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优化路径研究

来源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wang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政课教师队伍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和重要保障。进一步优化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和艰巨任务。在具体的优化工作中要以明确教师的职责和使命为根本,以增强教师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为重点,以打造一批思想政治理论课“四有”好教师为最终归宿,努力建设一支学生满意、人民青睐、国家放心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师资保障。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队伍;新时代;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69(2019)03-085-06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这充分表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方向性以及重要性。高校思政课教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具体实施者、践行者和主导者,他们始终坚守和奋战在教学一线,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育人理念、教学水平和人格魅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成才,进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因此,优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质量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项新任务。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关注我国的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智慧的论断,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优化提供了基本遵循和价值导向。在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优化要重点以强化角色定位、增强职业自信、塑造良好形象来展开。
   一、强化角色定位:明确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职责和使命
   《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2]可见教师承担的责任重大,肩负的使命光荣。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是我国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性质和学科使命决定了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与其他学科的教师队伍相比具有特殊性,因此,明确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定位是优化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重要前提。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职责和使命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3]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必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才能筑牢他们的思想根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也是提升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渠道。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道者首先要明道、信道”,[3]思政课教师只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信、真懂、真通,在施教过程中才能让学生信服。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要精通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具有高度的理论自觉,做党的忠实拥护者和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在教学过程中以高度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向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用扎实的理论深度和具有亲和力的方式让大学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魅力,从而坚定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2.以坚定的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独特的文明符号和精神标识。中华文化只有薪火相传、融合创新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经久不衰。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作为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一代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理应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自信,使他们逐渐认同中华文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同时也承担着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以坚定的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使中华文化在大学生心中落地生根。中国故事包含着异彩纷呈的内容,从时间维度来看包括中国上下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从内容涉及的广度来看包含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发展的历程及成果。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精通中华文化的内容,熟知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做中国故事的讲述人和传播者,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在大学生中间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他们对祖国的认同,培养爱国情怀,最终提升文化自觉和自信。
   3.以崇高的责任感做好立德树人工作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所在,与其他学科的教师相比,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工作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其特殊性主要表現在:一方面,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其承载的教育信息必须符合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另一方面,教育的目标特殊,他们承担着为党和国家培养“又红又专”、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任。复杂性主要是指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要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作用学生的思想,帮助他们培养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三观。大学生作为有思想、有个性的独立个体,他们不同的阅历、成长环境以及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切实做好德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4]这进一步表明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使命之一就是要以崇高的责任感做好立德树人工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政治性、思想性、文化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一门课程,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更要重视对他们进行思想引领和灵魂的培育,以塑造大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品德,促进其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不能应付了事、照本宣科,要深入把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了解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在具体的教育实践过程中要具有亲和力,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通过言传身教和生活化的方式将立德树人工作落到实处。    4.以深切的学科情怀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
   马克思曾经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产生、发展与党和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需要坚实的理论作支撑,才能够不断完善和发展。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是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为基础发展壮大的,同时他们也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教书育人、铸魂育人,还要具有深切的学科情怀,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夯实理论根基,推动该课程的健康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包含着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学评价等最基础性的理论问题,也包含着学生抬头率不高、获得感不强、实效性不强等现实问题,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他们身处教学一线,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践行者和实施者,对一些现实问题、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最具有发言权。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励精图治、勤奋探索,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学术研究,加强理论探索,对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争鸣和深入研究,积极回应教育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从而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创新。
  二、增强职业自信: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学科归属感和职业获得感是激发他们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的动力之源,因此,它也是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维度。
   1.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职业归属感
   从学科发展历程来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历史并不长,比较年轻,在社会上的认可度不太高。从课程地位来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公共课,并不被一些学校和学生重视,一些人甚至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可有可无,这使得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工作的过程中面临着尴尬的境遇,职业归属感不强。新时代随着党和国家的重视以及各个高校的共同努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不断完善,学科的地位和性质越来越明晰,这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增强了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职业归属感,使得他们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更加具有自信和底气。当前高校要借助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响应国家的号召,细化教学内容,划清学科边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的地位,在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的过程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归属感。
   2.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职业获得感
