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独立设计已经是一个烂大街的词,几乎快成为所有刚毕业、没背景、没资历、没经验的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的护身符。但在做了20年独立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孙瑞眼里,这几个字却承载了太多故事。
孙瑞位于成都首座的工作室是她丈夫设计的,黑色地板雪白墙壁,强调空间的延展和视觉上的简洁,房间里的绝对主角是“穿戴整齐”通身气派的塑料模特和一排排的成衣。孙瑞的第一组大片在布料展示间里进行,她一会儿扯扯裙子一会儿拍拍小肚子,别过头对着朋友做了个鬼脸,“好好笑哦,跟做游戏一样。”然后她实在绷不住,笑场了。
80年代的新一辈
第一次来孙瑞工作室的人,会以为宽敞的布料展示间就是工作室的全部,但是打开办公桌背后的白色小门,会依次走过打板间、剪裁间,一个规模不小的画廊(里面有好几幅张霜的作品),会议室和厨房,转完迷宫一般的几个房间,又从正门回到接待室与布料展示间。穿过两个工作间的时候,能切身感受“衣香鬓影”这个词。孙瑞边走边介绍自己的工作流程:“一般而言,我跟客人建议面料和设计,助理量尺寸,工人打板、裁剪、初工、收工、成衣,一件衣服起码有六七个人在服务。”在一排半成品花衣裳和一墙布料夹住的过道里,孙瑞转身嫣然一笑,自豪地说:“你知道吗,我这儿时间最长的一位工人跟我已经20年了!”
孙瑞是四川美术学院第一届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的学生,毕业实习去的是当年的绵阳市针织厂,这个厂生产的针织产品当年出口日本。“当时我实习的不是服装设计,而是去车间扫地,先端正一下态度。扫了几个月后就去帮工人剪线头,车间的女工都是跟我差不多大的女孩子,她们就教我用纺织机。”
那段当时不情愿的实习经历现在想起来颇让孙瑞感慨:“那时候刚毕业,好年轻,觉得自己一身的才华等着施展,却要去车间扫地!”20年后她自己也带了许多实习生,不乏年轻气盛、恃才傲物的年轻人,孙瑞会耐心地告诉他们,年轻的设计师出道一定要有一段接地气的时间,要调整心态。
孙瑞求学和实习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正是我国一切发生急剧变化的时代,服装业开始追求革新,国外的时尚概念也逐渐流入中国,姑娘们开始向往米兰和巴黎,梦特娇和皮尔卡丹在国内是顶尖国际时尚大牌,能穿一身的人绝对是时尚弄潮儿。孙瑞与记者聊着那个全民开始追求时尚的年代,人们急赤白脸的程度丝毫不亚于现在。
彼时,站在流行文化尖端的艺术系学生们开始走出国门追求梦想。别人都去纽约、巴黎,在艺术的大潮里紧张兴奋到大气都不敢喘一口,孙瑞则在1991年则去了相对另类的荷兰与德国,尤其是在荷兰,她第一次接触到了独立时装设计的概念。“当时能走出国门的设计师很少,国外时尚界看到来自东方的时装设计师也觉得很稀奇,所以他们对我非常热情,什么都愿意教给我。”
1 992年回到国内,孙瑞参加了一个服装设计比赛并拿了大奖,随即被请到一家中国香港独资的服装公司当设计师。“我还记得老板叫Echo,跟三毛的英文名一样。”那是1 993年,已经开始有意识地追逐个性化着装的成都人,对独立设计完全没有概念。“那时候定做一件衣服,都是去文殊院,打板啊剪裁啊,没有专门做设计的。商场里的衣服也很有限,想做点什么穿点什么,连个照着仿的样子都没有,更不要说从面料、个性、气质等方面打造个人形象了。”孙瑞抿起嘴巴,眼神中满是回忆,“我们这些刚从国外回来的人,就很想做一些有新观念、个性化的衣服。”1994年,孙瑞成立了自己的独立服装设计工作室。这个时代越来越挑剔
如今,独立设计已经是一个烂大街的词,几乎快成为所有刚毕业、没背景、没资历、没经验的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的护身符。只要动动画笔,就敢说自己手下的玩意儿是独立设计,衣服不是衣服,而是概念。
“现在所谓的独立设计,很多都卖成了淘宝爆款。”一块儿吃中饭的时候,记者这么说。孙瑞立刻放下筷子,严肃地说:“你说得太对了。”她对着旁边的实习生说:“我说过好几次的设计,淘宝上都有。”孙瑞又强调了一遍,“衣服始终是衣服,要给人穿的。年轻人接一下地气是没有坏处的。了解客人需要什么很重要。如今人们的思想观念变化太快了,这个时代也变得越来越挑剔,但我觉得这是好事,意味着进步和革新。时装已经不仅仅是做个衣服而已,而设计也不能脱离衣服的本质。”
