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化学老师刚上高一化学课时往往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不少学生在初中时是化学学习的优胜者,进入高一一段时后却落后了,几次不尽如意的考试成绩使他们认为高中化学太难,并逐渐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与信心。针对这个问题笔者经过对学生学习高中化学障碍的形成进行了思考,同时对初高中教材与课标进行了认真的研读,又进行了一些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尝试,有了很多教学体会。本文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初高中化学的衔接教学进行初步探讨,供同行们在教学实践中参考。
一、初高中化学学习衔接障碍几个方面
(一)化学用语的思维含量增大。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非电解质等一系列难以理解的概念不断出现,学生觉得这些概念离生活太远,抽象思维能力一下子还不能适应。
(二)内容的整体深度增大。
高一化学知识内容的深度上急剧增加,在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增加了许多,如抽象思维能力要求极高的“物质的量”这部分内容之安排在“化学计量在试验中的应用”这一节之中,且用于辅导练习消化知识的课时几乎没有,学生来不及消化吸收。使不少学生的化学成绩在高一刚开始就出现较严重的下滑,甚至对化学学习失去了信心。
(三)思维方式由感性向理性层次迁移。
化学用语的抽象化对学生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能力的提高是渐进的,这种思维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故而导致成绩下滑。
(四)教学方法由直观教学向启发式、探究式教学转化。
初中化学知识以直观教学为主,课堂的形式丰富,教学目标层次相对较低,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也不及高中化学。思维训练上跨度小,定向思维多,逆向思维少;收敛思维多,发散思维少。而高一化学注重知识的纵横向联系,综合要求的程度高,研究问题时着眼于问题的本质。
二、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教学的策略
(一)找准知识的衔接点。
我在进行高一化学教学时,首先认真了解学生的初高中化学知识层次,找准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该复习的就复习,该补充的就补充。不要因忙着上新课而导致学生学习困难,对化学丧失信心,从而产生厌学情绪。揭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新知识顺利的融入于原有知识结构中。新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要由浅入深、螺旋上升、不断深化。要分步给出概念,逐步达到比较完整地阶段,即做到阶段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二)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要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经验,尽可能以实验作先导,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从而进行抽象概括。应用各种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应用多种动画课件以增强直观性。尽可能的使抽象概念直观化,使化学知识尽可能结合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也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的培养,使课堂教学向学以致用的方向发展。
(三)使思维过程外显化。
思维过程外显化即“出声思考法”。在慢速的信息加工中,尤其是问题解决时用“出声法”,可以展示思维过程,给学生启迪与思考。教师先做示范,小步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包括遇到困难时怎样克服的,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方法,尽可能让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现出来。也可让学生说出他们的思维过程,暴露出他们可能存在的知识漏洞或方法漏洞,然后大家讨论,让学生自己评价或自我完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有单纯的知识传授变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的教学。要让学生了解知识产生于发展的过程,在知识获取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
(四)让衔接知识问题化。
讲解新课时要鼓励学生敢于询问,在知识的上下联系比较中要敢于发问,在总结归纳中要不断追问。日常教学中重视质疑能力的培养,质疑那些在初中化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知识和概念,改变单一的传授模式,重视课堂发问、询问、追问功能,使衔接知识和技能在学生的发问、询问、追问中得到理解、掌握、巩固和加强,而单一的传授很容易掩盖学生的想法。尤其是学生自己的发问、询问,更能突显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提问,不能仅限于对已学知识的检测、巩固,更重要的是诊断学生头脑中的疑问,刺激学生的思考,引发学习的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研究提问的技巧,了解学生对问题的认知水平,鼓励学生发问、询问、甚至追问,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发挥主体性。
