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园作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主要活动场所,除了承载观赏休憩、丰富市民公共生活的功能外,同时要满足居民对公园服务提出的安全与健康的基本要求,这也是公园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目标。当前我国许多城市的公园管理体系中,医疗救助设施缺少较为科学的选址分析,缺乏对游客需求的样本统计。本文针对公园安全影响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向南京市珍珠泉公园内的游客发放问卷,结合实地调研结果与问卷数据统计,分析珍珠泉公园现状和公众对珍珠泉公园医疗救助设施的需求,从公众的角度出发寻找影响救助设施选址的相关因素,旨在为公园医疗救助设施选址决策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公园;医疗救助设施;公众需求;选址决策
中图分类号:TU98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4-00-02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 研究背景
医疗设施选址关系到医疗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和使用效率[1],是基本公共资源均等化研究领域关注的重点内容,长期以来备受瞩目。但值得注意的是,现今国内外关于医疗设施选址问题的研究大多将重点放在大型综合医疗设施在城市范围内的规划布点上,研究尺度较为宏观且宽泛,在区域细部如公园等城市开放绿地空间的尺度上尚缺乏医疗救助设施选址问题的相关研究。
公园,作为人们游览、观赏、游憩、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的公共绿地,因其良好的绿化环境和较完善的游乐设施,受到越来越多公众的喜爱[2]。然而,公园中不仅有优美的景色与颇具吸引力的游憩场所,同时也存在许多大大小小的安全隐患[3]。儿童与老年人作为公园主要服务人群,具有行动不便和免疫力较低的特征,这些弱势群体更易受到潜在危险的侵袭[4]。目前国内公园多数只设置了非紧急救助服务站,只能提供可借用的免费轮椅、小药箱和针线包等简易救助设施,而游客在公园内发生急病或遇到危险时,求助途径主要还是拨打“120”电话联系急救中心,与在公园外并无较大差别[5]。而在面积较大的公园中,伤者或患者从事发地转移到公园门口还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对于某些紧急伤情或急症来说,这可能会贻误最佳治疗与抢救时机[6]。因此,在面积较大的公园以及风景区内合理规划医疗救助设施尤为重要。
1.2 研究目的
2014年7月,西安市户县太平森林公园发生山体滑坡,造成2人死亡,1人重伤;2020年5月,内蒙古包头市昆河公园内,一充气娱乐设施被大风掀翻,造成2人死亡……种种发生在公园内的突发事件都反映了设施规划层面的一个突出问题——公园医疗救助设施的规划不足。而与之矛盾的是,安全和健康是游客对公园服务的基本要求和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首要目标[7]。纵观公园乃至风景区的救助体系,政府作为政策制定与执行者没有提供相关的决策与法律支持,同时,在公园管理层面亦频繁出现救助不及时、救助措施不当等情况,值得我们关注。
针对以上情况,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与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分析公园医疗救助设施受众群体的特征与诉求,以期对医疗救助设施规划布局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意义。
2 公园突发事件概况
2.1 常见公园突发安全事故类型
公园中的突发安全事故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自身突发疾病、高处跌落、溺水、游乐设施安全事故等,在发生上述安全问题时,医疗救助行动开展得是否及时直接关系到伤者或患者救助能否成功。医疗救助设施的规划与布置,直接关系到救助行动的时效性,决定了游客的生命安全。
2.2 公园医疗救助设施选址规划主要原则
在布置安全设施时,首先要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救援点。对位于公园等公共绿地中的医疗救护应急设施的选址而言,除了应该遵循应急设施选址的一般原则,兼顾应急医疗设施使用的经常性和突发性[8]等特点外,还应注意公园的环境和公园中潜在使用者的需求等影响因素。医疗救助设施选址主要应遵循3个原则。
2.2.1 交通可达性原则
交通可达是应急设施提供服务的基本条件[9],良好的可达性有助于人们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迅速找到就近的设施实施医疗救助。
2.2.2 风险识别原则
风景区救助设施选址影响因素有别于城市基础医疗体系选址,即应围绕风景区内环境特征复杂以及高风险的地点分布,风险点附近对医疗救助设施的需求较大,景区内的风险点相对于城市更易识别。
