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实验教学中,指导教师对大学生实行面对面的指导,更容易实施素质教育。在实验过程中,有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本文从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实验研究方法的掌握、创新能力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培养、合作能力的培养等方面阐述了在实验教学环节中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 实验教学 素质教育 实施方法
1.引言
目前中小学比较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老师对学生抓得也比较紧,而到了大学,管理相对比较宽松,任课教师的精力也更多地放在了授课上,而忽略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不能适应大学的管理模式,更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学习劲头开始松懈,学习动力开始减弱,人生的方向开始偏离轨道。以至于部分大学生不能顺利完成学业,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非常重要且迫切的。而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不能只依靠辅导员,应该所有老师共同参与,并贯穿每一个教学环节。在实验教学中实验指导教师与大学生的距离相比理论课教师更近,和大学生的互动更多,是面对面的教学指导,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利场所和最佳时机。实验教师不能只注重实验方法的传授和实验过程的指导,还应肩负起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任。
2.实验教学中如何实施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2.1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大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大学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阶段,教师的授课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并且教材不再是教师授课的唯一依据,也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依据。要想学好一门课,还要自己查阅大量的资料。学生上完课后,没有老师再督促他们上自习,也没有老师和家长监督他们完成作业。这让他们无所适从,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中学时期被老师和家长看管的学习方式。这种情况在实验教学中表现为在实验前不预习,在实验中指导书上有的,他能够按照指导书中的步骤一步一步往下做,遇到问题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例如,在做可编程控制器的三级皮带传动实验时,用到了一个断电延时定时器指令,这个指令的功能理解起来很难。虽然在上一个实验项目中,已有一个小程序,就是来验证断电延时定时器的功能,但学生做完了仍然不能理解,所以他们编的程序不对。指导老师这时告诉他,他的定时器用得不对,他对它的功能没有理解。然后,告诉他再回过头去把那个定时器的程序做上几遍,通过仔细观察实验结果,先把它的功能搞明白,而不是给他单纯讲解这个定时器的功能。通过这样的锻炼,他们就会知道遇到问题时,该做什么,该怎样把问题搞清楚。在实验中要尝试让大学生自己去探索,找出答案,逐步培养大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2.2让大学生掌握科学的实验研究方法
实验方法是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方法,而能够通过实验方法获取知识则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重要能力。实验指导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重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步实现教师以教为主向以导为主的职能转变。例如可编程控制器中的一些指令的功能,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很好地理解,只有理解了这些指令的功能,才能去应用它编写程序。学生在做可编程控制器实验时,有一个字节数据传送指令,在实验指导书中已经设计了一个小程序,实验时可以看到一个字节传送的结果,但实验后,学生还是不理解这个指令到底是怎么传送的,一个字节八个位,其中的每一位是怎么传的。于是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自己编写一个小程序,传送时就传送一个常数“1”,这时只有八位二进制数的个位为“1”,其他位全为“0”,通过观察实验设备上的指示灯就可以立即看到它传到哪里去了。再把这个“1”放到其他位上,继续实验,就很容易明白这八位二进制数是怎么传送的了。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自己把不明白的问题用实验方法搞明白,通过实验获取知识,这才是实验教学的精髓。
在指导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做到“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当学生有问题时,应该告诉学生的是怎样找到答案,而不是直接告诉他答案。有个学生自己编写了一个程序,还没有上机去验证,就问老师:“老师,你给我看看这个程序对不对?”如果指导老师现在给他指出程序的错误,并让他改正,再让他去实验,这就违背了实验研究的初衷。指导教师可以引导他先上机验证。程序有问题,怎么办呢?要引导他分析实验的结果,从实验的结果分析出哪里不对,哪里有问题。然后再根据出现的问题分析他的程序到底错在哪里。再通过反复实验,逐步改正,最后得到正确的结果。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就掌握了如何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途径。这对工科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
2.3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国家教育部已于2011年批准实施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其中“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计划的启动和实施,旨在探索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在实验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全面提高本科生的创新实验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可以拿出部分适合开设创新性实验的课程,每门课程开设一个创新性实验项目,并由专门的指导老师来负责指导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要遵循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的原则。这些项目要打破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参加实验的学生要自主设计实验、自主完成实验、自主管理实验。实验步骤包括查阅资料、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验验证等,全部由学生自己完成,指导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负责检查指导,及时发现在实验进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学生的实验结果不一定完美,但要有创新,应该更注重在实验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收获。
