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主动运用教育心理学,结合学生思想成长特点,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活动和学习活动的方式,让德育“活动”起来,从而在活动中去找到缔造孩子们灵魂的钥匙,去打开一扇学校德育的阳光大门。
关键词:德育;实践;体验;心理
【中图分类号】 G6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9-0052-01
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就是教育者采取一切得心应手且适应学生的手段,使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认识从简到繁、由低到高、从本到质得以渐进塑造。
这一目标的实现,无疑要通过实践、体验和活动等一系列实践性、活动性的德育过程。所以,让学生的德育也“活动“起来,通过一系列交流互动而起到积极有效的教育作用,从而对他们的思想形成施加外在的影响,达到内在结构的变化,最终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作为独立个体的一名学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他的个别差异、智慧潜能、情感应用的调整和塑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其德育目标和内容的设置编排,取决于德育途径和方法的确定选择。而传统的德育却极其自然地忽视了学生的德育作用,不大考虑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品德养成的规律,更忽视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
德育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学生的情感需要出发,把学生从“说教模式”中解放出来,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情境,提供可以独立思考、道德体验的机会,使学生在鲜活的“活动”中借助于身临其境的主观能动来探索认知、培养情感、促进品德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体现了德育工作的“人本化”特征,更是学校德育的生命。可以说,没有了“活动”,便没有了德育。
在教育实践中,许多老师曾经做过这方面的尝试:清明前夕,为进行传统教育,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采写英烈传记,召开“感恩”班会,使师生受到深刻而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我在体验教育中,为了教育学生尊敬师长、勤奋俭朴,也曾引导学生去观察自己的爸爸妈妈、叔伯亲人,然后记录下自己的真挚情感。学生们犹如初见红日般的仰望他的家人、亲人,用心描画出这些存在于内心又不甚解读的人物,捕捉父辈们的滴滴汗水和“丰功伟绩”,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无限的敬仰和爱意。许多学生把作文读给爸爸妈妈听,得到亲人的感慨、夸奖、希望、支持和鼓励,从而意识到自己的一份责任,得到一次思想的升华。这项活动牵动了许多人的心,与课堂上的简单说教相比可谓事半功倍。
现在的学生接受知识和各种信息比较早、比较快、量也多、面也宽,更显得聪明有智慧,他们并不仅仅甘心于老师的课堂“理论”,非常渴望发挥自己的潜能,对于“活动”他们是兴奋的、热情的、积极的、兴趣是浓厚的。他们通过“活动”体验社会、感知家乡、亲历实践,心弦真的被拨动了。他们学到了课堂内、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看到了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深刻變化,并试图以主人翁的姿态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明白事物。他们还通过“活动”,体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培养助人为乐的情操,锻炼知难而进的本领,改善自我言行习惯,思想品德的确“活动”得令人欣慰、很受鼓舞。
道德的教育本质决定了它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特征。长期以来,不少学校德育在学生的认知和行为上往往缺乏统一的整合模式,大会、小会、班会、晨会等等都在针对学生的现实问题,企图以此建立起学生道德选择、判断、创造的人格。但学习活动才是其主要内容,其中包括现代生活的行为规范和伦理道德的许多方面,德育理论要达到它的现实效应,就必须利用有效活动来实施和检验,“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就是这个道理。学校德育要通过有意识的活动内容,用客观现实来教育学生,真实、可信、有力地去熏陶他们的诚实、自强、责任观,学习做人与做事的能力,循序渐进的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走入社会、融入社会,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创造精神、刻苦认真、耐心细致、坚强意志、助人为乐等优良品德,以锻炼在未来社会中独立生存的本领。
