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俄罗斯是能源出口大国,中国是能源进口大国,双方开展能源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中俄能源合作并非一帆风顺,双方在合作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列的问题和挑战。如何缩小两国在能源战略对接问题上的差异,消除俄罗斯对中俄能源合作的疑虑,降低欧美等国因素的不利影响,成为打破中俄能源合作瓶颈的关键。
关键词:中俄 能源合作 能源战略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3-137-02
1、中俄能源合作存在的问题
经过十多年的磨合和发展,中俄能源合作逐渐进入良性发展轨道,重大能源合作项目日趋成熟,能源合作领域不断扩展,能源合作层次不断提高。但是,一些制约中俄能源合作的因素依然存在。
1.1 中俄两国能源战略存在差异
俄罗斯是能源出口大国,但其能源出口的主要方向是欧洲。在国际多边能源合作中,中国只是俄罗斯对外能源战略中的次优选择和战略筹码。与此同时,在中国的能源战略中,中东地区仍将是我们进口能源的主渠道,俄罗斯也只是我们优先考虑的周边选择之一。此外,俄罗斯在和中国进行能源合作时,热衷于把石油出口和电力、天然气以及相关配套能源机械设备产品的出口相挂钩,置能源于经济、科技、投资等多领域合作中。俄罗斯希望俄中能源合作不只停留在油气管道问题上,而应加强整个能源领域乃至经济、科技、投资等全方位合作,从而带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中国则常常将双方的能源合作视为亟待解决的短期问题,以便解决中国面临的“油荒”和“气荒”。
1.2 俄罗斯对外能源政策多变
1991年苏联解体后,叶利钦当选为俄罗斯联邦第一任总统。作为前苏共的反对派,叶利钦认同西方的政治经济体制,在能源领域采取了向西方“一边倒”的政策。普京上台之后,随着国际油价的上涨,俄罗斯经济状况明显改善。普京政府已经不满足于单纯依靠能源出口来获得经济利益,于是开始推行务实的全方位能源外交,以期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梅普组合”以来,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鉴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趋缓,能源需求增长有限,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亚太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对能源需求旺盛且潜力巨大,“梅普组合”决定把能源政策向东转移。2009年发布的《俄罗斯2030年前能源战略》中明确提出:“尽管欧洲仍将是俄罗斯油气出口的主要方向,但俄罗斯整个油气出口的增长将主要取决于东部方向的超前发展”。
1.3 俄罗斯部分精英对中俄能源合作心存疑虑
俄罗斯部分精英阶层对中俄能源合作心存疑虑,担心中国的崛起会威胁到俄罗斯的国家安全。“中国威胁论”在俄罗斯早就存在,但随着近年来中国的崛起和参与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开发,这种论调又开始经常见诸报端,在俄罗斯媒体和远东、西伯利亚地区很有市场。俄罗斯部分人士在看待中俄能源合作时总是带着有色眼镜,把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视为中国对俄罗斯进行的资源掠夺,把能源企业间的商业行为与国家安全利益强拉到一起。
1.4 中俄能源合作易受欧美等国因素影响
中俄能源合作也经常受到欧美等国因素的干扰。当俄罗斯与西方大国走近时,中俄能源合作就略显冷淡,一旦俄美关系出现裂痕,外部安全形势受到西方挑战,俄罗斯就会主动加强与中国的能源合作,通过“能源牌”和“中国牌”来和西方大国进行战略博弈,以期获得政治上的好处。俄罗斯在对待中俄能源合作时过于关注政治因素,导致中俄能源合作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一旦中俄政治关系出现恶化,或者俄罗斯与西方关系得到改善,中俄能源合作的成果就又可能会得而复失。
2、中俄能源合作的对策建议
俄罗斯是当今世界能源出口大国,而中国则是能源进口大国,双方开展能源合作意义重大。中俄能源合作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双赢的结果。我国应抓住俄罗斯能源战略东向转移的契机,着力消除或削弱负面因素,积极推动两国能源合作继续沿着良性轨道向前发展。
2.1 加强对俄罗斯能源政策的研究力度
俄罗斯能源政策容易受外部因素影响,变化多端。我们应该加强对俄罗斯能源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找出中俄两国能源战略存在的差异,力争使中俄两国能源战略能够实现有效对接,使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向更高层次。与此同时,我们不能站在一个能源进口国的角度去看待俄罗斯作为能源出口国的对外政策,而是要紧随俄能源政策的变化,适时的作出调整,以使自己不会在俄政策发生变化时而无所适从,造成重大损失。
2.2 加强中俄双方的沟通交流
中俄双方政治关系良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为双方能源合作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但是,在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威胁论”和“资源掠夺论”还时常见诸报端,成为制约中俄能源合作的因素之一。中俄两国应该加深相关职能部门理解和信任,加強媒体、学界和民间的交流和沟通,规范两国大众媒体的相关报道,消弱彼此的顾虑和戒心,消除“中国威胁论”对中俄能源合作的负面影响。双方应该经常换位思考,释放更多的善意和诚意,削弱彼此的不安全感。有合作就会有分歧,合作越多,分歧越多。当遇到分歧时,我们不应互相指责,而是互相理解,求同存异,寻找双方利益的契合点,争取实现双赢,而非单方面利益的最大化。
