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一步医改将涉及更复杂的利益关系调整,会有各种不小的阻力。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医改是世界性难题,把深化医改工作推向纵深是国家卫计委的重要职责。
2013年,李斌出任新组建的国家卫计委主任。在此之前,她任职安徽,是当时全国唯一的女省长。期间,安徽创造了享誉全国的新医改“安徽模式”。2014年,安徽成为4个深化医改综合试点省份之一。
“医改已经进入深水区、攻坚区。”接受《财经国家周刊》专访时,李斌说,在有着13亿多人口的国家进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努力实现人人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决不是一件易事:医疗卫生方面的一些问题经过长时间积累,改革措施短期之内还难以立竿见影;一些新问题还会伴随医改产生,如“基层空虚、能力不足”和“药价虚高”等顽疾考验着改革者的智慧。可以预见,下一步医改将涉及更复杂的利益关系调整,会有不小的阻力。但经过数年的艰苦攻关,我国新一轮医改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成效,重点领域的突破进一步凝聚起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决心,“看病难、看病贵”的痼疾开始从基层消融。
李斌说,“我们对医改成功充满必胜信心”。
公立医院改革:再难啃的骨头也要啃
《财经国家周刊》:你在去年全国两会期间曾经坦言,“中国的医改已经进入了深水区、攻坚期,难点还是要啃公立医院改革这块硬骨头。”一年多来,“硬骨头”啃得如何?
李斌:如你所言,公立医院确实是“硬骨头”。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加大改革力度,在全国1300多个县(市)推动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相当于全国一半以上的县都进行了改革;在60多个城市探索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在此基础上,又谋划在江苏、福建、安徽、青海4个省开展省级综合医改试点,虽然试点省份不多,但涉及东部、中部和西部省份,这对积累改革经验,持续深化改革,建立新的体制机制,促进实现医疗、医药和医保“三医联动”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公立医院改革的方向、原则和方针政策都已经明确,就是扎扎实实向前推进,破除以药补医机制,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建立科学补偿机制,深化编制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起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建立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绩效评价制度。同时,政府要切实履行办医责任,加大投入,加强行业监管。
《财经国家周刊》:你认为下一步公立医院改革中,还要关注哪些问题?
李斌:在公立医院改革的过程中还要高度重视控制大医院盲目扩张的问题。有的地方医院床位已经达到几千张,还打算继续扩张,这可能会造成虹吸现象,既会把医生往上吸,也会把基层的病人往上吸,这会直接导致整个医疗体系的底层不稳。
《财经国家周刊》:新医改提出了“强基层”的原则,如何构筑基层的“底网”,又如何保证其牢固不破?
李斌:我国人口众多,必须有牢固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是三级网的网底,非常重要。为了筑牢网底,我们主要在四个方面采取了措施:
一是通过对口支援、多点执业等,鼓励和引导大医院优质医疗服务资源下沉。2014年全国1600多家三级医院与近3800家县医院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县级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3600多所,累计近17万城市医生在基层多点执业,力求解决“放得下”的问题。
二是重点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启动500家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2.6万名县医院骨干医师和56万人次农村卫生人员接受了上级医院培训,重点提升县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努力解决“接得住”的问题。
三是加快推进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和慢性病连续管理,今年以高血压、糖尿病和结核病服务管理为切入点,上下联动,打包付费,让专科医生、全科医生和公共卫生人员加强健康管理服务,让群众“信得过”。
四是积极采用信息化等技术手段,大力发展智慧医疗。通过移动通信、网上支付、远程医疗等技术手段,实行预约诊疗、自助服务等,提高诊疗流程各环节服务效率,切实方便患者,促进大医院与基层机构协作,共享资源,为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体系打下了基础。
医保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报销比例
《财经国家周刊》:连续几年的政府预算报告,医疗卫生领域增速都高于其他领域,你怎么看待国家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加大投入?
李斌:国家对医疗卫生体系建设非常重视。2015年的政府预算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与去年相比增加9.5%,但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同口径)增长达到了18.8%,主要用于提高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的补助,这个增长速度在各领域中是比较高的。
我们也要看到,虽然国家医疗卫生投入增速较高,但从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来看,还是比较低的。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世界各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平均为9%以上,美国约占17%,而我国还不到6%。所以我们还应当逐渐加大投入力度。
《财经国家周刊》:对老百姓来说,更关注的是如何能够少花钱、看好病,这又涉及到医保的问题,如何完善现行医保制度?
李斌:我国已经建立了全世界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络,今后还将继续完善这个医保网络和服务体系。要健全基本医保,主要给老百姓提供基本保障;2015年,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提高群众抵御突如其来疾病风险的能力;还要积极推动医疗救助、紧急救助、大病特殊贫困救助、商业保险等制度相衔接,让保障体系更加全面,把保障网织得更密、更结实。 《财经国家周刊》:相对而言,我国的人均医保水平还比较低,所以有呼吁引入商业保险经办医保,你怎么看待?
