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舌羊约格哈加的馈赠”

来源 :扬子江文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g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哦,英雄!不是別人,是你的儿子为你点燃了最后的火焰。”a——笔者反复考量,决定将《迟到的挽歌》的结句,引来作为这篇小文的起句。这个结句,这个场面,悲恸、沉重、庄严、圣洁,让人掩卷而复掩泪。还有比这更合适的结句吗?当然没有!——这是不可省略、不可替换、不可更改、不可移动的结句。这个结句,还呼应了这首长诗的开篇第五行:“你的身体已经朝左曲腿而睡。”b
  为什么会是这样一种环形结构?一则,情感具有回旋性;二则,修辞亦具有回旋性。如果仅仅着眼于修辞,这种回旋性,就是钱锺书曾有提及的“圆相”“圆势”或“圆形”。“圆相”,来自古罗马修辞学家。“圆势”,来自德国浪漫派诗人。“圆形”则来自钱锺书的进一步发挥:“近人论小说、散文之善于谋篇者,线索皆近圆形,结局与开场复合,或以端末钩结,类蛇之自衔其尾,名之‘蟠蛇章法’。”c情感孵化修辞,修辞赡养情感,两种“圆形”,原是一种“圆形”。因而,前引结句甚至还意味着某种提醒:比如,读者——任何读者——难道不应该马上从头重读这首长诗吗?这是闲话不提。
  诗人吉狄马加原名吉狄·略且·马加拉格,他将《迟到的挽歌》献给乃父吉狄·佐卓·伍合略且。这首长诗首尾所叙,正是乃父的火葬仪式,——这是极为传统的彝族火葬仪式。乃父生前就已选定这座高山,“姆且勒赫”,位于凉山布拖。高山上建有高台,高台上用九层松木d搭有木架。众人将遗体——“全身覆盖纯色洁净的披毡”——抬上木架;死者长子,也就是诗人,将一瓶酒倾倒于遗体,然后接过了火葬师递来的火把:“是你给我耳语说永生的计时已经开始。”毕摩全程诵读古老的《送魂经》,送葬者和守灵者开始享用为死者宰杀的牛羊。知名的游吟诗人即兴赞颂死者,死者的姐妹与子女则深情哭诉或对唱(这种对唱甚至还带有一种并不掩饰的竞赛性)。
  诗人叙及的这种火葬仪式,很容易让我们想到古希腊。在《伊利亚特》倒数第二卷,亦即顺数第二十三卷,盲诗人荷马(Homer)——这个符号或可视为集体署名——曾叙及帕特罗克洛斯(Patroclus)的火葬仪式。也有木架——不过是用橡木;也有美酒——阿基琉斯用双耳杯不断从调缸里舀酒浇酹遗体;也有牺牲——绵羊、弯腿曲角羊、大马及死者的其中两只爱犬;也有装殓——用金罐盛骨,用油封金罐,外罩一层柔软的亚麻布e。这部史诗随后所叙赫克托耳(Hector)的火葬仪式,则与此大同小异。可见流传至今的史诗,与某些少数民族——比如彝族——延续至今的古俗,能够共同揭示“人类文明的初源”,以及“人与自然最原始最直接最浑圆的共生关系”f。也就是说,纸上的史诗,与乎民间的古俗,乃是具有很大互证可能的人类学遗存。这样的结论无涉宗教,而指向了前宗教时期的某种原始意识——下文陆续得出的若干结论,也全都遵循这样一个极为重要的前提。
  笔者无意将吉狄马加比于荷马,也无意将《迟到的挽歌》比于《伊利亚特》。真要做一点儿“平行研究”(Parallel Study),也要比于《奥德修斯》而非《伊利亚特》。但是,一个外在的事实,却似乎强化了吉狄马加与荷马之间的缘分:早在2016年,吉狄马加就曾获颁欧洲诗歌与艺术荷马奖(Homer European Medal of Poetry and Art)。
  二