20年来,孙瑞的客人很多都与她成了好朋友,她的工作室越来越像一个闺蜜聚会的地方,好似上世纪20年代的巴黎时装屋,美丽的女士们在此流连,即使彼此不认识,也为对方的着装和品味击节叫好。
孙瑞的客人里,最大的有80岁的,最小的10来岁。“以前我做母子装,有妈妈带着上初中的女儿来,后来女儿长大了,也习惯来我这儿定制衣服。你说现在的年轻人迷恋品牌,其实也不见得,还是有很多年轻人,她们真正懂时尚,也时髦,生活方式都和别人不一样。参加PARTY,出国参加婚礼,即使是穿大牌也容易跟别人撞衫,那还不如穿一件品质优良的定制衣服。时代虽然变了,但是定制还是有它的魅力。”
为了丰富设计,也为了不让自己落后于时代,孙瑞经常去国外采风,随时了解并分析最新的时尚元素。虽说她本人是个宅女,但是设计可不能宅,而且她从不回避从其他设计师的作品中找灵感——并不是抄袭,而是“也许某个设计的某个点让我灵感打开了,我就扩大延展,使其变成我的风格,完全看不出本来的模样”!
孙瑞最喜欢花,也钟情跟花有关的设计品牌,比如近年来极速走红的意大利品牌Marni,以及只能欣赏不能上身时期的Alexander Mc-Oueen,关于时尚的话题孙瑞越聊越起劲儿,终于忍不住吐槽起今年春夏时装周上某知名品牌的拙劣设计……
专注于工作的简单闲人
时装概念在反复被时代颠覆,快得连淘宝都跟不上,但无论怎样,没有人希望自己在这一秒显得没个性,20岁的年轻人这么想,60岁的老阿姨也如此,着装要求务必要出位,看不上正装,恐惧老气,但孙瑞认为,衣服的样式不能代表穿着者个人。“去巴黎的街头看一看,好多穿着正装的老年人都非常优雅。你对服装的认识以及自信度决定你的时尚度达到哪儿。我有一位60多岁的客人,有点胖,可她就喜欢贴身的正装,几十年不变,她对自己非常的自信,人也很有感染力,大家都喜欢她。”
“我骨子里不是一个纯粹的商人,客人选的风格不适合她,我宁愿这个衣服我不做。前段时间有个顾客语重心长地跟我说:‘感谢你,我女儿都说妈妈你现在穿衣服好好看哦,而且很有个人风格。’人家平平常常的一句话对我来说是一种鼓舞。不一味迎合,是我的坚持。”
但是面对时代的逼迫,孙瑞也会有紧张感,她说:“网购或品牌的进入对我有没有影响呢?有!但是一旦有客人来了,我就不会怀疑了,我有我一惯的客户群,他们信任我,而且来的人也越来越多。”
从业20年,孙瑞也想给自己的设计人生总结一下了,她暂定今年秋天做一场show,作品已经在构思了,想要把20年的设计风格、设计语言呈现出来。关于这场show,孙瑞再没多提,但是嘴角有止不住的笑意。
未来,孙瑞还想在奎星楼街的青年创意区开一个买手店。“卖自己设计的衣服,以及我喜欢的国外设计师的东西。有机会你去国外看,好多店里一排衣服你都没听说过,但它们其实都是很好很知名的设计。”孙瑞对买手店的理解是有服装、有配饰、有家具、有画,打造得琳琅满目,而不是一进门就由导购小姐带着去看、去买,她想让大家认识更多的好的设计。
虽然谈起时装就滔滔不绝,但其实孙瑞并不是一个有事业野心的人。“我最大的快乐就是简单地工作,没想过要多辉煌,但是我的朋友和客人都说我现在很辉煌了,儿女很可爱,家庭很幸福。”不工作的时候,孙瑞不喜欢外出,待在家里养花养草,把每一片叶子擦干净,沏一壶茶,细细地观察花草的神态,然后再陪孩子画画。“或者搞不出设计的时候我马上就去花市买花,其实买花的时候我还是在思考设计,想想花会带给我什么样的灵感。晚上稍微睡不着的时候,也会想哪块料子做啥子衣服合适。”
专注,让孙瑞的设计工作变得简单,也让她有更多的时间回到她最热爱的家庭,她甚至说,只要能有更多时间种花,少做设计都行。孙瑞既不玩微博也不耍微信,也许是天性,也许是聪明,规避掉嘈杂外部世界的孙瑞,活得难得的心平气和,令人羡慕。
孙瑞位于成都首座的工作室是她丈夫设计的,黑色地板雪白墙壁,强调空间的延展和视觉上的简洁,房间里的绝对主角是“穿戴整齐”通身气派的塑料模特和一排排的成衣。孙瑞的第一组大片在布料展示间里进行,她一会儿扯扯裙子一会儿拍拍小肚子,别过头对着朋友做了个鬼脸,“好好笑哦,跟做游戏一样。”然后她实在绷不住,笑场了。
80年代的新一辈