李斌:我国现在居民城乡基本医保人均筹资标准达到了500元,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我国基本医保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台阶。但是这个标准与国际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群众还有不够满意的地方,我们还得继续努力,想方设法继续提高保障水平,切实让老百姓从好政策中更多受益。
对于基本医保引入商业保险经办的问题,要结合实际,突出实效,逐渐推进,但不一定所有地方都采用一种模式。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积极探索打通基本医疗大病保险的经办服务通道,规范和约束服务行为,加强经办运行监督。
医患关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两手抓
《财经国家周刊》:有一段时期,我国频繁发生医患暴力事件,医患关系很紧张。今年的情况如何?
李斌:今年大家对医患关系问题还很关注,但是与去年相比已经降温了。
去年我们医疗卫生的总量达到了76亿多人次,相当于在中国把全世界的人都看了一遍。与2013年同期相比,诊疗量增加了3亿多人次,但医疗纠纷数量下降了18%,医患矛盾明显缓解,医患关系有所好转。
《财经国家周刊》:针对医患纠纷,国家卫生计生委采取了什么措施?
李斌:国家卫生计生委为构建医患和谐关系问题,采取了两手抓的办法,一手抓整治、一手抓机制。
2014年4月,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出台了《关于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从法律层面遏制涉医违法事件频发的势头。
在长效机制建设方面,“三调解一保险”医疗纠纷处置机制的“组合拳”打出成效:两万元以下的医疗纠纷在医院调解,两万元以上的通过人民调解组织调解。大约85%的医疗纠纷可以成功调解,如果调解无果,可以起诉至人民法院。法院及时立案受理,开展诉讼调解,依法裁决、执行。大力推行医疗责任保险,目前有5万多家医疗机构参加,如同交通事故险一样,根据鉴定结果,由保险机构赔付。有条件的地方还探索开展了医疗意外保险。下一步,还将通过深化医改,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医疗创新:科技和医改要有机融合
《财经国家周刊》:国家一直鼓励创新,你怎么看待未来一段时间医疗领域的科技创新?
李斌:目前我国卫生计生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总体上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大型医疗设备器械、肿瘤等重大疾病主要防治药物、传染病防控的多联多价疫苗等进口比例较大;原始创新的医疗技术突破较为匮乏;研究成果与疾病防治实践之间存在“两张皮”问题,转化应用率有待提高;科技创新体系和体制不够完善,优势资源分散在不同部门和地区,尚未形成攻关合力;世界级临床研究成果较少。
国家卫计委正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对互联网医疗与远程医疗、干细胞技术、精准医学等科技创新的鼓励政策也在进一步完善中。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医改是世界性难题,把深化医改工作推向纵深是国家卫计委的重要职责。
2013年,李斌出任新组建的国家卫计委主任。在此之前,她任职安徽,是当时全国唯一的女省长。期间,安徽创造了享誉全国的新医改“安徽模式”。2014年,安徽成为4个深化医改综合试点省份之一。
“医改已经进入深水区、攻坚区。”接受《财经国家周刊》专访时,李斌说,在有着13亿多人口的国家进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努力实现人人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决不是一件易事:医疗卫生方面的一些问题经过长时间积累,改革措施短期之内还难以立竿见影;一些新问题还会伴随医改产生,如“基层空虚、能力不足”和“药价虚高”等顽疾考验着改革者的智慧。可以预见,下一步医改将涉及更复杂的利益关系调整,会有不小的阻力。但经过数年的艰苦攻关,我国新一轮医改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成效,重点领域的突破进一步凝聚起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决心,“看病难、看病贵”的痼疾开始从基层消融。
李斌说,“我们对医改成功充满必胜信心”。
公立医院改革:再难啃的骨头也要啃
《财经国家周刊》:你在去年全国两会期间曾经坦言,“中国的医改已经进入了深水区、攻坚期,难点还是要啃公立医院改革这块硬骨头。”一年多来,“硬骨头”啃得如何?
李斌:如你所言,公立医院确实是“硬骨头”。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加大改革力度,在全国1300多个县(市)推动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相当于全国一半以上的县都进行了改革;在60多个城市探索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在此基础上,又谋划在江苏、福建、安徽、青海4个省开展省级综合医改试点,虽然试点省份不多,但涉及东部、中部和西部省份,这对积累改革经验,持续深化改革,建立新的体制机制,促进实现医疗、医药和医保“三医联动”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公立医院改革的方向、原则和方针政策都已经明确,就是扎扎实实向前推进,破除以药补医机制,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建立科学补偿机制,深化编制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起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建立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绩效评价制度。同时,政府要切实履行办医责任,加大投入,加强行业监管。
《财经国家周刊》:你认为下一步公立医院改革中,还要关注哪些问题?
李斌:在公立医院改革的过程中还要高度重视控制大医院盲目扩张的问题。有的地方医院床位已经达到几千张,还打算继续扩张,这可能会造成虹吸现象,既会把医生往上吸,也会把基层的病人往上吸,这会直接导致整个医疗体系的底层不稳。
《财经国家周刊》:新医改提出了“强基层”的原则,如何构筑基层的“底网”,又如何保证其牢固不破?
