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金融服务站是农村金融服务触角的延伸,农村金融服务站借助日常经营现金流和银行布设的自助设备,满足附近农民日常小额取款、转账汇款、缴费、余额查询等基本结算需求,提供金融业务的咨询,传播个人信用、人民币反假等方面的知识。为农村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普惠金融服务,改善农村金融环境。
农村金融服务站运行缺陷
农村金融服务站基本上由涉农金融机构建设布局,由于要求各异,建设时期不一,无明晰的布局规划,造成农村金融服务站出现重复建设,低效服务,主要作用难以发挥和释放。
重复建设。目前,凤城地区农村金融服务站点由农业银行、农商行和邮政储蓄三家机构设立。凤城地区辖19个乡镇201个行政村,每家机构建设的农村金融服务站都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建设中有的机构为了完成布放指标,存在变相拉关系甚至摊派布放的行为,重量不重效。到2016年6月末三家机构共设农村金融服务站646个,行政村覆盖率321%,平均每个行政村有3.21个农村金融服务站。其中凤城农商行在凤城市各行政村共设立助农取款点214个,覆盖率达到106%;农行凤城支行建设惠农通服务点227个,覆盖率113%;凤城邮政储蓄建设205个便民站,覆盖率102%。各机构在资金投入和功能设置上比较单一,每个服务站点只有一家机构布设电话支付设备和自助设备,而各机构的受理终端存在跨行查询、取现等业务障碍,没有完全实现资金融合和功能互通。
交易清淡。时下,农村年轻人口流出,驻守村子的便利店店主年龄老化,对金融便民服务工具的认可度低。另外农民手上多是存款折,也是一种障碍。比如凤城农商行,其发放粮食直补11万户,新农保10万人,年发放金额1.6亿元,均通过21万多户存折形式发放,其自身助农取款点布放的自助设备几乎不能识别存折。同时,各涉农金融机构出于维护本行客户群及避免存款流失的目的,均对受理银行卡的品种作了限制,普遍存在“谁布终端只能刷谁的卡”的现象,使持有其他银行卡的村民不能享受到助农取款服务的便利。再如农行凤城支行以发放惠农卡为主,布放的设备以服务惠农卡为主,惠农卡只能在自己的POS机上使用,只有个别号段的银行卡才可以在凤城农商行等其他行的POS机使用。即使跨行可以使用,发卡行都是收费的,导致近一半助农取款终端闲置不用。截至2016年6月末,凤城农商行上半年累计助农取款业务已达到16633笔,金额133.62万元,转账业务267笔,金额25.7万元,手机充值等业务3409笔,金额20.36万元。点均月平均业务量在16笔左右。有42户月均交易笔数不足5笔,甚至有15户连续3个月交易笔数为零。农行凤城支行站点月平均交易32笔。凤城邮政储蓄便民点69.4%为低效站点。
故障率高。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电信设施改造滞后,电信信号较弱甚至覆盖存在盲区,给农村金融服务带来不便。2014年凤城联通公司实行村级光纤改造,改造后由于拨号频率频段设置改变,导致电话支付终端无法完成拨号连接功能。致使凤城农商行开展较好的偏远山区近20家助农取款点的电话支付终端至今仍无法完成业务通信传输功能。目前各品牌金融POS机具相继完成非接改造工作,而电话支付终端机具程序设置无前瞻性,程序更新缓慢。拿凤城农商行在用的某品牌电话支付机具为例,2014年该行大力开展助农取款终端的布放,用了近三个月的时间基本完成村村通工程的布放工作。当时布放的机具没有屏蔽芯片卡降级交易功能,人民银行不允许芯片卡降级交易。而那时凤城农商行正一面对金融POS进行降级改造,一面又大张旗鼓的推广未进行对降级交易设限的助农取款终端。2015年3月末,辽宁省联社限期各家法人机构完成对助农支付终端的降级改造,将近200台支付终端从凤城的5000多平方公里在的村村岔岔集中上来,进行降级改造后再重新布放。之后又因为助农支付终端未开通芯片卡读取功能,对读芯片卡业务再次进行升级。凤城地区各村镇相距较远,每次升级可谓劳民伤财。如今又面临着机具非接改造升级,服务站点机具作用难以发挥。
风险隐患。农村金融服务站点业务过程缺乏监控,站点人员无明确的准入门槛要求,均以行政村的便利店主为主,兼职且仅接受了有限的培训,银行对其无法主动建立有效的工作考核机制。此外,由于服务站点通常设立在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银行机构难以做得到及时跟进日常巡检和业务指导,服务站点的经营情况也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风险凸显。一是站点人员业务不熟练导致操作失误、单边账等情形出现,容易引起农户与服务站点间的经济纠纷。二是监督约束机制缺位。服务站点人员有条件获得农户的银行卡密码等核心信息,容易产生多转少付、盗取银行卡资金等违法行为。三是存在故意虚构交易,骗取佣金的行为。四是功能的多样化导致农村金融服务站点与银行机构网点功能的重合和界限的模糊化,容易误导农户,甚至会导致农户误将金融服务站点当作金融机构的营业网点,引起经济纠纷或可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促进农村金融服务站作用释放的建议
