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的国有企业的发展也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从现在到建党一百年时,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攻坚战”的要求,让我们在明确了肩负历史责任的同时,也对经济工作中的风险管理有了更为清晰和准确的认识。在财政部等部委早些年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就指出了应对企业内部控制给予高度重视,包括风险识别、分析、应对和控制等风险管理相关内容。因此,在贯彻党中央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审计监督要求的过程中,如何把风险管理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进行审计理念创新,成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一个新的探索方向。
关键词:风险管理;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思路探析
0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空间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面临的经营风险也越来越复杂化,因此很多国有企业的管理者认识到在风险管理视角下提高内部控制水平的重要性。
1基于风险管理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客观需求
1.1国家宏观政策层面的要求
2014年10月9日,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国发[2014]48号文)中提出:“要加大对经济运行中风险隐患的审计力度,积极提出解决问题和化解风险的建议。”国务院国资委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通知》(国资发评价[2016]48号)中明确指出:“中央企业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风险预判方面的能力和作用,促进企业健全风险防控体系”。2018年5月23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针对如何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更好发挥审计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加大对经济社会运行中各类风险隐患揭示力度”。通过上述简要摘录,我们不难看出党中央、国务院在国家治理层面对审计,尤其是国企的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方面提出的明确要求和给予的高度关注。
1.2审计业务管理层面的规定
审计署于2018年1月12日以第11号审计署令发布了新修订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取代了2003年以第4号审计署令发布的旧版本,其中对内部审计职责范围作了进一步拓展,特别是在内部审计的定义中将监督范围拓展至“内部控制、风险管理领域。”审计署同日发布的《关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业务指导和监督的意见》(审法发[2018]2号)中也明确要求各级审计机关在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指导监督制度时“要强化内部审计在防范风险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业务指导时“要引导被审计单位内部审计坚及时发现权力运行中存在的重大风险隐患等问题。”
2现存风险管理不足之处研究
2.1风险管理意识太过淡薄问题
通过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可以看出很多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和内部工作人员所形成的风险管理意识都太过淡薄、不够强烈,这是对企业开展和推进风险管理工作造成严重影响的重要因素。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力资源是标志当代企业竞争力强弱的一个核心因素,企业中上到工作计划的制定,下到工作的具体执行都离不开人,因而应该对这一人为因素给予高度重视。除此之外,还可以看到很多企业不够重视内部控制管理工作,风险管理内控制度成为了一个摆设、过于形式化,很多工作人员出于简化工作流程和节省精力的原因,绕开内部控制执行手头任务,对相关本需要严格遵守与执行的内部控制制度持敬而远之的态度。最终使企业的财务上和业务上的实际运行中存在很大的漏洞,对企业的后续发展和进步极其不利。
2.2风险管理内控体系不够完善问题
建立内部控制的工作开展前,一系列详细的计划和步骤的制定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事项。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好分析与评估风险这项重要的前期准备工作,因此可以看出内部控制建立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上,仅凭借主观意愿随便建立是远远不行的。但是现如今很多国有企业在分析和评估风险的工作中呈现出专业性极其缺乏的特点,所以辨识现存风险的能力比较低,评价和预警风险的两大机制不够健全。尤其是处在一个金融衍生产品发展程度高的二十一世纪,比如支付宝、网络付款等衍生产品所带来的风险层出不穷。但是企业却没有对这类风险给予应有的重视,存在防范风险的能力不足问题,随之而引发的法律方面和财务方面的风险是不可预测和估计的,给国有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阻碍其发展和进步。
3基于风险管理的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思路优化措施
