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充分给予他们空间,信任他们,但绝不放纵。
“即使获得过一次奥运冠军,那也只是暂时的光芒,而不是永远的冠军和巨人。如果总是回忆镁光灯下的瞬间,那只能说明这个人希望活在辉煌的笼罩之下。对我而言,那早已是过去的历史,一切都会从头开始,甚少去想当年的奥运会。”
14年前的悉尼奥运会(2000年),获竞走冠军的王丽萍一夜成名。之后,王所从事的一切都和体育有关。从训练原点到事业颠峰——奥运冠军,再从奥运冠军到教书育人的新起点,王丽萍的人生轨迹和体育无法割裂。
如今,身为北京体育大学(以下简称“北体”)竞走校队老师,王丽萍在职场生涯中用另一种方式向冠军突破。
“每个运动员最大的梦想是站在奥运会最高领奖台上,这个冠军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荣耀。作为运动员,退役之后在职场生涯中也要向着冠军的目标努力。从赛场到职场,是不同形式的舞台,但都有可能获得冠军。”王丽萍说。
在赛场上,铸成王丽萍奥运冠军之路的是坚韧、是泪水、是信念和幸运。从1991年开始进入专业队训练,到1995年入选国家队,到2000年获得悉尼奥运会冠军,每天的定量几十公里训练,是其不变的规律。
很少有人知道,对王丽萍来说,悉尼奥运会是搭“末班车”搭出来的冠军。悉尼奥运会前的队员选拔,王丽萍并不在正选名单中,她必须要通过三站选拔赛获得奥运会的参赛权。第一站、第二站选拔赛,王丽萍连续两个第一。最后一站在大连旅顺,比赛前4天,王丽萍膝伤复发,她的教练急忙从哈尔滨请来专家,为她进行理疗。两天后,比赛开始前,王丽萍惊喜地发现膝盖不痛了。20公里下来,王丽萍又是冠军。凭着三次选拔赛冠军头衔,“名不见经传”的王丽萍搭上了去悉尼的末班车。
对王丽萍而言,从练体育的那一天开始,她的梦想是将来找一份好工作,从农村走出去,身份将会由农业户口变成非农业户口。刻苦训练,取得好成绩,是她唯一能改变自己的必经之路。上天总是眷顾最有准备的人,往往一个人经过艰苦努力,不刻意追求功名,最后却能成为最大的赢家。
王丽萍是幸运的。师从国内著名田径教练王魁,不仅仅在技术上有长足的进步,在做人处事方面,更是受到恩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至于今天,王丽萍亲自带领队员训练时的管理理念、训练心得,很多都是基于教练王魁的影响。
给学生空间,但不放任
从赛场到职场,在人生的转弯处,王丽萍曾有过徘徊。
2005年,王丽萍退役,当时她曾迷茫许久,难以决定自己未来的方向。彼时,辽宁体育总局为她安排了一份体育方面的管理工作,这在很多人看来是捧住了“铁饭碗”。然而,王丽萍连问自己三个问题:我凭什么得到稳定的工作?我有没有能力做好这份管理工作?除了竞走,我还有无一技之长?冥思苦想后,她婉拒了这份大多数退役运动员梦寐以求的工作,走进了北京体育大学的校门。
“当运动员时,训练和比赛是最重要的事情,很多知识无法系统学到。我觉得自己将来要想有更好的发展,必须要系统学习、要充电,否则将来可能被淘汰。”王丽萍对《中外管理》说。
2005年11月14日,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冠军班开班,王丽萍成为其中一员。而在这个班级里,还有很多的体育明星,他们当中有许海峰、王海滨、张国政、张怡宁、黄旭、孟关良、邢慧娜、杨昊等等。
读研期间,通过对竞走运动发展理论的系统学习,结合自己的训练经历,王丽萍逐渐摸索出科学的训练方案。加之人文、历史、管理等文化课程的补充,王丽萍明白了个人与组织应如何相融,更有了与社会接触的自信心。相对运动员时的单纯,深造经历为她融入了智慧与内涵。
从冠军班毕业之后,王丽萍留校任教。“对于身份的转换,我一开始有些不适应,因为总把自己当运动员。后来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逐渐适应了新的角色。最重要的是,和学生相处,我需要用一些管理智慧,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想法和状态。当运动员时,我只负责自己,其他不用考虑,但现在,我要从全局出发,针对每个学生要有不同的策略。”王丽萍对《中外管理》说。
受当年的教练王魁的影响,王丽萍对待任何学生都从不打骂。因为这种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适得其反。面对90后的学生群体,王丽萍采取的是一种柔性管理方式,充分给予他们空间,信任他们,但绝不放纵。