农村金融服务站点的建设,把农村的金融服务网络搭建并延伸覆盖到几乎所有的行政村,是普惠金融的深入发展,意义重大。
合理布局。金融机构在发展农村金融服务站点时,应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严格落实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筛选客户、签订合同、布放机具等各个环节的制度要求,对拟发展对象的情况进行严格审查。要积极将有固定经营业务及场所,业务稳定,业主诚实守信、受人尊重、与人为善、在农民中威信较高的行政村便利店主等发展为服务站点。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巡查、设立投诉电话等加大对服务站点的监督,对不适合的站点建立业务退出机制。同时要积极推进利用电子渠道延伸服务能力,扩大服务覆盖面。紧密结合当地服务需求特点,创新服务内容和金融产品,因地制宜采取多样化的服务措施。要合理布局,减少重复建设,涉农金融机构可在地方政府和基层央行的配合下,联合建立农村金融服务站,涉农金融机构可在同一站内布局差异化的自助终端,也可划片建设,全面实现资源共享。村级组织要充分发挥人缘和地缘优势,协助配合银行金融机构开展“信用村”、“信用户”评定和建设,增强信用评定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夯实农村金融服务信用基础和服务环境。 完善功能。相关部门应优先支持涉农金融机构创造条件在农村地区设置ATM机和发行银行卡,为农民提供更广泛、便利的金融服务。加大ATM布放为村民提供自助服务,村民随时可以通过ATM进行取款、存款、转账等银行柜台服务。要运用第三方支付技术,通过拉卡拉机为村民提供日常生活所必需的金融服务,办理水电费、手机充值、社保缴纳、机票和火车票购买等业务。利用“村民贷”、信用卡等手段,向符合一定条件的村民授信并提供无抵押贷款,满足其农业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随借随还、利率优惠。可将农村各种补助款项、村集体征地拆迁款项发放等业务,交由在当地设立农村金融服务站的金融机构代理,即可促进农村金融服务站点业务活跃,又能确保商业银行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实现商业可持续。
政策扶持。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立足地区实际,制定出台针对农村金融服务站的优惠政策,在服务站选址、装修、农户小额贷款税费减免、布放自助设备财政补贴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把服务站点、自助设备向农村偏远地区不断延伸,增强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动力,增加农村地区金融便民服务供给。这些惠及民生的金融服务,如能得到基层央行及当地政府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工作将会得到更好的推进。建议财税部门对在农村地区配置A T M机、POS机等电子机具出台相应的税收减免政策,加大对增设服务站点、增加硬件设备、开办新业务等财政补贴力度。引导银联、金融机构降低申办银联卡特约商户门槛,减免POS安装费用和POS月租,降低农村地区POS刷卡消费分成费用标准,取消对社会公益事业单位PO S服务收费等,降农民使用银行卡结算的成本。
互联互通。目前,各金融机构在资金投入和功能设置上还比较单一化,没有实现资金融合和功能完全互通。通过破除相关障碍,可以有效地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站点的服务质量和效率,而且能够扩大金融服务站点的业务规模和收入来源,促进涉农金融机构与金融服务站点的合作,增强金融服务站点自我造血能力。各涉农金融机构应大力推动农村支付结算渠道整合及各类支付结算工具的联网通用,对投放到农村地区的各类自助设备均应放开跨行功能,减免收费,使农村有限的金融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涉农金融机构要结合新农合、新农保等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广泛深入开展金融知识宣传,向广大农民宣传推介银行卡、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新型金融工具以及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投资理财、农民工银行卡等金融产品,提高广大农民对新型金融服务工具、金融产品的认知度。同时要加大技术保障,完善农村地区的电信基础设施建设,作好自助设备的及时升级改造,保证设备完好,运行畅通。
向农村尤其是地处相对偏远的农村居民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农民足不出村就能办理金融业务,是农村普惠金融触角的延伸。将此项工作推而广之,需要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站点的收入,提升服务能力,奠定可持续发展基础。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凤城市支行)