  就是在《迟到的挽歌》,吉狄马加还曾写到送葬的场面,“送行的旗帜列成了长队,犹如古侯和曲涅又/回到迁徙的历史”。古侯、曲涅,都是古老的彝族部落,迁徙结束后定居于大凉山。彝族最有名的史诗——《勒俄特依》——就占用长得过分的篇幅,也就是整个儿后半部,不厌其烦地详述了这两个部落的源流和系谱。诗人恰是这两个部落的后裔,很多年以前,他就曾如是说过:“我写诗,是因为我知道,我的父亲属于古侯部落,我母亲属于曲涅部落。”g由此或可看出,“部落”“父亲”“母亲”,当然还有“群山”,就是诗人最重要的写作或表达内驱力。此种内驱力之于诗人,或如劲羽之于大凉山之鹰。
  吉狄马加的父亲辞世于1987年12月25日,彼时,诗人已出版成名诗集《初恋的歌》。诗人虽然很年轻,然则才华嵯峨,头角峥嵘,何以并未及时写出悼诗或挽歌?这个看起来,似乎很奇怪。然则内行的批评家以及诗人自然不难洞察:悲恸,大悲恸,对写作来说恰是阻力而非助力。悲恸让写作分神,甚而至于,让写作止步。这个时候,诗,显然就是一种不得体之物。而当悲恸降温,诗就升温,悲恸结晶,诗就结胎,不意这个过程居然耗去三十二个春秋。其间,诗人于1989年喜为人父,于2016年痛失乃母,先后游宦于成都、北京和西宁,近年来复归于北京,结缘于全球,不断参加或组织开展文学活动或诗性政治活动。到2020年,诗人已然年且花甲,可谓饱经沧桑而惯见炎凉,也许这才猛地发现——天地虽宽,父母不待,荣华已备而孤独尤剧……同年4月26日,诗人终于写出《迟到的挽歌》。这个“迟到”,或有迟到的“好处”:诗人必将更加深刻地——当然也就更加深沉地——回忆、理解并赞颂乃父。
  三
  吉狄马加的大多数作品,看似明白而晓畅,却密布着或大或小的语义暗礁。《迟到的挽歌》亦是如此,虽然诗人加了二十四个自注,却并不能帮助汉族读者全程通航。如果不持有民族志或民俗学的专业知识,任何个人化的阐释,都只是基于一种“半知视角”而非“全知视角”。汉族中心主义将会蒙住许多读者或学者的左眼,剩下来的右眼——汉文或汉文化的右眼——难以透视那些语义暗礁。于是就有难关,就有险情,就有盲区。而较为深入的吉狄马加研究,当然还要有彝文或彝文化的左眼。
  笔者也只是一个独眼学者,或一个独眼读者,幸好借到了半只左眼——彝族青年诗人阿苏雾里的半只左眼。于是,才有了这样的可能:就从一个维度的语言空间(汉文),读出两个维度的语义空间(汉文化与彝文化)。比如,“天空上时隐时现的马鞍留下的印记”——是指支呷阿鲁及其神马对亡灵的引导;“挂在墙上的铠甲发出了异常的响动”——是指亡灵对遗物的认领;“将烧红的卵石奉为神明”——这种卵石可以去除污秽;“公鸡在正午打鸣”——这是一种凶兆;“杀牛给他”——这是一种最高的礼遇……这种精确的民族志诠释,或民俗学诠释,让笔者窥得了相对更完整更富饶的《迟到的挽歌》。当然,两个语义空间,并非总是有所错位。比如,“黑色乌鸦落满族人肩头”——无论在彝在汉,都是一种非常肯定的死亡预兆。“乌鸦愿人亡,喜鹊愿人旺”,既算得上是彝族谚语,又算得上是汉族谚语。   《迟到的挽歌》并未明确提到支呷阿鲁,而只在字里行间,留下了他的身影或气息;却曾清楚写到他的“贞洁受孕”的母亲:“普嫫列依的羊群宁静如黄昏的一堆圆石”。普嫫列依乃是参与创世的女神,支呷阿鲁乃是彝族的祖先和英雄,他们的故事,见于《起源经》或《勒俄特依》。由此可以看出,或隐或显,《迟到的挽歌》呼应了——或暗引了——若干彝族典籍。比如,诗人所出示的死亡观——“可以死于疾风中铁的较量,可以死于对荣誉的捍卫/可以死于命运多舛的无常,可以死于七曜日的玩笑/但不能死于耻辱的挑衅,唾沫会抹掉你的名誉”——前四个分句,就来自毕摩的经文,后两个分句,则来自彝族的谚语。而《迟到的挽歌》,因受限于相对较为狭窄的取材与命意,可能会与《送魂经》,还有《指路经》,建立起更加紧密的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笔者暂未找到汉译《送魂经》,却曾读过汉译《指路经》,可以断言,前者乃是对亡灵的告别,后者乃是对亡灵的引导。