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以“3 综合”为主体的高考方案已在全国推广,课程综合化也成为当今课程改革的趋势。在新形势下,强调学科间的渗透与综合,是适应新课程的要求,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中学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历史教材中蕴涵的地理知识比较多,历来就有“史地一家”之说。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紧扣教学内容,运用地理知识,不仅能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拓展学生思维,树立关注环境的人文意识。在这里,笔者结合高中历史教学的一些体会,就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地理知识谈一点看法。
一、运用地理学科中的地图知识进行分析,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特殊语言,地理知识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最常见的是历史地图。历史地图借助地理中的地图来展示历史内容,它直观地反映了一定时期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趋势。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历史地图,帮助学生获取历史信息。通过对地图的观察分析,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掌握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结构。所以,历史教学必须重视历史地图,增强用图意识,并形成“左图右史”的习惯,充分发挥历史地图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如讲授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时,运用《战国兼并形势图》,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地图,使学生不但可以了解战国七雄的方位、都城、重大战役等历史基本知识,而且通过与《春秋大国争霸图》的比较,还可以发现: 第一,诸侯国的名称变化了,晋被赵、魏、韩取代,说明此时政权更替频繁,历史正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第二,北方出现了大规模的防御工程——长城,说明匈奴南下威胁中原,民族关系紧张。第三,新兴封建城市兴起,说明随着封建经济发展,城市商业经济也发展起来。这样运用地图知识分析、对比历史知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历史,掌握历史发展的趋势,也提高了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二、运用地理学科中的自然环境进行整合,拓展学生思维
地理学科中的自然环境包括地理位置、交通、地形、资源、气候等。人类活动所处空间范围的自然环境特点,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由于历史教材的侧重点所在,许多地理学科中的自然环境因素与历史发展的关系并没有具体表述出来,但这又往往是文科综合测试的命题点。历史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运用自然环境方面的地理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发生,加强学科渗透,以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思维。如中国古代史上有过多次迁都:如周平王迁都洛邑,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宋金议和后迁都燕京,明成祖迁都北京,顺治帝迁都北京等。历史上多次迁都的原因之一可以联系地理学科中的自然环境因素:洛阳、北京都位于华北地区,气候温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交通方便、战略位置重要。自然环境的优越性影响着统治者选择洛阳、北京作为统治中心。又如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19世纪末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这些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条件都可以运用自然环境因素,如英国地处大西洋航运的中心,地理位置重要;美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优越,资源丰富。这样不仅拓宽了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也培养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使学生学会从地理知识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拓展学生思维。
三、运用地理学科中的保护生态平衡、协调人地关系的知识进行渗透,树立关注环境的人文意识
把地理学科中的保护生态平衡、协调人地关系的知识渗透到历史教学过程中,寻找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形成人类活动既要改造自然,又要遵循自然规律的科学认识。这是地理学科知识在历史教学运用中对现实最有价值的内容,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提供文科综合命题的热点背景材料。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育,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环境知识,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趋利避害。如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与环境的关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畜牧业扩展,两汉时过度开荒导致的环境破坏状况有所缓解;到了隋唐时期,江南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放火烧山,围湖造田,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又如工业革命,不仅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近代城市的兴起,但也导致机器生产出现后,大量开采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引起大气、噪声污染,城市环境问题也开始出现。另外如美国的西进运动,抗日战争时期的大生产运动,1958年的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开发“北大荒”等史实,都可以指出客观上给当地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通过地理知识与历史知识的渗透,不仅使学生深化了对历史知识的认识,树立一分为二的观点,还使他们认识到人类历史活动既要注重经济效益,也要关注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有助于学生认识人类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这一时代重要课题,树立关注环境的人文意识。
四、运用地理学科中的其他知识进行联系,活跃历史课堂气氛,拓展学生视野
地理学科中的其他知识点,如日界线、区时、洋流、工业布局、节气、农作物分布等,都可以在历史教学中进行有机联系。历史教师可以适当运用地理学科的其他知识点,讲述历史故事与历史知识,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生动,培养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拓展学生视野。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如讲述新航路的开辟,可以穿插“好望角”、“西印度群岛”、“麦哲伦海峡”、“太平洋”等地理名称的由来;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回到西班牙后,发现航海日志与当地相差一天,是多了一天还是少了一天?为什么?哥伦布两次横渡大西洋所用时间不一样,为什么?这些问题可以联系日界线、区时、洋流进行解释。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可以联系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先后出现“煤铁复合体型”、“临海型”、“临空型”等布局,使工业布局分别由分散走向集中,又从集中走向分散。二战期间,德军在1941年6月22日(星期日,又是夏至日),突袭苏联;日本在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时间,星期日)偷袭珍珠港。为什么选择这一天?可以联系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美军周末狂欢放松警惕等地理知识。中国古代农作物的种植与推广可以联系地理中温度带、土壤、水分、商品粮基地等。如唐代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唐中期征收茶税,说明茶树在江南广泛种植,其原因之一是茶树适合在江南丘陵的酸性土壤上种植;魏晋时期三吴地区、洞庭湖地区、鄱阳湖地区、成都平原成为重要产粮区,可以联系地理知识中的六大商品粮基地等等。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地理知识,能充分实现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全面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这是素质教育对我们的要求,也是适应新高考文科综合的需要。当然,在运用地理知识进行联系、渗透时,历史教师要立足于历史学科,把握好一个“度”字,做到恰如其分,不可喧宾夺主。
