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作风建设开局起步,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从严管党治党,从严正风肃纪,推动作风建设取得明显好转。随着反“四风”的常态化,少数干部发出了“为官不易”的感慨,进而演变为“为官不为”的怪象。一些党员干部在理想信念、思想政治素质、工作能力、作风状况上处于“亚健康”状态,成了作风建设的“拦路虎”、“绊脚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对“为官不易、为官不为”的现象进行了严厉的鞭挞,要求党的干部“自当在其位、谋其政,既廉又勤,既干净又干事”。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就必须出重拳、下狠招整治“为官不为”现象,打掉这只“拦路虎”,搬走这一“绊脚石”,充分调动和激发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巩固和扩大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
校正理想信念的坐标,让干部“愿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有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滑坡、生活上腐化。促使干部改进作风,自觉做到服务于民,最核心的就是要筑牢理想信念的基石。一是要加强教育引导。要深入开展经常性教育,组织广大干部认真学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帮助干部厘清“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摆正“公仆”位置,理顺“干群”关系,引导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不断强化宗旨意识,始终践行“三严三实”,心存感恩、带着敬畏做好本职、服务群众。要继续深入开展向焦裕禄等先进典型的学习活动,引导干部见贤思齐,修身力行。二是要促进本领提升。有能力才能有作为。要着眼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突出宏观形势、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转型升级、生态文明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等重点课题,采取集中办班、选调外训、网络学习、参观考察等方式,开展大规模教育培训,帮助各级干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升引领科学发展的本领。要常态滚动推进年轻干部实践锻炼,注重把他们放到发展、稳定和民生一线去接地气、墩墩苗、扎深根、长才干。认真贯彻落实中组部《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的通知》要求,把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作为培训办班的必修课,增强各级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三是要督促自我革新。强化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的成果运用,引导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直面问题,开门整改,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把身上存在的“四风”问题一个一个地改掉。要健全完善谈话谈心制度,加强与干部谈心交流,从关心爱护出发,当面指出问题,帮助干部改掉“小毛病”,促进自我革新、自我完善。要常态开展“三下三联三交”、“结对帮扶”等体验式走访联系活动,让干部在与群众接触中感受艰辛与疾苦,促使干部珍惜岗位,勤恳敬业。
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让干部“想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讲话指出:“要健全科学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形成重德才、重实绩的用人导向,让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干部真正得到重用、充分施展才华,让作风漂浮、哗众取宠的干部无以表功、受到贬责,使求真务实在全党全社会蔚然成风。”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只有把作风好、有作为的干部用起来,才会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导向。一是要确立鲜明的用人标准。用什么样的人,不用什么样的人,直接关系到党的作风形象,影响着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干部的衡量标准不尽相同,在革命战争年代,能够冲锋陷阵、英勇善战的就是好干部。在改革开放初期,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的“四化”就是启用干部的标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当下,就是要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牢固树立重品德、重基层、重实绩、重公认的用人导向,着力把那些政治素质好、驾驭能力强、实战经验丰富、敢于担当负责、群众认可度高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以用人上的“风向标”指引干部崇尚实干、奋发有为。二是要建立科学的考评标尺。客观公正地考核评价干部,对于激发干部内生动力能够起到“加油、加速”的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要紧密契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不断改进完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机制,科学设置考核评价指标,把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考评干部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既要看发展速度又要看发展质量,既要看任内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又要看消耗了多少资源、留下了多少债务,决不简单以GDP论英雄,同时要辩证地看干部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前任基础与现任业绩、个人贡献与集体作用,全面历史地辩证地评价领导干部的政绩,引导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发展观,做出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政绩。三是要构建完善的选任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干部选任条例》,着力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坚决克服“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龄”取人的不良倾向,让干部用当其时、用其所长。要不断改进民主推荐测评,适当加大领导班子、分管领导权重,让知情人投知情票,让负责任的人投负责任的票,把得票情况与组织平时掌握的情况综合起来分析研判,看票但不唯票,为平时敢抓敢管、得票可能不高的干部主持公道,对不坚持原则、不敢担当的老好人,即使得票再多也不能用。要不断改进干部考察方式,注重考察干部“八小时”之外的德才表现,切实把党性强、敢担当、有本事、有实绩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让干部工作有动力,价值有体现,发展有作为。