2.3 推动中俄能源合作重点向天然气领域转移
目前,天然气已经成为继石油、煤炭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能源,占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23%。作为清洁能源的天然气,很有可能在未来的能源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成为最重要的能源。俄罗斯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探明储量、开采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俄政府称,俄罗斯的原油储量可以确保稳定出口至少到2020年,而天然气储量足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全球天然气需求直至2050年。因此,未来50年,俄罗斯最具有出口潜力的是天然气而非石油。而相比石油而言,我国的天然气储量更加匮乏。2009年末,我国还在全国大范围出现“气荒”现象。可以预见,作为比石油更加环保的能源,天然气必将取得石油,成为未来中俄能源合作中的重点。
2.4 积极参与建立东北亚能源合作机制
我们应该抓住当前俄罗斯能源战略向东转移的机遇,积极参与东北亚能源合作机制的建立。在当今的国际能源市场,只想开展双边合作而排斥多边合作无论对哪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办不到的,能源的出口国和消费国必须相互协调和合作,避免恶性竞争。此外,俄罗斯拥有东西伯利亚、西西伯利亚和远东三大油气资源区,要想全面开发需要巨额资金,这对东北亚各国来说,单独承担都是不现实的。如果充分利用日韩在资金、技术上的优势,发挥中国在地缘政治上的优势,就可以建立一个积极稳定的东北亚能源供应多边合作机制,而非排他性机制,这对区域内各国都有好处。
总之,中俄能源合作既有有利因素,也面临诸多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希望大于困难。我们应该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既要审时度势,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不断推动中俄能源合作向更高层次发展,又要未雨绸缪,充分估计各种困难和不利因素,做好各项工作部署。
参考文献:
[1]朱显平,李天籽.东北亚区域能源合作研究[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2]柳树.俄罗斯的能源战略及其对中俄能源合作的影响[D].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柳天恩.以能源合作为突破口,构建中俄“伞”型区域合作新模式[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6).
关键词:中俄 能源合作 能源战略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3-137-02
1、中俄能源合作存在的问题
经过十多年的磨合和发展,中俄能源合作逐渐进入良性发展轨道,重大能源合作项目日趋成熟,能源合作领域不断扩展,能源合作层次不断提高。但是,一些制约中俄能源合作的因素依然存在。
1.1 中俄两国能源战略存在差异
俄罗斯是能源出口大国,但其能源出口的主要方向是欧洲。在国际多边能源合作中,中国只是俄罗斯对外能源战略中的次优选择和战略筹码。与此同时,在中国的能源战略中,中东地区仍将是我们进口能源的主渠道,俄罗斯也只是我们优先考虑的周边选择之一。此外,俄罗斯在和中国进行能源合作时,热衷于把石油出口和电力、天然气以及相关配套能源机械设备产品的出口相挂钩,置能源于经济、科技、投资等多领域合作中。俄罗斯希望俄中能源合作不只停留在油气管道问题上,而应加强整个能源领域乃至经济、科技、投资等全方位合作,从而带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中国则常常将双方的能源合作视为亟待解决的短期问题,以便解决中国面临的“油荒”和“气荒”。
1.2 俄罗斯对外能源政策多变
1991年苏联解体后,叶利钦当选为俄罗斯联邦第一任总统。作为前苏共的反对派,叶利钦认同西方的政治经济体制,在能源领域采取了向西方“一边倒”的政策。普京上台之后,随着国际油价的上涨,俄罗斯经济状况明显改善。普京政府已经不满足于单纯依靠能源出口来获得经济利益,于是开始推行务实的全方位能源外交,以期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梅普组合”以来,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鉴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趋缓,能源需求增长有限,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亚太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对能源需求旺盛且潜力巨大,“梅普组合”决定把能源政策向东转移。2009年发布的《俄罗斯2030年前能源战略》中明确提出:“尽管欧洲仍将是俄罗斯油气出口的主要方向,但俄罗斯整个油气出口的增长将主要取决于东部方向的超前发展”。
1.3 俄罗斯部分精英对中俄能源合作心存疑虑