李斌:我国人口众多,必须有牢固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是三级网的网底,非常重要。为了筑牢网底,我们主要在四个方面采取了措施:
一是通过对口支援、多点执业等,鼓励和引导大医院优质医疗服务资源下沉。2014年全国1600多家三级医院与近3800家县医院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县级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3600多所,累计近17万城市医生在基层多点执业,力求解决“放得下”的问题。
二是重点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启动500家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2.6万名县医院骨干医师和56万人次农村卫生人员接受了上级医院培训,重点提升县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努力解决“接得住”的问题。
三是加快推进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和慢性病连续管理,今年以高血压、糖尿病和结核病服务管理为切入点,上下联动,打包付费,让专科医生、全科医生和公共卫生人员加强健康管理服务,让群众“信得过”。
四是积极采用信息化等技术手段,大力发展智慧医疗。通过移动通信、网上支付、远程医疗等技术手段,实行预约诊疗、自助服务等,提高诊疗流程各环节服务效率,切实方便患者,促进大医院与基层机构协作,共享资源,为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体系打下了基础。
医保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报销比例
《财经国家周刊》:连续几年的政府预算报告,医疗卫生领域增速都高于其他领域,你怎么看待国家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加大投入?
李斌:国家对医疗卫生体系建设非常重视。2015年的政府预算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与去年相比增加9.5%,但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同口径)增长达到了18.8%,主要用于提高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的补助,这个增长速度在各领域中是比较高的。
我们也要看到,虽然国家医疗卫生投入增速较高,但从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来看,还是比较低的。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世界各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平均为9%以上,美国约占17%,而我国还不到6%。所以我们还应当逐渐加大投入力度。
《财经国家周刊》:对老百姓来说,更关注的是如何能够少花钱、看好病,这又涉及到医保的问题,如何完善现行医保制度?
李斌:我国已经建立了全世界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络,今后还将继续完善这个医保网络和服务体系。要健全基本医保,主要给老百姓提供基本保障;2015年,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提高群众抵御突如其来疾病风险的能力;还要积极推动医疗救助、紧急救助、大病特殊贫困救助、商业保险等制度相衔接,让保障体系更加全面,把保障网织得更密、更结实。 《财经国家周刊》:相对而言,我国的人均医保水平还比较低,所以有呼吁引入商业保险经办医保,你怎么看待?
李斌:我国现在居民城乡基本医保人均筹资标准达到了500元,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我国基本医保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台阶。但是这个标准与国际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群众还有不够满意的地方,我们还得继续努力,想方设法继续提高保障水平,切实让老百姓从好政策中更多受益。
对于基本医保引入商业保险经办的问题,要结合实际,突出实效,逐渐推进,但不一定所有地方都采用一种模式。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积极探索打通基本医疗大病保险的经办服务通道,规范和约束服务行为,加强经办运行监督。
医患关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两手抓
《财经国家周刊》:有一段时期,我国频繁发生医患暴力事件,医患关系很紧张。今年的情况如何?
李斌:今年大家对医患关系问题还很关注,但是与去年相比已经降温了。
去年我们医疗卫生的总量达到了76亿多人次,相当于在中国把全世界的人都看了一遍。与2013年同期相比,诊疗量增加了3亿多人次,但医疗纠纷数量下降了18%,医患矛盾明显缓解,医患关系有所好转。
《财经国家周刊》:针对医患纠纷,国家卫生计生委采取了什么措施?
李斌:国家卫生计生委为构建医患和谐关系问题,采取了两手抓的办法,一手抓整治、一手抓机制。
2014年4月,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出台了《关于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从法律层面遏制涉医违法事件频发的势头。
在长效机制建设方面,“三调解一保险”医疗纠纷处置机制的“组合拳”打出成效:两万元以下的医疗纠纷在医院调解,两万元以上的通过人民调解组织调解。大约85%的医疗纠纷可以成功调解,如果调解无果,可以起诉至人民法院。法院及时立案受理,开展诉讼调解,依法裁决、执行。大力推行医疗责任保险,目前有5万多家医疗机构参加,如同交通事故险一样,根据鉴定结果,由保险机构赔付。有条件的地方还探索开展了医疗意外保险。下一步,还将通过深化医改,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医疗创新:科技和医改要有机融合
《财经国家周刊》:国家一直鼓励创新,你怎么看待未来一段时间医疗领域的科技创新?
李斌:目前我国卫生计生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总体上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大型医疗设备器械、肿瘤等重大疾病主要防治药物、传染病防控的多联多价疫苗等进口比例较大;原始创新的医疗技术突破较为匮乏;研究成果与疾病防治实践之间存在“两张皮”问题,转化应用率有待提高;科技创新体系和体制不够完善,优势资源分散在不同部门和地区,尚未形成攻关合力;世界级临床研究成果较少。
国家卫计委正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对互联网医疗与远程医疗、干细胞技术、精准医学等科技创新的鼓励政策也在进一步完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