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搞清一年四季,需要从两个方面共同着手:一是四季的基本特征,二是四季的一些表现(表征)。前者是根本,后者是必要的补充。
首先,引导学生搞清四季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四季的基本原理是,一年中的不同时期,当地球处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各个地方受到的太阳光照射强度、照射时间是不一样的,从而引起接收到太阳的热量多少不同,形成了冷热的差异,导致四季的交替变化。
从湘版老教材的这则“指南车信箱”可以看出,天文学上的四季和气候统计学上的四季是一致的,即四季的基本特征是:冬天最冷,夏天最热,春天是由冷变热的过程,秋天是由热变冷的过程;春夏秋冬就是一个冷热变化的循环交替的过程。
中国传统历法把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作为各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意味着各季的中间,这相对于天文学四季提早了近一个半月(如图1、图2、图3所示)。实际上,天文学分类法(即西方分类法)的四季划分更强调四季的气候意义。
然而,新课程标准把温度计、温度的认识和测量都定位在了中年级阶段,所以,低年级阶段以温度的数据来说明四季是不可行的。但四季的不同冷热程度,其实根本就不需要用到温度计!孩子在生活中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可以感受四季的冷热变化:
夏天穿T恤、短袖、短裤、裙子;冬天穿棉袄、羽绒防寒服;春天穿衣从冬天的厚重开始向夏天的单薄逐渐递减;秋天穿衣从夏天的单薄开始向冬天的厚重逐渐增加。
夏天热得要开冷空调、吃冰激凌、游泳;冬天冷得要烤火、生冻疮、搓手跺脚;春天、秋天不冷不热,正适合郊游。
夏天热得柏油马路都晒软了;冬天冷得水面结冰了。
夏天太热,放暑假;冬天太冷,放寒假。
……
教师可以利用诸如上述的一些具体现象,利用本身就存在于孩子们的认知经验中的素材,稍加提取,就可以总结出四季的冷热变化规律。
其次,引导学生简单梳理四季的一些典型表征,如:
春天:冰雪消融、燕子归来、鸟语花香、万物复苏……
夏天:荷塘月色、蛙鸣蝉声、蚊虫烦多、昼长夜短……
秋天:菊花黄、稻花香、果实累累、落叶纷纷、大雁南飞……
冬天:北风凛冽、大雪封山、狗熊冬眠、树枝光秃秃的、昼短夜长……
凡此种种,还有很多。
为何不能把四季的一些表征作为划分各个季节的标志?
例如,儿歌“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到这里”,其实小燕子的回归只能作为春天已到的一种表征。如果小燕子相对往年早一两周或晚一两周回来,我们难道能说春天比往年提早或者推迟来到了吗?
又如,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从桃花盛开的表征,难道能说同一地其他地方的春天在三月,而山中寺庙的春天却要推迟到四月吗?
类似的情形还有很多,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说的都是春夏秋冬的一些表征,是不可以作为划分四季到来的时间点的标志的。
所以,四季的基本特征是春天由冷变热,夏天最热,秋天由热变冷,冬天最冷,而随着这个冷热变化的过程,到了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会出现一些不同的表征。
最后,还可以附带和学生说一说春节问题。
其实,很多人都有切身感受,春节期间常常很冷,并无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暖花开的感觉,甚至还常有春节期间迎来雪花飞舞的情形——是的,春节,并不代表着春天的到来!原因如下:
中国农历,其实是一种阴阳合历。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节气分别对应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它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在公历中它们的日期是基本固定的。比如立春一般都是阳历2月4日或5日,春分是3月21日左右,夏至是6月22日左右,秋分是9月23日左右,冬至是12月22日左右。观察2017年的日历之后,你会发现,相差不会超过一两天,的确吻合得比较好(如图4所示)。
傳统上,立春是标志着春天到了,相对于更符合气候意义的天文学春天提早了约一个半月;而春节,是正月初一,是一年的开始。从上一个正月初一到下一个正月初一,平年354日,闰年384日,这与公历中一年365日是完全不同的。例如:
2014年立春日为2月4日,春节在1月31日(还属于冬天);
2015年立春日为2月4日,春节在2月19日(刚步入春天);
2016年立春日为2月4日,春节在2月8日(刚步入春天);
2017年立春日为2月3日,春节在1月28日(还属于冬天)。
所以,春节联欢晚会上,大家齐声欢呼“春天来啦”,那可不一定哦,如果较真的话,大家应该齐声欢呼“新年到啦”!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10008)
