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火”原理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go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是个大课堂,受教育者涵盖所有人类。生活中的许多经验也能成为学校教育的指导原理。例如,将生活中“取火”的原理运用到班级管理中,能成功地“点燃”班集体,班级就会展现出成长的真谛,张扬生命的风采。
  “取火”有四个关键要领。分别是“引火”“空隙”“均衡”和“火钳”。引火关键是取材;空隙关键是要有耐心去等待燃烧的缓慢的过程,必须遵守循序渐进的自然法则,同时也为燃烧留足补给氧气的空间;均衡则是维持不向一侧倾斜,保证完全燃烧;“火钳”的作用是引导火烧得更好。
  班级管理中,“引火”就是用与时俱进的各种新闻热点生活事件引导良好的班级舆论;“空隙”则是班主任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适时给予鼓励,促使学生可持续健康发展;“均衡”就是实施民主管理,协同发展,积极个人成就优秀集体;最后,班主任就是那把“火钳”,陪伴和引领学生共同成长,为班级健康发展提供切实保障。
  若生活中有过“生炉子”的经验的人都知道,取火是一件非常奇妙的工作。怎么取火,如何让火能持续且稳定地燃烧大有学问。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燃烧的第一原理就是成功地点燃细柴火,然后才能燃烧大木头。切勿有贪欲,否则欲速不达。这就是自然法则,也是顺序的法则。
  而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看来,生活教育就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他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笔者看来,生活这个大课堂,教育的对象涵盖了所有人类。也就是说,学校里的“教师”也是生活的教育对象。生活中的许多经验也能成为学校教育的指导原理。比如,生活中“取火”的原理其实与班级管理有异曲同工之妙。
  因而,笔者想到,如果想“点燃”整个班集体,想让班集体更有活力并能可持续健康地发展,将“点火”原理灵活运用到班级管理中,不失为一个很有效且特别贴切的方法。因为,教育同样需要遵守“循序渐进”这个自然法则。
  一、引火——与时俱进的材料引导良好的班级舆论
  引火材料可以用报纸或干草茎等易燃物质,点火后,慢慢地放入细树枝完全点燃,之后再放入大木块直到完全被点燃。这显然是一个循序渐变的自然过程。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在班级管理中,笔者认为“点燃”班级的第一要义是努力形成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班级舆论,班级就会展现出成长的真谛,焕发出生命的风采。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面对“累觉不爱”的00后,如果还是以呆板的校纪校规、法律法规教育以达到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目的,那这些“新新人类”确实会感觉“好累,不再爱了”,也会与班级德育目的背道而驰。
  因此,班级管理中,想要点燃这群在因特网环境下成长的一代,最有效的引火材质,笔者认为,是来自生活的各类与时俱进的各种热点或新闻事件,或者是同校学生的成功励志案例。例如,每学期开学都会有一个校纪校规的常规教育。笔者会用“自律才会有自由”作为经典语录,同时辅以具体生活实例。例如,笔者以“北京野生动物园老虎咬人事件”为例,让学生发表个人看法,并得出“遵守规则是个人最好的保护盔甲”的结论,最后回到学校规章制度教育中,一切水到渠成。再比如,常见的“爱国主义教育”,如何防止其变成空洞、乏味的说教?笔者尝试用韩国“萨德”事件,引出“限韩令”以及面对“限韩令”网民们的态度,最后引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提到的“文化自信”,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纷纷为生活在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中感到幸福。这就是一次成功的“爱国主义教育”。而成功校友的励志案例,则是给了学生们最直接的激励。这些校友也不是遥不可及,是笔者带过的往届学生,笔者偶尔会请他们回校与师弟师妹们做面对面的交流,这比班主任单纯讲故事更直接,更有说服力。
  二、空隙——足够的耐心、适时的鼓励
  空隙一方面指的是每一个步骤之间留有空隙,同时还指燃烧物质之间需要留有空隙。步骤的空隙需要“慢”,要有“等待”的耐心;燃烧物质之间的“空隙”,则是为保证空气对流顺利,也就是保有足够的氧气。
  众所周知,职业学校的学生过往曾是当年学校里的“学困生”“后进生”“潜力生”“待优生”……不管怎么称呼,总之是“难教学生”。若不转换我们的心态,正处于不定型年龄阶段的他们将未必心甘情愿地接受老师的教育。
