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下了班,正在厨房忙碌,手机突然响了。一看,是父亲打来的。
“红红,明天周末,你回来吗?”父亲说话慢悠悠的,狼在身后撵着也不急。
“爸,有事吗?”我一边往菜里放盐,一边问。语气里,明显有些心不在焉。
没办法,对上班族而言,中午可怜的两小时真是太紧张了。如果家里再有个上学的孩子,那就更是争分夺秒。作为母亲,哪个不想让心爱的宝贝快些吃完饭多睡几分钟呢?
父亲却不管这些。不知是人老了思维变得迟钝了,还是根本没在意我这边的心急火燎,他依旧不慌不忙地说:“哦……也没什么特别的事……”
“没事我就不回去了,周末还要接送特特上补习班。爸,我正炒菜呢,有事回头再说,先挂了啊!”
那端,父亲“哦”了一声,似乎还有话没说完。我这边却等不及了,早已把手机扔到一边,赶紧给儿子做他最爱吃的冬瓜羊肉去了。
吃了饭,跟特特躺在床上。明亮的阳光自窗而入,照得身体暖暖的。我闭着眼,听着儿子均匀的呼吸,脑海中浮现的,却是父亲花白的头发。一时间,睡意全无。
难道父亲真的有什么事?本想拨个电话仔细问问,转念一想,如果他想告诉我,刚才打电话时就说了,何必等到我问呢?那么,什么事情能让父亲支支吾吾、欲言又止呢?我眼前一亮,钱!对了,他一定是需要钱了。
心下不禁一阵酸楚。是啊,在中国,世世代代似乎已成习惯。从小到大,孩子花父母的钱永远理所当然。不管要多少,只要是正当的需求,父母都会尽全力去满足。即使成家了,有了自己的孩子,很多父母依旧省吃俭用帮儿女还房贷……可是,反过来,等父母老了,他们花自己孩子一点钱,怎么就那么腼腆,那么不好意思呢?
父亲就是如此。逢年过节,每次给他钱,他的手都像被什么烫着了,整个人总是慌张地往后退。
“爸有钱,有钱花呢。这钱你留着给特特吧。”
“爸,拿着吧,这是孝敬你的!现在,咱们生活条件比以前强多了,你劳累了一辈子,想吃什么就吃点,想穿什么就穿点,千万别再像以前一样节省了。”
“嘿嘿,爸在村里也没啥买的,吃的喝的地里一挖就出来了。倒是你们在城里花销大。买一处房几十万,一根葱不买连顿饭都做不出来。这钱还是你留着用吧。爸需要钱的时候,会跟你张嘴的。”
只是,年复一年,父亲从来没有因为钱向我张过嘴。他跟许多老人一样,都是自小苦到大的,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所以,我觉得,父亲舍不得花钱,是因为没有钱。只要手头有足够的钱,花的时候绝对能大方些。
后来,为了避免给钱时候的尴尬,我给他办了一张储蓄卡。过个一年半载,就往里面存几千块进去。我想,用我给的钱,爸在家乡应该可以过上小康的日子了。
下午上班时,我绕道去了趟银行,给父亲又存了五千元进去。不管他今天打电话是不是需要钱,终归有钱好办事。作为女儿,虽不能经常陪在老人家身边,能在钱上多接济些,也算是欣慰了。
其实,母亲去世后,我曾不止一次劝父亲搬到城里同住。他却很固执。即使老房子旧得经常需要修补,依旧不舍得离开。
父亲说,“只有在老房子里,我才能吃得香,睡得安。只有老房子才是我的家,其他任何地方都不是。”
我知道,最重要的原因是,他离不开母亲。老房子里,有他们一起做饭用的吹风灶。有他们一起种的菜,养的花。哪怕一个小板凳,都保留着他和母亲在一起的点点滴滴。老房子是见证。见证了春华秋实,见证了相守相依。什么是爱情?我想,爱情就是两个人牵手一辈子。即使其中一个先离开了,另一个依旧在心里牵着她的手,不离不弃。
2
清明节,回家给母亲扫墓。两个多月不见,父亲看上去竟然苍老了很多。问到前段时间我打到卡里的钱,他一怔,目光有些茫然。继而憨憨一笑,说,“看到了,看到了。”
到了墓地,我们从篮子里拿出各种供品和纸钱。这些都是父亲一个人精心准备的。可能是从小养成了凡事依赖父母的习惯,母亲去世十年了,每次上坟的用品都是父亲亲自制作和购买。作为女儿,我从未准备过什么,总以为给爸一些钱就万事大吉了。
上完坟,我们并肩走出墓地。父亲的脚步明显没有以前矫健了。走了没多远,就落在了后面。
我停下来,坐在路边,远远地望着他。突然发现,父亲走路的样子有些不对劲。仔细一追问,才知前段时间他不小心摔了一跤,造成右小腿骨折,还在医院住了半个月。
“爸,这么大的事,你怎么不告诉我呀?”我心疼地埋怨道。
父亲笑了笑,说:“那天打电话,本来想跟你说的。看你挺忙的,就没让你回来。”
泪,肆无忌惮地淌下来。原来,上次父亲打电话,是因为骨折住院了啊!可是,作为他唯一的女儿,在他最需要身边有人侍候的时候,我又在哪里呢?
