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用之景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zsre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国平说:“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而我最喜欢阳光、雨露、花香、绿植……看无用之景,抒无用之情。
  用清新的字词,写清雅的文字,让青山绿水、蓝天白云驻进心里,开出清幽的花,来抵挡喧嚣、浮躁和烦恼,让心灵的绿洲芳草茵茵,阳光融融。
  傍晚,我常常会出去,看雾岚清漾的辽阔天空,看胭红如血的夕阳。路过一朵花,也会驻足观赏;迎风飘扬的叶,也会吸引我的目光;清澈的流水,也会令我流连那泠泠的水声。这个时候,是最美好的时光,思绪跟随着眼睛,注视着眼前的景物,心灵充实而宁静。
  白音格力说:“人心难如花在野。”走进自然,走进山水,自己也成了山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恣意生长,惬意任性。有时也会想象自己是山中的一阵晨风,与第一缕阳光和薄雾一起拂过山涧,给青山披上梦幻的霞光;想象自己是林中一汪清泉,浸润着花草缓缓流淌。“寻幽园见空寂,看浮云得闲适。”人生的真滋味不过如此!
  春日,细数种子发芽,绿植含苞。欲开未开的花骨朵,是种子做的梦,在泥土中复苏,是春芽许下的愿,在暖风中成真。这种美,不喧嚣,不招摇。宁静,内敛,却分外迷人。整个人的内心会被深深打动,眼睛也会跟着湿润起来。
  夏日,最朦胧迷人的是那有月的夜晚,月影,会惊醒半夜宿梦。“枕簟满床明月到,自疑身在五云中”,万物沉睡,唯月色温柔,那该是怎样一种美好的意境!月色空蒙,星光迷离,微风轻拂,风也好像带上了色彩。一种温柔的情绪会漫过眉头和心上。那像春水一样的柔情,泛滥成窗外月华,缱绻成深情,弥漫成虫吟蛙鸣,在心上起落……落字成诗,挥墨成词。
  秋日,一院梧叶飘零,桂树生香,山山色彩斑斓,树树颜色绚烂。
  李白眼里的秋: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王维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白居易有:
  霁月光如练,盈庭复满池。
  秋深无热后,夜浅未寒时。
  东坡在诗里写道: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秋天,是文人墨客写就的华章,是禅意深远的梵音,是浪漫高远的诗,辽阔、静谧、怡淡、绚烂和寂寥。它是岁月的沉淀,是埋藏在岁月风骨里的美丽,是繁华尽处的殷实。
  冬日,就一窗千山暮雪,碎玉琼花,冰清玉洁。即便低入尘埃,却难脱仙骨,即便朔气冻彻三尺冰,梅花依然传芳馨。这样的季节,既寒凉又厚重,既纯洁又深沉,既凛冽又清幽。家人闲坐,围炉夜话,灯火可亲,也滋生了很多温暖和况味。用雪水烹茶,绿蚁醅酒,更是雅趣盎然。如有朋友相邀,“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過”,这样的友谊和情趣也只有隆冬才能享受;酿字为酒,饮雪成诗,这样的诗词也只有隆冬才能成就。
  黄昏下的夕阳,它引领着人们去领悟,去思考。看小花遍开山野之间,随风起伏。暖橙的夕色淡淡地拢着,香气细细,日暮的宁静如一束星光让人心灵平和、淡定、从容。它那柔和、智慧、宽容的光芒,会照亮人的内心,会让人沉寂、淡泊。
  有人说,你的心是什么样子的,你眼中的世界就是什么样子的。当我们经历美景的洗礼,将浮躁的心沐浴得通透清澈,眼里是晶莹剔透的露珠和星辰,我们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一定会心怀宁静和坦然,轻装上阵拥抱生活。
  往后余生,我希望自己的生活有茶香,静坐时白云满碗。有诗行,薄语里素美相宜;有花开,悠然而枝上生香。
  我想就这样风雨无惧地在无用的四季风景里走下去,永远保持一颗明静若秋水长天之心,将生活过得滋味悠长。
其他文献
去南京少不了要去一趟中山陵的,一是很有必要去拜谒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陵寝,二是在很多的影视作品中都见过中山陵,我觉着很有必要去亲身感受它的庄严肃穆、坚固巍峨。  中山陵不收门票,但需要提前预约。做好一切准备,上午八点多钟,我们几个人便出发前往。夏天的烈日十分毒辣,走出地铁站口,没行多长时间,我们便挥汗如雨了。仰头看看天,碧空如洗,赤日炎炎,没有一片云朵遮挡的意思。这很考验人。坚决不能打退堂鼓
