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是学校办学过程中形成的核心价值信念、科学发展观念、正确行动准则的统一,它是学校健康发展的精神力量,是学校持久发展的指导思想。作为合肥市乃至安徽省基础教育的名校,六安路小学在传承与创新多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汲取科学教育理念,提炼出具有六小特色的“融生文化”,并建构了“融生课程”,推动了学校的内涵发展。
一、根植校情,问题倒逼,促文化创生
名校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笔者以为不在于其占地面积及硬件设施,而在于其内涵发展。当一所名校有了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形成了优质的文化氛围,也就拥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1.自我发展的瓶颈突破
近些年,六安路小学逐渐发展成为拥有多校区、多分校、多区域的教育集团。各校区由于区域不同、文化倾向不同,各校的资源、特色不同,每一个分部的发展定位和优势也不同。
集团内教师人数众多,观念各不相同,教育经验和阅历不同,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不尽相同。学生也来自各种家庭,学生的家庭生长环境、对文化知识的积累、个人素养的体现以及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也不相同。
如何满足师生多层次的个性需求?如何形成一股合力,凝聚一种六小精神?如何与时代发展脉搏同频共振?如何由一所优质名校实现不断超越,进一步走向更高呢?新的教育形势下,六小亟待突破自身内涵发展的瓶颈。
2.“融生文化”的应运而生
经过六年的探索和实践,“融生文化”应运而生。“融生文化”是根植于校情,从六小土壤里生长出来的,是指向学校未来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
从教育的视角看,“融”就是“事物的转化过程”,是打破对立、孤立、分离、隔离,不断走向和谐、融合、融通、通达之意。“生”是学生的生命成长,是教育者把学生视为一个个富有生命力的个体,为其创造适宜的外部条件,使其按照应走的路线发育、萌芽、生根、生长的过程。
“融生文化”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培育儿童核心素养为目的,以融合为主要方法,统筹兼顾学校办学的主要条件、资源和方法。在“融生文化”的引领下,学校坚持以“六年奠基一生,习惯造就未来”为办学宗旨,将育人目标定为“培养基础扎实、素养全面、特长鲜明的小公民”。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三个维度为标准,将国家核心素养进行校本化解读,最终确定了本校学生应具备的六个核心素养:文明礼仪素养、人文艺术素养、劳动健康素养、科学创新素养、媒介信息素养和社会责任素养。
二、文化引领,顶层架构,促课程优化
课程是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与支撑,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依据“六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校重新规划和设计了六大板块课程,坚持每个课程都是学生素养培育的载体,以“融生文化”的核心理念,实现了“融生课程”的系统化建设。
1.基础与延伸类课程:以国家颁布的文化类课程为纲,以培育学生基本素养为目的,并根据学生发展需要而进行适度拓展的课程。这些课程包括:以语文为基础的拓展类课程,如阅读类,课文与名著整合,经典诵读与课本剧整合,文言文与现代文整合,小古文与经典诗文整合,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整合,低年级绘本阅读与创编整合;以英语为基础的拓展类课程,如英语课本剧、英语绘本、外教课堂等;以艺体学科为基础的拓展类课程,如徽京剧、戏曲等融入音乐课。
2.艺术与健康类课程: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为目的而自主开发的课程,在普及的同时,强调特色化的个性发展。
艺术类课程包括书法、合唱团、手工DIY、民乐等;健康类课程分为体育课程与心理健康课程;体育类课程分别是:一年级棋类、二年级轮滑、三年级游泳、四年级羽毛球、五年级小足球、六年级篮球。
3.探究与创造类课程:以科技制作、问题探究为主要形态,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动手能力和创新品质为主要目的的课程。包括机器人、电脑绘画、编程、航模科普、科学微电影、3D创客。
