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短短一年多时间,总书记3次到河北视察指导工作,还3次专题听取河北省的汇报,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其中涉及扶贫开发工作的讲话和指示就达5次之多,这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全省上下务必要好好地品一品总书记的深刻用意,务必要好好地掂一掂其中的沉重分量,务必要好好地想一想肩上的重大责任,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上来,把行动统一落实到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上来,横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下大力把扶贫攻坚工作抓紧抓好。
一定要强化抓好扶贫开发的使命担当
这些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按照总书记提出的要求,始终把扶贫开发工作牢牢抓在手上,举全省之力解决贫困地区发展和困难群众脱贫致富问题,各项工作都取得新进展新成绩,特别是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富民项目、农民收入都有巨大进步。去年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6.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全省100万扶贫对象稳定脱贫的任务。
但要清醒看到,河北的扶贫开发任务依然很重,实现脱贫致富的时限要求很紧。现在还有62个扶贫重点县,3688个扶贫重点村,512万贫困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这些人口和比例看起来不是很大,但大多处于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实力薄弱、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我到河北工作后,多次到贫困村和贫困户调研,看到他们的生产生活确实非常困难,吃的、穿的、住的、用的,与其他地区群众的差距很大。最为让人担忧的是,一些贫困户缺乏生产资料和劳动技能,没有什么收入来源,靠种地,地不多;靠经营,没资本;靠手艺,没手艺。这已成为影响脱贫致富的最大难题,现在到2020年还有6年时间,一年100万人稳定脱贫,才能确保贫困群众与全省同步进入全面小康。时间账可以平均来算,但越往后压力就越大,啃下这些硬骨头,需要用硬措施、下硬功夫。在本届任期或下一届任期内,彻底消除千百年来的贫困问题,是我们的重大历史使命。
在扶贫开发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讲政治、讲责任、讲感情。
讲政治,就是要从社会主义的本质来看待这个问题。小平同志讲,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日子富了起来,也切身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实是一条光明大道。但如果还有一部分群众的生活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为衣食住行所忧,为个人生计所困,无法一同享受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就难以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讲责任,就是要从中央赋予河北的重大任务来看待这个问题。总书记对河北的发展非常关注,其中最突出的有两点,一是调结构、治污染,一是抓扶贫、惠民生。强调河北扶贫开发任务还很重,北京、天津周边的贫困地区,就像穿貂皮大袄上面补了两个补丁,看着太扎眼,河北是京畿之地,与代表中国经济政治文化标志性的首都相差太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加快去掉大补丁,改变灯下黑,变首都周边塌陷为周边崛起,为提升中国改革发展形象作出努力。
讲感情,就是要从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来看待这个问题。目前我们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目的是通过解决“四风”问题,密切与群众联系,增进与群众感情,更好地为群众谋利。如果困难群众的问题不能得到较好解决,何谈为民务实清廉,何谈教育实践活动成效。贫困地区多是革命老區,这里的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过巨大牺牲,现在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我们应当也必须以报恩的心理和深厚的感情,帮助他们走上致富的道路。总书记曾引用过聂荣臻元帅的一句话,“阜平不富,死不瞑目”。面对贫困群众的困难生活,面对扶贫攻坚的艰巨任务,每一位领导干部都应该有一种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的情结,有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壮志。
正确把握扶贫开发工作的指导方针
中央要求,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的“两不愁、三保障”,也就是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保障基本医疗、保障住房。按照这一要求,结合河北实际,我们对全省的扶贫重点县一个一个地排了排队,确定了扶贫开发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今后全省每年要有100万扶贫对象稳定脱贫,2017年片区外40个国定和省定重点县全部出列,2020年片区县全部出列。具体到贫困地区,要努力做到群众收入多起来、公共服务好起来、生态环境美起来。
