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流浪儿童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对于解决流浪儿童问题更为关键的是完善救助模式,减少重复流浪现象。本文在社会工作专业视角下,通过深入访谈,定性分析和构想新型救助模式,并为救助模式的根本改善提供些许智力支持。
【关键词】流浪儿童;救助模式;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6)01-014-01
一、现行救助模式
“以救助中心为依托的机构救助模式”是我国流浪救助保护工作的主流模式。至2015年我国已有300余家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然而其对流浪儿童的救助仅仅是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然后将其遣送回家,走上了一条流浪—遣送—流浪的循环轨道,并没有改变收容遣送的性质。
南京市救助保护中心顾科长这样叙述的“目前的救助模式基本上是在新旧救助模式之间的一个过渡,救助模式越来越向社工方面靠,救助的主干力量逐渐凸显。但基本上还是以找家为主要的救助思路和方向,毕竟我们只是临时救助的性质。”中心社工对救助模式的阐述是这样的“我们只是临时性的救助,最后都是由其家人或亲属接送回家或由我们工作人员护送回乡,当我们把流浪儿童送回去的时候就完成了职责转移;而时间长的,我们会对其教育和管理,但最终都是要返回家乡的。”
二、现行救助模式的局限
首先,当前救助模式的救助目标单一,基本上还是以找家为最主要的救助思路和方向。而访谈中的陈某当被问及最害怕什么时,她的回答是“回家”。单纯以找家为目标的救助模式使得流浪儿童的数量居高不下,救助成效大打折扣,重复救助频繁出现,救助资源被浪费。
第二,救助内容的表象性。通过实地观察和整理访谈资料,可以看出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事实上遵循的是控制为本的救助理念,提供的救助服务一般都是外在的,对于心理方面更深层次的救助较少。基本上还是以保障性救助为主,针对流浪儿童的发展性救助较少。
第三,救助方法的专业性不足,救助队伍的专业性不足。流浪儿童救助机构的工作人员队伍基本上由原收容遣送制度下的工作队伍转化而来。由于救助队伍的来源多样化,又长期受收容遣送的制度理念和工作方法的影响,社会工作理念和专业方法及其专业人才又未能在短时间内全面进入救助管理工作中产生和发挥主导性作用,因此,在当前的流浪儿童救助工作中,存在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非专业化、非系统化的救助占据主导地位。
第四,有关流浪儿童救助的法规政策不健全,救助工作的不确定性很大,同时政策法规的不健全也导致各级政府及部门之间难以形成救助合力。访谈中,顾科长说到“我们这个工作很特殊,是跟人打交道的,还是多多少少存在点心理或行为问题的未成年人,要承担很大的风险。比如孩子进来时我们并不知道他有没有什么传染性疾病,尤其是现在流行的那个H7N9,所以我觉得在救助链上也需要医疗卫生单位加入进来。”
第五,参与流浪儿童救助的民间组织数量少、规模小、不专业、缺乏资金等,救助服务的社会化发展缓慢。民间组织是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重要力量,也是社会福利责任的重要承担者和社会福利服务的重要提供者。民间组织可以以流浪儿童的流动轨迹为切入点,强化与政府之间的合作,在流浪儿童的源头预防、中途救助和回归支持三个环节发挥独特作用。
三、新型救助模式的构想
国际社会对救助流浪儿童有着不同的实践,已有的流浪儿童救助模式大约包括矫正模式、康复模式、人本救助模式与预防模式等四种基本类型。我国学者程福财将这四种模式概括为:越轨流浪儿童与矫正模式、病态流浪儿童与康复模式、社区发展与预防模式、能动流浪儿童与人本救助模式。
随着救助实践的深入,后两种救助模式越来越显出其优势和价值。人本救助模式是流浪儿童救助模式的有效创新,将对流浪儿童的个性和生活的理解和选择问题都予以考虑和救助,他承认流浪儿童流浪有其合理性和原因性,并且针对各种不同的原因实施不同的救助方式。认为流浪儿童不是没有思想的受助者,他们对自己的经历有独特的见解和感受。因此,人本救助模式将社会工作的充权理念纳入其中,认为在救助流浪儿童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其能动性,而并非将他们的声音忽略。
社区发展模式,也叫预防模式。它在流浪儿童的救助工作中,加入了对流浪儿童家庭的救助和照顾,试图通过提升社区发展来提高父母对儿童的照顾能力,同时改善社区儿童的生活环境,防止流浪儿童的产生,强调社区建设。
防患于未然也是解决问题的一个角度。笔者认为合理的救助模式应当是二者的结合,运用社区发展模式从源头预防,在救助链中级环节运用人本救助模式提升救助成效,最终形成救助闭环。
参考文献:
[1]薛在兴,流浪儿童机构救助的困难、困惑与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6(5).
[2]王凤,朱伯玉.流浪儿童救助模式本土化探析.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9(5).
[3]冯元.流浪儿童需要与机构救助研究[D].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4]冯元.我国流浪儿童救助中的民间组织参与路径[D].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5]Dybicz,P.Interventionsforstreetchildren:ananalysisofcurrent best practices[J].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48(6).2005.
[6]陈冲.关于流浪儿童救助模式的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7]王思斌.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能力建设[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6).
[8]鞠青,张小亮,陈晨.中国流浪儿童研究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9]安怀世.流浪儿童问题的国际背景和干预途径[J].社会福利, 2002(10).
