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建筑不死的灵魂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l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清晰描述古国都城的小桥流水、亭台水榭、飞檐走壁、庭院深深、精巧建筑、曲径通幽的中国唐宋时期建筑之美。中国的建筑是写意的、抒情的、自然的,它不追求雄伟、高大,但追求意境和艺术;它不执着单体建筑的体型,但追求整体建筑的和谐。中国的建筑从来不是一栋房子,而是一种生活。
  东方建筑是整体的。中国人在建筑时,考虑最多的是整体布局,思考的是系统的和谐。突兀的建筑在中国是少见的,建筑成为整体环境的一部分。漫步在北京的颐和园,感受昆明湖的深幽、长廊的曲径、楼阁的飞檐、山端陡峭的建筑,让人觉得心旷神怡,浑然一体美不胜收。
  东方建筑是大气的。古人建筑风格的大气,不是体现在高度上,而是在建筑的宽度和建筑曲径的深度上,让人进入大观园,就迷途难返,建筑气势大气磅礴。晋商乔致庸的乔家大院是中国民间建筑最为气势雄伟的。厅堂、中堂、祠堂、花园、书房、私塾、前庭、后院、厨房、门房、账房、金库等等,几乎在一个庭院中就囊括了整个世界。
  东方建筑是自然的。中国人的建筑在选址、方位等方面都极尽可能的顺遂自然的造化。建筑的风格、建筑的式样完全和自然合二为一。周庄的建筑是在水上的,小巷深深、石板青青、小桥流水、炊烟渺渺,建筑的木材、建筑的阁楼、建筑的楼梯、建筑的庭院都和这里的自然环境和谐一致。
  东方建筑是抒情的。古人的建筑风格是传达人的情感世界,建筑是人情感的外露,建筑形式是人情感的宣泄,而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又是精巧而含蓄的。丽江古城是中国最能传达情感的古建筑群,那里的建筑依山傍水,建筑的材料就地取材,建筑的连廊、建筑的卧室、建筑的书房、建筑的庭院都紧凑而精致,夜半时分的鼾声在流水中沉积,情歌的对唱自然演绎很多勾魂的缠绵。
  东方建筑是安身的。古国的建筑从来都不是建筑本身,而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庭院式封闭的建筑风格,把主人的身心安放在自己的梦境里。当走进扬州的个园,其精巧的建筑风格,竹叶深深的曲径,水榭亭台的沟连,让所有身处其中的人流连忘返。
  东方建筑是静心的。中国古建筑从来不追求喧哗,从来都是宁静的。正如“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境界。徽派的西递、宏村,那里的山、那里的水和建筑的风格,构成了静水流深的雅致,身在那里的人们总会觉得天地自然之间,不过尔尔。
  东方建筑是出神的。古人在建筑房屋时,首先想到的不是建筑本身的设计风格或者建筑规模,而是建筑的出神入化处在哪里?如何让建筑跟主人的元神进行沟通,达到神器切合。走进苏州的留园,其精妙处、构思点、建筑物、点染景、水流处、假山型,都巧夺天工的美轮美奂,神魂颠倒又神清气爽。
  东方建筑是天人合一的。中国建筑之所以是全球文化和建筑文明当中的璀璨明珠,其全部意义就在于建筑的境界是天人合一的。建筑本身从来都是人心、人性、人格的表达,而建筑在表达人的建筑追求时,又必须道法自然,建筑和自然和谐相处,从而达到建筑的天人合一意境。凤凰古城、朱家角、乌镇、同里、西塘、兴城古镇、拙政园,这些建筑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水一曲、一亭一院、一山一寺、一钟一禅,都透着中国古人的究天地精神的建筑思想。当下的世界是开放的,如今的中国建筑灵魂是回归的时候了,但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东方建筑文明的精神和西方建筑的风格融合贯通的一次革命。我一直期待,就像我总在梦中回到那个——没有被战火强盗劫掠的世界艺术名园:圆明园。
其他文献
熬,从火,敖声。“敖”有“抬高”的意思,与“火”联起来表示“隔空加热”,原指烹调工序,引申到人文领域,有“艰苦修行、持久忍耐、终成正果”的意思,所谓“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人们在劝解受过挫折、心情处于低谷的人时,常常会说,慢慢熬吧,总会有出头的日子。“慢慢”是过程,说多长就有多长;出头之日是结果,在这里还只是预期。  人生天地间,无论你如何年轻,如何坚强,如何伟大,也很难逾越一个“熬”字。有人说,生
期刊
翻开隋唐史,征高句丽之战占据着整个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地位,自隋文帝开始,中国就将征讨高句丽作为国家的一项战略任务,尽管多次面临失败,尽管可能导致国破家亡,可一代又一代的隋唐政治精英们始终没有放弃一个战略目标:消灭高句丽。  高句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隋唐君主不倦征伐的根本原因到底在哪里?遗憾的是,大多数史书对于征伐的原因都是从表面上一带而过的,无非就是“不顺天命”、“不臣之礼”,没有涉及征伐的深