实现上述目标,需要我们根据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理清思路、抓住关键,提高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总书记在我省报告上的重要批示中,要求我们坚持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实施精准扶贫,增强内生动力,这是我们在下一步工作中要把握好的指导方针。
一是坚持科学规划。规划是龙头、是先导,没有科学的规划,就没有科学的发展。今年所有的贫困县,都要精心编制好扶贫开发规划,并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结合起来。要坚持全领域、全覆盖,包括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综合交通、公共设施、生态修复等,细化到每个乡镇、每个村庄、每个山头。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只要是定了的方案、看准了的事情,就要一张蓝图干到底,持之以恒抓落实,不能总出新花样,更不能兜底儿翻。
二是加强分类指导。贫困地区情况千差万别,资源禀赋、基础条件各不相同,在扶持政策和工作重点上也要有所不同。正如总书记讲的,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开发生态旅游则搞生态旅游,真正把自身的比较优势发挥好,使贫困地区发展扎实建立在自身有利条件的基础之上。从省市来讲,要对各贫困县强化分类指导,选准突破口,抓住切入点,采取差异化的政策措施,解决最为突出的问题。从县里来讲,对各贫困村坚持因地制宜、挖掘优势,找到切实可行的好路子。对于穷山恶水、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的地方,要有计划地整体搬迁或分散移民,工作中注重选好移民地点、做好群众工作。 三是实施精准扶贫。这些年,一些地方出现年年扶贫年年贫的情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政策措施不聚焦、扶持重点不突出、资金使用撒胡椒面。要善于抓关键、抓要害,变大水漫灌为定向滴灌,着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扶贫效益。总体上看,扶贫开发,战略重点在片,战术运用在村,战果体现在户。省里下定决心,要对全省最贫困的户摸底建卡,动员全社会力量帮扶200万户贫困家庭。主要是两条线:一条线是社会保障,运用公权力进行帮扶,该吃低保的吃低保,织好网、兜好底。另外一条线是动员党员领导干部和各类企业等,分包帮扶贫困户。全省7300多万人,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这种水平,我们完全有能力集中力量帮助贫困户摆脱贫困。总之,要因村施策、因户施法,精确配置使用扶贫资源,真扶贫,扶真贫,集中力量打好歼灭战。
四是增强内生动力。内因是基础,外因是条件。如果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起不来,给的再多、帮的再多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对贫困地区,省委、省政府的态度是明确的,就是全力以赴支持。近年来,省里每年都出台扶贫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过上好日子还要靠自力更生,要把输血与造血结合起来,把扶贫与扶志结合起来,引导贫困地区干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转变思想观念,增强进取意识,靠自己的勤劳双手改变落后面貌。同时,要抓好技能培训,加强产业培育,健全扶贫机制,优化发展环境,使贫困地区发展步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
大力推广普及扶贫开发的成功经验
中医治病有一个基本经验叫做“守方”,只要方子对了,就要守住方子,一直吃下去。不能吃了两天没有效果,就换一个方子,那个方子吃了两天没有效果,就再换一个。如果不守方的话,就永远也治不好病。扶贫开发也是同样的道理,对看准了的经验、行之有效的做法,就要抓住不放,推广普及,务必取得实效。
抓扶贫开发,最根本的经验就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扶贫开发新机制。各地的经验,包括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家庭手工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搞好扶贫连片开发、推行股份合作经营、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积极引入工商资本、完善金融服务机制、实施精准扶贫等,都弥足珍贵,标志着我们对扶贫开发的认识和实践,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只要下定决心推广普及,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在推广普及扶贫开发经验中,特别强调要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形成现代农业园区。要使贫困群众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最可靠的是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实现大多数人参与、大面积受益。至少在今后一个时期,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还要靠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打造绿色的农副产品基地,促进种养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现在,大家有的搞核桃、大枣等林果业,有的搞肉牛、肉羊等养殖业,有的搞家庭手工业和乡村旅游业,有的搞设施蔬菜、苗木花卉,有的搞高效药材、高效林业,等等。对这些特色产业,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市场运作,特别要在产前、产中、产后搞好全程服务。
一定要强化扶贫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
