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研究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czxx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国家或地区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王牌动力。而河南是中国的农业大省,关系到国计民生,所以研究其城镇化的发展道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分析了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现状、问题以及解决路径。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镇布局
  1.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河南省是我国的农业粮食大省,同时也是相对贫穷落后的地区,对于寻找发展突破点,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更好更快地走上新型城镇化道路更是迫切,因此分析城镇化发展现状和问题就显得极为重要。
  1.1河南省城镇化发展的现状综合分析
  1.1.1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促使经济效益不断增加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河南省经济实现了快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城镇化对社会经济的贡献日趋增大,我省的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加,从2007年的15012.46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29810.1亿元,同时人均GDP也由2007年的16012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28661亿元,实现了省内经济的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也基本维持在30%左右。
  1.1.2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有了明显改善
  产业是立城之本,强城之基。加快推进产业化不仅可以壮大城镇经济实力,而且还可以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的互动发展。近几年河南逐渐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特别是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服务业发展明显提速,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我省的第二、三产业的产值都有所上升,为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奠定了物质基础。至2013年各市的第二、三产业产值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使我省非农产业支撑有了很大的改善,反过来又存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1.2城镇化进程面临的主要问题
  1.2.1城镇结构安排不合理
  河南省从结构上看,发展状况基本呈现了自北向南的方向,中部以北靠近京广铁路和陇海铁路的地区发展较快,城镇布局密集,能够产生生产集聚效应。而我省西南部地区没有大城市,多数是中小型农业城市,而且分布比较分散,不容易带动区域的发展。布局不合理必然导致综合实力薄弱,河南省虽然是我国的粮食和人口第一大省,但是它的经济实力却与其人口规模不相适应,特别是缺乏一个能够对周边城市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国家中心城市。河南省会郑州虽然在全国有一定的竞争能力,但是它对周围城市的辐射能力仍然比较差,城市综合实力和区域影响力不够强大。
  1.2.2产业结构安排不合理
  2011年我省第一产业占全国水平的7.4%,第二产业占全国水平的7.0%,而第三产业却只占全国水平3.9%,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也由2005年的17.9:52.1:30变成了2011年的13.0:57.3:29.7。2011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27.0%,低于全国水平。由此可见,河南省第三产业发展还不够完全,还不能够对全省经济增长形成很好的推动力,形不成较强的集聚效应。
  1.2.3城乡差距逐年加大,城乡统筹矛盾更加突出。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我省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同时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1998年我省的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的2.26倍,2011年增加到了2.76倍,城乡收入差距逐渐加大。图表23 城镇和农村可支配收入的变化
  数据来源:2012年《河南省统计年鉴》
  1.2.4城镇化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省在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重经济效益而轻社会效益,只关注眼前的利益而忽略长远利益等种种弊病;城镇化管理的核心重点排错位置,局限在城镇规模的扩大上,而不关注城镇的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和特色文化方面;基层县、镇由于知识性人才的缺乏,没有相应的人员对城镇进行合理的规划进而提出相应的管理政策,管理技术和监督机制仍不够完善。这些问题的暴露也给我省敲了警钟:城镇化管理水平急需提高。
  2.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的路径
  2.1优化城镇结构体系
  。在推进河南省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合理扩大城市规模、优化城镇结构体系、不断强化城市的功能、增强各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促进中原经济区的发展。目前,河南虽然城市很多,但是大城市却很少,都是一些小城镇,而且分布比较分散,整体来说就是缺少像广州、沈阳那样大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所以我省要积极培育壮大区域性中心城市,逐渐拓展城市的规模,增强其辐射能力和集聚效应,进而提升本省的综合实力。首先,大力促进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提高支撑能力;其次,着重培养我省中心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增强辐射能力;再次,要把发展比较好的县域弃县立市,增强承载能力;最后,从城市郊区等开始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
  2.2改善产业结构
  。河南省经济的主要来源是粮食生产,工业化比较落后。所以要以新型工业化为纽带,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是相辅相成的,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和第二、三产业形成的集聚效应能够有效的增加城镇的就业机会,为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和城镇居民的提供了稳定的工作岗位,从而保证了他们生活的稳定经济来源。同时,我省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其核心重点是靠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来带动城镇化,它是城镇化发展的后续动力,所以政府要加大对服务业的支出,实现服务业的进一步提升。
  2.3推动城乡一体化
  。城乡差距的不断拉大,城乡统筹矛盾的突出,对我省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有着不利的影响,甚至会造成社会的动乱。政府部门应该采取适当措施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一体化。运用工业化的理念、工业化设备、工业化的成果对农业进行支持,形成“以市带乡”的局面;不断推动农村人口向城市有序的转移,增加农民的收入,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加快城镇公共服务业向农村的深入,保证农民也能享受到城镇居民所享有的东西;对农民进行适当的教育培训,使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技能都能有所提高,增加就业的机会。
  2.4规划和管理同时跟进
  。规划是管理的前提条件和理论依据,而管理则是规划的具体实施。必须以据《城乡规划法》的有关规定对城镇化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而不能随意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城镇化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才能有效的解决我省城镇化建设和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我省应建立规划执行联席委员会,并且由市级规划部门牵头;还应成立规划统筹委员会,交由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市级规划部门主要领导负责。制定切实落实规划的约束措施,分级对规划的执行过程进行监督、统筹协调。同时要完善城镇化的监督管理体系,管理人员要严格依法行政,彻底改变重建设轻管理的局面,促进城镇化的发展走上新台阶。(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 赵树德.河南省城镇化问题的思考[J].中州建设,2006,(8):6-11.
  [2] 李冬晓.推进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的对策与建议[J].中国经贸,2012,(2).
  [3] 刘嘉汉.统筹城乡背景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成都:西北财经大学,2011.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特别强调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已”,其中严以用权是关键,是领导干部的为政之要.rn如何严以用权,既是领导干
关于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创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体系中最具创新特点与时代特色的组成部分之一。其核心是对党的性质的新认识,其重点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其本质是立
贵州由于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很多的小城镇都建立在缓坡、山腰和丘陵间。土地资源欠缺是实情,要想实现科学合理的发展小城镇,扩大小城镇的现状,在土地规划利用上就必须结合区域情况
作者简介:  王春秋(1983-),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大学旅游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经济法研究。  摘 要:“法商结合”概念是在法制化迅猛发展的前提下应运而生的,基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商结合”商科教育雏形的形成和德国锡根大学“法商结合”专业的首创的背景,本文尝试提出将“法商结合”教育理念,融入经管类的《经济法》课程教学中,进而分析如何将“法商结合”理念具体践行到《经济法》教学实践。 
江泽民总书记在去年年底一次重要讲话中,对近两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作了回顾和总结,并提出有三条经验值得记取,其中首要的一条经验是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他
本刊理事单位首次联谊会于2000年11月28日在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举行。出席的理事单位(排名不分先后)有:上海东浩国际服务贸易(集团)公司、上海对外服务有限公司、上海汽车进出
浦城县为福建省第三大县,耕地面积50.47万亩,其中水田面积49.08万亩,宜烟面积23万亩,次宜烟面积22万亩,是福建省最具发展潜力的烟叶种植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