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球菌皮肤感染的自然过程:抗生素外用的预防效果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622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对农村日托幼儿园的59名儿童作了链球菌皮肤感染自然过程的词查,并在链球菌皮肤感染的高峰季节进行了预防链球菌脓皮病的双盲法研究。现简介如下:受试儿童59人,年龄2~5岁,发育良好,男、女孩数目相近。将这些儿童分为两组,一组外用抗生素软膏,另一组外用安慰剂软膏。抗生素软膏含杆菌肽、新霉素及多粘菌素E。为了解外用抗生素预防链球菌脓皮病的效果,作者将试验时间选择在该病发病的高峰季节――7~10月初。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麻风病人可能发生家庭内集聚,然而双亲和6个孩子同时患麻风是罕见的。这样的家系是一个既有共同的环境接触因素又有遗传易感性的样本,是难得的研究资料。该家系居住在埃塞俄比亚中部的瘤型麻风高发区。
期刊
环孢菌素(Cyclosporin A,CS)是一个高效免疫抑制剂,自1976年发现以后,国外对它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目前主要用于器官移植,并给器官移植开辟了极其乐观的前景,试用于临床各科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关于CS的早期资料已经报道(见本刊1982,4:205),本文着重介绍CS在皮肤科的应用情况以及应用中新的发现。
本文报告一例进行性泛发性穿透性毛囊炎伴红皮病,毛发红糠疹样皮疹病例。患者,女,52岁,因瘙痒性皮疹5月于1980年9月入院诊治。皮疹为许多呈鸡皮疙瘩样淡红色毛囊性小丘疹,簇集成片,分布于躯干上部、臀、颈、耳后及上、下肢。耳后红斑表面有鳞屑,头皮正常,足底角化过度,指甲变暗,粗糙,稍增厚,易碎,有条纹。实验室检查除血清IgE稍增高外,其余均正常。疑诊毛发红糠疹,皮肤组织病理象支持临床诊断。约6周后第
期刊
作者应用高滴度ANA血清(1:160~1:320)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对核组蛋白有特异性的氨银(AS)细胞化学染色法,对鳞状细胞癌(SCC)和基底细胞上皮瘤(BCB)作对比检查,结果见表1和表2.
作者报告一例A族链球菌性败血症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患者。女,76岁。入院前一周左手指出现水疱,可能系外伤所致。
本文复习了268例初发的、362例复发的生殖器疱疹患者的临床过程及并发症。生殖器疱疹的症状女性比男性为严重。初发生殖器疱疹伴有系统症状的占67%;局部疼痛和瘙痒者占98%;排尿困难者占63%;触痛性淋巴结病者占80%。
角层下脓疱性皮病(SCPD)为慢性良性复发性水疱脓疱性发疹,侵犯间擦和屈侧部位,其组织学上的特征是角层下含有多形核白细胞的小水疱。此病女多于男(4:1),平均发病年龄40-50岁,自1956年Sneddon等首次报道以来,文献陆续报道至少已有150例。
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症(EPP)的治疗可从抑制生成、加速排出或消除原卟啉有害作用等途径着手。目前认为EPP皮肤症状的治疗的有效药物是B-胡萝卜素,其作用可能是抑制光激发卟啉所产生的新生态氧。常用剂量为每天150~200mg。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仅报告了3例着色真菌病.1955年,作者报告了第四例.其后,报告增多,迄今已达250例.除着色真菌病外,还报告了47个患有相关疾病的病例,尤其是皮下组织、脑和其他脏器的着色真菌感染.本文主要综述日本的着色真菌病和相关疾病的一些资料,以阐明日本病例中所见的一些特点.发病率:在1955~1980年间,日本的着色真菌病及相关疾病的年发病率,前15年是逐渐升高,1970年明显升高,以
本文报告一例用中子束治疗的照射部位外缘发生的皮肤原发性恶性黑素瘤。患者32岁,女。就诊前一年发现右尺骨缘有一掌内肿块,无压痛,但逐渐增大。3个月后,患侧运动强度降低,腕部不能伸展。体检见肿块直径4cm,右腕伸展限于25内。无明显感觉变化,手指伸、屈以及神经血管检查正常。活检证实为滑膜肉瘤。经确诊后,患者于7周内接受2200rad中子束照射治疗。照后皮肤出现一时性水疱,并有红斑和呈棕褐色。继而脱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