“你在活着的时候就选择了自己火葬的地点/从那里可以遥遥看到通往兹兹普乌的方向。”传说彝族六个部落(武、乍、糯、恒、布、默)会盟迁徙,出发地只有一个——正是兹兹普乌;定居地或有多个——包括达基沙洛。兹兹普乌位于云南昭通,达基沙洛位于凉山布拖。诗人的父亲就出生于达基沙洛,而诗人却出生于凉山昭觉。昭觉与昭通,有点像奥德修斯(Odysseus)的特洛亚城与伊塔卡岛——前者是他的征地,后者才是他的故乡。就总体和大略而言,由昭通而昭觉,乃是诗人先祖的迁徙路;由昭觉而昭通,乃是亡灵的回归路。迁徙路与回归路,虽说是两条,其实是一条,不过前者乃是大地之路,后者乃是虚空之路,前者是由出发地到定居地,后者是由定居地到出发地。明乎此,我们就不难明白,何以诗人把死亡称为“返程”,把死者称为“归来者”。《指路经》给出的虚空之路,既不空,也不虚,反而很具体,就像比例尺很大、实用性很强的旅行地图:它逐一提示沿途各地,比如“利木美姑”“斯伍尔甲”“莫木索克”“敏敏沙马”“史阿玛孜”或“昊古惹克” h;逐一给出注意事项,比如“春后巨蟒凶”“妇人不择夫”“短尾黑驹凶”“巨熊猖獗地”“魔鬼呈凶地”或“蜇虫满路口”。虚空之路,有两条,一条是去祖界的白色之路(当往),一条是有魔鬼的黑色之路(当避)。《指路经》早有明示,“等待从此后,又见错路口”,“中央道路白,尔要由此去”。《迟到的挽歌》亦有提醒:“不要走错了地方”,“沿着白色的路走吧”。雖说如此,经与诗,毕竟还是两码事。我们不难想象到这样的情景,并且欣慰于这样的结果:诗人一边默诵《指路经》,一边创作《迟到的挽歌》,前者虽有耐心的啰嗦,后者终得精心的洗练。
  四
  仅看题目和题材,《迟到的挽歌》所带来的阅读期待,对汉族读者来说,其必为悲恸之诗与沉重之诗(亦即九泉之诗),对彝族读者来说,还当是庄严之诗与圣洁之诗(亦即九天之诗)。随着这首长诗的逐渐推进,其底色不断变亮,直到每个字都洋溢着令人艳羡的光辉、豪迈和永恒。吉狄马加遵循《指路经》,把父亲送抵了支呷阿鲁的身旁。既然死亡就是永生——那么,“这是最后的凯旋”,那么,“死亡也需要赞颂”!
  诗人对父亲的赞颂开始于这首长诗的第十五节,“哦,英雄”;复见于第二十四节,“你是闪电铜铃的兄弟,是神鹰琥珀的儿子/你是星座虎豹字母选择的世世代代的首领”;复见于第三十一节,“就是按照雄鹰和骏马的标准,你也是英雄”;复见于第三十三节,“哦,英雄”;复见于第三十四节,“哦,英雄”;复见于第三十七节,“哦,英雄”“你是我们所能命名的全部意义的英雄”。这种从不止步的复沓,永不回头的递进,让这首长诗从悲恸之诗与沉重之诗,不知不觉间就蝶变为庄严之诗与圣洁之诗。
  这首长诗愈是临近收尾,对父亲的赞颂,对祖界的赞颂,就愈是难以两分。对此,连诗人也难以两分——当他赞颂祖界,就是赞颂父亲;当他赞颂父亲,就是赞颂祖界。花开两朵,本是一枝。如果继续阅读《指路经》,我们就可以知道,祖界乃是不枯不倒之地,不老不少之地,不死不病之地,不热不寒之地,花朵常开、树枝常青而牛羊满地。而诗人对祖界的描绘,如痴如醉,既有朴素的原始之美,又有新异的现代之美——“透明的斜坡”“多维度的台阶”“无法定位的种子”“时间变成了花朵”“树木在透明中微笑”“岩石上有第七空间的代数”“光的楼层还在升高”“这不是未来的城堡,它的结构看不到缝合的痕迹”“那里找不到锋利的铁器,只有能变形的柔软的马勺”“那里没有等级也没有族长,只有为北斗七星准备的梯子”。诗人展现出来的瑰丽想象力,跨民族,跨文化,跨学科,或在眼前,或落天外,无疑早就已经逾出了彝族典籍。笔者也就乐于旁逸斜出,就前文讨论过的问题,抽空在这里作个不算多余的补充:诗人极为尊重自己的传统,却又从来不惮于钻出互文性之雾,另辟陌生化之境。故而这首长诗,既能给读者——尤其彝族读者——以亲切感,又能给读者——包括汉族读者——以惊奇感。