首先,引导学生搞清四季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四季的基本原理是,一年中的不同时期,当地球处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各个地方受到的太阳光照射强度、照射时间是不一样的,从而引起接收到太阳的热量多少不同,形成了冷热的差异,导致四季的交替变化。
从湘版老教材的这则“指南车信箱”可以看出,天文学上的四季和气候统计学上的四季是一致的,即四季的基本特征是:冬天最冷,夏天最热,春天是由冷变热的过程,秋天是由热变冷的过程;春夏秋冬就是一个冷热变化的循环交替的过程。
中国传统历法把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作为各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意味着各季的中间,这相对于天文学四季提早了近一个半月(如图1、图2、图3所示)。实际上,天文学分类法(即西方分类法)的四季划分更强调四季的气候意义。
然而,新课程标准把温度计、温度的认识和测量都定位在了中年级阶段,所以,低年级阶段以温度的数据来说明四季是不可行的。但四季的不同冷热程度,其实根本就不需要用到温度计!孩子在生活中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可以感受四季的冷热变化:
夏天穿T恤、短袖、短裤、裙子;冬天穿棉袄、羽绒防寒服;春天穿衣从冬天的厚重开始向夏天的单薄逐渐递减;秋天穿衣从夏天的单薄开始向冬天的厚重逐渐增加。
夏天热得要开冷空调、吃冰激凌、游泳;冬天冷得要烤火、生冻疮、搓手跺脚;春天、秋天不冷不热,正适合郊游。
夏天热得柏油马路都晒软了;冬天冷得水面结冰了。
夏天太热,放暑假;冬天太冷,放寒假。
……
教师可以利用诸如上述的一些具体现象,利用本身就存在于孩子们的认知经验中的素材,稍加提取,就可以总结出四季的冷热变化规律。
其次,引导学生简单梳理四季的一些典型表征,如:
春天:冰雪消融、燕子归来、鸟语花香、万物复苏……
夏天:荷塘月色、蛙鸣蝉声、蚊虫烦多、昼长夜短……
秋天:菊花黄、稻花香、果实累累、落叶纷纷、大雁南飞……
冬天:北风凛冽、大雪封山、狗熊冬眠、树枝光秃秃的、昼短夜长……
凡此种种,还有很多。
为何不能把四季的一些表征作为划分各个季节的标志?
例如,儿歌“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到这里”,其实小燕子的回归只能作为春天已到的一种表征。如果小燕子相对往年早一两周或晚一两周回来,我们难道能说春天比往年提早或者推迟来到了吗?
又如,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从桃花盛开的表征,难道能说同一地其他地方的春天在三月,而山中寺庙的春天却要推迟到四月吗?
类似的情形还有很多,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说的都是春夏秋冬的一些表征,是不可以作为划分四季到来的时间点的标志的。
所以,四季的基本特征是春天由冷变热,夏天最热,秋天由热变冷,冬天最冷,而随着这个冷热变化的过程,到了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会出现一些不同的表征。
最后,还可以附带和学生说一说春节问题。
其实,很多人都有切身感受,春节期间常常很冷,并无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暖花开的感觉,甚至还常有春节期间迎来雪花飞舞的情形——是的,春节,并不代表着春天的到来!原因如下:
中国农历,其实是一种阴阳合历。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节气分别对应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它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在公历中它们的日期是基本固定的。比如立春一般都是阳历2月4日或5日,春分是3月21日左右,夏至是6月22日左右,秋分是9月23日左右,冬至是12月22日左右。观察2017年的日历之后,你会发现,相差不会超过一两天,的确吻合得比较好(如图4所示)。
傳统上,立春是标志着春天到了,相对于更符合气候意义的天文学春天提早了约一个半月;而春节,是正月初一,是一年的开始。从上一个正月初一到下一个正月初一,平年354日,闰年384日,这与公历中一年365日是完全不同的。例如:
2014年立春日为2月4日,春节在1月31日(还属于冬天);
2015年立春日为2月4日,春节在2月19日(刚步入春天);
2016年立春日为2月4日,春节在2月8日(刚步入春天);
2017年立春日为2月3日,春节在1月28日(还属于冬天)。
所以,春节联欢晚会上,大家齐声欢呼“春天来啦”,那可不一定哦,如果较真的话,大家应该齐声欢呼“新年到啦”!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1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