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合理利用土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各个国家和地区都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土地流转也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有关农村土地流转相关文献的阅读,对农村土地流转的研究意义、特点及形式、制约因素及措施完善等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且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进一步的全面研究提供方向。
一、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专家、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土地流转领域,在各自领域内学术界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运用不同方法展开大量研究。
1.国内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现状的研究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推行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农村土地流转的规模逐步增大,程度逐渐加深,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对此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张成君,王万江(2002)针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存在问题,提出了以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制为基础,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选择有效的土地流转形式,以加强其规范和管理。叶剑平,蒋妍(2006)利用中国人民大学和美国农村发展研究所调查的我国17省农村土地数据,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现状和特点进行阐述,认为我国农地市场处于初级阶段,发育缓慢,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特征。
2.国内关于农村土地流转动因的研究
许多学者展开了对农村土地流转动因的研究,徐旭,蒋文华,应风其(2002)认为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土地流转能够短时期得到比较快的发展,究其动因,主要是广大农户参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各级政府的推动及工商业主需求拉动的结果。张红宇((2002)认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速度加快是非农产业收入同土地经营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的结果。林哲,柯迪(2006)在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现象的基础上指出,农村劳动力总量的下降为农村土地流转,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提供了制度保障;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从事非农务工活动,出现土地的相对剩余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了物质基础。刘艳,韩红(2008 )认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村土地顺利流转的前提和基础,由此认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会使农村土地流转变动普遍和频繁。江淑斌,苏群(2012)认为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和非农部门工资上升是农村劳动力寻求非农就业的动力,通过研究短期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与农村土地流转的关系表明,农业收入下降推动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抑制农村土地流转;而非农部门工资上升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有利于推动农村土地流转。
3.国内关于农村土地流转影响因素的研究
许多学者从不同视角阐述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因素。钟太洋,黄贤金,孔苹(2005)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农地产权状况对农户土地租赁意愿的影响。包宗顺,徐志明等(2009)利用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和政府部门农村土地流转统计资料,对江苏农村土地流转的区域差异、影响因素和现存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水平、劳动力文化素质、人均纯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和农业生产结构均对农村土地流转有显著影响。徐珍源,孔祥智(2010)采用Logistic模型研究影响转出农地农户选择流转期限的深层次原因。发现缺乏养老保险与失业保险仍然是阻碍土地耕作者获得长期流转使用权的最主要因素。
4.国内关于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研究
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的深化,在我国广大农村出现了不同的土地流转模式创新。张曙光(2010)通过对北京通州、山东宁阳、成都郭县和崇州市等地6个案例的流转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揭示了指标交易与土地流转的本质差别,并讨论了政府行为和农村金融在土地流转中的作用,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高万林,李祯等(2010)对我国部分地区农民承包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创新的“宅基地换房、换社保”政府主导模式、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流转农民主导模式、“确权赋能”土地产权综合改革模式、农用地规模化租赁性经营模式、农民承包地股份合作模式等五种典型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就此提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配套措施的政策建议。
二、国内研究文献述评
目前,不管是国内有许多学者对城乡经济发展、土地交易或者农村土地流转展开研究,形成城乡经济发展、土地流转的系列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视角,综合多种学科,运用多种方法,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方式展开对这一热点领域的研究,归纳起来有如下三大类:第一类是基于制度视角的研究,主要从国家政策和法律、土地产权和制度方面展开研究;第二类是基于参与主体视角的研究,主要是从参与土地流转的各方主体,如国家、基层政府、农民、土地流转市场的评估和交易等中介组织;第三类是基于土地流轉驱动因素视角的研究,主要是从土地流转动力及影响因素、运转状况评价、配套社会保障、农户权益及公平效率等方面展开研究。但就总体而言,这些并不是互相排斥、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祸合的。基于此,笔者认为尽管各国受经济体制运行的影响,各国的土地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意识形态观念、基本国情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或者区别,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内涵和概念界定、土地流转具体模式和称谓也各不相同,但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存在许多明显的共同点:一是都肯定农村土地流转的正面作用,认为其对农业的规模生产、集约经营,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生产效益、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社会总效用、缩短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二是都肯定明晰界定农村土地产权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展的正面作用;三是土地流转市场建设要循序渐进,要充分考虑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不同,劳动力成本、市场化程度不同,农村土地流转需求也存在差异。因而,尽管学术界在农村土地流转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对于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健康发展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和指导意义。但是,就己有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而言,尚有改进的余地和完善的空间。
从我国国内有关农村土地流转的己有研究成果来看,不同学者从社会背景、历史角度及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历史变迁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概括,同时还从社会学、经济学、法学视角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社会影响、经济效应及参与农户权益保障等方面进行阐述与评价。另外,我国有关农村土地流转的已有研究成果仍存在理论体系不全,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等欠缺。尤其在党中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增强农民消费能力,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进程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健康发展对其理论和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郁俊莉,孔维.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基于产业支撑和粮食安全的视角[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11-16.
[2]朱佳,金丽馥. 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股份制的探索[J]. 中国集体经济,2015,07:1-3.