农村金融服务站运行缺陷
农村金融服务站基本上由涉农金融机构建设布局,由于要求各异,建设时期不一,无明晰的布局规划,造成农村金融服务站出现重复建设,低效服务,主要作用难以发挥和释放。
重复建设。目前,凤城地区农村金融服务站点由农业银行、农商行和邮政储蓄三家机构设立。凤城地区辖19个乡镇201个行政村,每家机构建设的农村金融服务站都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建设中有的机构为了完成布放指标,存在变相拉关系甚至摊派布放的行为,重量不重效。到2016年6月末三家机构共设农村金融服务站646个,行政村覆盖率321%,平均每个行政村有3.21个农村金融服务站。其中凤城农商行在凤城市各行政村共设立助农取款点214个,覆盖率达到106%;农行凤城支行建设惠农通服务点227个,覆盖率113%;凤城邮政储蓄建设205个便民站,覆盖率102%。各机构在资金投入和功能设置上比较单一,每个服务站点只有一家机构布设电话支付设备和自助设备,而各机构的受理终端存在跨行查询、取现等业务障碍,没有完全实现资金融合和功能互通。
交易清淡。时下,农村年轻人口流出,驻守村子的便利店店主年龄老化,对金融便民服务工具的认可度低。另外农民手上多是存款折,也是一种障碍。比如凤城农商行,其发放粮食直补11万户,新农保10万人,年发放金额1.6亿元,均通过21万多户存折形式发放,其自身助农取款点布放的自助设备几乎不能识别存折。同时,各涉农金融机构出于维护本行客户群及避免存款流失的目的,均对受理银行卡的品种作了限制,普遍存在“谁布终端只能刷谁的卡”的现象,使持有其他银行卡的村民不能享受到助农取款服务的便利。再如农行凤城支行以发放惠农卡为主,布放的设备以服务惠农卡为主,惠农卡只能在自己的POS机上使用,只有个别号段的银行卡才可以在凤城农商行等其他行的POS机使用。即使跨行可以使用,发卡行都是收费的,导致近一半助农取款终端闲置不用。截至2016年6月末,凤城农商行上半年累计助农取款业务已达到16633笔,金额133.62万元,转账业务267笔,金额25.7万元,手机充值等业务3409笔,金额20.36万元。点均月平均业务量在16笔左右。有42户月均交易笔数不足5笔,甚至有15户连续3个月交易笔数为零。农行凤城支行站点月平均交易32笔。凤城邮政储蓄便民点69.4%为低效站点。
故障率高。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电信设施改造滞后,电信信号较弱甚至覆盖存在盲区,给农村金融服务带来不便。2014年凤城联通公司实行村级光纤改造,改造后由于拨号频率频段设置改变,导致电话支付终端无法完成拨号连接功能。致使凤城农商行开展较好的偏远山区近20家助农取款点的电话支付终端至今仍无法完成业务通信传输功能。目前各品牌金融POS机具相继完成非接改造工作,而电话支付终端机具程序设置无前瞻性,程序更新缓慢。拿凤城农商行在用的某品牌电话支付机具为例,2014年该行大力开展助农取款终端的布放,用了近三个月的时间基本完成村村通工程的布放工作。当时布放的机具没有屏蔽芯片卡降级交易功能,人民银行不允许芯片卡降级交易。而那时凤城农商行正一面对金融POS进行降级改造,一面又大张旗鼓的推广未进行对降级交易设限的助农取款终端。2015年3月末,辽宁省联社限期各家法人机构完成对助农支付终端的降级改造,将近200台支付终端从凤城的5000多平方公里在的村村岔岔集中上来,进行降级改造后再重新布放。之后又因为助农支付终端未开通芯片卡读取功能,对读芯片卡业务再次进行升级。凤城地区各村镇相距较远,每次升级可谓劳民伤财。如今又面临着机具非接改造升级,服务站点机具作用难以发挥。
风险隐患。农村金融服务站点业务过程缺乏监控,站点人员无明确的准入门槛要求,均以行政村的便利店主为主,兼职且仅接受了有限的培训,银行对其无法主动建立有效的工作考核机制。此外,由于服务站点通常设立在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银行机构难以做得到及时跟进日常巡检和业务指导,服务站点的经营情况也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风险凸显。一是站点人员业务不熟练导致操作失误、单边账等情形出现,容易引起农户与服务站点间的经济纠纷。二是监督约束机制缺位。服务站点人员有条件获得农户的银行卡密码等核心信息,容易产生多转少付、盗取银行卡资金等违法行为。三是存在故意虚构交易,骗取佣金的行为。四是功能的多样化导致农村金融服务站点与银行机构网点功能的重合和界限的模糊化,容易误导农户,甚至会导致农户误将金融服务站点当作金融机构的营业网点,引起经济纠纷或可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促进农村金融服务站作用释放的建议
农村金融服务站点的建设,把农村的金融服务网络搭建并延伸覆盖到几乎所有的行政村,是普惠金融的深入发展,意义重大。