根据不同年级段学生的能力、兴趣,注重课程内容的科學性、探究性、可操作性。从普及到竞赛,每一个学生可选择1~2项科技课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课题或生活中的问题开展研究,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科学素养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体验与服务类课程:以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社会、观察社会为主要形式,以培养学生社会观察力、社会责任感为主要目的的课程。如主题研学课程、社区服务课程、亲子义工课程等。
5.仪式与节日等类课程:以仪式、节日为内容和活动形式,以实现文化传承、生命成长、爱国明理的主题性课程。
阶梯式仪式课程,将学生六年的成长分为三个阶段、用三种仪式进行目标引领教育。一年级“蒙学养正·入学开笔礼:开智启蒙知礼法”;三年级“悦己力行·十岁少年礼:晓礼仪,重信诺”;六年级“约定启航·毕业小成礼:懂道义,敢担当”。这种阶段性的仪式教育,让学生在庄严肃穆的仪式中,懂谦逊知敬畏,回顾成长历程,规划未来发展。
6.合作与交流类课程:以家长、志愿者、社会各领域的专业人士为主体,以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为目的,通过灵活机动的形式实现的课程。主要包括家校合育课程、社会力量参与实施课程、国际交流课程等等。
三、相融共生,贯通实施,给每个孩子提供可能
“融生课程”体系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在“融生文化”的引领下,学校将课程重组、优化为六大板块,五十多门课,遵循了多维度发展、多层次建设、多渠道保障、开放性选择的原则,以保障课程的多样化、课程实施的选择性、课程选择的个性化,让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有更多选择的可能。
1.重塑课程建构观
(1)融合学科内容
在“融生课程”的实施中,整合资源,将不同学科的内部资源融会贯通,形成知识的网状链接。如:将管乐社团的鼓点、节奏,合唱中的声部融入常态音乐课;心理健康课与语文中的故事勾连;在常规体育课程中增加轮滑、棋类、游泳、篮球等特色课程,六年六种专业体育技能,全部落实到体育课堂教学中。 (2)通达育人目标
在基于六小的“六大核心素养”的支撑下,课程实现“融合”目標的通达———在个人修养上通达,在知识运用上通达,在生活实践中通达。
如四年级主题研学全课程,让孩子们走进皖南,探究徽文化,在徽派建筑的丈量中感受中国建筑之美,在诗词歌赋的吟诵中感受中国文化之韵;在住宿行进中,团结协作,懂得包容与忍让,历练生活技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2.重构课程资源观
(1)主体多元
在“融生文化”的引领下,六小开放办学,不断拓宽课程教育渠道,注重教授主体的多元,鼓励能者为师“走进来”。
课程的师资来源有三类。其一,校内有专业技能、兴趣特长的教师授课。其二,专业性强的课程则外聘有专业技能的教师授课。如轮滑、芭蕾、非遗等部分选修课,学校采用了“买进”课程的方式;其三,融合周边单位、地方资源、社会资源,为学生所用。如家长特色课堂,让各行各业的家长和社区志愿者走进课堂,讲授财经、人文、历史、军事等,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多角度感知社会。
(2)时空自由
针对有限的活动空间,学校借用附近的市体育馆,让学生走进游泳馆、羽毛球馆,全员学习游泳、打羽毛球的体育技能;让学生走进社区,服务社会,宣传环保,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借助社会资源,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海洋馆、科技馆,开展“探寻徽州”“博学金陵”“重走长征路”等主题研学活动,让学生体验和感受生活,探究人文历史、科学技术和民俗风情。
(3)设计自主
学校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实践自主权,鼓励班级自主设计实践活动课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自主选择课题或生活中的问题开展研究或体验。如科创、科学微电影的选题、选材,均来自学生。
如体验课程中的雏鹰假日活动,就是由各年级各班师生共同设计:把学生带入敬老院,学习与老人交流、照顾老人;走进地铁,开展调查研究;走入社区街头,为井盖画上美丽的环保图案等。这些自主设计的课程,坚守儿童立场,寓教于乐,通过校外实践体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与正确的价值观。
四、儿童立场,多维评价,唤醒生命成长的潜能
六小在课程建设中强调儿童立场,构建多元化、多维度、立体化的课程评价体系,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能够真正做到融会贯通。