“那么,谁在医院照顾你呢?”我一边擦眼泪,一边羞愧地问。
父亲心疼地摸摸我的头,慈祥地说:“傻孩子,不哭!爸现在不是好好的吗?爸没事!你安心上班,照顾好自己的小家就行了。爸有街坊邻居呢。尤其是对门张大爷的儿子,对我可好了。知道我老了,扛不动米和面了,经常帮我去买……”
父亲的最后一句话,把我深深扎痛了。以前,我一直觉得,所谓孝顺,只要多给父母一些钱就行了。有钱可以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穿什么就穿什么;有钱可以去旅游,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有钱,甚至还可以雇保姆,尽享人间清福……在我眼里,有钱就有了一切。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那天,听街口开小卖部的大妈告诉我,这么多年,父亲抽的烟,一直是便宜的北戴河,从来没有改变过。另外,一个人吃饭,总是能凑合就凑合,常常一袋方便面就是一顿午餐。还有他穿的衣服,几乎都是从村里的集市上买的地摊货,而且,一穿就是几年……
末了,她提醒我,“有空,多回来陪陪你爸吧。人生七十古来稀,有钱也没力气花了呀!” 心里正内疚着。孰料,晚上父亲又把那张银行卡拿出来递给我,“特特很快就要上初中了。听说择校费挺贵的,你把这张卡拿回去吧。这些年,你存进去的钱都在这里,我一分没动,就等着给外孙上学用呢。”
“爸,你一分都没花我给的钱,不等于我从来没有孝顺过你吗?”捏着那张薄薄的卡,我的心似被什么搅动了,翻江倒海般的疼。不争气的泪又流了下来。
“瞎说!”父亲望着窗外,有些凄然地说,“爸在村里没什么花销,种地的那点收入也够用了。况且,出出进进一个人,有什么可买的呢?”
我终于明白,原来,父亲需要的不是钱。他要的,是身边有亲人陪伴,是有个可以帮他花钱的人啊。
唉,枉我读了这么多书,真是糊涂啊!
3
我跟单位请了两周假,决定在家好好陪陪父亲。
结婚以来,第一次在家待这么久。每天,日出而起,日落而息。不上网,不开手机,一切按照父亲的节奏生活。
早晨,给他做爱吃的鸡蛋羮。午餐,用羊肉香椿煮面条给他吃。晚餐,我们一起喝热气腾腾的小米粥,暖心暖胃。
开车去县城的超市,买回各种食物,填满他的冰箱。陪他去耕地。阳光下,帮他擦额头细密的汗珠。晚上,跟他一起在田间散步。挎着他的胳膊,一边走,一边听他讲过去的故事。
回到家,父亲烧了热水洗澡,我说帮他搓背。开始,他很羞涩,推推搡搡地不同意。我使出女儿的各种伎俩,终于让他束手就擒。雾气里,我一边帮他搓洗,一边无法控制地流泪。
爸老了。曾经顶天立地的爸,真的老了。他的臂膀不再如以前那样有力,他的心灵不再像以前一样坚强。他的身体,也不再如以前一样精神。他的皮肤很松弛,皮肉之间仿佛隔了空隙。我听到,岁月的风,在里面嗖嗖地流动。
临走的前一个晚上,父亲让我帮他剪指甲。
“眼睛越来越花了,经常剪了手指上的肉。”
我答应着,假装去找指甲刀,跑到另一间屋抹眼泪。
在我眼中,父亲一直是全家的顶梁柱,也是我精神的支撑。可是,现在,他老了。老得竟然需要我帮他剪指甲了。
这样的话,从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嘴里说出来,真是令人心疼。
我逐一给他剪了手指甲,脚趾甲。他很乖。安静地坐在灯光下,恍若我的小孩。
我终于明白,当父母老成我的孩子,他需要的不是钱,而是身体的陪伴和心灵的安慰。
以后,我会拿出岁月给我的时间,尽量多地回家陪伴父亲。父亲只有一个,生命只有一次。如果父亲没了,我要钱何用?生活给我的岁月再多,又有什么意义?