  上段文字写到后头有点跑马,本段文字必须速返当前正题——是的,笔者恰好想要说明:诗人已把这首长诗,从确定的挽歌,写成了更加确定的颂歌。既是生命的颂歌,也是死亡的颂歌,亦即诗人所谓“人类和万物的合唱”。这样的语义弧线,毫无疑问,早就逸出了汉族读者的阅读期待。按照汉族的传统,其底线,最多只能接受陶渊明式的角色分派:“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i“亲戚”与“他人”,“或余悲”与“亦已歌”,想来存有相当程度的冲突。否则,这首《挽歌诗》就会显得很滑稽,甚至就会挑战汉族的道德观。然而,彝族的道德观——以及生命观和死亡观——或可将前述冲突冰释为更高的和谐。正如我们之所见:吉狄马加就以一人之身,兼领“悲者”与“歌者”,最终将《迟到的挽歌》在颂歌的意义上推向了一个水晶般的峰顶。
  五
  “儿子”对“父亲”的赞颂或过度赞颂,在汉文化语境,也会得到尺度很大的鼓励或宽容。即便基于这样的前提,吉狄马加对“父亲”的赞颂,也似乎显得有那么一点儿“夸张”。而下文的讨论则要容许笔者暂时追随保守的赫什(Eric Donald Hirsch),像他一样,大喊一声:“保卫作者!”j。作者的立场是什么?作者的意图是什么?虽然在大多数汉族读者看来,“父亲”等于“父亲”;但是在诗人或彝族读者看来,“父亲”大于“父亲”。也就是说,“父亲”的语义选项,可以加上“英雄”“祖先”甚或“支呷阿鲁”。如此说来,并非无据。来读诗人的名作《自画像》:“我传统的父亲/是男人中的男人/人们都叫他支呷阿鲁”。因此,不是“夸张”,而是“赤诚”和“热烈”。故而《迟到的挽歌》,与其说是献给父亲——单数父亲——的挽歌,不如说是献给民族——亦即彝族——的颂歌。   这个话题必须有所展开,以便引出一个同样重要的结论。“父亲”的语义选项,当然就会波及“儿子”的语义选项。这次的“儿子”有点儿特殊,是的,他正是《迟到的挽歌》的作者。这是一个单数作者吗?不,复数作者。这是一个家庭之子吗?不,民族之子。“脱粒之后的苦荞一定会在/最严酷的季节——养活一个民族的婴儿。”大多数汉族诗人早已无视自己的民族性,也许,只有少数民族诗人——比如彝族诗人——才有欲望和机会获得这样的“作者身份”。
  六
  那么,《迟到的挽歌》是一首抒情诗,还是一首叙事诗呢?依据文体学常识,挽歌也罢,颂歌也罢,都是抒情诗无疑。但是,且慢,这首长诗追忆了父亲的生平:从“婴儿”,到“童年”,从“在悬崖上取下蜂巢”,到“把一只羊推下悬崖”,从“偷窥了爱情给肉体的馈赠”,到“学到了格言和观察日月的知识”,从“射杀了一只威胁孕妇的花豹”,到“让一只牛角发出风暴一样的怒吼”,从“肉体和心灵承担天石的重负”,到“把爱给了女人和孩子”。此外,诗人还为父亲的旅程与返程请来了向导:除了“光明的使者”和“盛装的先辈”,还有并未现身而又无处不在的“支呷阿鲁”。——这也让我们想到但丁(Dante Alighieri)的向导:除了地狱向导和炼狱向导“维吉尔”(但丁所尊重的古罗马诗人),还有天堂向导“贝亚德”(但丁所喜爱的早夭少女)。吉狄马加所使用的这种史诗或拟史诗般的叙事学,让这首善始善终的抒情诗,在一个半山腰,差点突变为中规中矩的叙事诗。