推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各地都要从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把扶贫开发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切实做到有计划、有资金、有目标、有措施、有检查,真正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要强化领导责任。各级一把手特别是贫困县的一把手,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亲自谋划、亲自组织、亲自推动。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省级领导干部每人联系一个贫困县,市县领导干部要分别联系乡村。完善贫困县考核机制,把提高贫困人寿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作为主要考核指标。要发挥选人用人的导向作用,对在贫困地区干的好、贡献大的干部,要予以提拔重用。要鼓励贫困县加快脱贫出列步伐,坚决杜绝戴贫困帽子过富裕日子的现象。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既要防止虚假政绩,没有达到出列标准就要出列,也要防止隐瞒实绩,捂着贫困帽子不愿意摘。现在,省里确定了鼓励摘帽、政策不变的原则,而且是早出列、早奖励、多奖励,各地一定要真抓实干、实事求是,把工作着力点放在贫困群众真正脱贫上。
二要强化资金保障。虽然各级财政的日子都不好过,但在扶贫开发上,要不断加大投入,宁可在其他方面緊一些,也要把贫困群众的问题解决好。要改进资金使用方式,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把资金用在刀刃上。有些钱不一定都发到户,可以作为股金投到项目上,农民按比例分红。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各级政府要协调金融部门和金融组织,把扶贫金融搞活。省里已经给了政策,大家要把政策用好。同时,要严格资金监管,确保专款专用。
三要强化驻村帮扶。实践证明,驻村帮扶是扶贫开发的最重要经验。去年以来,阜平等地扶贫攻坚成效显著,关键的一招是村村派有工作队,队队都有硬任务。工作队下去,带去的不光是工作指导,还有项目、资金、信息、理念等,这些都是贫困地区亟需的要素。我们要继续推行这一做法,结合落实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选派大批干部驻村帮扶,实现全省3688个贫困村全覆盖,而且做到群众不脱贫、干部不撒手。
四要强化基层组织。实践证明,一个贫困村,只要有一个好班子、有一个好支书,很快就能打开局面。现在,我们正在开展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专项行动,要把贫困村作为重点,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坚持多渠道选人用人,特别是从民营企业家、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选好配强村支部书记。要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围绕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好办事,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建立党支部书记选拔、任用、激励机制,建立机关领导干部蹲点服务机制,建立党员联系群众、发挥作用机制,更好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一定要强化抓好扶贫开发的使命担当
这些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按照总书记提出的要求,始终把扶贫开发工作牢牢抓在手上,举全省之力解决贫困地区发展和困难群众脱贫致富问题,各项工作都取得新进展新成绩,特别是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富民项目、农民收入都有巨大进步。去年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6.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全省100万扶贫对象稳定脱贫的任务。
但要清醒看到,河北的扶贫开发任务依然很重,实现脱贫致富的时限要求很紧。现在还有62个扶贫重点县,3688个扶贫重点村,512万贫困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这些人口和比例看起来不是很大,但大多处于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实力薄弱、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我到河北工作后,多次到贫困村和贫困户调研,看到他们的生产生活确实非常困难,吃的、穿的、住的、用的,与其他地区群众的差距很大。最为让人担忧的是,一些贫困户缺乏生产资料和劳动技能,没有什么收入来源,靠种地,地不多;靠经营,没资本;靠手艺,没手艺。这已成为影响脱贫致富的最大难题,现在到2020年还有6年时间,一年100万人稳定脱贫,才能确保贫困群众与全省同步进入全面小康。时间账可以平均来算,但越往后压力就越大,啃下这些硬骨头,需要用硬措施、下硬功夫。在本届任期或下一届任期内,彻底消除千百年来的贫困问题,是我们的重大历史使命。
在扶贫开发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讲政治、讲责任、讲感情。
讲政治,就是要从社会主义的本质来看待这个问题。小平同志讲,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日子富了起来,也切身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实是一条光明大道。但如果还有一部分群众的生活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为衣食住行所忧,为个人生计所困,无法一同享受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就难以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讲责任,就是要从中央赋予河北的重大任务来看待这个问题。总书记对河北的发展非常关注,其中最突出的有两点,一是调结构、治污染,一是抓扶贫、惠民生。强调河北扶贫开发任务还很重,北京、天津周边的贫困地区,就像穿貂皮大袄上面补了两个补丁,看着太扎眼,河北是京畿之地,与代表中国经济政治文化标志性的首都相差太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加快去掉大补丁,改变灯下黑,变首都周边塌陷为周边崛起,为提升中国改革发展形象作出努力。
