累吗?”这类的问题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听到,我只能告诉所有怀揣着疑惑的人:因为我早晨5点就起床。  其实曾经我热爱“夜生活”,我觉得晚上熬夜早晨睡懒觉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事情,可渐渐我觉得累了,而且总觉得头重脚轻,还越来越容易健忘,又因此害怕自己会不会做错事,压力便更大,生活
期刊
1  我两岁的时候失去了母亲。自从继母进了家门,我生母一切的痕迹就从家中被涂抹得干干净净,甚至连祭奠的牌位中也没有我母亲的名字。  我从小就知道:自己和继母所生的弟妹是不一样的。继母对我永远是礼貌相处,那种客气与呵护,总带着“人心隔肚皮”的味道。同样犯错,她会打我的弟妹,却从来不打我,甚至没有骂过我。  我的弟弟妹妹都因此而怨恨我,他们羡慕我自由自在,我内心却非常恨我的继母,最恨的是她让我再也找不
期刊
闺蜜红红与老公离婚了,多年以来他们却一直是朋友圈里的佳偶。红红说她和老公平时各玩各的,生活没有任何交集,早已形同陌路。红红和老公曾经也有过如胶似漆的时光。随着她职务的提升,社交应酬多了起来,起初老公还很紧张在乎她,慢慢地老公竟然发现这种互不干涉的婚姻生活很自在。他半夜里去酒吧陪朋友喝酒,壓根儿不需要向红红请假,他背起背包去西藏旅行,红红丝毫不加阻拦。红红和老公都崇尚丁克,没有孩子的拖累,家里也没有
期刊
俗话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向债务人讨债本来是合理合法的事情,可时下,很多人把钱借出去了不知道如何讨要,甚至有的为了讨债采取一些过火手段,触犯了法律。借出去的钱,该如何合法地要回来呢?  债务人有可能转移其财产,我该怎么办?  问:张某是一家公司的股东,2012年7月份,他以个人的名义向我借了10万元钱,借期2年,但是直到现在张某仍未能将借款还给我,而且从张某公司员工处了解到,张某有意低价出卖公司股
期刊
闺蜜们的定期聚会上,出嫁了的姐妹们交流婆媳相处之道、侃侃育儿经,待字闺中的姐妹们分享近期的相亲见闻,听得多了,基本上都处于“我看上的人嫌我粗鲁,看上我的人惨不忍睹”的状态。每每此时,我便很喜欢跟姑娘们讲起欣欣的故事。  欣欣是我的同事,和这座小城里的姑娘们一样,自从大学毕业返乡工作后,她便踏上了相亲这条漫漫征途。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忙着张罗,连办公室的大姐们也没闲着,据欣欣自己统计,最夸张的时候,她
期刊
这世上什么东西都在变,只是变化的方式和速度不同罢了,特别是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就拿我们对感情的理解来说,早已不如祖辈与父辈们那么单纯,那么简单。  我和丈夫都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一份不错的薪水,所不同的是他做技术工作,我坐办公室。当初我们是经人介绍认识的,那时我对未来婚姻的设想,是找个上进青年一起经营小家庭,丈夫的一脸诚实再加上毕业名校,让我对未来充满希望。  我们的恋爱过程很简单,通过每周
期刊
人到中年去相亲,本来就有三分尴尬,再加上患得患失的心理,一向从容自信的我竟然有点紧张了。  这人是姑姑介绍给我的,年龄身高无可挑剔,公务员的职业,有房有车,丧妻,女儿大学在读,据说还是难得的好人。如此条件,不用她说,我也知道,在再婚市场,那是相当抢手了,是我这样离异女子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宝贝。  姑姑给我下了严令:必须收敛你外在的锋芒,将自己本来温柔美好的淑女气质展现出来!  我连忙点头。我承认我也
期刊
26岁那年,我在一家小私企做文员,每月仅赚两千三百块,天天被老员工吆五喝六。那时我租住在公司附近的一处老式楼房里,三室一厅,我住面积最小、最阴暗的那间。房主是一位六十岁的老太太,非常排斥外地人,又喜欢炫耀,我常常要贡献出一半休息日,听她讲述外地人多么讨厌、她的子女多么让她引以为豪。那时我对女性美毫无觉悟,身高不足一米五五的我,体重一度达到120斤,从不化妆,从不做头发,从不穿高跟鞋,更不懂服饰搭配
期刊
万全县膳房堡乡菜山沟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小山村,只有119户人家,位于万全县的最北边,风大天冷、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年轻人受不了这种恶劣的环境,80%都外出打工去了,留下了许多妇女儿童和老人,一年的人均收入还不到2000元。  村里有个姑娘名叫张昌花,人们常常亲昵地叫她“丑根儿”。张昌花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头脑灵活,经过几年的打拼,成了十里八村有名的能干姑娘,再加上她品性善良,热情大方,在她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