期刊
“在家日日好,出外朝朝难。”一句耳熟能详的俗语,亲身经历后,别有一番感悟在心头。  2016年8月6日,我们乐骑部落24位骑友组队,参加首届“中国周宁骑游节”。在两天行程中,体验“舌尖上的周宁”“云端上的周宁”,免费吃、住、游。  8月5日深夜,我们包乘大巴车从南安市石井镇出发,全程在高速公路行车,共行驶了380多公里,8月6日拂晓到达周宁县城,赶上参加开幕式。组委会邀请到75个国内的著名自行车运
期刊
小升初第一周,同桌素英对我说她是渭阳人,“我父亲以前就在渭阳供销社上班。”我对素英说。  素英把书包放在桌子上,抬起头,睁着大眼睛对我说:“阿泉是你父亲?他人可好了,村里好多人还经常想念他呢……”  忆起往事,我也好想父亲。他1.75米的个子,前额光突,长方脸,薄嘴唇,两排牙齿又白又整齐。他喜欢穿中山装,上衣口袋总是别着一支钢笔。父亲在小孩面前总是不怒自威,我若是犯错被父亲知道了,他会把我叫到楼上
期刊
2020年新春,我安心地在家里“宅”年。宅家的日子很漫长,我却过得忙碌而充实。  前几天听“有书共读”里蒙曼老师解读了几首最美唐诗,今天又从网上欣赏了几篇想象神奇、语言绝妙动人的小说诗文,徜徉在这些洋溢着诗情画意、充满灵气的优美文字里,我不禁思绪飘飞,心神俱醉,仿佛置身于小说描写的情境中: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我乘兴出游,行至清澈的湖畔,看微风吹皱了一湖春水,湖面漾起一道道涟漪。一会儿我又来到美丽
期刊
一年四季,有的人喜欢春天,有的人喜欢夏天,有的人喜欢秋天或者冬天,我最喜欢的季节当然是秋天了。  我喜欢秋天的温度。秋天不冷不热,无霜无雪。不像春天那样忽冷忽热,也不像夏天那样热烈、躁动,更不像冬天那样寒冷,秋天以谦和的形象呈现给大自然。对于北方人来说,秋天是最舒适的季节。  我喜欢秋天的丰盈。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不仅仅是收获沉甸甸的粮食,还有更多奋斗者的成果,如莘莘学子在秋天走进追梦的殿堂,迎接新
期刊
济南城内的大明湖,是举世闻名的泉水湖,是上天赐予的一块翡翠,是济南人繁衍生息的最佳居所。  我于8月23日离开黄山,乘车直达济南,第二天上午,成了一位慕名而至的大明湖游客。碧波浩淼的湖水,像一个巨大的磁场,深深地吸引着我这位不速之客。我沿着绿草如茵、花团锦簇的通幽曲径,穿过水榭亭台、花桥柳岸,看着那点缀于湖心的小岛与狂欢游弋的游轮,在追寻如梦的乐园,我那年轻的心,也跳跃着青春的活力,向往着美的旋律
期刊
不管是早晨还是晚上,奶奶总是面带微笑。奶奶的名字叫丁希贞,街坊都称呼丁大娘、老丁奶奶。奶奶出生在河南台前一个叫孙口的村子,十二岁随父母迁徙到了山东垦利。成家之后,先后生育两儿一女。爷爷不幸伤风去世那年,奶奶才三十岁。当时,我爸爸六岁,姑姑四岁,小叔两岁,炕上还有年迈的婆婆。小叔三岁时,不幸夭折。面对生离死别,她含辛茹苦将一双儿女抚养成人。  我从小和奶奶住在一起,印象当中,奶奶在大队任职,白天在地
期刊
“湖畔亭”,兴化市戴南镇“沁园休闲度假酒店”的包厢名。虽叫“亭”,实为水榭,三面临水,一面与岸相连,极像半岛。  已至处暑时节,秋老虎还不肯退隐山林,午前的阳光依然灼人。幸有岸上枝繁叶茂的香樟树及水边的垂柳为整个水榭遮挡住烈日,使得这里较阴凉。  喝着色泽绿翠,甘醇爽口的龙井茶,听着喇叭里流泻出的柔和乐曲,看着绿树红花环拥的沁园湖,一种亲近自然的情愫从心底油然而生。  木屋花窗下的茶几上放着精致的
期刊
市井里巷吞吐六朝烟水气,高门大屋隐现满天梧叶尖。沿大街把南京城逛得差不多了,与八旬老娘商议去参加一日游。导游建议:“去看看阅江楼—江南第一楼吧。”  鼓楼区,狮子山。立于云霄之上,俯瞰,视线如雨丝,最先落在天妃宫黑亮的瓦背上。古色古香的天妃宫,南京城北宗教文化活动中心。天妃即妈祖,海洋保护神,受海内外华人顶礼膜拜。明永乐五年,云南晋宁人郑和,率领智慧的中华先辈,勇敢投身远洋群航。中国人对大海的深层
期刊
双清区渡头桥镇姚喆村,是由过去的江口村和光辉村两个村合并而成的。当年,我上山下乡的地方就在现在的江口村。  那时,江口村叫江口大队,属邵东县鸡笼公社管辖,全大队基本上紧靠在邵水河边。  因为紧靠在邵水河边,所以,人们日常生活与邵水河的联系格外密切。  那时,生产队运送公粮、肥料以及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均是利用木板船从邵水去资江,然后到邵阳城。  邵水逆流九十里,到我们江口大队这个地方,大概已经流至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