保持从严管理的态势,让干部“不敢不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再次重申:“坚持从严管理干部。要坚持以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以严的措施管理干部,以严的纪律约束干部,使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一是要加大日常监督管理。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关爱预警机制,严格执行干部监督提醒、函询、诫勉等制度,对群众反映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早采取措施处置,经常念念紧箍咒、打打预防针,防止小毛病演化成为大问题,小漏洞变成大窟窿。要继续落实好“一报告两评议”、“三责联审”、巡察、问责等制度,促使干部严以用权、规范用权,让干部不敢懈怠、不敢乱为。二是要加强党内生活历练。严肃的党内生活是党的特殊政治优势,也是加强干部管理的重要途径。要按照《党章》要求,重建正常的、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活制度,不断扩大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的成果,经常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有力武器,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教育干部自觉“照镜子、正衣冠”,帮助干部彻底“洗洗澡、治治病”,切实增强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要保持正风肃纪的态势。严是爱、松是害。在干部管理上,教育关爱是基础,从严执法执纪更加具有不可替代的警示震慑作用。要进一步加大对“为官不为”、损害群众利益、违反“八项规定”、违法乱纪、消极腐败等行为的曝光和查处力度,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高高举起、轻轻放下”,防止形成“破窗效应”,起到处理一个人,教育一大片的作用。同时,还要进一步研究探索干部“下”的路径,对确实受不了约束的干部,允许通过辞职等方式离开干部队伍,不断净化干部队伍风气。四是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在从严管理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大激励关爱,大力宣传优秀干部典型事迹,释放正能量,及时把党员群众的关注点从抓住“为官不为”干部的“小九九”不放,乐此不疲地评头论足,转移到谋发展、惠民生上来,给他们提供有利于自我净化、改过提高的舆论空间,警惕和防止干部群体被“污名化”。要积极鼓励各级干部大胆闯、大胆试,支持干部锐意改革、创新创优,为干部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高邮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
责任编辑:钱国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对“为官不易、为官不为”的现象进行了严厉的鞭挞,要求党的干部“自当在其位、谋其政,既廉又勤,既干净又干事”。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就必须出重拳、下狠招整治“为官不为”现象,打掉这只“拦路虎”,搬走这一“绊脚石”,充分调动和激发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巩固和扩大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
校正理想信念的坐标,让干部“愿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有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滑坡、生活上腐化。促使干部改进作风,自觉做到服务于民,最核心的就是要筑牢理想信念的基石。一是要加强教育引导。要深入开展经常性教育,组织广大干部认真学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帮助干部厘清“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摆正“公仆”位置,理顺“干群”关系,引导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不断强化宗旨意识,始终践行“三严三实”,心存感恩、带着敬畏做好本职、服务群众。要继续深入开展向焦裕禄等先进典型的学习活动,引导干部见贤思齐,修身力行。二是要促进本领提升。有能力才能有作为。要着眼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突出宏观形势、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转型升级、生态文明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等重点课题,采取集中办班、选调外训、网络学习、参观考察等方式,开展大规模教育培训,帮助各级干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升引领科学发展的本领。要常态滚动推进年轻干部实践锻炼,注重把他们放到发展、稳定和民生一线去接地气、墩墩苗、扎深根、长才干。认真贯彻落实中组部《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的通知》要求,把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作为培训办班的必修课,增强各级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三是要督促自我革新。强化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的成果运用,引导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直面问题,开门整改,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把身上存在的“四风”问题一个一个地改掉。要健全完善谈话谈心制度,加强与干部谈心交流,从关心爱护出发,当面指出问题,帮助干部改掉“小毛病”,促进自我革新、自我完善。要常态开展“三下三联三交”、“结对帮扶”等体验式走访联系活动,让干部在与群众接触中感受艰辛与疾苦,促使干部珍惜岗位,勤恳敬业。