[3]赵祯煜. 浅谈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J]. 当代经济,2015,04:87-89.
一、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专家、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土地流转领域,在各自领域内学术界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运用不同方法展开大量研究。
1.国内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现状的研究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推行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农村土地流转的规模逐步增大,程度逐渐加深,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对此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张成君,王万江(2002)针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存在问题,提出了以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制为基础,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选择有效的土地流转形式,以加强其规范和管理。叶剑平,蒋妍(2006)利用中国人民大学和美国农村发展研究所调查的我国17省农村土地数据,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现状和特点进行阐述,认为我国农地市场处于初级阶段,发育缓慢,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特征。
2.国内关于农村土地流转动因的研究
许多学者展开了对农村土地流转动因的研究,徐旭,蒋文华,应风其(2002)认为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土地流转能够短时期得到比较快的发展,究其动因,主要是广大农户参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各级政府的推动及工商业主需求拉动的结果。张红宇((2002)认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速度加快是非农产业收入同土地经营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的结果。林哲,柯迪(2006)在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现象的基础上指出,农村劳动力总量的下降为农村土地流转,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提供了制度保障;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从事非农务工活动,出现土地的相对剩余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了物质基础。刘艳,韩红(2008 )认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村土地顺利流转的前提和基础,由此认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会使农村土地流转变动普遍和频繁。江淑斌,苏群(2012)认为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和非农部门工资上升是农村劳动力寻求非农就业的动力,通过研究短期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与农村土地流转的关系表明,农业收入下降推动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抑制农村土地流转;而非农部门工资上升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有利于推动农村土地流转。
3.国内关于农村土地流转影响因素的研究
许多学者从不同视角阐述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因素。钟太洋,黄贤金,孔苹(2005)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农地产权状况对农户土地租赁意愿的影响。包宗顺,徐志明等(2009)利用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和政府部门农村土地流转统计资料,对江苏农村土地流转的区域差异、影响因素和现存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水平、劳动力文化素质、人均纯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和农业生产结构均对农村土地流转有显著影响。徐珍源,孔祥智(2010)采用Logistic模型研究影响转出农地农户选择流转期限的深层次原因。发现缺乏养老保险与失业保险仍然是阻碍土地耕作者获得长期流转使用权的最主要因素。
4.国内关于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研究
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的深化,在我国广大农村出现了不同的土地流转模式创新。张曙光(2010)通过对北京通州、山东宁阳、成都郭县和崇州市等地6个案例的流转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揭示了指标交易与土地流转的本质差别,并讨论了政府行为和农村金融在土地流转中的作用,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高万林,李祯等(2010)对我国部分地区农民承包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创新的“宅基地换房、换社保”政府主导模式、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流转农民主导模式、“确权赋能”土地产权综合改革模式、农用地规模化租赁性经营模式、农民承包地股份合作模式等五种典型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就此提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配套措施的政策建议。
二、国内研究文献述评
目前,不管是国内有许多学者对城乡经济发展、土地交易或者农村土地流转展开研究,形成城乡经济发展、土地流转的系列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视角,综合多种学科,运用多种方法,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方式展开对这一热点领域的研究,归纳起来有如下三大类:第一类是基于制度视角的研究,主要从国家政策和法律、土地产权和制度方面展开研究;第二类是基于参与主体视角的研究,主要是从参与土地流转的各方主体,如国家、基层政府、农民、土地流转市场的评估和交易等中介组织;第三类是基于土地流轉驱动因素视角的研究,主要是从土地流转动力及影响因素、运转状况评价、配套社会保障、农户权益及公平效率等方面展开研究。但就总体而言,这些并不是互相排斥、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祸合的。基于此,笔者认为尽管各国受经济体制运行的影响,各国的土地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意识形态观念、基本国情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或者区别,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内涵和概念界定、土地流转具体模式和称谓也各不相同,但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存在许多明显的共同点:一是都肯定农村土地流转的正面作用,认为其对农业的规模生产、集约经营,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生产效益、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社会总效用、缩短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二是都肯定明晰界定农村土地产权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展的正面作用;三是土地流转市场建设要循序渐进,要充分考虑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不同,劳动力成本、市场化程度不同,农村土地流转需求也存在差异。因而,尽管学术界在农村土地流转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对于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健康发展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和指导意义。但是,就己有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而言,尚有改进的余地和完善的空间。
从我国国内有关农村土地流转的己有研究成果来看,不同学者从社会背景、历史角度及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历史变迁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概括,同时还从社会学、经济学、法学视角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社会影响、经济效应及参与农户权益保障等方面进行阐述与评价。另外,我国有关农村土地流转的已有研究成果仍存在理论体系不全,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等欠缺。尤其在党中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增强农民消费能力,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进程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健康发展对其理论和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郁俊莉,孔维.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基于产业支撑和粮食安全的视角[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11-16.
[2]朱佳,金丽馥. 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股份制的探索[J]. 中国集体经济,2015,07:1-3.
[3]赵祯煜. 浅谈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J]. 当代经济,2015,04: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