  实践过程中,笔者意识到处于青少年时期这一个不定型的年龄里,学生会不断犯错。因此,班级管理中,这“空隙”就是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成长空间。这空间里包括允许学生重复犯错、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努力追逐自己的梦想、学会反思与总结从而健康成长。这个成长的过程必定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时候,许多事件也并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不是“就应该”“必须”这类词就能定性的。教育的结果,班主任要做好耐心等待。同时,这“空隙”中,“氧气”的补给也是必不可少的。“氧气”就是班主任细心的观察后,给予相关学生及时的肯定与鼓励,以及适时恰当的引导。
  例如,笔者所带班级曾发生一起安全事故。事故造成一女生面部缝针,经过教育,肇事者向受伤女生道歉,但不诚恳。面对该生,笔者有“恨铁不成钢”的愤怒,有“放弃算了”的灰心丧气。著名的李镇西老师曾说:“把难题当课题,年轻老师才能成长”。笔者暗自思忖,若能多研究多琢磨,了解该生的成长背景,此次事件不失为一件教育该生最好的契机。此后,笔者报以宽容的心态,细心观察,找到了该生的优点,并在班内加以肯定和鼓励。一年后,该生成为笔者期待中的阳光少年。
  三、“均衡”——协同发展促全员发展,积极个人成就优秀集体
  维持不向一侧倾斜的均衡,才能让火尽情燃烧。“均衡”的目的,是让木块燃烧得更完全,保持燃烧得持久稳定。
  而班级管理中,最忌讳将学生人为地分为三六九等,优待偏爱优秀生,而忽视或无视“后进生”。想要全员“燃烧”、上进,最有效的做法是着重培养一支独立自主团结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始终保持为班级服务的意识,以他们为核心,经常组织集体活动,通过各类主题活动激发全员参与的意识,充分调动全员参与的热情,建立“我是xx班不可缺少的一员”的自信,时刻明白“我就是班级的主人,自己的主人”。班级的好就是每个人的好,每个人的好成就班级的好。这就好比是,如果想让整个火坑里的柴火整体都熊熊燃烧,火就要从四方均匀地燃烧。只凭借一个角落的燃烧,难以燃烧一个大木头块。这其实就相当于燃烧也有协同效应或扩散原理。
  四、“火钳”——班主任的陪伴引领保障班级健康发展
  “火钳”的作用,一是为了方便把方木块放到火堆中,另外是为了随时拨动燃烧的木柴。因为燃烧掉一部分,体积变小的木头会导致柴火的排列散开,这样一来,有可能会堵塞从下部提供氧气的空间。这把“火钳”相当于正在燃烧的柴火的导师。而这一现象可以解释为有了好老师,火就可以更为轻松地燃烧起来。
  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就是那把“火钳”,其作用不再是权威的旁观者与批评者,而是让学生活出真实、活出自我、成就幸福人生的陪伴者和引领者。
  班主任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走下神坛,一路教育,一路看风景,一路陪伴,彼此既是师生,也是彼此的旅伴,又是彼此的老师。作为班主任,应努力引领孩子不走或少走弯路,学会耐心等待,学会欣赏目标意外的各种风景。
  综上,这“取火”过程的心态一定不能操之过急,而是边观察边等待边找机会加“燃料”。最后,粗到令人怀疑甚至烧不起来的大木头块一定会很快地被点燃。教育契机,最后一定也会变成“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样的奇迹。
  (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
其他文献
档案价值来源于人类活动,人们对档案的需求、管理和利用等一系列活动是档案价值产生的基础和实现的必然途径.随着时间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档案利用价值的要求也不断提
期刊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大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而很多大学本科生不能熟练地阅读外文原版书籍,难以与外国人顺畅、深入交流。以笔者所调研的某一班级为例,部分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水平低,口语交际能力差,学生讨论英语话题时存在诸多障碍,难以满足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较高要求。  笔者在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已深刻认识到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存在的弊端。这种教学模式既费时又低效,限制学生能力的培养,很难培育出高质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