综合性评价:为了保障阅读课程的有效实施,学校尝试采用多维度、多形式的评价体系。通过学生互评的方式进行“小古文闯关”;用积分奖励的形式兑换“激趣阅读卡”;以“点赞卡”作为“课本剧小剧场”的评奖依据;学生自选考官的“经典大家谈”……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轻松完成阅读任务,逐渐喜欢上阅读。
双向性评价:每年一份全新的选修课课程菜单,供学生自主选课,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学分记录单”。教师将学生的到岗情况、课堂表现、日常考核等一系列活动进行详细记录,并折合成学分。每学年末,学校根据学生的反馈对课程或教师进行调整。这种双向性评价体现了教育平等的理念,也深刻诠释了“教学相长”。
过程性评价:教师对课程的设计不仅关注各学科知识的融合,更关注学生习惯礼仪、生活技能、沟通交往、团结协作等能力的培养。如设计“博学金陵”主题研学行时,学校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评价贯穿活动始终。活动前由学生自主搜集人文、历史资料,制定研学计划;活动中学生要记录在公共场合就餐、乘车、参观、就寝等文明礼仪的表现;活动后学生书写研学报告。整个研学过程始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得到了有效锻炼。
展示性评价:学校通过举办个人才艺秀、管弦乐音乐会、体育技能等展演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技比赛,全国微电影大赛、安徽省机器人大赛、合肥市科技创新大赛……这些展示和高级别的竞技比赛,不仅为学校赢得了诸多国家级荣誉,也开阔了学生视野,磨砺了他们的意志。展示性评价既是对学生个人素养的综合评价,也是对课程的评价。通过展示性评价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更促进了课程的内涵发展。
评价的多维度是“融生课程”的一大亮点,它强调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也彰显了“融生课程”在设置过程中层级、模式、类型等方面立体融通的优势。
生命的成长不是靠岁月的洗礼,而是经历的积淀!名校在文化挖掘和重塑时,要立足自身发展实际,与时俱进,不断传承与创新,引领学校的课程改革,提档升级优质教育,从而推动名校走上内涵发展的快车道。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六安路小学)
一、根植校情,问题倒逼,促文化创生
名校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笔者以为不在于其占地面积及硬件设施,而在于其内涵发展。当一所名校有了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形成了优质的文化氛围,也就拥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1.自我发展的瓶颈突破
近些年,六安路小学逐渐发展成为拥有多校区、多分校、多区域的教育集团。各校区由于区域不同、文化倾向不同,各校的资源、特色不同,每一个分部的发展定位和优势也不同。
集团内教师人数众多,观念各不相同,教育经验和阅历不同,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不尽相同。学生也来自各种家庭,学生的家庭生长环境、对文化知识的积累、个人素养的体现以及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也不相同。
如何满足师生多层次的个性需求?如何形成一股合力,凝聚一种六小精神?如何与时代发展脉搏同频共振?如何由一所优质名校实现不断超越,进一步走向更高呢?新的教育形势下,六小亟待突破自身内涵发展的瓶颈。
2.“融生文化”的应运而生
经过六年的探索和实践,“融生文化”应运而生。“融生文化”是根植于校情,从六小土壤里生长出来的,是指向学校未来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
从教育的视角看,“融”就是“事物的转化过程”,是打破对立、孤立、分离、隔离,不断走向和谐、融合、融通、通达之意。“生”是学生的生命成长,是教育者把学生视为一个个富有生命力的个体,为其创造适宜的外部条件,使其按照应走的路线发育、萌芽、生根、生长的过程。
“融生文化”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培育儿童核心素养为目的,以融合为主要方法,统筹兼顾学校办学的主要条件、资源和方法。在“融生文化”的引领下,学校坚持以“六年奠基一生,习惯造就未来”为办学宗旨,将育人目标定为“培养基础扎实、素养全面、特长鲜明的小公民”。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三个维度为标准,将国家核心素养进行校本化解读,最终确定了本校学生应具备的六个核心素养:文明礼仪素养、人文艺术素养、劳动健康素养、科学创新素养、媒介信息素养和社会责任素养。