一、运用地理学科中的地图知识进行分析,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特殊语言,地理知识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最常见的是历史地图。历史地图借助地理中的地图来展示历史内容,它直观地反映了一定时期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趋势。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历史地图,帮助学生获取历史信息。通过对地图的观察分析,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掌握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结构。所以,历史教学必须重视历史地图,增强用图意识,并形成“左图右史”的习惯,充分发挥历史地图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如讲授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时,运用《战国兼并形势图》,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地图,使学生不但可以了解战国七雄的方位、都城、重大战役等历史基本知识,而且通过与《春秋大国争霸图》的比较,还可以发现: 第一,诸侯国的名称变化了,晋被赵、魏、韩取代,说明此时政权更替频繁,历史正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第二,北方出现了大规模的防御工程——长城,说明匈奴南下威胁中原,民族关系紧张。第三,新兴封建城市兴起,说明随着封建经济发展,城市商业经济也发展起来。这样运用地图知识分析、对比历史知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历史,掌握历史发展的趋势,也提高了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二、运用地理学科中的自然环境进行整合,拓展学生思维
地理学科中的自然环境包括地理位置、交通、地形、资源、气候等。人类活动所处空间范围的自然环境特点,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由于历史教材的侧重点所在,许多地理学科中的自然环境因素与历史发展的关系并没有具体表述出来,但这又往往是文科综合测试的命题点。历史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运用自然环境方面的地理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发生,加强学科渗透,以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思维。如中国古代史上有过多次迁都:如周平王迁都洛邑,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宋金议和后迁都燕京,明成祖迁都北京,顺治帝迁都北京等。历史上多次迁都的原因之一可以联系地理学科中的自然环境因素:洛阳、北京都位于华北地区,气候温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交通方便、战略位置重要。自然环境的优越性影响着统治者选择洛阳、北京作为统治中心。又如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19世纪末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这些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条件都可以运用自然环境因素,如英国地处大西洋航运的中心,地理位置重要;美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优越,资源丰富。这样不仅拓宽了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也培养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使学生学会从地理知识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拓展学生思维。
三、运用地理学科中的保护生态平衡、协调人地关系的知识进行渗透,树立关注环境的人文意识
把地理学科中的保护生态平衡、协调人地关系的知识渗透到历史教学过程中,寻找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形成人类活动既要改造自然,又要遵循自然规律的科学认识。这是地理学科知识在历史教学运用中对现实最有价值的内容,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提供文科综合命题的热点背景材料。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育,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环境知识,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趋利避害。如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与环境的关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畜牧业扩展,两汉时过度开荒导致的环境破坏状况有所缓解;到了隋唐时期,江南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放火烧山,围湖造田,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又如工业革命,不仅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近代城市的兴起,但也导致机器生产出现后,大量开采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引起大气、噪声污染,城市环境问题也开始出现。另外如美国的西进运动,抗日战争时期的大生产运动,1958年的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开发“北大荒”等史实,都可以指出客观上给当地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通过地理知识与历史知识的渗透,不仅使学生深化了对历史知识的认识,树立一分为二的观点,还使他们认识到人类历史活动既要注重经济效益,也要关注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有助于学生认识人类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这一时代重要课题,树立关注环境的人文意识。
四、运用地理学科中的其他知识进行联系,活跃历史课堂气氛,拓展学生视野
地理学科中的其他知识点,如日界线、区时、洋流、工业布局、节气、农作物分布等,都可以在历史教学中进行有机联系。历史教师可以适当运用地理学科的其他知识点,讲述历史故事与历史知识,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生动,培养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拓展学生视野。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如讲述新航路的开辟,可以穿插“好望角”、“西印度群岛”、“麦哲伦海峡”、“太平洋”等地理名称的由来;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回到西班牙后,发现航海日志与当地相差一天,是多了一天还是少了一天?为什么?哥伦布两次横渡大西洋所用时间不一样,为什么?这些问题可以联系日界线、区时、洋流进行解释。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可以联系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先后出现“煤铁复合体型”、“临海型”、“临空型”等布局,使工业布局分别由分散走向集中,又从集中走向分散。二战期间,德军在1941年6月22日(星期日,又是夏至日),突袭苏联;日本在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时间,星期日)偷袭珍珠港。为什么选择这一天?可以联系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美军周末狂欢放松警惕等地理知识。中国古代农作物的种植与推广可以联系地理中温度带、土壤、水分、商品粮基地等。如唐代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唐中期征收茶税,说明茶树在江南广泛种植,其原因之一是茶树适合在江南丘陵的酸性土壤上种植;魏晋时期三吴地区、洞庭湖地区、鄱阳湖地区、成都平原成为重要产粮区,可以联系地理知识中的六大商品粮基地等等。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地理知识,能充分实现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全面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这是素质教育对我们的要求,也是适应新高考文科综合的需要。当然,在运用地理知识进行联系、渗透时,历史教师要立足于历史学科,把握好一个“度”字,做到恰如其分,不可喧宾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