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意象的反应”与现实行为——萨特的想象理论对理解艺术接受性质的启示

来源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d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想象心理学>中,萨特区分了"对意象的反应"和现实的知觉行为,这种区分为理解艺术欣赏的特性提供了明确的哲学基础.根据萨特的研究,文学欣赏活动作为对意象(世界)的反应,其根本特征在于:它必然是在非现实的层面上进行的,而通常意义上讲的"审美的无功利性",也只是"对意象的反应"的"非现实"性质的附属特征.
其他文献
2004年11月9~14日,长沙市某高校区发生一起腹泻病暴发疫情,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证实,系由于市政供水污染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暴发流行.主要致病菌为产毒性大肠杆菌.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TGF-β1)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细胞向成纤维细胞转化的影响,及活化素受体样激
目的检测过表达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 alpha,HIF-1α)对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uman retinal capillary endothelial cell,HREC)增殖、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