   职业获得感是主体对从事某一职业所产生的满足感,其不仅包括对物质层面的满足,也包括精神层面的满足,它直接影响着主体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新时代党和国家要高度关注和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职业获得感,增强他们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满足感,进而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在物质层面,要继续加大对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关注高校思政课教师,尤其是青年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发展和生活状况,为思政课教师“减压”。例如,缩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班级容量、适当减轻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压力、给予思政课教师岗位补贴、建立专门的思政课教师奖励机制等,提升他们的职业获得感。在精神层面,要增强思政课教师的职业成就感,让他们的职业被需要、被理解、被肯定。近几年推出的全国高校思政课优秀教师的评选活动,让一批优秀的高校思政课教师走进公众的视野,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思政课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和不容易,使他们的工作受到了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因此,新时代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扩大对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宣传,评选一批教书育人楷模,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影响力而且能够为广大思政课教师树立榜样,增强他们的职业自豪感和自信心。
   3.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职业幸福感
   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指思政课教师这一群体在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基于自身需要的满足、潜能的发挥、价值的提升等方面所获得的持续快乐的体验,这是思政课教师在工作过程中更高层次的价值追求。然而,受职业发展、个人生活状况和客观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职业幸福感较低,这就需要全面提升他们的职业幸福感,使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和幸福的体验。首先,增强社会对思政课教师职业的认同感。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职业幸福感来源于社会对他们的认同。目前,社会上对高校思政课教师从事工作的认知存在偏差,一部分人认为思政课教师从事的工作没有“含金量”,这就需要作出积极的回应,从理论层面深入剖析思政课教师从事职业的专业性、复杂性和不可替代性,增强社会对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认同。其次,高校要关注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职业发展状况,切实做好思政课教师职业成长和发展的保障工作。完善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聘任制度,增强经费投入,为思政课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建立内容科学、运行有效的教学评价、科研评价和职称评价体系,为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最后,思政课教师要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中体验幸福。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能够看到学生的成长与改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会成为教师幸福感的来源和努力工作的动力。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到教学相长,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洞悉学生的思想变化,善于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中收获幸福感。
  三、塑造良好形象:培养一批高校思政课“四有”好老师
   思政课教师是高校思政课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也是其“形象代言人”,他们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及社会公众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可程度。因此,在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要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培养一批优秀的思政课教师。
   1.有理想信念
   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是党和国家思想理论的宣传者,承担着培养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因此,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他们必须坚持的价值持守。思政课教师作为面向学生的“公众人物”,他们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一个没有理想信念的思政课教师是非常危险的,不仅会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而且会影响人们对思政课教师的看法,从而影响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整体的形象。因此,在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对他们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一方面通过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引導教师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2]使他们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另一方面,每个高校思政课教师都要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追求,这样才能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向学生传播正能量。    2.有道德情操
   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重要使命就是保质保量地做好“立德树人”工作,立德首先要求教育者要有德,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好育人工作。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一种无形的、强大的教育力量,能够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教育者表现出来的道德修养、道德风范比显性的知识教育更有效。因此,在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全国高校思政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完善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实施师德一票否决。”[3]充分表明师德的重要性。在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中首先要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让教师明确和熟知职业道德规范,对于违反师德的教师给予严惩并进行教育,同时将师德纳入到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考核和评价中,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同时,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良好的作风,做到以德立身、以德施教,身正垂范,树立起良好的教师形象。
   3.有扎实学识
   新时代,互联网、自媒体、新媒体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提供了平台,他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在面对困惑和疑问的时候通过网络便捷的操作便可以得到解答,从而弱化了思政课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同时,网络上充斥着多样化的不良信息,例如历史虚无主义、泛娱乐主义、新自由主义等一些社会不良思潮通过网络肆意传播,这与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产生对立,思政课教师如何回应网络上的一些错误言论,给予大学生正确的思想引领,这就需要他们具有扎实的学识和理论功底。一个知识渊博、专业素质过硬的思政课教师更能够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尊敬,得到学生的青睐和认可。因此,在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要将具备扎实的学识作为重要目标。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对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教育培训。例如,搭建不同层次的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交流平台、增加思政课教师的出国访学机会,定期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学习、研讨、参加研修活动,邀请学界的理论专家或者优秀的思政课教师为教师做讲座,使得思政课教师把握社会和学术热点、焦点,在培训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自身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仅要阅读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原著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夯实理论根基、提升文化修养,而且还要精通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同时熟练把握课程教学内容,灵活使用教学方法,以扎实的学识和理论功底征服学生。
   4.有仁爱之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直抵学生心灵的教育,它以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为价值追求。思政课教师具有仁爱之心不仅能够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使大学生具有更多的获得感,而且能够塑造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形象。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对自己的职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复杂性。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思政课教师要营造充满爱的课堂氛围,做到“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浸润学生的心田,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贴心人和好朋友”。[6]师爱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感化、激励作用,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同时也要倾注自己的情感和爱心,用自己的真心和真情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做到理性与感性交相融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切实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思想困惑,这样有助于更好地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总之,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优化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各部门要给予高度重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要从强化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定位、增强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自信、塑造良好的思政课教师形象等三个维度入手,着力打造一支有使命担当、素质过硬、形象良好的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优质的师资保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02-01.
  [3]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2-28.
  [5]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10.
其他文献
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是新疆深化少数民族教育改革,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不仅要提高教师的汉语水平和学科知识水平,还要重视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其一,监督主体利益关系不高,导致了监督效率的低下。其二,经营决策信息受到经营者控制,决策不透明,导致了监督者不能及时知情,难以形成有效监督。其三,各监督主体特别是主管上级的监
分析当前高校校园交通管理问题及原因,研讨进一步加强完善学校在交通管理方面的措施,消除校园交通安全隐患,为构建和谐稳定校园环境奠定良好的基础.
真正的哲学以其特有的方式透出对社会生活的深层追问、历史的反思与批判性改造。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尤其需要马克思哲学对现实生活的关照。马克思对实践所探究的不是哲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是我院建筑工程系新开设的复合型专业,根据当前城市建设中人才的需求信息,主要是培养适应房地产估价、房地产经纪、房地产投资咨询、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前
由中国清洁空气联盟主办的第二届"创蓝"国际清洁空气大会于2016年15日在北京召开。大会围绕"十三五"期间空气质量改善这一主题,从政策、技术、资金、管理等多个角度把脉问诊,提供
职业介绍服务在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我国社会有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格局、助力劳动力资源配置
一般说来,对外政策是国内政策的延续,是国家主宰者为实现治国总目标而实施的重要手段。拿破仑要征服世界,要抵御外敌,要建立帝国,对外政策是重要手段。可以说拿破仑外交政策实施的
工会干部要具备现代思维,需要完成五个转变:第一,由“经验型”思维方式向“理论型”转变。第二,由“单向型”思维方式向“多向型”转变。第三,由“封闭型”思维方式向“开放型”转
贯彻落实工会工作总体思路创新城市工会工作格局贾德茂全总十二届二次执委会议提出工会工作总体思路之后,我们紧紧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研究和把握变化了的劳动关系,以职工利益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