事实上,王丽萍虽已为人师,但对自己的要求从未放松。每天会提前到校和学生们一起训练,晚上会经常巡视宿舍,对学生有无微不至的关怀。“这些学生都是90后,我都会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是孩子就可能有犯错的机会,但我不能因噎废食,我会给他们机会,让他们有自我认知和改正的机会。”王丽萍说。
柔性管理的克刚术
眼下,王丽萍带的队伍是13个来自天南海北的孩子,并且学生均由王丽萍亲自选拔。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13~14岁。身为教练,除了要执教竞走专业以外,还要监督他们的文化课学习并管理日常事务。
王丽萍发现,成长于信息时代的孩子较自己的童年更有想法、更叛逆,这对于严格枯燥的竞走训练是种挑战。有一次,训练中一名新队员怕累而未坚持完训练,王立即当面批评并责令他完成训练,然而这名队员拒不执行。按照体校训练中不成文的规定,教练可对不守规矩的队员进行体罚。对于这种“恨铁不成钢”的孩子,当时王丽萍十分想对其施加体罚以磨练意志。不过,她没有这样做。
“传统的体罚短期内效果明显,但对孩子的内心创伤极大。由于代际的不同,我觉得现在的运动员,在管理方法上应让他们由被动转变为主动迎战,所以对待上述学生我坚持用心理疏导替代体罚的原则,去调动队员内心的积极性。从我内心来讲,这么小的孩子离开父母,我应该多给他们一些母爱和关怀,所以经常和他们讲我小时候的经历。这种柔性管理、暖心法则的管理方式,很快让那个学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之后再未发生过类似的事情。”王丽萍说。
不怒自威,这是学生们对王的评价。尽管从不打骂学生,但以理服人、以德服人的王丽萍通过柔性管理始终把握着平衡点。
在她的执教过程中始终拒绝功利心态。她不会为队员设立硬性成绩指标,而更希望这些孩子们在刻苦训练的同时,要学好文化知识。“冠军只有一个,不是每个人都能夺冠,但我希望每个人都学习文化知识,即使将来离开赛场,他们自己在职场中也会有立足之地,这是我所希望的。”王丽萍说。
责任编辑:周颖
“即使获得过一次奥运冠军,那也只是暂时的光芒,而不是永远的冠军和巨人。如果总是回忆镁光灯下的瞬间,那只能说明这个人希望活在辉煌的笼罩之下。对我而言,那早已是过去的历史,一切都会从头开始,甚少去想当年的奥运会。”
14年前的悉尼奥运会(2000年),获竞走冠军的王丽萍一夜成名。之后,王所从事的一切都和体育有关。从训练原点到事业颠峰——奥运冠军,再从奥运冠军到教书育人的新起点,王丽萍的人生轨迹和体育无法割裂。
如今,身为北京体育大学(以下简称“北体”)竞走校队老师,王丽萍在职场生涯中用另一种方式向冠军突破。
“每个运动员最大的梦想是站在奥运会最高领奖台上,这个冠军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荣耀。作为运动员,退役之后在职场生涯中也要向着冠军的目标努力。从赛场到职场,是不同形式的舞台,但都有可能获得冠军。”王丽萍说。
在赛场上,铸成王丽萍奥运冠军之路的是坚韧、是泪水、是信念和幸运。从1991年开始进入专业队训练,到1995年入选国家队,到2000年获得悉尼奥运会冠军,每天的定量几十公里训练,是其不变的规律。
很少有人知道,对王丽萍来说,悉尼奥运会是搭“末班车”搭出来的冠军。悉尼奥运会前的队员选拔,王丽萍并不在正选名单中,她必须要通过三站选拔赛获得奥运会的参赛权。第一站、第二站选拔赛,王丽萍连续两个第一。最后一站在大连旅顺,比赛前4天,王丽萍膝伤复发,她的教练急忙从哈尔滨请来专家,为她进行理疗。两天后,比赛开始前,王丽萍惊喜地发现膝盖不痛了。20公里下来,王丽萍又是冠军。凭着三次选拔赛冠军头衔,“名不见经传”的王丽萍搭上了去悉尼的末班车。
对王丽萍而言,从练体育的那一天开始,她的梦想是将来找一份好工作,从农村走出去,身份将会由农业户口变成非农业户口。刻苦训练,取得好成绩,是她唯一能改变自己的必经之路。上天总是眷顾最有准备的人,往往一个人经过艰苦努力,不刻意追求功名,最后却能成为最大的赢家。
王丽萍是幸运的。师从国内著名田径教练王魁,不仅仅在技术上有长足的进步,在做人处事方面,更是受到恩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至于今天,王丽萍亲自带领队员训练时的管理理念、训练心得,很多都是基于教练王魁的影响。