2.4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包括思维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但凡一个有成就的人,我们在他的身上必能发现很多好习惯。而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机。做实验时我们要求学生做完实验后,要把用到的工具整理好,通电的设备及计算机要关闭,并把现场卫生整理好,得到指导教师的同意后,方可离开。然而,在实际实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有的学生做完实验不整理工具,甚至没有关闭设备或计算机就离开了。这时,指导教师应该把这个学生找回来,让他把实验的工作现场收拾好。其实这要比指导教师自己把这个学生的实验现场收拾好麻烦多了。但是只要经过一次这样,这个学生在以后的实验中一定会有所改变。如果每一个指导教师都能这样做,时间长了,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养成实验后整理好实验现场再离去的好习惯。而这个习惯的本质就是要求学生做事有始有终,有责任感。
有时一个实验也可能是失败的,需要反复去做,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地找出问题,不断改正,才能成功。这时一定要鼓励学生,不要放弃。这有助于学生养成做事要有耐心,要有毅力的好习惯。
2.5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合作能力
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这导致个别学生自私自利的性格。学会与他人相处、合作是他们的一个重要课题,实验教学就是培养大学生合作能力的良好时机。例如,有的实验,可能分成两个人或三个人一个小组,如果小组中的每个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他们的实验就会完成得快,并且好。指导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对分工配合好的小组要进行表扬,这种能力也是大学生将来成功的重要因素。
3.结语
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所以我们要注重在实验教学中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重视大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并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全面提高本科生的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汤繁华,杨晓华,陈海涛.材料力学实验教学方法的若干改进[J].实验室科学,2011,4,VOL14(2).
[2]王荣,赵永乐.高职高专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0,VOL24(4).
[3]黄秀绢.实验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10).
关键词: 实验教学 素质教育 实施方法
1.引言
目前中小学比较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老师对学生抓得也比较紧,而到了大学,管理相对比较宽松,任课教师的精力也更多地放在了授课上,而忽略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不能适应大学的管理模式,更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学习劲头开始松懈,学习动力开始减弱,人生的方向开始偏离轨道。以至于部分大学生不能顺利完成学业,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非常重要且迫切的。而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不能只依靠辅导员,应该所有老师共同参与,并贯穿每一个教学环节。在实验教学中实验指导教师与大学生的距离相比理论课教师更近,和大学生的互动更多,是面对面的教学指导,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利场所和最佳时机。实验教师不能只注重实验方法的传授和实验过程的指导,还应肩负起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任。
2.实验教学中如何实施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2.1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大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大学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阶段,教师的授课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并且教材不再是教师授课的唯一依据,也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依据。要想学好一门课,还要自己查阅大量的资料。学生上完课后,没有老师再督促他们上自习,也没有老师和家长监督他们完成作业。这让他们无所适从,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中学时期被老师和家长看管的学习方式。这种情况在实验教学中表现为在实验前不预习,在实验中指导书上有的,他能够按照指导书中的步骤一步一步往下做,遇到问题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例如,在做可编程控制器的三级皮带传动实验时,用到了一个断电延时定时器指令,这个指令的功能理解起来很难。虽然在上一个实验项目中,已有一个小程序,就是来验证断电延时定时器的功能,但学生做完了仍然不能理解,所以他们编的程序不对。指导老师这时告诉他,他的定时器用得不对,他对它的功能没有理解。然后,告诉他再回过头去把那个定时器的程序做上几遍,通过仔细观察实验结果,先把它的功能搞明白,而不是给他单纯讲解这个定时器的功能。通过这样的锻炼,他们就会知道遇到问题时,该做什么,该怎样把问题搞清楚。在实验中要尝试让大学生自己去探索,找出答案,逐步培养大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2.2让大学生掌握科学的实验研究方法