俄罗斯部分精英阶层对中俄能源合作心存疑虑,担心中国的崛起会威胁到俄罗斯的国家安全。“中国威胁论”在俄罗斯早就存在,但随着近年来中国的崛起和参与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开发,这种论调又开始经常见诸报端,在俄罗斯媒体和远东、西伯利亚地区很有市场。俄罗斯部分人士在看待中俄能源合作时总是带着有色眼镜,把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视为中国对俄罗斯进行的资源掠夺,把能源企业间的商业行为与国家安全利益强拉到一起。
1.4 中俄能源合作易受欧美等国因素影响
中俄能源合作也经常受到欧美等国因素的干扰。当俄罗斯与西方大国走近时,中俄能源合作就略显冷淡,一旦俄美关系出现裂痕,外部安全形势受到西方挑战,俄罗斯就会主动加强与中国的能源合作,通过“能源牌”和“中国牌”来和西方大国进行战略博弈,以期获得政治上的好处。俄罗斯在对待中俄能源合作时过于关注政治因素,导致中俄能源合作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一旦中俄政治关系出现恶化,或者俄罗斯与西方关系得到改善,中俄能源合作的成果就又可能会得而复失。
2、中俄能源合作的对策建议
俄罗斯是当今世界能源出口大国,而中国则是能源进口大国,双方开展能源合作意义重大。中俄能源合作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双赢的结果。我国应抓住俄罗斯能源战略东向转移的契机,着力消除或削弱负面因素,积极推动两国能源合作继续沿着良性轨道向前发展。
2.1 加强对俄罗斯能源政策的研究力度
俄罗斯能源政策容易受外部因素影响,变化多端。我们应该加强对俄罗斯能源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找出中俄两国能源战略存在的差异,力争使中俄两国能源战略能够实现有效对接,使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向更高层次。与此同时,我们不能站在一个能源进口国的角度去看待俄罗斯作为能源出口国的对外政策,而是要紧随俄能源政策的变化,适时的作出调整,以使自己不会在俄政策发生变化时而无所适从,造成重大损失。
2.2 加强中俄双方的沟通交流
中俄双方政治关系良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为双方能源合作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但是,在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威胁论”和“资源掠夺论”还时常见诸报端,成为制约中俄能源合作的因素之一。中俄两国应该加深相关职能部门理解和信任,加強媒体、学界和民间的交流和沟通,规范两国大众媒体的相关报道,消弱彼此的顾虑和戒心,消除“中国威胁论”对中俄能源合作的负面影响。双方应该经常换位思考,释放更多的善意和诚意,削弱彼此的不安全感。有合作就会有分歧,合作越多,分歧越多。当遇到分歧时,我们不应互相指责,而是互相理解,求同存异,寻找双方利益的契合点,争取实现双赢,而非单方面利益的最大化。
2.3 推动中俄能源合作重点向天然气领域转移
目前,天然气已经成为继石油、煤炭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能源,占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23%。作为清洁能源的天然气,很有可能在未来的能源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成为最重要的能源。俄罗斯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探明储量、开采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俄政府称,俄罗斯的原油储量可以确保稳定出口至少到2020年,而天然气储量足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全球天然气需求直至2050年。因此,未来50年,俄罗斯最具有出口潜力的是天然气而非石油。而相比石油而言,我国的天然气储量更加匮乏。2009年末,我国还在全国大范围出现“气荒”现象。可以预见,作为比石油更加环保的能源,天然气必将取得石油,成为未来中俄能源合作中的重点。
2.4 积极参与建立东北亚能源合作机制
我们应该抓住当前俄罗斯能源战略向东转移的机遇,积极参与东北亚能源合作机制的建立。在当今的国际能源市场,只想开展双边合作而排斥多边合作无论对哪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办不到的,能源的出口国和消费国必须相互协调和合作,避免恶性竞争。此外,俄罗斯拥有东西伯利亚、西西伯利亚和远东三大油气资源区,要想全面开发需要巨额资金,这对东北亚各国来说,单独承担都是不现实的。如果充分利用日韩在资金、技术上的优势,发挥中国在地缘政治上的优势,就可以建立一个积极稳定的东北亚能源供应多边合作机制,而非排他性机制,这对区域内各国都有好处。
总之,中俄能源合作既有有利因素,也面临诸多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希望大于困难。我们应该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既要审时度势,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不断推动中俄能源合作向更高层次发展,又要未雨绸缪,充分估计各种困难和不利因素,做好各项工作部署。
参考文献:
[1]朱显平,李天籽.东北亚区域能源合作研究[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2]柳树.俄罗斯的能源战略及其对中俄能源合作的影响[D].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柳天恩.以能源合作为突破口,构建中俄“伞”型区域合作新模式[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