讲感情,就是要从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来看待这个问题。目前我们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目的是通过解决“四风”问题,密切与群众联系,增进与群众感情,更好地为群众谋利。如果困难群众的问题不能得到较好解决,何谈为民务实清廉,何谈教育实践活动成效。贫困地区多是革命老區,这里的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过巨大牺牲,现在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我们应当也必须以报恩的心理和深厚的感情,帮助他们走上致富的道路。总书记曾引用过聂荣臻元帅的一句话,“阜平不富,死不瞑目”。面对贫困群众的困难生活,面对扶贫攻坚的艰巨任务,每一位领导干部都应该有一种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的情结,有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壮志。
正确把握扶贫开发工作的指导方针
中央要求,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的“两不愁、三保障”,也就是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保障基本医疗、保障住房。按照这一要求,结合河北实际,我们对全省的扶贫重点县一个一个地排了排队,确定了扶贫开发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今后全省每年要有100万扶贫对象稳定脱贫,2017年片区外40个国定和省定重点县全部出列,2020年片区县全部出列。具体到贫困地区,要努力做到群众收入多起来、公共服务好起来、生态环境美起来。
实现上述目标,需要我们根据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理清思路、抓住关键,提高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总书记在我省报告上的重要批示中,要求我们坚持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实施精准扶贫,增强内生动力,这是我们在下一步工作中要把握好的指导方针。
一是坚持科学规划。规划是龙头、是先导,没有科学的规划,就没有科学的发展。今年所有的贫困县,都要精心编制好扶贫开发规划,并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结合起来。要坚持全领域、全覆盖,包括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综合交通、公共设施、生态修复等,细化到每个乡镇、每个村庄、每个山头。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只要是定了的方案、看准了的事情,就要一张蓝图干到底,持之以恒抓落实,不能总出新花样,更不能兜底儿翻。
二是加强分类指导。贫困地区情况千差万别,资源禀赋、基础条件各不相同,在扶持政策和工作重点上也要有所不同。正如总书记讲的,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开发生态旅游则搞生态旅游,真正把自身的比较优势发挥好,使贫困地区发展扎实建立在自身有利条件的基础之上。从省市来讲,要对各贫困县强化分类指导,选准突破口,抓住切入点,采取差异化的政策措施,解决最为突出的问题。从县里来讲,对各贫困村坚持因地制宜、挖掘优势,找到切实可行的好路子。对于穷山恶水、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的地方,要有计划地整体搬迁或分散移民,工作中注重选好移民地点、做好群众工作。 三是实施精准扶贫。这些年,一些地方出现年年扶贫年年贫的情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政策措施不聚焦、扶持重点不突出、资金使用撒胡椒面。要善于抓关键、抓要害,变大水漫灌为定向滴灌,着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扶贫效益。总体上看,扶贫开发,战略重点在片,战术运用在村,战果体现在户。省里下定决心,要对全省最贫困的户摸底建卡,动员全社会力量帮扶200万户贫困家庭。主要是两条线:一条线是社会保障,运用公权力进行帮扶,该吃低保的吃低保,织好网、兜好底。另外一条线是动员党员领导干部和各类企业等,分包帮扶贫困户。全省7300多万人,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这种水平,我们完全有能力集中力量帮助贫困户摆脱贫困。总之,要因村施策、因户施法,精确配置使用扶贫资源,真扶贫,扶真贫,集中力量打好歼灭战。
四是增强内生动力。内因是基础,外因是条件。如果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起不来,给的再多、帮的再多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对贫困地区,省委、省政府的态度是明确的,就是全力以赴支持。近年来,省里每年都出台扶贫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过上好日子还要靠自力更生,要把输血与造血结合起来,把扶贫与扶志结合起来,引导贫困地区干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转变思想观念,增强进取意识,靠自己的勤劳双手改变落后面貌。同时,要抓好技能培训,加强产业培育,健全扶贫机制,优化发展环境,使贫困地区发展步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
