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在防止重症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ska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均为25例,观察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重症患者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具有明显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早期护理 重症患者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效果
  重症患者因长期卧床、活动限制、创伤不能下地活动,极易引起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且可继发肺栓塞、血栓性浅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重症患者早期给与护理干预措施非常重要。我院选取50例重症患者给与早期护理干预措施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效果明显,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1月危重患者 50例患者,其中男28例,女22例,其中全膝关节10例,全髋关节12例,骨盆骨折5例,多发骨折13例,其他严重疾病11例,随机分为两组均为25例,观察组给与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两组重症患者的治疗疗程为10-20天。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下肢变化,注意皮肤有无色泽、温度异常变化,有无粗细不同,有无浮肿,有无疼痛及观察足背动脉搏动等情况,比较两组重症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占4.00%;对照组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7例,占2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多见于产后盆腔术后、外伤、晚期癌肿或长期卧床的病人,起病较急患肢肿胀、发硬、疼痛,活动后加重常伴有发热脉快;血栓部位压痛沿血管可扪及索状物血栓远侧肢体,或全肢体肿胀皮肤呈青紫色,皮温降低,足背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或出现静脉性坏疽血栓伸延至下腔静脉时,则两下肢臀部下腹和外生殖器均明显水肿。血栓发生在小腿肌肉静脉丛时Homans征和Neuhof征阳性;后期血栓吸收机化常遗留静脉机能不全出现浅静脉曲张色素沉着,溃疡肿胀等称为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2],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做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尤为重要,笔者采取以下早期护理干预方法效果满意。
  3.1 心理护理
  患有严重疾病的重症患者或术后病人因疾病缠身折腾及制动、长时间卧床,会出现焦虑、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给与心理安慰疏导,讲解疾病防治及预后,增加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配合医护人员或家属早期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2 健康教育指导
  对患者讲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比如恶性肿瘤、外伤及手术等会是局部凝血酶聚集,纤维蛋白活性下降,使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而发生血栓形成[3];患者饮食宜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清淡饮食,忌食油腻、肥甘、辛辣等食物,避免使血液粘稠度增加,应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以利于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避免长时间站立或长期卧床时抬高肢体,以利于促进静脉血液回流;保持患者肢体温度,多按摩肢体,促进血液循环,以免血液回流缓慢,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3.3 肢体活动锻炼
  及早让患者进行下肢活动锻炼,能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对于意识清醒术后患者鼓励其多做床上活动,踝关节屈伸活动,鼓励病人的足和趾经常主动活动,并嘱多作深呼吸及咳嗽动作,帮扶尽早下床活动下肢,促进血液循环;对于患有严重疾病长期卧床不能下床活动患者,帮助做肢体按摩,从下到上,并抬高肢体做膝关节屈伸活动,可促进静脉血液回流,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3.4 早期严密观察肢体病情变化
  询问患者有无感觉小腿部疼痛或胀感,仔细进行体检,注意观察患者下肢有无色泽改变、水肿、浅静脉怒张和肌肉有无深压痛及足背动脉搏动等情况,不定期的做Homans 或Neuhof 实验,如果出现阳性者,以便及早发现DVT 先兆,进行早期应用凝血酶阻滞剂和改善微循环药物,防止并发症的发生[4]。
  3.5 高危因素评估
  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应早期做好高危因素护理评估和血浆D2二聚体测等方法及早发现还未完全发生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早治疗、及早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早期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必要性。患者入院后及时进行评估危险因素,如老年患者、肥胖者、女性、长期吸烟、严重外伤、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晚期肿瘤、心衰及下肢静脉曲张等疾病的患者,极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并且详细询问既往史及遗传史,常规实验室检查及超声多普勒检测对患者进行详细评估,确定高危人群,早期制定护理干预方法,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3.6 必要时下肢穿医用弹力长袜
  特别对年老癌症或心脏病患者,在胸腔腹腔或盆腔大于手术后,股骨骨折,后以及产后妇女更为重视。如充气长统靴或电刺激化使静脉血流加速,降低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病率。
  本研究中,观察组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对重症患者进行一系列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DVT 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维护了患者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 丁卫芳.综合护理干预在重症肝炎患者临床应用的效果观察[J]. 中国病案, 2012, 13(10): 70-71.
  [2] 兰艳萍,刘阳.早期护理干预在防止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 2012,32(10):122-123.
  [3] 石悦乐,高波.护理干预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9):2910-2912.
  [4] 张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进展[J].中国保健营养,2012,3:205-207.
其他文献
物流是指与商品实体有关的全部流通活动,除了商品运输和仓储活动之外,还包括包装、保管、装卸搬运及物流信息等流程。文章对我国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及应采取的对策
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机制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必须要重视对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机制的分析。本文分别从金融市场影响经济发展的途径、影响区域金融协调发
甘肃省是农业大省,有特色农业资源,但农业资源“优”而无“势”、特色产品“特”而不“强”的状况较为普遍。针对特色农产品发展过程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强化特色、延伸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