二、文化引领,顶层架构,促课程优化
课程是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与支撑,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依据“六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校重新规划和设计了六大板块课程,坚持每个课程都是学生素养培育的载体,以“融生文化”的核心理念,实现了“融生课程”的系统化建设。
1.基础与延伸类课程:以国家颁布的文化类课程为纲,以培育学生基本素养为目的,并根据学生发展需要而进行适度拓展的课程。这些课程包括:以语文为基础的拓展类课程,如阅读类,课文与名著整合,经典诵读与课本剧整合,文言文与现代文整合,小古文与经典诗文整合,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整合,低年级绘本阅读与创编整合;以英语为基础的拓展类课程,如英语课本剧、英语绘本、外教课堂等;以艺体学科为基础的拓展类课程,如徽京剧、戏曲等融入音乐课。
2.艺术与健康类课程: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为目的而自主开发的课程,在普及的同时,强调特色化的个性发展。
艺术类课程包括书法、合唱团、手工DIY、民乐等;健康类课程分为体育课程与心理健康课程;体育类课程分别是:一年级棋类、二年级轮滑、三年级游泳、四年级羽毛球、五年级小足球、六年级篮球。
3.探究与创造类课程:以科技制作、问题探究为主要形态,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动手能力和创新品质为主要目的的课程。包括机器人、电脑绘画、编程、航模科普、科学微电影、3D创客。
根据不同年级段学生的能力、兴趣,注重课程内容的科學性、探究性、可操作性。从普及到竞赛,每一个学生可选择1~2项科技课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课题或生活中的问题开展研究,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科学素养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体验与服务类课程:以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社会、观察社会为主要形式,以培养学生社会观察力、社会责任感为主要目的的课程。如主题研学课程、社区服务课程、亲子义工课程等。
5.仪式与节日等类课程:以仪式、节日为内容和活动形式,以实现文化传承、生命成长、爱国明理的主题性课程。
阶梯式仪式课程,将学生六年的成长分为三个阶段、用三种仪式进行目标引领教育。一年级“蒙学养正·入学开笔礼:开智启蒙知礼法”;三年级“悦己力行·十岁少年礼:晓礼仪,重信诺”;六年级“约定启航·毕业小成礼:懂道义,敢担当”。这种阶段性的仪式教育,让学生在庄严肃穆的仪式中,懂谦逊知敬畏,回顾成长历程,规划未来发展。
6.合作与交流类课程:以家长、志愿者、社会各领域的专业人士为主体,以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为目的,通过灵活机动的形式实现的课程。主要包括家校合育课程、社会力量参与实施课程、国际交流课程等等。
三、相融共生,贯通实施,给每个孩子提供可能
“融生课程”体系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在“融生文化”的引领下,学校将课程重组、优化为六大板块,五十多门课,遵循了多维度发展、多层次建设、多渠道保障、开放性选择的原则,以保障课程的多样化、课程实施的选择性、课程选择的个性化,让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有更多选择的可能。
1.重塑课程建构观
(1)融合学科内容
在“融生课程”的实施中,整合资源,将不同学科的内部资源融会贯通,形成知识的网状链接。如:将管乐社团的鼓点、节奏,合唱中的声部融入常态音乐课;心理健康课与语文中的故事勾连;在常规体育课程中增加轮滑、棋类、游泳、篮球等特色课程,六年六种专业体育技能,全部落实到体育课堂教学中。 (2)通达育人目标
在基于六小的“六大核心素养”的支撑下,课程实现“融合”目標的通达———在个人修养上通达,在知识运用上通达,在生活实践中通达。
如四年级主题研学全课程,让孩子们走进皖南,探究徽文化,在徽派建筑的丈量中感受中国建筑之美,在诗词歌赋的吟诵中感受中国文化之韵;在住宿行进中,团结协作,懂得包容与忍让,历练生活技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2.重构课程资源观