实验方法是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方法,而能够通过实验方法获取知识则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重要能力。实验指导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重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步实现教师以教为主向以导为主的职能转变。例如可编程控制器中的一些指令的功能,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很好地理解,只有理解了这些指令的功能,才能去应用它编写程序。学生在做可编程控制器实验时,有一个字节数据传送指令,在实验指导书中已经设计了一个小程序,实验时可以看到一个字节传送的结果,但实验后,学生还是不理解这个指令到底是怎么传送的,一个字节八个位,其中的每一位是怎么传的。于是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自己编写一个小程序,传送时就传送一个常数“1”,这时只有八位二进制数的个位为“1”,其他位全为“0”,通过观察实验设备上的指示灯就可以立即看到它传到哪里去了。再把这个“1”放到其他位上,继续实验,就很容易明白这八位二进制数是怎么传送的了。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自己把不明白的问题用实验方法搞明白,通过实验获取知识,这才是实验教学的精髓。
在指导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做到“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当学生有问题时,应该告诉学生的是怎样找到答案,而不是直接告诉他答案。有个学生自己编写了一个程序,还没有上机去验证,就问老师:“老师,你给我看看这个程序对不对?”如果指导老师现在给他指出程序的错误,并让他改正,再让他去实验,这就违背了实验研究的初衷。指导教师可以引导他先上机验证。程序有问题,怎么办呢?要引导他分析实验的结果,从实验的结果分析出哪里不对,哪里有问题。然后再根据出现的问题分析他的程序到底错在哪里。再通过反复实验,逐步改正,最后得到正确的结果。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就掌握了如何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途径。这对工科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
2.3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国家教育部已于2011年批准实施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其中“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计划的启动和实施,旨在探索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在实验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全面提高本科生的创新实验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可以拿出部分适合开设创新性实验的课程,每门课程开设一个创新性实验项目,并由专门的指导老师来负责指导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要遵循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的原则。这些项目要打破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参加实验的学生要自主设计实验、自主完成实验、自主管理实验。实验步骤包括查阅资料、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验验证等,全部由学生自己完成,指导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负责检查指导,及时发现在实验进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学生的实验结果不一定完美,但要有创新,应该更注重在实验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收获。
2.4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包括思维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但凡一个有成就的人,我们在他的身上必能发现很多好习惯。而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机。做实验时我们要求学生做完实验后,要把用到的工具整理好,通电的设备及计算机要关闭,并把现场卫生整理好,得到指导教师的同意后,方可离开。然而,在实际实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有的学生做完实验不整理工具,甚至没有关闭设备或计算机就离开了。这时,指导教师应该把这个学生找回来,让他把实验的工作现场收拾好。其实这要比指导教师自己把这个学生的实验现场收拾好麻烦多了。但是只要经过一次这样,这个学生在以后的实验中一定会有所改变。如果每一个指导教师都能这样做,时间长了,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养成实验后整理好实验现场再离去的好习惯。而这个习惯的本质就是要求学生做事有始有终,有责任感。
有时一个实验也可能是失败的,需要反复去做,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地找出问题,不断改正,才能成功。这时一定要鼓励学生,不要放弃。这有助于学生养成做事要有耐心,要有毅力的好习惯。
2.5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合作能力
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这导致个别学生自私自利的性格。学会与他人相处、合作是他们的一个重要课题,实验教学就是培养大学生合作能力的良好时机。例如,有的实验,可能分成两个人或三个人一个小组,如果小组中的每个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他们的实验就会完成得快,并且好。指导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对分工配合好的小组要进行表扬,这种能力也是大学生将来成功的重要因素。
3.结语
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所以我们要注重在实验教学中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重视大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并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全面提高本科生的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汤繁华,杨晓华,陈海涛.材料力学实验教学方法的若干改进[J].实验室科学,2011,4,VOL14(2).
[2]王荣,赵永乐.高职高专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0,VOL24(4).
[3]黄秀绢.实验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