爸,原谅女儿的无知!这么多年,女儿给你的钱,在你那里,原来只是一沓又一沓的废纸……
编辑/纤手暖
下了班,正在厨房忙碌,手机突然响了。一看,是父亲打来的。
“红红,明天周末,你回来吗?”父亲说话慢悠悠的,狼在身后撵着也不急。
“爸,有事吗?”我一边往菜里放盐,一边问。语气里,明显有些心不在焉。
没办法,对上班族而言,中午可怜的两小时真是太紧张了。如果家里再有个上学的孩子,那就更是争分夺秒。作为母亲,哪个不想让心爱的宝贝快些吃完饭多睡几分钟呢?
父亲却不管这些。不知是人老了思维变得迟钝了,还是根本没在意我这边的心急火燎,他依旧不慌不忙地说:“哦……也没什么特别的事……”
“没事我就不回去了,周末还要接送特特上补习班。爸,我正炒菜呢,有事回头再说,先挂了啊!”
那端,父亲“哦”了一声,似乎还有话没说完。我这边却等不及了,早已把手机扔到一边,赶紧给儿子做他最爱吃的冬瓜羊肉去了。
吃了饭,跟特特躺在床上。明亮的阳光自窗而入,照得身体暖暖的。我闭着眼,听着儿子均匀的呼吸,脑海中浮现的,却是父亲花白的头发。一时间,睡意全无。
难道父亲真的有什么事?本想拨个电话仔细问问,转念一想,如果他想告诉我,刚才打电话时就说了,何必等到我问呢?那么,什么事情能让父亲支支吾吾、欲言又止呢?我眼前一亮,钱!对了,他一定是需要钱了。
心下不禁一阵酸楚。是啊,在中国,世世代代似乎已成习惯。从小到大,孩子花父母的钱永远理所当然。不管要多少,只要是正当的需求,父母都会尽全力去满足。即使成家了,有了自己的孩子,很多父母依旧省吃俭用帮儿女还房贷……可是,反过来,等父母老了,他们花自己孩子一点钱,怎么就那么腼腆,那么不好意思呢?
父亲就是如此。逢年过节,每次给他钱,他的手都像被什么烫着了,整个人总是慌张地往后退。
“爸有钱,有钱花呢。这钱你留着给特特吧。”
“爸,拿着吧,这是孝敬你的!现在,咱们生活条件比以前强多了,你劳累了一辈子,想吃什么就吃点,想穿什么就穿点,千万别再像以前一样节省了。”
“嘿嘿,爸在村里也没啥买的,吃的喝的地里一挖就出来了。倒是你们在城里花销大。买一处房几十万,一根葱不买连顿饭都做不出来。这钱还是你留着用吧。爸需要钱的时候,会跟你张嘴的。”
只是,年复一年,父亲从来没有因为钱向我张过嘴。他跟许多老人一样,都是自小苦到大的,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所以,我觉得,父亲舍不得花钱,是因为没有钱。只要手头有足够的钱,花的时候绝对能大方些。
后来,为了避免给钱时候的尴尬,我给他办了一张储蓄卡。过个一年半载,就往里面存几千块进去。我想,用我给的钱,爸在家乡应该可以过上小康的日子了。
下午上班时,我绕道去了趟银行,给父亲又存了五千元进去。不管他今天打电话是不是需要钱,终归有钱好办事。作为女儿,虽不能经常陪在老人家身边,能在钱上多接济些,也算是欣慰了。
其实,母亲去世后,我曾不止一次劝父亲搬到城里同住。他却很固执。即使老房子旧得经常需要修补,依旧不舍得离开。
父亲说,“只有在老房子里,我才能吃得香,睡得安。只有老房子才是我的家,其他任何地方都不是。”
我知道,最重要的原因是,他离不开母亲。老房子里,有他们一起做饭用的吹风灶。有他们一起种的菜,养的花。哪怕一个小板凳,都保留着他和母亲在一起的点点滴滴。老房子是见证。见证了春华秋实,见证了相守相依。什么是爱情?我想,爱情就是两个人牵手一辈子。即使其中一个先离开了,另一个依旧在心里牵着她的手,不离不弃。
2
清明节,回家给母亲扫墓。两个多月不见,父亲看上去竟然苍老了很多。问到前段时间我打到卡里的钱,他一怔,目光有些茫然。继而憨憨一笑,说,“看到了,看到了。”
到了墓地,我们从篮子里拿出各种供品和纸钱。这些都是父亲一个人精心准备的。可能是从小养成了凡事依赖父母的习惯,母亲去世十年了,每次上坟的用品都是父亲亲自制作和购买。作为女儿,我从未准备过什么,总以为给爸一些钱就万事大吉了。
上完坟,我们并肩走出墓地。父亲的脚步明显没有以前矫健了。走了没多远,就落在了后面。
我停下来,坐在路边,远远地望着他。突然发现,父亲走路的样子有些不对劲。仔细一追问,才知前段时间他不小心摔了一跤,造成右小腿骨折,还在医院住了半个月。
“爸,这么大的事,你怎么不告诉我呀?”我心疼地埋怨道。
父亲笑了笑,说:“那天打电话,本来想跟你说的。看你挺忙的,就没让你回来。”
泪,肆无忌惮地淌下来。原来,上次父亲打电话,是因为骨折住院了啊!可是,作为他唯一的女儿,在他最需要身边有人侍候的时候,我又在哪里呢?