(1)主体多元
在“融生文化”的引领下,六小开放办学,不断拓宽课程教育渠道,注重教授主体的多元,鼓励能者为师“走进来”。
课程的师资来源有三类。其一,校内有专业技能、兴趣特长的教师授课。其二,专业性强的课程则外聘有专业技能的教师授课。如轮滑、芭蕾、非遗等部分选修课,学校采用了“买进”课程的方式;其三,融合周边单位、地方资源、社会资源,为学生所用。如家长特色课堂,让各行各业的家长和社区志愿者走进课堂,讲授财经、人文、历史、军事等,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多角度感知社会。
(2)时空自由
针对有限的活动空间,学校借用附近的市体育馆,让学生走进游泳馆、羽毛球馆,全员学习游泳、打羽毛球的体育技能;让学生走进社区,服务社会,宣传环保,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借助社会资源,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海洋馆、科技馆,开展“探寻徽州”“博学金陵”“重走长征路”等主题研学活动,让学生体验和感受生活,探究人文历史、科学技术和民俗风情。
(3)设计自主
学校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实践自主权,鼓励班级自主设计实践活动课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自主选择课题或生活中的问题开展研究或体验。如科创、科学微电影的选题、选材,均来自学生。
如体验课程中的雏鹰假日活动,就是由各年级各班师生共同设计:把学生带入敬老院,学习与老人交流、照顾老人;走进地铁,开展调查研究;走入社区街头,为井盖画上美丽的环保图案等。这些自主设计的课程,坚守儿童立场,寓教于乐,通过校外实践体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与正确的价值观。
四、儿童立场,多维评价,唤醒生命成长的潜能
六小在课程建设中强调儿童立场,构建多元化、多维度、立体化的课程评价体系,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能够真正做到融会贯通。
综合性评价:为了保障阅读课程的有效实施,学校尝试采用多维度、多形式的评价体系。通过学生互评的方式进行“小古文闯关”;用积分奖励的形式兑换“激趣阅读卡”;以“点赞卡”作为“课本剧小剧场”的评奖依据;学生自选考官的“经典大家谈”……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轻松完成阅读任务,逐渐喜欢上阅读。
双向性评价:每年一份全新的选修课课程菜单,供学生自主选课,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学分记录单”。教师将学生的到岗情况、课堂表现、日常考核等一系列活动进行详细记录,并折合成学分。每学年末,学校根据学生的反馈对课程或教师进行调整。这种双向性评价体现了教育平等的理念,也深刻诠释了“教学相长”。
过程性评价:教师对课程的设计不仅关注各学科知识的融合,更关注学生习惯礼仪、生活技能、沟通交往、团结协作等能力的培养。如设计“博学金陵”主题研学行时,学校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评价贯穿活动始终。活动前由学生自主搜集人文、历史资料,制定研学计划;活动中学生要记录在公共场合就餐、乘车、参观、就寝等文明礼仪的表现;活动后学生书写研学报告。整个研学过程始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得到了有效锻炼。
展示性评价:学校通过举办个人才艺秀、管弦乐音乐会、体育技能等展演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技比赛,全国微电影大赛、安徽省机器人大赛、合肥市科技创新大赛……这些展示和高级别的竞技比赛,不仅为学校赢得了诸多国家级荣誉,也开阔了学生视野,磨砺了他们的意志。展示性评价既是对学生个人素养的综合评价,也是对课程的评价。通过展示性评价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更促进了课程的内涵发展。
评价的多维度是“融生课程”的一大亮点,它强调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也彰显了“融生课程”在设置过程中层级、模式、类型等方面立体融通的优势。
生命的成长不是靠岁月的洗礼,而是经历的积淀!名校在文化挖掘和重塑时,要立足自身发展实际,与时俱进,不断传承与创新,引领学校的课程改革,提档升级优质教育,从而推动名校走上内涵发展的快车道。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六安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