大力推广普及扶贫开发的成功经验
中医治病有一个基本经验叫做“守方”,只要方子对了,就要守住方子,一直吃下去。不能吃了两天没有效果,就换一个方子,那个方子吃了两天没有效果,就再换一个。如果不守方的话,就永远也治不好病。扶贫开发也是同样的道理,对看准了的经验、行之有效的做法,就要抓住不放,推广普及,务必取得实效。
抓扶贫开发,最根本的经验就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扶贫开发新机制。各地的经验,包括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家庭手工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搞好扶贫连片开发、推行股份合作经营、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积极引入工商资本、完善金融服务机制、实施精准扶贫等,都弥足珍贵,标志着我们对扶贫开发的认识和实践,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只要下定决心推广普及,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在推广普及扶贫开发经验中,特别强调要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形成现代农业园区。要使贫困群众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最可靠的是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实现大多数人参与、大面积受益。至少在今后一个时期,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还要靠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打造绿色的农副产品基地,促进种养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现在,大家有的搞核桃、大枣等林果业,有的搞肉牛、肉羊等养殖业,有的搞家庭手工业和乡村旅游业,有的搞设施蔬菜、苗木花卉,有的搞高效药材、高效林业,等等。对这些特色产业,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市场运作,特别要在产前、产中、产后搞好全程服务。
一定要强化扶贫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
推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各地都要从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把扶贫开发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切实做到有计划、有资金、有目标、有措施、有检查,真正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要强化领导责任。各级一把手特别是贫困县的一把手,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亲自谋划、亲自组织、亲自推动。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省级领导干部每人联系一个贫困县,市县领导干部要分别联系乡村。完善贫困县考核机制,把提高贫困人寿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作为主要考核指标。要发挥选人用人的导向作用,对在贫困地区干的好、贡献大的干部,要予以提拔重用。要鼓励贫困县加快脱贫出列步伐,坚决杜绝戴贫困帽子过富裕日子的现象。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既要防止虚假政绩,没有达到出列标准就要出列,也要防止隐瞒实绩,捂着贫困帽子不愿意摘。现在,省里确定了鼓励摘帽、政策不变的原则,而且是早出列、早奖励、多奖励,各地一定要真抓实干、实事求是,把工作着力点放在贫困群众真正脱贫上。
二要强化资金保障。虽然各级财政的日子都不好过,但在扶贫开发上,要不断加大投入,宁可在其他方面緊一些,也要把贫困群众的问题解决好。要改进资金使用方式,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把资金用在刀刃上。有些钱不一定都发到户,可以作为股金投到项目上,农民按比例分红。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各级政府要协调金融部门和金融组织,把扶贫金融搞活。省里已经给了政策,大家要把政策用好。同时,要严格资金监管,确保专款专用。
三要强化驻村帮扶。实践证明,驻村帮扶是扶贫开发的最重要经验。去年以来,阜平等地扶贫攻坚成效显著,关键的一招是村村派有工作队,队队都有硬任务。工作队下去,带去的不光是工作指导,还有项目、资金、信息、理念等,这些都是贫困地区亟需的要素。我们要继续推行这一做法,结合落实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选派大批干部驻村帮扶,实现全省3688个贫困村全覆盖,而且做到群众不脱贫、干部不撒手。
四要强化基层组织。实践证明,一个贫困村,只要有一个好班子、有一个好支书,很快就能打开局面。现在,我们正在开展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专项行动,要把贫困村作为重点,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坚持多渠道选人用人,特别是从民营企业家、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选好配强村支部书记。要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围绕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好办事,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建立党支部书记选拔、任用、激励机制,建立机关领导干部蹲点服务机制,建立党员联系群众、发挥作用机制,更好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