2.2.3 最大覆盖范围原则
医疗救助设施的救助覆盖范围应尽可能覆盖公园的全部服务范围。
2.2.4 设施层级性原则
医疗救助行动存在复杂性的特点,考虑到经济最优,公园无法保证每个安全事故易发地点都配备有完善的设施,因此在进行医疗救助设施选址规划时,应考虑分多个层级进行布置[10],高层级对低层级的设施应具有功能嵌套的作用,即高层级的设施点应包含低层级设施点的所有服务内容,这一点与城市医疗设施的功能分布具有相似性。
在不同层级设施点的定性研究方面,具体的层级性设施之间应具有以下功能需求与设施配备:低层级的设施点即智能药品无人设备,可提供简单的应急处理药品及医疗器械,使伤者能进行简单的个人处理;高层级的设施即救生亭等类似的小体量封闭建筑,主要发挥中转站的作用,提供可供坐卧的床榻以供伤者或患者(如中暑患者)进行短暂的休息、等待,为现场急救的医护人员提供可操作的设施及环境条件,以及提供可以暂时安置伤者的较为安全的地带;最高层级设施即具有一定规模的医疗救助站或者附属于其他规模建筑的急救中心,须配备一定数量的医务人员和医疗器械,设施点内的医疗设施和用品应根据公园的性质、特点和自然條件设置。同时,高层级与最高层级的医疗救助站之间需要有十分明显的标示性指示[11],以便紧急情况发生时不同层级设施点的患者或医护人员能够更为便捷、高效地联系。 3 公园医疗救助设施布局游客需求调查研究
3.1 研究区概况
珍珠泉公园位于南京市浦口区,既是省级旅游度假区,又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占地14.78平方千米,有丰富的生态和文化旅游资源。是南京市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公园绿地中游乐设施较为完善,环境较为复杂,存在较多游玩高风险点的典型公园,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景区内现存1个医疗站,位于公园入口的游客服务中心建筑内。研究区主要土地覆盖类型有林地、草地等,主要水体珍珠泉水库位居东南部,呈带状分布,主要景点围绕珍珠泉水库分布,植被包括林地、草地等,林地大片分布于景区西北部,景区东北部为大面积的高尔夫球场,道路纵横交错,人流量较小。景区瞬时最大承载量为31875人,日最大承载量为91113人。
3.2 调查样本与方法
本次研究以南京市民中到珍珠泉风景区公园游玩过的游客为主要调研对象,发放线下问卷和网络问卷共26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251份。在受访者中,19~29、41~50岁的青年人和中年人占较大比重,其中大部分人多次去过珍珠泉公园,问卷结果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较高的参考价值。
3.3 珍珠泉公园实地调研结果
3.3.1 珍珠泉公园现存问题汇总
(1)公园安全管理不到位。实地走访过程中发现,珍珠泉公园存在不少具有较高安全隐患的区域。例如,珍珠泉水体附近部分亲水石桥设置在水位较深的地方,却并未设置任何护栏等防护措施,此地有较多儿童停留游憩,儿童落水风险需要得到公园管理者重视。
(2)公众安全意识薄弱,防范风险能力需提高。近年来,公园安全事件频发,很多是由游客自身导致的。实地走访过程中发现,珍珠泉公园中游客在游玩时经常进行许多有安全隐患的行为,如违规垂钓、在立有警示牌的深水边野餐、逗弄具有攻击性的大型动物、老人或小孩身边没有成年人照顾或看护等,这些问题从侧面反映出公众安全意识需进一步提高。
(3)医疗急救设施缺失。经实地调研发现,整个珍珠泉公园仅在游客服务中心中设置了一间配备简单的医疗站,园区内缺少相关的救助设施,中央水体珍珠泉的岸线缺少水边救生设备。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珍珠泉公园当前的医疗救助设施无法满足整个园区的安全保障,其中多数人认为安全隐患较大的地方为景区水边、大型游乐设施附近以及人群较为集聚的景点,这为医疗救助设施选址地点提供了相应的借鉴和参考。
3.3.2 公众对珍珠泉公园医疗救助设施的需求
(1)交通便捷性需求。在调查问卷有关到达最近医疗救助设施步行距离接受度的问题中,多数人选择了100~200m,这体现出游客对医疗救助设施可到达性的要求,对设施服务范围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后续设施的选址规划提供了借鉴意义。
(2)层级设置要求。调查问卷显示,有67%的人认为公园内的医疗救助设施需要分不同层级,其中多数人认为需要从突发医疗事件的轻重缓急、医疗药物与器械的丰富程度、获得医疗救助行为的复杂程度、环境的舒适性与隐蔽性这4个方面进行层级设施的功能区别。在高层级设施需要提供的服务类型中,多数人选择了中暑、骨折、外伤、低血糖、突发性心脏病等常见突发疾病。
4 结语