“那么,谁在医院照顾你呢?”我一边擦眼泪,一边羞愧地问。
父亲心疼地摸摸我的头,慈祥地说:“傻孩子,不哭!爸现在不是好好的吗?爸没事!你安心上班,照顾好自己的小家就行了。爸有街坊邻居呢。尤其是对门张大爷的儿子,对我可好了。知道我老了,扛不动米和面了,经常帮我去买……”
父亲的最后一句话,把我深深扎痛了。以前,我一直觉得,所谓孝顺,只要多给父母一些钱就行了。有钱可以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穿什么就穿什么;有钱可以去旅游,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有钱,甚至还可以雇保姆,尽享人间清福……在我眼里,有钱就有了一切。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那天,听街口开小卖部的大妈告诉我,这么多年,父亲抽的烟,一直是便宜的北戴河,从来没有改变过。另外,一个人吃饭,总是能凑合就凑合,常常一袋方便面就是一顿午餐。还有他穿的衣服,几乎都是从村里的集市上买的地摊货,而且,一穿就是几年……
末了,她提醒我,“有空,多回来陪陪你爸吧。人生七十古来稀,有钱也没力气花了呀!” 心里正内疚着。孰料,晚上父亲又把那张银行卡拿出来递给我,“特特很快就要上初中了。听说择校费挺贵的,你把这张卡拿回去吧。这些年,你存进去的钱都在这里,我一分没动,就等着给外孙上学用呢。”
“爸,你一分都没花我给的钱,不等于我从来没有孝顺过你吗?”捏着那张薄薄的卡,我的心似被什么搅动了,翻江倒海般的疼。不争气的泪又流了下来。
“瞎说!”父亲望着窗外,有些凄然地说,“爸在村里没什么花销,种地的那点收入也够用了。况且,出出进进一个人,有什么可买的呢?”
我终于明白,原来,父亲需要的不是钱。他要的,是身边有亲人陪伴,是有个可以帮他花钱的人啊。
唉,枉我读了这么多书,真是糊涂啊!
3
我跟单位请了两周假,决定在家好好陪陪父亲。
结婚以来,第一次在家待这么久。每天,日出而起,日落而息。不上网,不开手机,一切按照父亲的节奏生活。
早晨,给他做爱吃的鸡蛋羮。午餐,用羊肉香椿煮面条给他吃。晚餐,我们一起喝热气腾腾的小米粥,暖心暖胃。
开车去县城的超市,买回各种食物,填满他的冰箱。陪他去耕地。阳光下,帮他擦额头细密的汗珠。晚上,跟他一起在田间散步。挎着他的胳膊,一边走,一边听他讲过去的故事。
回到家,父亲烧了热水洗澡,我说帮他搓背。开始,他很羞涩,推推搡搡地不同意。我使出女儿的各种伎俩,终于让他束手就擒。雾气里,我一边帮他搓洗,一边无法控制地流泪。
爸老了。曾经顶天立地的爸,真的老了。他的臂膀不再如以前那样有力,他的心灵不再像以前一样坚强。他的身体,也不再如以前一样精神。他的皮肤很松弛,皮肉之间仿佛隔了空隙。我听到,岁月的风,在里面嗖嗖地流动。
临走的前一个晚上,父亲让我帮他剪指甲。
“眼睛越来越花了,经常剪了手指上的肉。”
我答应着,假装去找指甲刀,跑到另一间屋抹眼泪。
在我眼中,父亲一直是全家的顶梁柱,也是我精神的支撑。可是,现在,他老了。老得竟然需要我帮他剪指甲了。
这样的话,从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嘴里说出来,真是令人心疼。
我逐一给他剪了手指甲,脚趾甲。他很乖。安静地坐在灯光下,恍若我的小孩。
我终于明白,当父母老成我的孩子,他需要的不是钱,而是身体的陪伴和心灵的安慰。
以后,我会拿出岁月给我的时间,尽量多地回家陪伴父亲。父亲只有一个,生命只有一次。如果父亲没了,我要钱何用?生活给我的岁月再多,又有什么意义?
爸,原谅女儿的无知!这么多年,女儿给你的钱,在你那里,原来只是一沓又一沓的废纸……
编辑/纤手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