  如前所述,《迟到的挽歌》具有显而易见的“史诗可能性”,无论我们的参照物,是彝族史诗《勒俄特依》还是荷马史诗《奥德修斯》。何谓史诗可能性?原始性也,故事性也,音乐性也,现场感也,仪式感也,崇高感也。这首长诗或亦可以被古侯部落的毕摩,或曲涅部落的盲诗人吟唱于四方。在古希臘古罗马,史诗、叙事诗、牧歌、部分抒情诗、悲剧、喜剧和悲喜剧(亦即正剧),联袂写就了一部伟大的“神谱”,以至于再也没有必要仔细区分何谓诗人、何谓戏剧家。而后来的文人拟史诗,《神曲》,其书名直译恰好就是《神圣的喜剧》。而《迟到的挽歌》,或亦可以轻易改写成一出悲喜剧,或诗人所谓“一出古希腊神剧”。这首长诗,的确具有这样一种力量——把只有眼睛的读者,变成了有眼睛有耳朵有嘴巴有鼻孔有手掌有臀部(围坐于扇形石阶)的观众。这里且引来一个文学史现象作为旁证:被木马计攻陷以后的故事,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修斯》没讲完,悲剧《阿伽门农》接着讲,盲诗人荷马没讲完,悲剧大师埃斯库罗斯(Aeschylus)接着讲。
  笔者并非刻意强调《迟到的挽歌》的文体学两难,而是想说,它具有多个不同的声部或多种不同的文体学欲望。这首长诗曾写到一只双舌羊——“约格哈加”,据传就来自诗人的故乡。大凉山,尤其是昭觉,至今流传着这样的说法:“约格哈加站上木火山梁,叫声能够传遍每个地方。”也许,《迟到的挽歌》正是一只双舌羊:既有传统之舌,又有当代之舌或创造之舌,既有抒情诗之舌,又有叙事诗之舌,既有史诗之舌,又有悲喜剧之舌,既有彝文或彝文化之舌,又有汉文或汉文化之舌。而笔者,乐于删繁就简,坚持把《迟到的挽歌》称为“一首长诗”——2008年,是在剑桥大学,英国女诗人安娜·罗宾逊(Anna Robinson)创办《长诗》 (Long Poem Magazine),这个杂志认为,长诗(Long Poem)就是长于七十五行的诗。2017年,这位女诗人得到吉狄马加的邀请,来到大凉山,参加了第二届邛海国际诗歌周。吉狄马加将怎么称呼安娜·罗宾逊?“英国表妹!”——这个称呼来自吉狄马加,似乎也恰好来自美妙的约格哈加:“英国”,姑且理解为现代性之舌;“表妹”,必然理解为民族性之舌——这个亲热而俏皮的词,包含了只有彝人才能心领神会的某种打趣。
  2020年10月8日
  【注释】
  a吉狄马加:《迟到的挽歌》,《草堂》2020年第9期,第44页。下引此诗,均见此刊,不再注明。
  b按照彝族习俗,死者睡姿,男性朝左而女性朝右。
  c钱锺书:《管锥篇》(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30页。
  d女性死者则用七层松木。
  e参读[古希腊]荷马:《伊利亚围城记》,曹鸿昭译,联经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347-351页。还可参读[古希腊]荷马:《伊利亚特》,罗念生、王焕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89-595页。
  f吉狄马加致笔者信,2020年10月1日。
  g吉狄马加: 《一种声音——我的创作谈》,《火焰与词语——吉狄马加诗集》,梅丹理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年版,第344页。
  h安尔收集整理《指路经》。下引此经,不再加注。
  i《挽歌诗》其三,《陶渊明集》卷五。
  j参读[美]赫什:《解释的有效性》,王丁译,高建平、丁国旗主编:《西方文论经典》(第5卷),安徽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527-554页。
其他文献