期刊
近读《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见太史公在叙述了扁鹊、仓公二人的传奇故事之后,作了这样的评论:女无美恶,居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疑。故扁鹊以其伎见殃,仓公乃匿迹自隐而当刑。缇萦通尺牍,父得以后宁。故老子曰“美好者不祥之器”,岂谓扁鹊等邪?若仓公者,可谓近之矣。  太史公结合自身的经历,愤然指出,扁鹊是因为拥有超绝的医术而被人伤害,仓公因有意隐居而横遭殃祸。又引用了老子的话说,美好杰出的人是不吉祥的
期刊
离为火,乾为天,火光上升,而天在上,其性相同,是为同人,象征大家同心同德,也就是聚集的意思。上一卦是否卦,经历了大的磨难后,人们开始懂得团结,所以接下来便是同人卦。  同人卦的卦画是一阴五阳。从卦象上分析,上卦为乾为天,下卦为离为火,在天底下升起一堆火,便是同人的卦象,也是原始期间人类生活的写照。大家聚集在篝火旁一起取暖,烤食物,商讨关于生存的问题,一同载歌载舞共享欢乐时光,尽管条件如此艰苦,但大
期刊
文学更多地供大众消遣,而不是让每个人的阅读都上升到哲学高度。严肃的作品有人看,但人数不多,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客观表现。  近日,《收获》杂志再度捧回“上海市著名商标”大匾,这已是该杂志连续四届获此殊荣。作为一本纯文学杂志,《收获》在市场上的求生可谓步步艰辛,它的发展轨迹折射了我国当前纯文学期刊的艰难处境。  如今不是文学期刊的黄金年代。读者越来越少,印数越来越少,市场越来越少,谁都看得出来,《收获》
期刊
这一章,老子描述了“道”的存在和运行,这是《道德经》里很重要的内容。主要包括:“有物混成”,用以说明“道”是浑朴状态的,它是圆满和谐的整体,并非由不同因素组合而成的。道无声无形,先天地而存在,循环运行不息,是产生天地万物之母。道是一个绝对体,现实世界的一切都是相对而存在的,而唯有道是独一无二的,所以道是“独立而不改”的。在本章里,老子提出“道”“人”“天”“地”这四个存在,道不会随着变动运转而消失
期刊
“画境中水榭亭台,那是梦里老家;现房版水泥钢筋,这是此刻我家;建筑越长越高大,我失去立足的地方;何时让我重回那古国梦乡:青砖、红瓦、石桥、曲水、木屋、石板、亭台、假山、游鱼、闺房、茶香、晨钟、暮鼓、炊烟、竹林还有曲径通幽的后花园呢?”  建筑是凝固的文化,建筑是厚重历史的诉说,建筑是人类的家园。无论建筑如何变幻,说到底,建筑还是回归安放身心的地方。让身心自在、让建筑与人和谐,让建筑与自然统一,是所
期刊
在我们已经习惯了用电脑“写字”的时代,绝大多数高校的高考录取通知书都是用电脑打印出来的,而陕西师范大学却回归传统,由学校的老教授用毛笔,一笔一画地给学生填写录取通知书。这饱蘸浓墨、别出心裁的录取通知书也成了近日网友热议的话题。  因为关注度高,“陕西师范大学录取通知书”等相关字样已经自动生成为搜索关键字,并在一夜之间迅速上升为热门话题排行榜首位。以“手写录取通知书”为议题的讨论吸引了300多万网友
期刊
世界上的好多民族都对数目“三”有着特别的好感。从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来看,还很难证明这种偏好是从一个源头传播出去的,它们各自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生长的土壤。  拿中华文化来说,作为传统文化支柱之一的《易经》八卦,就是由三画组成的。这是迄今所知的以三为一体的最早图形。为什么八卦偏是三画,而不是两画或者四画,便是一个很不容易说得清楚的难题。有人认为作为宇宙原始的“太极元气”,便是“函三为一”的,就是说,它是
期刊
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及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到现在中国古建筑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上蜿蜒万里的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建于隋代的河北赵县的安济桥,在科学技术同艺术的完美结合上,走在世界桥梁科学的前列,现存的高达六十七点一米的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是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北京明、清两代的故宫,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精美、保存完整的大规模建筑群。至于我国的古典园林,它的独特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