合理布局。金融机构在发展农村金融服务站点时,应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严格落实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筛选客户、签订合同、布放机具等各个环节的制度要求,对拟发展对象的情况进行严格审查。要积极将有固定经营业务及场所,业务稳定,业主诚实守信、受人尊重、与人为善、在农民中威信较高的行政村便利店主等发展为服务站点。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巡查、设立投诉电话等加大对服务站点的监督,对不适合的站点建立业务退出机制。同时要积极推进利用电子渠道延伸服务能力,扩大服务覆盖面。紧密结合当地服务需求特点,创新服务内容和金融产品,因地制宜采取多样化的服务措施。要合理布局,减少重复建设,涉农金融机构可在地方政府和基层央行的配合下,联合建立农村金融服务站,涉农金融机构可在同一站内布局差异化的自助终端,也可划片建设,全面实现资源共享。村级组织要充分发挥人缘和地缘优势,协助配合银行金融机构开展“信用村”、“信用户”评定和建设,增强信用评定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夯实农村金融服务信用基础和服务环境。 完善功能。相关部门应优先支持涉农金融机构创造条件在农村地区设置ATM机和发行银行卡,为农民提供更广泛、便利的金融服务。加大ATM布放为村民提供自助服务,村民随时可以通过ATM进行取款、存款、转账等银行柜台服务。要运用第三方支付技术,通过拉卡拉机为村民提供日常生活所必需的金融服务,办理水电费、手机充值、社保缴纳、机票和火车票购买等业务。利用“村民贷”、信用卡等手段,向符合一定条件的村民授信并提供无抵押贷款,满足其农业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随借随还、利率优惠。可将农村各种补助款项、村集体征地拆迁款项发放等业务,交由在当地设立农村金融服务站的金融机构代理,即可促进农村金融服务站点业务活跃,又能确保商业银行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实现商业可持续。
政策扶持。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立足地区实际,制定出台针对农村金融服务站的优惠政策,在服务站选址、装修、农户小额贷款税费减免、布放自助设备财政补贴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把服务站点、自助设备向农村偏远地区不断延伸,增强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动力,增加农村地区金融便民服务供给。这些惠及民生的金融服务,如能得到基层央行及当地政府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工作将会得到更好的推进。建议财税部门对在农村地区配置A T M机、POS机等电子机具出台相应的税收减免政策,加大对增设服务站点、增加硬件设备、开办新业务等财政补贴力度。引导银联、金融机构降低申办银联卡特约商户门槛,减免POS安装费用和POS月租,降低农村地区POS刷卡消费分成费用标准,取消对社会公益事业单位PO S服务收费等,降农民使用银行卡结算的成本。
互联互通。目前,各金融机构在资金投入和功能设置上还比较单一化,没有实现资金融合和功能完全互通。通过破除相关障碍,可以有效地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站点的服务质量和效率,而且能够扩大金融服务站点的业务规模和收入来源,促进涉农金融机构与金融服务站点的合作,增强金融服务站点自我造血能力。各涉农金融机构应大力推动农村支付结算渠道整合及各类支付结算工具的联网通用,对投放到农村地区的各类自助设备均应放开跨行功能,减免收费,使农村有限的金融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涉农金融机构要结合新农合、新农保等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广泛深入开展金融知识宣传,向广大农民宣传推介银行卡、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新型金融工具以及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投资理财、农民工银行卡等金融产品,提高广大农民对新型金融服务工具、金融产品的认知度。同时要加大技术保障,完善农村地区的电信基础设施建设,作好自助设备的及时升级改造,保证设备完好,运行畅通。
向农村尤其是地处相对偏远的农村居民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农民足不出村就能办理金融业务,是农村普惠金融触角的延伸。将此项工作推而广之,需要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站点的收入,提升服务能力,奠定可持续发展基础。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凤城市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