第一次来孙瑞工作室的人,会以为宽敞的布料展示间就是工作室的全部,但是打开办公桌背后的白色小门,会依次走过打板间、剪裁间,一个规模不小的画廊(里面有好几幅张霜的作品),会议室和厨房,转完迷宫一般的几个房间,又从正门回到接待室与布料展示间。穿过两个工作间的时候,能切身感受“衣香鬓影”这个词。孙瑞边走边介绍自己的工作流程:“一般而言,我跟客人建议面料和设计,助理量尺寸,工人打板、裁剪、初工、收工、成衣,一件衣服起码有六七个人在服务。”在一排半成品花衣裳和一墙布料夹住的过道里,孙瑞转身嫣然一笑,自豪地说:“你知道吗,我这儿时间最长的一位工人跟我已经20年了!”
孙瑞是四川美术学院第一届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的学生,毕业实习去的是当年的绵阳市针织厂,这个厂生产的针织产品当年出口日本。“当时我实习的不是服装设计,而是去车间扫地,先端正一下态度。扫了几个月后就去帮工人剪线头,车间的女工都是跟我差不多大的女孩子,她们就教我用纺织机。”
那段当时不情愿的实习经历现在想起来颇让孙瑞感慨:“那时候刚毕业,好年轻,觉得自己一身的才华等着施展,却要去车间扫地!”20年后她自己也带了许多实习生,不乏年轻气盛、恃才傲物的年轻人,孙瑞会耐心地告诉他们,年轻的设计师出道一定要有一段接地气的时间,要调整心态。
孙瑞求学和实习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正是我国一切发生急剧变化的时代,服装业开始追求革新,国外的时尚概念也逐渐流入中国,姑娘们开始向往米兰和巴黎,梦特娇和皮尔卡丹在国内是顶尖国际时尚大牌,能穿一身的人绝对是时尚弄潮儿。孙瑞与记者聊着那个全民开始追求时尚的年代,人们急赤白脸的程度丝毫不亚于现在。
彼时,站在流行文化尖端的艺术系学生们开始走出国门追求梦想。别人都去纽约、巴黎,在艺术的大潮里紧张兴奋到大气都不敢喘一口,孙瑞则在1991年则去了相对另类的荷兰与德国,尤其是在荷兰,她第一次接触到了独立时装设计的概念。“当时能走出国门的设计师很少,国外时尚界看到来自东方的时装设计师也觉得很稀奇,所以他们对我非常热情,什么都愿意教给我。”
1 992年回到国内,孙瑞参加了一个服装设计比赛并拿了大奖,随即被请到一家中国香港独资的服装公司当设计师。“我还记得老板叫Echo,跟三毛的英文名一样。”那是1 993年,已经开始有意识地追逐个性化着装的成都人,对独立设计完全没有概念。“那时候定做一件衣服,都是去文殊院,打板啊剪裁啊,没有专门做设计的。商场里的衣服也很有限,想做点什么穿点什么,连个照着仿的样子都没有,更不要说从面料、个性、气质等方面打造个人形象了。”孙瑞抿起嘴巴,眼神中满是回忆,“我们这些刚从国外回来的人,就很想做一些有新观念、个性化的衣服。”1994年,孙瑞成立了自己的独立服装设计工作室。这个时代越来越挑剔
如今,独立设计已经是一个烂大街的词,几乎快成为所有刚毕业、没背景、没资历、没经验的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的护身符。只要动动画笔,就敢说自己手下的玩意儿是独立设计,衣服不是衣服,而是概念。
“现在所谓的独立设计,很多都卖成了淘宝爆款。”一块儿吃中饭的时候,记者这么说。孙瑞立刻放下筷子,严肃地说:“你说得太对了。”她对着旁边的实习生说:“我说过好几次的设计,淘宝上都有。”孙瑞又强调了一遍,“衣服始终是衣服,要给人穿的。年轻人接一下地气是没有坏处的。了解客人需要什么很重要。如今人们的思想观念变化太快了,这个时代也变得越来越挑剔,但我觉得这是好事,意味着进步和革新。时装已经不仅仅是做个衣服而已,而设计也不能脱离衣服的本质。”
20年来,孙瑞的客人很多都与她成了好朋友,她的工作室越来越像一个闺蜜聚会的地方,好似上世纪20年代的巴黎时装屋,美丽的女士们在此流连,即使彼此不认识,也为对方的着装和品味击节叫好。
孙瑞的客人里,最大的有80岁的,最小的10来岁。“以前我做母子装,有妈妈带着上初中的女儿来,后来女儿长大了,也习惯来我这儿定制衣服。你说现在的年轻人迷恋品牌,其实也不见得,还是有很多年轻人,她们真正懂时尚,也时髦,生活方式都和别人不一样。参加PARTY,出国参加婚礼,即使是穿大牌也容易跟别人撞衫,那还不如穿一件品质优良的定制衣服。时代虽然变了,但是定制还是有它的魅力。”
为了丰富设计,也为了不让自己落后于时代,孙瑞经常去国外采风,随时了解并分析最新的时尚元素。虽说她本人是个宅女,但是设计可不能宅,而且她从不回避从其他设计师的作品中找灵感——并不是抄袭,而是“也许某个设计的某个点让我灵感打开了,我就扩大延展,使其变成我的风格,完全看不出本来的模样”!
