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告知”与“感知”和谐共舞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caonimaba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北荆州王佑军老师提出评价新课堂的尺度:“要由教师‘告知’的教学变成学生‘感知’的教学。” 又言“告知的课堂一定是简单的重复,感知的课堂能异彩纷呈。”(原载史绍典著《语文与生活》之《语文课改面面观》)读之,感受到老师们变“讲堂”为“学堂”的深情,但对其过于凿凿的言辞,笔者有自己的想法:“告知”的课堂和“感知”的课堂真是如此的水火不相容吗?语文课堂真的要与“告知”做一决断吗?
  一、“感知”的课堂是我们的追求
  王佑军老师认为:“有的老师醉心于简单的告知,就是打着‘效率’的旗号生硬地铸造儿童,公然忽视生命的诉求,殊不知没有生命主动参与的课堂,效率又从何谈起!”的确,有一些课堂为了“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很少让学生自主“感知”,丢失了学习的原生状态,遮蔽了学习的本原意义,也丧失了学习的基本乐趣。
  20世纪初,陶行之先生就将“教授法”改为“教学法”,他说:“我自回国之后,看见国内学校里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情形,就认定有改革之必要。”不能仅是“拿知识来赈济人”。
  十年新课程改革,“感知”的课堂是我们多数语文教师的追求。母语学习,有自主感知的前提和可能,尤其是文学作品文本提倡多元读解,对开拓学生思维能力意义深远。比如:祥林嫂之死是社会各阶层的力量,还是自然力量(自然力量造成她丈夫死亡,儿子死亡,也造成她自己的死亡)?侍萍对周朴园是如曹禺所说要去看周“有多可恶”的恨?还是因为有很深的感情,她才一直主动牵引着话题,甚至有意制造话题(梅花衬衫),体现出人性的盲目?即便是古典诗歌仍然能够还学生感知的权利,比如一位老师执教《蜀相》时,学生认为“柏森森”是一种让人深感恐怖的氛围,教师沉得住气,管得住自己的嘴巴,不越位介入,而是让学生涵泳感知并让感受力接近的他们形成交互、互相启发。后面的学生有了精彩的否定:根据民间说法,“柏森森”说明人们尊敬之,不忍心砍伐。因此不少语文老师相信学生一定的感知力,教师应须耐心等待倾听花开的声音。
  总之,教学统一,“学”(感知)不可以缺位。我们要坚持培养最传统的、最朴素的感知能力,“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感知的课堂异彩纷呈,此言得之。
  二、“告知”缺位将导致自流
  但是,更多的时候“感知”的课堂不一定就是异彩纷呈,原因是多层面的。
  一是陌生。前人的生活经验、思想情感距离当下比较遥远,某些背景资料不告知学生,仅凭文本本身是解决不了困惑的。杜甫考不上进士,便浩然归去;梅尧臣考不上,却半辈子感到委屈。这仅仅是两人性格的差异吗?更多的是因为唐代人的进身之阶,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宋代主要就这一条路,即使由他途出身,头衔上总得加一个“右”字,例如“右迪功郎”之类,成为终身的耻辱。唐宋两代风气之不同,也导致二人写下不同的感慨。杜甫《壮游》全不关心进士的得失“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而梅尧臣写《和淮阳燕秀才》则表达自己的痛心疾首“惭予廷荫人,安得结子韈,心虽羡名场,才命甘汨没”。此时“传道授业解惑”的告知不能不说亦是为师者的职业担当。
  二是环境变化。我国传统语文教学强调“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以为有功尔。”但因为“不教系统的语文知识”、“忽视知识教育”,“其结果是语文教学长期停留在‘粗放经营’的状态,陈陈相因,代代相传,没有多大的突破”(张志公语)。王尚文先生也认为“诚然,在精英教育时代,以自我感悟为基本的学习方法其局限性并不是十分明显。但当教育面向大众,语文教学要面向每一个人的时候,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自悟自得的低效与无效就显得相当突出了。”现代教育特别是高中学生要面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门学科,在有限的课时里,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形成基本的语文能力与素养,一味强调“唯勤读而多为之自工”就有些不合情理了。
  三是学养积淀。比如《背影》中的父亲违背交规的说法,让不少学者怀疑学生的读解能力,提出“音乐的耳朵才能听得懂音乐”, 学生的感觉只能是感觉,的确需要老师的专业引领。放弃“告知”,学生只能在黑胡同瞎摸乱闯,只有极少数精英可以闯出来。
  四是特殊的认识活动不适合感知。如技巧方法、知识积累,慢工细做的感知或许就是徒劳,而让学生用大量的时间通过查资料来获取,意义并不大,告知的确也就可以省去诸多重复性工作。
  就说诵读吧,学生摇头晃脑地读上几遍不是没有意义,只是意义甚微。而告知可以促成其深度感知。比如读杜甫《蜀相》的颔联学生不一定就能自然地感知到诗人无限的荒凉之境,难言的寂寞之心。告知学生古典诗歌应注意节奏特点,读出节奏变化:“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每顿延长字音,正因为诵读浸润的过程中自然强调的“自”、“空”二字促成其把握情感。
  又如古诗词的音韵美主要体现在平仄和押韵上。读时讲究就多了:平声拖长音节,仄声声停气不停,缩短发音,平仄交错,就形成了音韵起伏变化,使诗歌音韵富有参差之美,这些要系统告知学生,更容易让学生感知到抑扬顿挫、铿锵有度是怎么回事。而古人为辅助表达感情写诗填词十分讲究韵脚的选择,《康熙字典》的《分四声法》的歌诀“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可见一斑,这歌诀看来也是要告知求学之人吧。知道了这些后去感知诗歌就顺畅多了,如《诗经·关雎》前两节赞美淑女、渴求淑女,心情愉悦,押轻微柔和的阴声韵;第三节“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改押“得、服、侧”急切短促的入声韵,写出了求之不得、痛苦烦躁的情感,达到情移韵转、声情相切的艺术效果。
  由此可知:告知的课堂不一定是简单的重复,也有智慧的闪烁。
  三、“告知”之“时”
  感知不可抛弃,告知也不可或缺,那么何时告知为宜呢?
