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后现代音乐产生的缘由

来源 :教育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tf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的音乐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实比较生疏,其中有一些作品如果从普通观众的角度来欣赏的话,实在是有些生涩难懂,也就是实在听不懂。但是从学者的角度去分析的话,其中有的作品又非常有内涵。在历史上,从来也没有一个时期象二十世纪那样风云变幻。在反时代精神的策动下,各种艺术,如绘画、雕刻、文学、戏剧和音乐,正在冲破着各种旧的形式,试图表现新的生活方式。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的这些作曲家们完全抛弃了传统的音乐价值,追求艺术表现的绝对自由,以至于音乐出现了非常另类的形式,音乐内容不再是以大众欣赏为目的,而是尽情地表现作曲家们的标新立异的思想,因而他们的音乐的那种深奥玄秘的特点使绝大多数音乐爱好者都无法接受和欣赏,这是音乐史上的一种新现象。
  其实无论是什么时期的音乐,自然是在其当时历史背景下产生,我们要理解一部作品,就应当先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作曲家的创作缘由。这样把自己放到当时的环境当中去,去理解作曲家的思想,自然而然就能接受了。如果我们只以自己的习惯简单地排斥不熟悉的东西,那样会导致自我封闭。而是应该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了解新的事物,然后再做出自己的评判。
  让我们先从传统的音乐角度去审视一下后现代音乐吧。20世纪音乐之所以不同于过去.主要还在于作品的形式和表现手法的变化。这里,按传统使用的音乐表现手段举例说明如下:
  旋律:不流畅、声乐化可唱性不强,没有优美的旋律起伏,音程的大跳很多,且呈棱角形线条;不对称、不呼应,有的没有句逗,缺少规律。
  和声:频繁出现各种不协和音响,不协和和弦不再需要解决;频繁使用11和弦、13和弦等;除三度结合外,还有四度、五度、二度结合等。
  复调:两个或更多的主题出现在不同声部时,各有不同的调性,由此形成多层次的复杂织体,主体不再明显。
  调性:不明确,有的虽然仍有中心音,但自由使用12个音级,没有自然音与变化音的区别,也没有大小调的区别;主调没有了过度的说法,有的甚至直接移入格格不入的陌生和弦。自己创造音阶,有的没有调性,没有中心音,甚至音和音之间互不连贯,只是强调单个的、孤立的音响。
  节奏:自由多变,捉摸不定,有时频繁变换节拍,不限于单一的节拍形式,有时多奇数拍子;有的有小节线,有的没有小节线,把节奏从小节线中解放出来;如果说,过去的音乐经常从乡村舞曲和大自然风光中获取节奏的话,那么,现在是从城市生活,从工厂和机器声中获取节奏。
  曲式:传统曲式中统一和变化的原则仍然十分重要,但如何统一、变化,各有新的办法。有的如从乐谱分析,结构很规则,对称,听觉却不易辨认;有的则很不规则、对称,从普通观众来说的话是实在听不出来的。由于“偶然”因素的引人,还产生了不固定的形式。
  可是到了二十世纪后五十年代音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到底是什么样的状况导致了音乐发展成这样?
  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间题。一种观点认为,音乐的变化是从生活的变化而来的。马克利斯在《现代音乐概论》中说:“艺术,作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象生活本身变化一样,也必须变化”。柴科夫斯基和普契尼的旋律是世纪的一部分;斯特拉文斯基、勋伯格、巴托克和他们的同时代人不再生活在那个世界,他们必然要前进,要发现能表现现实的声音,这种声音就象曾经表达了过去时代大师们的声音一样有力。
  另一种观点是从音乐历史发展的本身规律去寻找答案,即所谓“钟摆”理论。戴维•伊文说:“一种风格被引人极端之后.作曲家必然要以另一种极不同的音乐风格与之对抗”。不少作曲家认为,音乐发展到19世纪末,已把各种表现可能性发挥尽了,必须另找出路。
  那么我们怎样认识20世纪音乐变化这一新问题,在这里我们从与音乐,特别是与作曲家直接有关的三个方面加以探讨。
  1.社会动荡,矛盾加剧,引起社会心理发生变化,产生了更多的紧张、不安的情绪。本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战争规模之大,对物质、精神文化的毁灭性破坏是19世纪任何战争所无法比拟的。这样一种社会环境,很容易使人产生诸如紧张、不安、压抑、优郎、恐惧等心理。我们可以在巴托克、勋伯格、贝尔格、奥涅格等人的某些作品中感觉到这一点。他们的音乐所表现的不是恬静的田园生活,不是充满幻想的内在世界,也不象印象主义那样追求瞬间的飘忽不定的感觉。巴托克生活的年代,正值法西斯黑暗势力损害摧残一切美好和人道的东西,使全世界陷人集中营残酷的兽性和暴行之中,把史无前例的恐惧急流注满了大地。巴托克对这一切是深有体会的,他在个人的音乐里以无比巨大的激情表现了遭受苦难的人类思想感情的境界,他们渴望自由世界的来临。
  2.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作曲家创新的心理要求加剧。艺术贵有新意,哪个时代都一样,但是20世纪更明显。工业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十年达到顶峰,接着所谓第三浪潮的到来,信息革命,材料革命,生物革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影响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新的观念、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工作条件、新的人际关系、新的艺术趣味……新事物层出不穷,反映在音乐上,则是追求新的材料、新的语言、新的技法、新的内容。
  3.个人主义充分发展,作曲家自我意识空前增长。很多作曲家把音乐创作看作是单纯的自我表现、自我欣赏、自我娱乐,不在乎群众的反应和社会效果。这与历史上很多作曲家把自己的活动与群众联系在一起形成对比。贝多芬说:“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出火花。’心沃安•威廉斯说:“作曲家应该使它的艺术成为整个社会生活的表现。心布里顿说:“我希望我的音乐对人民是有用的.使他们高兴,提高他们的生活.心奥涅格说:“音乐应当面向人民。
  20世纪初,很多作曲家像贝多芬一样,认真、严肃地对待自己的乐曲,而且在其中表示着他们对于爱与死、战争与和平或其它永恒事物的感情。而后来,有些作曲家因为爱好抽象结构而很少关心自己的音乐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此外,还有些作曲家直截了当地说音乐是没有“目的”的,只不過是“无目的游戏”。勋伯格说:“作曲家力求达到的唯一的、最大的目标就是表现他自己”。斯特拉文斯基说:“广大的群众决不会对艺术有一点点贡献.他们没有能力去提高艺术的水平。假如一个艺术家有意识地要表现人民的感情,那他只有降低自己的水平”。凯奇说:“让声音就是声音本身,而不是人为的理论或人的感情表现的工具”。把音乐孤立起来,把作曲当作与社会无关的个人事业,这种现象在20世纪相当普遍
  20世纪音乐变化的原因,说明了后现代音乐在西方特定社会条件下的发展有一定的必然性。其中,有合理的成份,也有不合理性的因素,因此说20世纪的音乐无论就其内涵与外延都难以概括,它既不能表明当代音乐发展趋势,又不能代表当今音乐世界的一切流派及风格。
其他文献
