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激活高中数学课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_tia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数学面临深刻变化。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参与下,高中数学教学改革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何运用现代技术,实现教育改革,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呢?很多一线教师和教育专家基本上达成一个共识,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实现教学效率最大化。应该在教学中积极实践,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进行信息化构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更好地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从而实现数学高效课堂目标。
  1.利用多媒体实现化抽象为形象。高中数学最让学生头疼的就是抽象,尤其对部分缺乏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的学生来说,数学原理简直难以琢磨。教师借助多媒体化抽象为形象、化无形为有形的优势,使抽象、复杂的思维活动变得形象、简单,降低学习难度,消除学生对数学的畏惧心理。数学学习目标之一是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立体几何是其中最典型的学习内容。对于初接触立体几何的学生而言,很多学生想象不出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成为传统教学中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过去数学教师常说的话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学会数学的。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发挥多媒体直观、动态的优势,向学生展示图形形成、变化的过程,并对复杂图形的构成进行分解、再组合,让立体图形动起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观察、分析、理解,领会图形中各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度量关系,以及图形本身具有的性质和特点。这样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数学学习的抽象性和深奥性,并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的互相作用,激发学生思维灵感,最大限度地强化学习效果。目前,在化抽象为形象、化无形为有形、化繁为简方面,多媒体有其他教学方法无法代替的作用,是优化高中数学教学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2.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突破重难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思维阻塞,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引导、启发。在学生学习抽象理论出现难点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工具创设的直观性、形象性情境进行演示。还可以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化静为动,增强学生的记忆,如利用几何画板,通过学生操作探索,得出规律和结论。
  3.信息技术对学生有效学习的促进——从不能到高效。对于大量重复性随机数问题的演示,要用人力实现基本是不可能的,而对于大量重复机械操作却是计算机特长。在讲解随机现象与概率时,采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实验体现了信息技术运用在教学中得天独厚的优势。如“随机现象与概率”,在进行概率教学实践时,通过计算机模拟掷硬币,让学生从实验中获得概率概念的经验认识。由于随机试验结果不确定,导致试验之前无法预料哪一个结果会出现,表面看无规律可循,但当我们大量重复实验时,实验的每一个结果都会出现频率的稳定性。应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会这一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实验次数少的则可由学生实践操作;如果实验次数需要大量重复,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则存在很大困难,而在计算机模拟实验中,只要输入模拟实验的次数,计算机就能立即非常轻松地给出实验结论或实验分析结果。对于计算机掷硬币这样的演示过程,随着我们设置掷硬币次数的不同,正、负面的频率不一样,但学生在利用计算机模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设置掷硬币的次数越大,则硬币正、负面的频率越接近(相同),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率直觉,确切理解随机数和概率的概念。
  4.巧妙运用多媒体,将学生带入数学殿堂。高中阶段数学知识结构有了很大变化,对学生具有的理解和领悟能力有更高要求,这些事实令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望而生畏。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快激起学生求知欲和学习信心,把学生思绪带入数学世界之中,这一问题成为教师面临的巨大挑战。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把晦涩的数学知识做成形象生动的动画,用色彩、图形的分类和变化将数学知识形象、直观地呈现给学生,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让数学学习由难到简,帮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找到挑战数学的动力和信心。如很多学生面对高中立体几何时感到很头痛,立体几何不但要求学生牢记定义进行连贯、严谨的推导,更要求学生运用视觉思维、空间思维想象能力解决问题。对此,多媒体可以将生活中的几何现象形象地展现给学生,并运用多媒体让几何图形运动起来,帮助学生通过观摩几何图形的形成和变化分析问题。这样借助多媒体将几何知识直观地联系生活,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掌握几何知识,不但有效地攻克教学难点,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由此可见,多媒体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让学生克服困难、找到学习的乐趣,主动投身数学学习之中。