给学生空间,但不放任
从赛场到职场,在人生的转弯处,王丽萍曾有过徘徊。
2005年,王丽萍退役,当时她曾迷茫许久,难以决定自己未来的方向。彼时,辽宁体育总局为她安排了一份体育方面的管理工作,这在很多人看来是捧住了“铁饭碗”。然而,王丽萍连问自己三个问题:我凭什么得到稳定的工作?我有没有能力做好这份管理工作?除了竞走,我还有无一技之长?冥思苦想后,她婉拒了这份大多数退役运动员梦寐以求的工作,走进了北京体育大学的校门。
“当运动员时,训练和比赛是最重要的事情,很多知识无法系统学到。我觉得自己将来要想有更好的发展,必须要系统学习、要充电,否则将来可能被淘汰。”王丽萍对《中外管理》说。
2005年11月14日,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冠军班开班,王丽萍成为其中一员。而在这个班级里,还有很多的体育明星,他们当中有许海峰、王海滨、张国政、张怡宁、黄旭、孟关良、邢慧娜、杨昊等等。
读研期间,通过对竞走运动发展理论的系统学习,结合自己的训练经历,王丽萍逐渐摸索出科学的训练方案。加之人文、历史、管理等文化课程的补充,王丽萍明白了个人与组织应如何相融,更有了与社会接触的自信心。相对运动员时的单纯,深造经历为她融入了智慧与内涵。
从冠军班毕业之后,王丽萍留校任教。“对于身份的转换,我一开始有些不适应,因为总把自己当运动员。后来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逐渐适应了新的角色。最重要的是,和学生相处,我需要用一些管理智慧,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想法和状态。当运动员时,我只负责自己,其他不用考虑,但现在,我要从全局出发,针对每个学生要有不同的策略。”王丽萍对《中外管理》说。
受当年的教练王魁的影响,王丽萍对待任何学生都从不打骂。因为这种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适得其反。面对90后的学生群体,王丽萍采取的是一种柔性管理方式,充分给予他们空间,信任他们,但绝不放纵。
事实上,王丽萍虽已为人师,但对自己的要求从未放松。每天会提前到校和学生们一起训练,晚上会经常巡视宿舍,对学生有无微不至的关怀。“这些学生都是90后,我都会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是孩子就可能有犯错的机会,但我不能因噎废食,我会给他们机会,让他们有自我认知和改正的机会。”王丽萍说。
柔性管理的克刚术
眼下,王丽萍带的队伍是13个来自天南海北的孩子,并且学生均由王丽萍亲自选拔。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13~14岁。身为教练,除了要执教竞走专业以外,还要监督他们的文化课学习并管理日常事务。
王丽萍发现,成长于信息时代的孩子较自己的童年更有想法、更叛逆,这对于严格枯燥的竞走训练是种挑战。有一次,训练中一名新队员怕累而未坚持完训练,王立即当面批评并责令他完成训练,然而这名队员拒不执行。按照体校训练中不成文的规定,教练可对不守规矩的队员进行体罚。对于这种“恨铁不成钢”的孩子,当时王丽萍十分想对其施加体罚以磨练意志。不过,她没有这样做。
“传统的体罚短期内效果明显,但对孩子的内心创伤极大。由于代际的不同,我觉得现在的运动员,在管理方法上应让他们由被动转变为主动迎战,所以对待上述学生我坚持用心理疏导替代体罚的原则,去调动队员内心的积极性。从我内心来讲,这么小的孩子离开父母,我应该多给他们一些母爱和关怀,所以经常和他们讲我小时候的经历。这种柔性管理、暖心法则的管理方式,很快让那个学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之后再未发生过类似的事情。”王丽萍说。
不怒自威,这是学生们对王的评价。尽管从不打骂学生,但以理服人、以德服人的王丽萍通过柔性管理始终把握着平衡点。
在她的执教过程中始终拒绝功利心态。她不会为队员设立硬性成绩指标,而更希望这些孩子们在刻苦训练的同时,要学好文化知识。“冠军只有一个,不是每个人都能夺冠,但我希望每个人都学习文化知识,即使将来离开赛场,他们自己在职场中也会有立足之地,这是我所希望的。”王丽萍说。
责任编辑:周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