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北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江兆申先生是研究唐寅的权威专家,其生前倾十年之力著成《关于唐寅的研究》一书,一直被学界奉为经典。书中有一节专门谈到唐寅的复本画问题:“唐寅的画,用同一稿本重复画两次甚至三次的复本画很多。”江先生为此一共作了六组对比,其中一组为台北故宫藏《山水》与私人藏《草堂话旧图》。这两幅画的构图几乎完全相同,只是后者在松岩之下少画一叠山嘴,山径上负书的童仆也略去,其他没有多少变动。
朵云轩于2016年春拍即将推出的唐寅《茅屋蒲团图》(下称朵云本)与辽宁博物馆所藏《虚亭听竹图》(下称辽博本)也是一组复本画。两图内容大致相同,图绘峰石如云,下有茅屋,屋角飞瀑直下,石桥当门,流水环曲。侍童捧书行于桥上,屋中一人抱膝坐蒲团观书,屋旁修竹高耸,有凌云之致。图上题诗(诗载《唐伯虎诗文全集》卷三)也一致:“虚亭林木里,傍水着阑干。试展蒲团坐,叶声生早寒。”朵云本款落“吴郡唐寅”,钤“唐伯虎”、“六如居士”二印;辽博本款落“唐寅画”,钤“吴趋”、“唐居士”、“南京解元”三印。
更进一步比较,发现两图在构图上存在些许差异。比如朵云本将远山置左,画的上半部几成一对角线的格局;而辽博本将竹竿拔高至茅屋后的山崖之上,仅在右方用花青淡抹出远山。那么,为什么说这两本俱是唐寅的真迹?答案就在朵云本上的吴湖帆题跋里:“六如修竹茅亭图,生平得意笔也。余所见不只一本,各尽景物,无不神妙。或规宋人法度,或袭元人逸韵。此帧纯守东村师法,自有书卷气味,非寻常庸史可及。壬申(1932年)花朝题于梅景书屋,吴湖帆。”
这段题跋里明确指出吴湖帆见过不止一本《茅屋蒲团图》,“各尽景物,无不神妙”。正因为是唐寅“生平得意笔”,所以反复创作,这种观点恰与江兆申先生不谋而合。吴湖帆对此图的喜爱也非同一般。他临于丁丑(1937年)的《幽篁虚亭图》于1993年朵云轩首届拍卖会高价成交,可证吴题所言非虚。
此外,题跋中的“东村”指的是唐寅的老师周臣。周臣承袭的是北派院体的画风,用笔径直有力,山石多学马、夏用侧锋斧劈。而唐寅的笔墨要蕴藉的多,吴湖帆指出朵云本“纯守东村师法”,应该是指相对辽博本而言,朵云本更接近周臣的笔法,而辽博本多用湿笔,如茅屋的檐柱、瀑石,以染为主,见墨多于见笔。
吴湖帆曾收藏鉴题过的唐寅画作如今几乎都是各大博物馆的重要馆藏,极少数为私人收藏。2015年上海博物馆举办“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配合展览出版的《吴湖帆书画鉴藏特集》一书,在编撰吴湖帆的藏品时,也把这张《茅屋蒲团图》收录其中,写明此本为吴湖帆“收藏题跋”,这是对这件作品最重要的肯定。
与吴湖帆的题跋并重的是,画上另一位金石考古学家、书画鉴赏家——褚德彝的题跋。据史料记载,在当时褚德彝鉴赏既多,声誉日高,世之好古书画者往往赖其题识定真伪。
褚德彝并提到《茅屋蒲团图》“下角有愙斋藏印,足为是幅增重矣”,为何他会有此识见?因为愙斋就是吴大澂。他一生嗜好收藏,对各地所出之金石、书画、印玺等古物的搜罗不遗余力,在晚清收藏界和学术界都有广泛影响。作为吴大澂惟一的孙子,吴湖帆在祖父过世后继承了众多家藏名迹。《茅屋蒲团图》为吴大澂旧藏,同属祖孙递藏之物,吴湖帆在题跋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祖传藏品的珍惜之情,此亦足可为艺林增添又一段翰墨佳话!
朵云轩于2016年春拍即将推出的唐寅《茅屋蒲团图》(下称朵云本)与辽宁博物馆所藏《虚亭听竹图》(下称辽博本)也是一组复本画。两图内容大致相同,图绘峰石如云,下有茅屋,屋角飞瀑直下,石桥当门,流水环曲。侍童捧书行于桥上,屋中一人抱膝坐蒲团观书,屋旁修竹高耸,有凌云之致。图上题诗(诗载《唐伯虎诗文全集》卷三)也一致:“虚亭林木里,傍水着阑干。试展蒲团坐,叶声生早寒。”朵云本款落“吴郡唐寅”,钤“唐伯虎”、“六如居士”二印;辽博本款落“唐寅画”,钤“吴趋”、“唐居士”、“南京解元”三印。
更进一步比较,发现两图在构图上存在些许差异。比如朵云本将远山置左,画的上半部几成一对角线的格局;而辽博本将竹竿拔高至茅屋后的山崖之上,仅在右方用花青淡抹出远山。那么,为什么说这两本俱是唐寅的真迹?答案就在朵云本上的吴湖帆题跋里:“六如修竹茅亭图,生平得意笔也。余所见不只一本,各尽景物,无不神妙。或规宋人法度,或袭元人逸韵。此帧纯守东村师法,自有书卷气味,非寻常庸史可及。壬申(1932年)花朝题于梅景书屋,吴湖帆。”
这段题跋里明确指出吴湖帆见过不止一本《茅屋蒲团图》,“各尽景物,无不神妙”。正因为是唐寅“生平得意笔”,所以反复创作,这种观点恰与江兆申先生不谋而合。吴湖帆对此图的喜爱也非同一般。他临于丁丑(1937年)的《幽篁虚亭图》于1993年朵云轩首届拍卖会高价成交,可证吴题所言非虚。
此外,题跋中的“东村”指的是唐寅的老师周臣。周臣承袭的是北派院体的画风,用笔径直有力,山石多学马、夏用侧锋斧劈。而唐寅的笔墨要蕴藉的多,吴湖帆指出朵云本“纯守东村师法”,应该是指相对辽博本而言,朵云本更接近周臣的笔法,而辽博本多用湿笔,如茅屋的檐柱、瀑石,以染为主,见墨多于见笔。
吴湖帆曾收藏鉴题过的唐寅画作如今几乎都是各大博物馆的重要馆藏,极少数为私人收藏。2015年上海博物馆举办“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配合展览出版的《吴湖帆书画鉴藏特集》一书,在编撰吴湖帆的藏品时,也把这张《茅屋蒲团图》收录其中,写明此本为吴湖帆“收藏题跋”,这是对这件作品最重要的肯定。
与吴湖帆的题跋并重的是,画上另一位金石考古学家、书画鉴赏家——褚德彝的题跋。据史料记载,在当时褚德彝鉴赏既多,声誉日高,世之好古书画者往往赖其题识定真伪。
褚德彝并提到《茅屋蒲团图》“下角有愙斋藏印,足为是幅增重矣”,为何他会有此识见?因为愙斋就是吴大澂。他一生嗜好收藏,对各地所出之金石、书画、印玺等古物的搜罗不遗余力,在晚清收藏界和学术界都有广泛影响。作为吴大澂惟一的孙子,吴湖帆在祖父过世后继承了众多家藏名迹。《茅屋蒲团图》为吴大澂旧藏,同属祖孙递藏之物,吴湖帆在题跋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祖传藏品的珍惜之情,此亦足可为艺林增添又一段翰墨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