孙瑞最喜欢花,也钟情跟花有关的设计品牌,比如近年来极速走红的意大利品牌Marni,以及只能欣赏不能上身时期的Alexander Mc-Oueen,关于时尚的话题孙瑞越聊越起劲儿,终于忍不住吐槽起今年春夏时装周上某知名品牌的拙劣设计……
专注于工作的简单闲人
时装概念在反复被时代颠覆,快得连淘宝都跟不上,但无论怎样,没有人希望自己在这一秒显得没个性,20岁的年轻人这么想,60岁的老阿姨也如此,着装要求务必要出位,看不上正装,恐惧老气,但孙瑞认为,衣服的样式不能代表穿着者个人。“去巴黎的街头看一看,好多穿着正装的老年人都非常优雅。你对服装的认识以及自信度决定你的时尚度达到哪儿。我有一位60多岁的客人,有点胖,可她就喜欢贴身的正装,几十年不变,她对自己非常的自信,人也很有感染力,大家都喜欢她。”
“我骨子里不是一个纯粹的商人,客人选的风格不适合她,我宁愿这个衣服我不做。前段时间有个顾客语重心长地跟我说:‘感谢你,我女儿都说妈妈你现在穿衣服好好看哦,而且很有个人风格。’人家平平常常的一句话对我来说是一种鼓舞。不一味迎合,是我的坚持。”
但是面对时代的逼迫,孙瑞也会有紧张感,她说:“网购或品牌的进入对我有没有影响呢?有!但是一旦有客人来了,我就不会怀疑了,我有我一惯的客户群,他们信任我,而且来的人也越来越多。”
从业20年,孙瑞也想给自己的设计人生总结一下了,她暂定今年秋天做一场show,作品已经在构思了,想要把20年的设计风格、设计语言呈现出来。关于这场show,孙瑞再没多提,但是嘴角有止不住的笑意。
未来,孙瑞还想在奎星楼街的青年创意区开一个买手店。“卖自己设计的衣服,以及我喜欢的国外设计师的东西。有机会你去国外看,好多店里一排衣服你都没听说过,但它们其实都是很好很知名的设计。”孙瑞对买手店的理解是有服装、有配饰、有家具、有画,打造得琳琅满目,而不是一进门就由导购小姐带着去看、去买,她想让大家认识更多的好的设计。
虽然谈起时装就滔滔不绝,但其实孙瑞并不是一个有事业野心的人。“我最大的快乐就是简单地工作,没想过要多辉煌,但是我的朋友和客人都说我现在很辉煌了,儿女很可爱,家庭很幸福。”不工作的时候,孙瑞不喜欢外出,待在家里养花养草,把每一片叶子擦干净,沏一壶茶,细细地观察花草的神态,然后再陪孩子画画。“或者搞不出设计的时候我马上就去花市买花,其实买花的时候我还是在思考设计,想想花会带给我什么样的灵感。晚上稍微睡不着的时候,也会想哪块料子做啥子衣服合适。”
专注,让孙瑞的设计工作变得简单,也让她有更多的时间回到她最热爱的家庭,她甚至说,只要能有更多时间种花,少做设计都行。孙瑞既不玩微博也不耍微信,也许是天性,也许是聪明,规避掉嘈杂外部世界的孙瑞,活得难得的心平气和,令人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