(五)将系统知识网络化。
要求学生在抓好预习、听课、消化、整理、提问、反馈、补救、复习巩固等教学环节的同时,将初高中新旧知识和方法的衔接纳入到整体知识系统中,鼓励独立思考,减少依赖性,督促学生养成对所学知识进行单元性、阶段性的整理、归纳和小结的良好习惯,从而将章节知识、模块知识整理成“知识树”,并在学习笔记本上显示出来,进而在自己的大脑中建立起立体的知识建构网络。
一、初高中化学学习衔接障碍几个方面
(一)化学用语的思维含量增大。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非电解质等一系列难以理解的概念不断出现,学生觉得这些概念离生活太远,抽象思维能力一下子还不能适应。
(二)内容的整体深度增大。
高一化学知识内容的深度上急剧增加,在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增加了许多,如抽象思维能力要求极高的“物质的量”这部分内容之安排在“化学计量在试验中的应用”这一节之中,且用于辅导练习消化知识的课时几乎没有,学生来不及消化吸收。使不少学生的化学成绩在高一刚开始就出现较严重的下滑,甚至对化学学习失去了信心。
(三)思维方式由感性向理性层次迁移。
化学用语的抽象化对学生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能力的提高是渐进的,这种思维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故而导致成绩下滑。
(四)教学方法由直观教学向启发式、探究式教学转化。
初中化学知识以直观教学为主,课堂的形式丰富,教学目标层次相对较低,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也不及高中化学。思维训练上跨度小,定向思维多,逆向思维少;收敛思维多,发散思维少。而高一化学注重知识的纵横向联系,综合要求的程度高,研究问题时着眼于问题的本质。
二、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教学的策略
(一)找准知识的衔接点。
我在进行高一化学教学时,首先认真了解学生的初高中化学知识层次,找准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该复习的就复习,该补充的就补充。不要因忙着上新课而导致学生学习困难,对化学丧失信心,从而产生厌学情绪。揭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新知识顺利的融入于原有知识结构中。新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要由浅入深、螺旋上升、不断深化。要分步给出概念,逐步达到比较完整地阶段,即做到阶段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二)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要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经验,尽可能以实验作先导,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从而进行抽象概括。应用各种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应用多种动画课件以增强直观性。尽可能的使抽象概念直观化,使化学知识尽可能结合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也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的培养,使课堂教学向学以致用的方向发展。
(三)使思维过程外显化。
思维过程外显化即“出声思考法”。在慢速的信息加工中,尤其是问题解决时用“出声法”,可以展示思维过程,给学生启迪与思考。教师先做示范,小步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包括遇到困难时怎样克服的,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方法,尽可能让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现出来。也可让学生说出他们的思维过程,暴露出他们可能存在的知识漏洞或方法漏洞,然后大家讨论,让学生自己评价或自我完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有单纯的知识传授变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的教学。要让学生了解知识产生于发展的过程,在知识获取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
(四)让衔接知识问题化。
讲解新课时要鼓励学生敢于询问,在知识的上下联系比较中要敢于发问,在总结归纳中要不断追问。日常教学中重视质疑能力的培养,质疑那些在初中化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知识和概念,改变单一的传授模式,重视课堂发问、询问、追问功能,使衔接知识和技能在学生的发问、询问、追问中得到理解、掌握、巩固和加强,而单一的传授很容易掩盖学生的想法。尤其是学生自己的发问、询问,更能突显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提问,不能仅限于对已学知识的检测、巩固,更重要的是诊断学生头脑中的疑问,刺激学生的思考,引发学习的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研究提问的技巧,了解学生对问题的认知水平,鼓励学生发问、询问、甚至追问,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发挥主体性。
(五)将系统知识网络化。
要求学生在抓好预习、听课、消化、整理、提问、反馈、补救、复习巩固等教学环节的同时,将初高中新旧知识和方法的衔接纳入到整体知识系统中,鼓励独立思考,减少依赖性,督促学生养成对所学知识进行单元性、阶段性的整理、归纳和小结的良好习惯,从而将章节知识、模块知识整理成“知识树”,并在学习笔记本上显示出来,进而在自己的大脑中建立起立体的知识建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