让德育也“活动”起来,是成功实施学校德育的一条重要途径,但也不要呆板机械的“活动”,要注重活动得动情、动心,在情感上推动学生认知,真正扣人心弦、激动人心。学生在学校学习各种知识,渴望最有效、最快捷的获取,德育活动也要满足学生学习的普遍心理和最大愿望。我曾结合“保护荒漠植被”的环保教育主题组织了一次游沙漠腹地原始梭梭林的活动。峰峦起伏的沙漠壮观,浩淼无穷的原始梭梭林气势非凡,这些景象固然使学生魂去神往、受益匪浅,但步行登顶的辛苦、团结互助的快乐、拥抱大自然的酣畅、珍爱环境的体验,更是在课堂德育中无法比拟的现实。活动之后,学生心忆壮景、文思泉涌、妙笔生花、感慨万千,写出了许多“大作”参加校级展评,使更多学生受益。这种寓教于活动之中的德育形式,收效非常好。“活动”其实是一种训练,它既可以活学知识,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深厚情感,又使得锤炼道德品质的教育目的立竿见影。
让德育也“活动”起来,老师就要尽心尽力做好“编导”,加强学生的自我服务性教育,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的空间和情境,及时有效的指导学生的所作所为,为他们注入健康、勤奋、积极、进步、自主的“强心剂”。如环境卫生与教室卫生的长效保持,值日生的值日行为规范,教室的合理布置与美化绿化,校园绿地的认领养护,教室内电器设备的使用与管理等,这些都是学生很好的自我服务、自立自理空间,老师在一丝不苟指导下要放手开拓、大胆利用,在学生提高自我服务质量的基础上,还可以引伸于为所在学校集体的其它班级服务,为所居住的社区服务。这类活动,能使学生深刻体会自己是集体家庭中的一员,有责任关心家里的一切事情,学会当家作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问题自己来解决,从而锻炼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并养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关心社会、勇于承担重任的优良品德。
假如“活动”不占领学生德育的土壤,假如教师的德育行为仅仅局限于在校园里、教室里“闭门造车”,假如学校德育因一味追求完成教学任务、追求教学成绩排名而出现“惰性”,或许不经意的丢弃了学校德育必须的“活动”,那么,不良的道德势必会来到学生身边滋生“邪念”,侵蚀我们的德育根基。面对校园里那些个别厌学辍学、打架斗殴、偷盗扒窃、言行不拘、喜好滋事、品学不佳的学生,教育者应该静下心来深思熟虑,思考一下在我们想得足够多、说得足够多、读得足够多以后,怎样动得多、做得多,怎样在德育方面也“活动”起来,以我们的有目的“活动”去制约孩子们的无规矩“活动”,在活动中去找到缔造孩子们灵魂的钥匙,打开一扇学校德育的阳光大门。
关键词:德育;实践;体验;心理
【中图分类号】 G6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9-0052-01
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就是教育者采取一切得心应手且适应学生的手段,使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认识从简到繁、由低到高、从本到质得以渐进塑造。
这一目标的实现,无疑要通过实践、体验和活动等一系列实践性、活动性的德育过程。所以,让学生的德育也“活动“起来,通过一系列交流互动而起到积极有效的教育作用,从而对他们的思想形成施加外在的影响,达到内在结构的变化,最终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作为独立个体的一名学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他的个别差异、智慧潜能、情感应用的调整和塑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其德育目标和内容的设置编排,取决于德育途径和方法的确定选择。而传统的德育却极其自然地忽视了学生的德育作用,不大考虑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品德养成的规律,更忽视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
德育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学生的情感需要出发,把学生从“说教模式”中解放出来,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情境,提供可以独立思考、道德体验的机会,使学生在鲜活的“活动”中借助于身临其境的主观能动来探索认知、培养情感、促进品德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体现了德育工作的“人本化”特征,更是学校德育的生命。可以说,没有了“活动”,便没有了德育。