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让干部“想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讲话指出:“要健全科学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形成重德才、重实绩的用人导向,让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干部真正得到重用、充分施展才华,让作风漂浮、哗众取宠的干部无以表功、受到贬责,使求真务实在全党全社会蔚然成风。”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只有把作风好、有作为的干部用起来,才会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导向。一是要确立鲜明的用人标准。用什么样的人,不用什么样的人,直接关系到党的作风形象,影响着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干部的衡量标准不尽相同,在革命战争年代,能够冲锋陷阵、英勇善战的就是好干部。在改革开放初期,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的“四化”就是启用干部的标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当下,就是要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牢固树立重品德、重基层、重实绩、重公认的用人导向,着力把那些政治素质好、驾驭能力强、实战经验丰富、敢于担当负责、群众认可度高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以用人上的“风向标”指引干部崇尚实干、奋发有为。二是要建立科学的考评标尺。客观公正地考核评价干部,对于激发干部内生动力能够起到“加油、加速”的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要紧密契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不断改进完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机制,科学设置考核评价指标,把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考评干部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既要看发展速度又要看发展质量,既要看任内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又要看消耗了多少资源、留下了多少债务,决不简单以GDP论英雄,同时要辩证地看干部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前任基础与现任业绩、个人贡献与集体作用,全面历史地辩证地评价领导干部的政绩,引导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发展观,做出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政绩。三是要构建完善的选任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干部选任条例》,着力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坚决克服“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龄”取人的不良倾向,让干部用当其时、用其所长。要不断改进民主推荐测评,适当加大领导班子、分管领导权重,让知情人投知情票,让负责任的人投负责任的票,把得票情况与组织平时掌握的情况综合起来分析研判,看票但不唯票,为平时敢抓敢管、得票可能不高的干部主持公道,对不坚持原则、不敢担当的老好人,即使得票再多也不能用。要不断改进干部考察方式,注重考察干部“八小时”之外的德才表现,切实把党性强、敢担当、有本事、有实绩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让干部工作有动力,价值有体现,发展有作为。
保持从严管理的态势,让干部“不敢不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再次重申:“坚持从严管理干部。要坚持以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以严的措施管理干部,以严的纪律约束干部,使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一是要加大日常监督管理。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关爱预警机制,严格执行干部监督提醒、函询、诫勉等制度,对群众反映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早采取措施处置,经常念念紧箍咒、打打预防针,防止小毛病演化成为大问题,小漏洞变成大窟窿。要继续落实好“一报告两评议”、“三责联审”、巡察、问责等制度,促使干部严以用权、规范用权,让干部不敢懈怠、不敢乱为。二是要加强党内生活历练。严肃的党内生活是党的特殊政治优势,也是加强干部管理的重要途径。要按照《党章》要求,重建正常的、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活制度,不断扩大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的成果,经常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有力武器,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教育干部自觉“照镜子、正衣冠”,帮助干部彻底“洗洗澡、治治病”,切实增强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要保持正风肃纪的态势。严是爱、松是害。在干部管理上,教育关爱是基础,从严执法执纪更加具有不可替代的警示震慑作用。要进一步加大对“为官不为”、损害群众利益、违反“八项规定”、违法乱纪、消极腐败等行为的曝光和查处力度,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高高举起、轻轻放下”,防止形成“破窗效应”,起到处理一个人,教育一大片的作用。同时,还要进一步研究探索干部“下”的路径,对确实受不了约束的干部,允许通过辞职等方式离开干部队伍,不断净化干部队伍风气。四是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在从严管理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大激励关爱,大力宣传优秀干部典型事迹,释放正能量,及时把党员群众的关注点从抓住“为官不为”干部的“小九九”不放,乐此不疲地评头论足,转移到谋发展、惠民生上来,给他们提供有利于自我净化、改过提高的舆论空间,警惕和防止干部群体被“污名化”。要积极鼓励各级干部大胆闯、大胆试,支持干部锐意改革、创新创优,为干部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高邮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
责任编辑:钱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