雪把天空点亮  一层白色淹没另一层浅灰和深绿  隔着一层玻璃  我是水晶球里的小人  一生的光阴都用来下雪、发呆和走神  想穿厚厚的雪地靴  湖心的雪通向歧途  尘世的尘埃 渐渐在雪的重压下驯良  把我镶嵌在圣诞卡片里  羁绊着一只鸟和半截日暮  不愿辜负这一地洁白  我要分一半雪和寒冷給你
期刊
运河的水很浑浊  上面漂着生活垃圾和游船  枫叶还未红  钟声其实离我很远  我没能听见那无声的寂静  只有隔岸的脚手架  和叮叮当当的击凿声  爬墙藤紧贴墙壁  根须伸进铁岭关的肉体  仿佛只有它们  觸摸到了从前的温度
期刊
希望路过你的森林时  掬一捧甘冽的湖水  解渴  背倚一棵乔木歇脚  和打尖  不采你的蘑菇  不摘你的果子  ——我有自己的干粮  但不会忘了致谢  雨后的寧静中  空气  令呼吸变成一场清欢  谁都不可发出笑  小心将被鸟雀衔走
期刊
草丛就能湮没的声名,正好装得下我的闲暇  无需古老的废墟出面唠叨  夕阳西下,谁还拎着身影在古道徜徉  也有怪石,也有摩刻,也有可疑的传说  尾随其后。这里的山涧浅到只供清风流淌  这里的台阶小到只够灵魂侧身而过  就连蛰伏山顶的寺宇,也简化到  仿佛梦呓里随口说出的情節  在它面前,你的谦恭如此安定和美好  欲望不必像烟那么缥缈。小就小吧  花开花外,水在流水,你的世界  总该留得下偏僻
期刊
在我到來之前  你已经把蓝天一遍又一遍洗涤  洗涤成一颗千年冰心  接一轮满月的光影  挽留一只蓝蝴蝶如火的盛夏  蓝蝴蝶张开翅膀  一切就安静下来,橹声欸乃中  轻度红尘  度我  也度你自己……
期刊
我抓不住时间的尾巴  只得任它  无情地消磨我  我极力反抗  但那棵树阻止了我  就像是一位智慧的老人  脸上爬满立体的皱纹  它說  随它去吧  让绿叶去想出办法
期刊
谁背着行囊  从这儿走过,就再也没有回来  村口那棵老杏  亘古如新地给人间打着考勤  这里,蹚过逃荒的、讨饭的人  多少人在这里  聚着聚着就散了  多少声音  说着说着,就听不见了  山水循环,一些人和事,被反复折叠  而你,像一枚耄耋之年的孤客  站在村口,远眺  天空飞过的流云  习惯逆风站立  默数,一个个从村庄抬出去的人  这些在你身旁散开的人  都是你的亲人  山路弯弯,铁甲汹涌  
期刊
既然说不出  就写在心里,埋在梦里  落叶的深情,流水不知  秋风不解  既然不能說  就放进大海里,藏在蓝天里  松果包裹了无尽的忧伤  青松在艳阳里挺秀  既然不想说  就留在露珠里,锁进炊烟里  月亮圆了又缺  嫦娥依然遥远又美丽  不说,是另一种诉说  既然冬天一定会来  如果一切都是命定的局  就让春天来破解
期刊
试图为我所尊敬的刘醒龙先生写一篇印象记——这颇让我踟蹰。已有过几次的开始,然后又重新开始:写作这样一篇文字的难度在于,我和刘醒龙先生一起喝酒聊天开会的时候并不多,在我印象中似乎“只有一次”,当然,他在台上我在台下匆匆一面的时候也有,但那不能作数。我无法像那些真正熟悉他的朋友那样如数家珍地枚举他生活里的细节,也无法知道一个别人不知道的刘醒龙……而印象记,最好的方式就是记录那些鲜为人知、却又生动广阔的
期刊
在有关中国当代文学“潜在写作”的文学史叙述中,曾卓的《有赠》作为一首“受难者的炼狱之歌”a,因其以“实际的私人经验又一遍重述了‘流放者归来’的世界性主题”b,而被多部主流中国当代文学史著广为引述。因其情思丰盈,“唱尽了人间悲辛与欣慰”c,作为一首经典抒情诗,该作还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长期以来,对于这首诗有一个流行甚至公认的解读,认为它所记录是诗人曾卓在历经人生磨难之后以“戴罪”之身回到“家”中,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