在教育实践中,许多老师曾经做过这方面的尝试:清明前夕,为进行传统教育,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采写英烈传记,召开“感恩”班会,使师生受到深刻而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我在体验教育中,为了教育学生尊敬师长、勤奋俭朴,也曾引导学生去观察自己的爸爸妈妈、叔伯亲人,然后记录下自己的真挚情感。学生们犹如初见红日般的仰望他的家人、亲人,用心描画出这些存在于内心又不甚解读的人物,捕捉父辈们的滴滴汗水和“丰功伟绩”,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无限的敬仰和爱意。许多学生把作文读给爸爸妈妈听,得到亲人的感慨、夸奖、希望、支持和鼓励,从而意识到自己的一份责任,得到一次思想的升华。这项活动牵动了许多人的心,与课堂上的简单说教相比可谓事半功倍。
现在的学生接受知识和各种信息比较早、比较快、量也多、面也宽,更显得聪明有智慧,他们并不仅仅甘心于老师的课堂“理论”,非常渴望发挥自己的潜能,对于“活动”他们是兴奋的、热情的、积极的、兴趣是浓厚的。他们通过“活动”体验社会、感知家乡、亲历实践,心弦真的被拨动了。他们学到了课堂内、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看到了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深刻變化,并试图以主人翁的姿态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明白事物。他们还通过“活动”,体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培养助人为乐的情操,锻炼知难而进的本领,改善自我言行习惯,思想品德的确“活动”得令人欣慰、很受鼓舞。
道德的教育本质决定了它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特征。长期以来,不少学校德育在学生的认知和行为上往往缺乏统一的整合模式,大会、小会、班会、晨会等等都在针对学生的现实问题,企图以此建立起学生道德选择、判断、创造的人格。但学习活动才是其主要内容,其中包括现代生活的行为规范和伦理道德的许多方面,德育理论要达到它的现实效应,就必须利用有效活动来实施和检验,“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就是这个道理。学校德育要通过有意识的活动内容,用客观现实来教育学生,真实、可信、有力地去熏陶他们的诚实、自强、责任观,学习做人与做事的能力,循序渐进的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走入社会、融入社会,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创造精神、刻苦认真、耐心细致、坚强意志、助人为乐等优良品德,以锻炼在未来社会中独立生存的本领。
让德育也“活动”起来,是成功实施学校德育的一条重要途径,但也不要呆板机械的“活动”,要注重活动得动情、动心,在情感上推动学生认知,真正扣人心弦、激动人心。学生在学校学习各种知识,渴望最有效、最快捷的获取,德育活动也要满足学生学习的普遍心理和最大愿望。我曾结合“保护荒漠植被”的环保教育主题组织了一次游沙漠腹地原始梭梭林的活动。峰峦起伏的沙漠壮观,浩淼无穷的原始梭梭林气势非凡,这些景象固然使学生魂去神往、受益匪浅,但步行登顶的辛苦、团结互助的快乐、拥抱大自然的酣畅、珍爱环境的体验,更是在课堂德育中无法比拟的现实。活动之后,学生心忆壮景、文思泉涌、妙笔生花、感慨万千,写出了许多“大作”参加校级展评,使更多学生受益。这种寓教于活动之中的德育形式,收效非常好。“活动”其实是一种训练,它既可以活学知识,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深厚情感,又使得锤炼道德品质的教育目的立竿见影。
让德育也“活动”起来,老师就要尽心尽力做好“编导”,加强学生的自我服务性教育,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的空间和情境,及时有效的指导学生的所作所为,为他们注入健康、勤奋、积极、进步、自主的“强心剂”。如环境卫生与教室卫生的长效保持,值日生的值日行为规范,教室的合理布置与美化绿化,校园绿地的认领养护,教室内电器设备的使用与管理等,这些都是学生很好的自我服务、自立自理空间,老师在一丝不苟指导下要放手开拓、大胆利用,在学生提高自我服务质量的基础上,还可以引伸于为所在学校集体的其它班级服务,为所居住的社区服务。这类活动,能使学生深刻体会自己是集体家庭中的一员,有责任关心家里的一切事情,学会当家作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问题自己来解决,从而锻炼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并养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关心社会、勇于承担重任的优良品德。
假如“活动”不占领学生德育的土壤,假如教师的德育行为仅仅局限于在校园里、教室里“闭门造车”,假如学校德育因一味追求完成教学任务、追求教学成绩排名而出现“惰性”,或许不经意的丢弃了学校德育必须的“活动”,那么,不良的道德势必会来到学生身边滋生“邪念”,侵蚀我们的德育根基。面对校园里那些个别厌学辍学、打架斗殴、偷盗扒窃、言行不拘、喜好滋事、品学不佳的学生,教育者应该静下心来深思熟虑,思考一下在我们想得足够多、说得足够多、读得足够多以后,怎样动得多、做得多,怎样在德育方面也“活动”起来,以我们的有目的“活动”去制约孩子们的无规矩“活动”,在活动中去找到缔造孩子们灵魂的钥匙,打开一扇学校德育的阳光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