3.1全面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在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首先要优化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相关的岗位责任制,确定各级管理人员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的具体职责。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要不断强化自身内部控制意识,积极获取整合各个部门对企业运营发展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制定发展建议,全面评估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以及经营现状,尽早预警风险,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其次,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沟通系统,管理人员要提高对沟通重要性的认识,沟通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生命力所在。要针对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依照企业发展现状建立完善的沟通系统,保障企业内部多项信息能及时传递,促使各个部门在工作开展过程中能相互协调、配合,借助信息系统的应用,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基于沟通系统的合理应用,强化内控部门与管理部门之间的协作交流,对内部风险问题合理识别,为管理人员提供更有借鉴意义的建议。最后,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建立更加和谐的环境氛围,强化内控管理活动与企业发展活动之间相互协作。管理部门要从风险管理角度出发,全面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对内控环境合理建设,全面激发人员工作积极性,保障内控工作全面开展。
3.2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主要可以采用以下措施:一方面建立防范风险的机制。首先,风险管理机制的完善性对财务工作会计是是否重要的,因此国有企业要通过宣传的方式提高内部控制人员防范风险的思想意识,提高防范和分析风险的能力,及时的发现和预测出实际工作中潜在的财务风险;其次,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人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对财务风险的规律进行总结,采用合理的方法来转移风险,防范风险的机制需要根据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当的调整,这样才能防范风险机制的有用性才能够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創新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直接关系到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完善性,现代经济是信息化的时代,因此国企就要充分的利用互联网的先进技术来对内部控制评价方式进行创新,由于一些国有企业的业务量较大,加大了国企财务管理的难度,国有企业的管理者要积极的应用互联网平台创新内部控制评价方式,构成全员共同参与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同时国有企业要对内部控制评价流程进行不断的完善,需要把内部控制评价指标量化之后,再录入到信息化系统当中去,对国企风险进行动态的管理;需要对互联网平台进行定期的维护,这样可以保证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安全完整性。国有企业只有根据时代变化的需要,对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进行不断的创新,这样才能内部控制评价质量和效率才能够得到大大的提升。 3.3落实风险管理评价活动
企业要建立专业的内部控制监管机制,通过整合内部监督部门,保障行政权力能形成合力,提升监管价值。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相关监管部门要强化对企业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做好针对性检查,检查范围要做到全覆盖。通过对内部控制检查,形成相应的评价报告,从而提升企业风险控制的能力和水平。其次,要做好企业外部环境监控,通过对外部环境的监控以及未来趋势的判断,保障企业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实现健康高质量的发展。对日常经营发展过程内部控制人员进行监管与评价,对内部审计全面监控。在外部审计中,要针对内部监控存在的各项问题拟定针对性整改建议,促使风险管理稳定运行。风险的产生不受控制,但是管理部门要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在风险评估中并不是被动地設定风险预防控制对策,而是对风险精确识别、评估,分析风险之后进行预防。
3.4对于分公司类型采用基于中期绩效理念分析的风险分担管理思路
分公司类型特点决定了它在风险与收益的权衡过程中更倾向于收益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也就是说它更关注一个考核周期或一个战略阶段内的绩效完成情况,我们也可以称之为中期绩效,这个时候做风险分析时往往会充分考虑分公司在较近的生命周期中大量的经营、生产、财务等考核数据,通过这样大数据分析的方法去寻找一个周期内风险与收益的最稳定平衡点,即通过业务外包、保险兜底等分担方式,将风险稳定地控制在平衡点可承受范围之内。用这样的风险预警管理思路来梳理分公司类型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思路时,就会发现内部审计部门应把工作重心放在分公司盈利能力变动趋势上,通过对分公司若干年考核指标的综合分析和趋势对比结果,全面评价分公司稳定的绩效实现成果及风险管控措施有效程度,并对其经济责任进行综合评判。
4结语
用这样的风险承受管理思路来梳理子公司类型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思路时,就会发现内部审计部门应把工作重心放在子公司战略规划实现程度及创新目标完成效果上面,通过对子公司贯彻落实母公司重大战略布局、科学制定子公司战略规划、创新体系建设及未来市场培育等方面的综合考核,全面评价子公司创新战略的实现成果,并对其经济责任进行综合评判。
参考文献:
[1]时现.最新发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的特点分析-基于修订前后比较的视角[J].中国内部审计,2018,(3):4-7.
[2]叶晓钢.构建容错纠错机制的审计思考[J].中国审计,2018,(2):55-56.
[3]孟华.国有企业内部巡视与审计如何有机结合[J].审计观察,2017,(3):34-36.
[4]朱方伟,宋昊阳,王鹏,等.国有集团母子公司管控模式的选择[J].南开管理评论,2018,(1):75-87.