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正在向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然而,传统的“传授——接受”的旧观念至今影响着一部分教师,旧的教学观念还是影响着现代的教学;以学生考分高低评价教师的优劣,也使得有些教师急功近利;更主要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还没被广大教师真正内化并变成自觉的教学行为。  纵观小学数学课堂:学
期刊
【摘要】物理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直观、适合学生的认知结构物理情景,结合生活、实验、现代教育技术展现情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而且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其学习能力。  【关键词】物理情景、认知结构、创造思维、实验     课堂教学是教学最主要的形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在
期刊
指导中学生如何学习数学,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新形势下的教师不再被看成“知识的授予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启发者和示范者,充分发挥“导向”作用,真正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思想。学生怎么才能发挥好“主体”的作用,成为积极地探索者,思考者。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让学生学会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为了对一节课初步
期刊
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发展学生的个性    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师生之间建立亲密融洽的关系有利于学生产生
期刊
班主任是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各项工作的领导者、管理者,是学生美好未来的设计者和健康成跃的引导者.是班级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和良好班集体的创建者.是孩予们美好心灵的塑造者。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怎样做到因材施教,是我们重点研究的问题。    一、严格要求优生    无论是班主任还是科任老师,都喜欢优生。优生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是教学的骨干力量。怎样
期刊
传统的课堂模式是一种“知识课堂”,以知识为中心,关注的是教学的结果;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模式则是一种“生命课堂”,更为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  新课程标准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并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逐步形成了师生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因此,我们必须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
期刊
一、了解差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学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在理智、情感、和行为诸方面进行动态的人际交往过程。建立良好的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是教学成功的保证。而教师----中差生关系尤为重要。一位耐心体贴、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师,肯定为中差生学生所尊敬;而尊敬老师的中差学生往往又会顺应老师的期望,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学习。那么,如何才能建立教师与中差生之
期刊
素质教育的课堂,就是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教育环境,教师随时随地都要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不仅要学到知识,而且也培养了能力。其中,学生的语言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就是教师不容忽视的。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感重视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能力训练的重要性。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我不断探索、实践,总结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    一、在閱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语文教材中大部分是文质兼美的文章,
期刊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它处于极其重要地角色。可以说,物理实验教学的成败往往直接影响整个物理教学工作的成败。  加强和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是必要的。通过学生亲手操作、体验和感悟,真正的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和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对物理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我有以下几点粗浅的认识。  
期刊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组织的一种主要形式,是促使教学目标达成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运用得好,能帮助学生走进新课程,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优化教学效果,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课堂提问的误区     提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富有启发性、可思性、连贯性的提问能促进教与学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使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