  5.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做“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并作为数学设计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多媒体技术正好是创设真实情境的有效工具。如果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则更能达到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因此我认为应让学生更多地操作电脑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再发现,体验数学美的魅力。如在上三角函数的图像、“立体几何”导言课时,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使教学内容得到深化。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发展学生的联想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有效降低学生对数学的恐惧。使学生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某种意义。
  6.信息技术方便地实现数学对象的多重表示。信息技术使数学概念、理论及数学问题容易地用数字的、图形的、符号的、语言的等多种方式表达。学生可以在这些表示法之间自由转换,既可以用计算机或计算器的数据处理分析功能、作图功能、可视性与动态显示效果,又可以通过图形方法或数值方法探索数学,使得“多重表示与表示互相转换”这一重要学习理论的实现成为可能。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从“精互同”教学模式的“精”这个角度探讨如何让大学数学课堂变得富有诗意。“精”主要包含:教材精挑细选、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师生共同精备多元化教案和教师具有精湛的教学艺术。  关键词: 教学方法 高等数学 教学艺术 教学内容  著名数学家谷超豪院士认为:数学和诗词有许多相通之处,如数学重视“对称”,诗词讲究“对仗”。数学之美是对称和谐之美,诗词之美是对仗意境之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隆菲尔
初中语文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学生语文素养培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影响。综合考虑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依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及个性需求,创新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模式,为语
摘 要: 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写作教学的启蒙阶段,对学生以后升入高年级的写作水平将产生直接的影响,那么如何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实施科学有效的写话教学呢?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此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新课程 小学语文 写话教学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有助于学生基础知识积累的丰富。因此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除了基础知识教学外,基础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小学低年级学生
“绘本”起源于西方,诞生于19世纪后半叶的欧美,英语称之为“Picture Book”。顾名思义,绘本书的内容是由图画与文字共同组成的。绘本书题材丰富,图画精美,文字简短,适合各个年龄儿童阅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绘本阅读的价值。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笔者尝试以绘本阅读为载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一、利用绘本,激发学生
期刊
摘 要: 小学语文要求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学会关注社会,热爱生活,并善于表达,六年级语文的阅读量相对较多,学生在学习中对许多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但在语文表达和写作上时常产生很多困惑。作者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对如何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架设阅读和写作的桥梁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 语文教学 阅读与写作  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
摘 要: 概率论中的古典概率计算方法很容易推理得出,但是有些实际问题的样本空间和随机事件的样本点计数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利用排列组合计算样本点个数很容易重复或遗漏,从而导致古典概率计算错误.  关键词: 古典概率 样本点 错误解法
摘 要: 函数是中学数学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作为一节中考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以二次函数在面积最值问题中的应用为载体,旨在引导学生利用函数方法研究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四个例题设计上,本课在难度上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在梳理知识的同时,提炼基本的数学方法.  关键词: 二次函数 面积 最值
摘 要: 高三核心概念复习绝对不是将概念定义简单罗列,而应有结构观、整体观、系统观、价值观与育人观,要聚焦概念的联系、方法、思想,改变学生单纯记忆、简单模仿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厘清概念的来龙去脉,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掌握方法,思想引领,发展学生的概念应用和迁移能力。  关键词: 高三复习 核心概念 联系 方法 思想
前言 独立成分分析(ICA)方法是一种数据驱动的分析方法。它试图将多维数据分解为若干个相互统计独立的分量。在fMRI数据分析中,它可以在不对实验的任务进行任何假设前提下分
摘 要: 优质课堂是师生共同塑造的艺术,提升课堂质量的关键途径是优化教学细节、追求高效教学。让我们静下心来,创设媒体情境,激发探究兴趣;通过编制口诀、谚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多彩的数学课堂;以生活情境作为知识承载媒介,实现教学生活化回归;因时而动,及时提问。从而打造数学优质课堂。  关键词: 初中数学 生活化课堂 创建课堂  1.创设为媒体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多媒体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