[5]周律俊,方道伟,郭燕杰,等.大数据审计在建筑企业风险防控中的应用探索[J].湖北内部审计,2017,(3):6-12.
[6]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等.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Z].2007-03-02.
作者简介:
吴文成,男,汉族,就读于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关键词:风险管理;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思路探析
0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空间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面临的经营风险也越来越复杂化,因此很多国有企业的管理者认识到在风险管理视角下提高内部控制水平的重要性。
1基于风险管理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客观需求
1.1国家宏观政策层面的要求
2014年10月9日,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国发[2014]48号文)中提出:“要加大对经济运行中风险隐患的审计力度,积极提出解决问题和化解风险的建议。”国务院国资委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通知》(国资发评价[2016]48号)中明确指出:“中央企业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风险预判方面的能力和作用,促进企业健全风险防控体系”。2018年5月23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针对如何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更好发挥审计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加大对经济社会运行中各类风险隐患揭示力度”。通过上述简要摘录,我们不难看出党中央、国务院在国家治理层面对审计,尤其是国企的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方面提出的明确要求和给予的高度关注。
1.2审计业务管理层面的规定
审计署于2018年1月12日以第11号审计署令发布了新修订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取代了2003年以第4号审计署令发布的旧版本,其中对内部审计职责范围作了进一步拓展,特别是在内部审计的定义中将监督范围拓展至“内部控制、风险管理领域。”审计署同日发布的《关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业务指导和监督的意见》(审法发[2018]2号)中也明确要求各级审计机关在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指导监督制度时“要强化内部审计在防范风险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业务指导时“要引导被审计单位内部审计坚及时发现权力运行中存在的重大风险隐患等问题。”
2现存风险管理不足之处研究
2.1风险管理意识太过淡薄问题
通过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可以看出很多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和内部工作人员所形成的风险管理意识都太过淡薄、不够强烈,这是对企业开展和推进风险管理工作造成严重影响的重要因素。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力资源是标志当代企业竞争力强弱的一个核心因素,企业中上到工作计划的制定,下到工作的具体执行都离不开人,因而应该对这一人为因素给予高度重视。除此之外,还可以看到很多企业不够重视内部控制管理工作,风险管理内控制度成为了一个摆设、过于形式化,很多工作人员出于简化工作流程和节省精力的原因,绕开内部控制执行手头任务,对相关本需要严格遵守与执行的内部控制制度持敬而远之的态度。最终使企业的财务上和业务上的实际运行中存在很大的漏洞,对企业的后续发展和进步极其不利。
2.2风险管理内控体系不够完善问题
建立内部控制的工作开展前,一系列详细的计划和步骤的制定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事项。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好分析与评估风险这项重要的前期准备工作,因此可以看出内部控制建立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上,仅凭借主观意愿随便建立是远远不行的。但是现如今很多国有企业在分析和评估风险的工作中呈现出专业性极其缺乏的特点,所以辨识现存风险的能力比较低,评价和预警风险的两大机制不够健全。尤其是处在一个金融衍生产品发展程度高的二十一世纪,比如支付宝、网络付款等衍生产品所带来的风险层出不穷。但是企业却没有对这类风险给予应有的重视,存在防范风险的能力不足问题,随之而引发的法律方面和财务方面的风险是不可预测和估计的,给国有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阻碍其发展和进步。
3基于风险管理的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思路优化措施
3.1全面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在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首先要优化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相关的岗位责任制,确定各级管理人员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的具体职责。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要不断强化自身内部控制意识,积极获取整合各个部门对企业运营发展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制定发展建议,全面评估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以及经营现状,尽早预警风险,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其次,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沟通系统,管理人员要提高对沟通重要性的认识,沟通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生命力所在。