[10]张明锁.为什么流浪[J].青年研究,2002(12).
[11]毕伟.国内流浪儿童状况研究综述[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11).
【关键词】流浪儿童;救助模式;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6)01-014-01
一、现行救助模式
“以救助中心为依托的机构救助模式”是我国流浪救助保护工作的主流模式。至2015年我国已有300余家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然而其对流浪儿童的救助仅仅是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然后将其遣送回家,走上了一条流浪—遣送—流浪的循环轨道,并没有改变收容遣送的性质。
南京市救助保护中心顾科长这样叙述的“目前的救助模式基本上是在新旧救助模式之间的一个过渡,救助模式越来越向社工方面靠,救助的主干力量逐渐凸显。但基本上还是以找家为主要的救助思路和方向,毕竟我们只是临时救助的性质。”中心社工对救助模式的阐述是这样的“我们只是临时性的救助,最后都是由其家人或亲属接送回家或由我们工作人员护送回乡,当我们把流浪儿童送回去的时候就完成了职责转移;而时间长的,我们会对其教育和管理,但最终都是要返回家乡的。”
二、现行救助模式的局限
首先,当前救助模式的救助目标单一,基本上还是以找家为最主要的救助思路和方向。而访谈中的陈某当被问及最害怕什么时,她的回答是“回家”。单纯以找家为目标的救助模式使得流浪儿童的数量居高不下,救助成效大打折扣,重复救助频繁出现,救助资源被浪费。
第二,救助内容的表象性。通过实地观察和整理访谈资料,可以看出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事实上遵循的是控制为本的救助理念,提供的救助服务一般都是外在的,对于心理方面更深层次的救助较少。基本上还是以保障性救助为主,针对流浪儿童的发展性救助较少。
第三,救助方法的专业性不足,救助队伍的专业性不足。流浪儿童救助机构的工作人员队伍基本上由原收容遣送制度下的工作队伍转化而来。由于救助队伍的来源多样化,又长期受收容遣送的制度理念和工作方法的影响,社会工作理念和专业方法及其专业人才又未能在短时间内全面进入救助管理工作中产生和发挥主导性作用,因此,在当前的流浪儿童救助工作中,存在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非专业化、非系统化的救助占据主导地位。
第四,有关流浪儿童救助的法规政策不健全,救助工作的不确定性很大,同时政策法规的不健全也导致各级政府及部门之间难以形成救助合力。访谈中,顾科长说到“我们这个工作很特殊,是跟人打交道的,还是多多少少存在点心理或行为问题的未成年人,要承担很大的风险。比如孩子进来时我们并不知道他有没有什么传染性疾病,尤其是现在流行的那个H7N9,所以我觉得在救助链上也需要医疗卫生单位加入进来。”
第五,参与流浪儿童救助的民间组织数量少、规模小、不专业、缺乏资金等,救助服务的社会化发展缓慢。民间组织是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重要力量,也是社会福利责任的重要承担者和社会福利服务的重要提供者。民间组织可以以流浪儿童的流动轨迹为切入点,强化与政府之间的合作,在流浪儿童的源头预防、中途救助和回归支持三个环节发挥独特作用。
三、新型救助模式的构想
国际社会对救助流浪儿童有着不同的实践,已有的流浪儿童救助模式大约包括矫正模式、康复模式、人本救助模式与预防模式等四种基本类型。我国学者程福财将这四种模式概括为:越轨流浪儿童与矫正模式、病态流浪儿童与康复模式、社区发展与预防模式、能动流浪儿童与人本救助模式。
随着救助实践的深入,后两种救助模式越来越显出其优势和价值。人本救助模式是流浪儿童救助模式的有效创新,将对流浪儿童的个性和生活的理解和选择问题都予以考虑和救助,他承认流浪儿童流浪有其合理性和原因性,并且针对各种不同的原因实施不同的救助方式。认为流浪儿童不是没有思想的受助者,他们对自己的经历有独特的见解和感受。因此,人本救助模式将社会工作的充权理念纳入其中,认为在救助流浪儿童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其能动性,而并非将他们的声音忽略。
社区发展模式,也叫预防模式。它在流浪儿童的救助工作中,加入了对流浪儿童家庭的救助和照顾,试图通过提升社区发展来提高父母对儿童的照顾能力,同时改善社区儿童的生活环境,防止流浪儿童的产生,强调社区建设。
防患于未然也是解决问题的一个角度。笔者认为合理的救助模式应当是二者的结合,运用社区发展模式从源头预防,在救助链中级环节运用人本救助模式提升救助成效,最终形成救助闭环。
参考文献:
[1]薛在兴,流浪儿童机构救助的困难、困惑与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6(5).
[2]王凤,朱伯玉.流浪儿童救助模式本土化探析.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9(5).
[3]冯元.流浪儿童需要与机构救助研究[D].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4]冯元.我国流浪儿童救助中的民间组织参与路径[D].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5]Dybicz,P.Interventionsforstreetchildren:ananalysisofcurrent best practices[J].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48(6).2005.
[6]陈冲.关于流浪儿童救助模式的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7]王思斌.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能力建设[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6).
[8]鞠青,张小亮,陈晨.中国流浪儿童研究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9]安怀世.流浪儿童问题的国际背景和干预途径[J].社会福利, 2002(10).
[10]张明锁.为什么流浪[J].青年研究,2002(12).
[11]毕伟.国内流浪儿童状况研究综述[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