  一是待到可以助人时。助学生更有效地学,恰切的讲授不可或缺。有的学校招考新教师,既考其善于导学的课,也考启人心智、侃侃而谈45分钟的课,称之不可或缺的讲功,也就是史绍典先生所说的“教授中的教授”的内涵。陈寅恪先生当年的弟子忆及陈先生讲课,称其“阐述问题旁征博引,史料运用信手拈来,还不时地夹杂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文字。能这样‘高谈阔论’,乃真的导师。”教师当有相当的储存,这储存源于勇于裸读作品读出自我,即能抛开鉴赏资料,不随便“百度”答案。从字、词、句等言语材料的释读入手,层层解剖言语内在的组织结构,全力开掘言语的多侧面内涵。如果教师阅读唯专家学者鉴赏辞典是瞻,甚至长期只读教参只当“搬运工”,自己的“教”与自己的“学”就不能相长,也就只能自断其讲功了。
  二是待到学生无助时。“当其可之谓时”,应在学生愿意受教之时,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比如感知《涉江采芙蓉》中的“望旧乡”时,学生读出了作者远离故乡的悲怆的感觉,光就该班学生的积累也判断不出优劣及其所以然。教师此时该出手就出手,告知学生这样的认识:“旧”可以由学过的诗句、人与事中去挖掘意蕴,比如与“旧时相识”、“旧地重游”一样,都蕴含着思念的情感。这样告知的课堂就是合了学生愿意受教之“时”。
  总之,“感知”与“告知”不是尖锐冲突的两种方式,不是非此即彼。让课堂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出来,至关重要的是因师、因生、因文本而定,该袖手就袖手,该出手就出手!
  (作者单位:尤溪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冷战结束前后,国际社会在处理一些国际安全问题时倾向于多边合作与集体行动,这为联合国集体安全体系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进入九十年代,大国之间的合作势头有增无减,在后冷战时代,新
1.给加点字注音   ①瞠( )目结舌 ②偃( )旗息鼓  ③鳞次栉( )比 ④杳( )无消息  ⑤畸( )形 ⑥恍( )然大悟  ⑦随声附和( ) ⑧如火如荼( )  ⑨一叶扁( )舟 ⑩戛( )然而止  2.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忏(chàn)悔 濒(bīn)临 谥(shì)号 缄(jiān)默揩(kāi)抹 B.拎(līn)起 炽(chì)热 懦(n
期刊
由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历经千难万险创立的新中国,70年来披荆斩棘,风雨兼程,砥砺前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仿佛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一部裡锵有力惊世骇
7月5日20时左右,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暴力事件造成156人死亡,其中,男性129人,女性27人;受伤人员1080人。目前,公安部门已抓捕1434名参与打砸抢烧杀嫌犯,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二战后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两大历史潮流的汇合点.在复杂、动荡的国际形势大背景下,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有其历史的必
对当过兵的人来说,部队的“大锅菜”总是让人一辈子难忘。而在嘉兴,有这样三个退伍军人,他们将部队的“大锅菜”文化搬进了一个个企业、厂房,让越来越多的人品尝到了部队“大锅菜
海边的一座小城里住着机灵鼠、诚实熊和美丽猫三家人。他们一起长大,但他们性格可不一样,诚实熊,老实本份;机灵鼠,很爱动脑筋,但有点滑头;美丽猫,长得很漂亮。有一天,三位妈
夏天,明亮的太阳照着山谷,远处的山是黑色的,不远处的山是墨绿色的,近处的山是绿色的,再近处的山则是金绿色的。天上有云彩飘过,太阳光的强度变化着,那山的颜色也随之变化。
本文从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九个方面总结了1998年美中关系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进展,同时从五方面分析了两国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作者认为,中美关系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虽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