要针对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依照企业发展现状建立完善的沟通系统,保障企业内部多项信息能及时传递,促使各个部门在工作开展过程中能相互协调、配合,借助信息系统的应用,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基于沟通系统的合理应用,强化内控部门与管理部门之间的协作交流,对内部风险问题合理识别,为管理人员提供更有借鉴意义的建议。最后,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建立更加和谐的环境氛围,强化内控管理活动与企业发展活动之间相互协作。管理部门要从风险管理角度出发,全面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对内控环境合理建设,全面激发人员工作积极性,保障内控工作全面开展。
3.2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主要可以采用以下措施:一方面建立防范风险的机制。首先,风险管理机制的完善性对财务工作会计是是否重要的,因此国有企业要通过宣传的方式提高内部控制人员防范风险的思想意识,提高防范和分析风险的能力,及时的发现和预测出实际工作中潜在的财务风险;其次,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人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对财务风险的规律进行总结,采用合理的方法来转移风险,防范风险的机制需要根据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当的调整,这样才能防范风险机制的有用性才能够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創新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直接关系到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完善性,现代经济是信息化的时代,因此国企就要充分的利用互联网的先进技术来对内部控制评价方式进行创新,由于一些国有企业的业务量较大,加大了国企财务管理的难度,国有企业的管理者要积极的应用互联网平台创新内部控制评价方式,构成全员共同参与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同时国有企业要对内部控制评价流程进行不断的完善,需要把内部控制评价指标量化之后,再录入到信息化系统当中去,对国企风险进行动态的管理;需要对互联网平台进行定期的维护,这样可以保证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安全完整性。国有企业只有根据时代变化的需要,对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进行不断的创新,这样才能内部控制评价质量和效率才能够得到大大的提升。 3.3落实风险管理评价活动
企业要建立专业的内部控制监管机制,通过整合内部监督部门,保障行政权力能形成合力,提升监管价值。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相关监管部门要强化对企业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做好针对性检查,检查范围要做到全覆盖。通过对内部控制检查,形成相应的评价报告,从而提升企业风险控制的能力和水平。其次,要做好企业外部环境监控,通过对外部环境的监控以及未来趋势的判断,保障企业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实现健康高质量的发展。对日常经营发展过程内部控制人员进行监管与评价,对内部审计全面监控。在外部审计中,要针对内部监控存在的各项问题拟定针对性整改建议,促使风险管理稳定运行。风险的产生不受控制,但是管理部门要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在风险评估中并不是被动地設定风险预防控制对策,而是对风险精确识别、评估,分析风险之后进行预防。
3.4对于分公司类型采用基于中期绩效理念分析的风险分担管理思路
分公司类型特点决定了它在风险与收益的权衡过程中更倾向于收益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也就是说它更关注一个考核周期或一个战略阶段内的绩效完成情况,我们也可以称之为中期绩效,这个时候做风险分析时往往会充分考虑分公司在较近的生命周期中大量的经营、生产、财务等考核数据,通过这样大数据分析的方法去寻找一个周期内风险与收益的最稳定平衡点,即通过业务外包、保险兜底等分担方式,将风险稳定地控制在平衡点可承受范围之内。用这样的风险预警管理思路来梳理分公司类型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思路时,就会发现内部审计部门应把工作重心放在分公司盈利能力变动趋势上,通过对分公司若干年考核指标的综合分析和趋势对比结果,全面评价分公司稳定的绩效实现成果及风险管控措施有效程度,并对其经济责任进行综合评判。
4结语
用这样的风险承受管理思路来梳理子公司类型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思路时,就会发现内部审计部门应把工作重心放在子公司战略规划实现程度及创新目标完成效果上面,通过对子公司贯彻落实母公司重大战略布局、科学制定子公司战略规划、创新体系建设及未来市场培育等方面的综合考核,全面评价子公司创新战略的实现成果,并对其经济责任进行综合评判。
参考文献:
[1]时现.最新发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的特点分析-基于修订前后比较的视角[J].中国内部审计,2018,(3):4-7.
[2]叶晓钢.构建容错纠错机制的审计思考[J].中国审计,2018,(2):55-56.
[3]孟华.国有企业内部巡视与审计如何有机结合[J].审计观察,2017,(3):34-36.
[4]朱方伟,宋昊阳,王鹏,等.国有集团母子公司管控模式的选择[J].南开管理评论,2018,(1):75-87.
[5]周律俊,方道伟,郭燕杰,等.大数据审计在建筑企业风险防控中的应用探索[J].湖北内部审计,2017,(3):6-12.
[6]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等.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Z].2007-03-02.
作者简介:
吴文成,男,汉族,就读于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