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在公众参与的公共空间生活建设中,自然也不能忽视安全与健康问题。本文对珍珠泉公园调研结果进行总结,梳理得出公园医疗救助设施选址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交通可达性与高风险点的分布。为了在社会服务效益与经济效益中寻找最佳平衡点,公园医疗救助设施的选址应考虑最大化地覆盖选址模型与分层级的要求。在现今尚缺乏相关规范和研究的公园医疗救助设施问题上,关注公园游客对医疗救助设施的需求,以人为本,从公众的角度寻找影响救助设施选址的相关因素,对设施布点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意义。在目前的医疗救助体系建设中,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制定可遵循的规范作为规划发展的参考,规范应确保有一定的弹性和未来可变性,其主体框架应该脉络清晰,同时保证细枝末节的灵活可变。但需要注意的是,从公共安全应急角度出发,公园游客医疗救护帮助系统应是公园安全管理系统的重要子系统,其他子系统还包括安全保卫、消防等。要深层次地解决公园中多方面的安全问题,需要多部门、多方面的配合与联动,因此对于医疗救助设施具体的功能界定及系统联系,还需要进行更详细、更全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万波.公共服务设施选址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2] 钟少颖,杨鑫,陈锐.层级性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研究——以北京市综合性医疗设施为例[J].地理研究,2016,35(4):731-744.
[3] 姜佳丽,殷洁,罗小龙.基于特大城市外来务工人员需求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研究——基于南京市中和桥社区的调研[J].现代城市研究,2015(9):75-80.
[4] 殷洁,彭仲仁.积极老龄化:美国活跃退休社区对中国养老社区建设的启示[J].国际城市規划,2017,32(6):125-131.
[5] 曾钢,蒋桂荣,王素琴.奥运期间公园医疗应急的快速响应应用模式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4(4):13-16.
[6] 郭尤睿.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安全性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4.
[7] 刘涛.主题公园旅游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厦门:华侨大学,2014.
[8] 贾静,丁静之,邹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医疗设施选址分析[C]//中国铁道学会物资管理委员会物资管理与营销暨物资流通系统理论学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8:322-327.
[9] 胡家香,赵林度,江亿平.基于SIR传染病模型的应急医疗设施选址问题(英文)[J].东南大学学报(英文版),2007(23):89-93.
[10] 李春阳,赵林度.考虑择医行为的医疗设施层次选址问题研究[J].物流技术,2015,34(6):106-111.
[11] 殷洁,许畅,李秋元.日常生活与城市消费空间发展研究——以南京市珠江路商业街为例[J].中国名城,2019(11):34-42.
作者简介:王子璇(1995—),女,山东潍坊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设施选址规划。
指导老师:殷洁(1980—),女,江苏南京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城乡治理与区域发展。
关键词:公园;医疗救助设施;公众需求;选址决策
中图分类号:TU98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4-00-02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 研究背景
医疗设施选址关系到医疗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和使用效率[1],是基本公共资源均等化研究领域关注的重点内容,长期以来备受瞩目。但值得注意的是,现今国内外关于医疗设施选址问题的研究大多将重点放在大型综合医疗设施在城市范围内的规划布点上,研究尺度较为宏观且宽泛,在区域细部如公园等城市开放绿地空间的尺度上尚缺乏医疗救助设施选址问题的相关研究。
公园,作为人们游览、观赏、游憩、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的公共绿地,因其良好的绿化环境和较完善的游乐设施,受到越来越多公众的喜爱[2]。然而,公园中不仅有优美的景色与颇具吸引力的游憩场所,同时也存在许多大大小小的安全隐患[3]。儿童与老年人作为公园主要服务人群,具有行动不便和免疫力较低的特征,这些弱势群体更易受到潜在危险的侵袭[4]。目前国内公园多数只设置了非紧急救助服务站,只能提供可借用的免费轮椅、小药箱和针线包等简易救助设施,而游客在公园内发生急病或遇到危险时,求助途径主要还是拨打“120”电话联系急救中心,与在公园外并无较大差别[5]。而在面积较大的公园中,伤者或患者从事发地转移到公园门口还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对于某些紧急伤情或急症来说,这可能会贻误最佳治疗与抢救时机[6]。因此,在面积较大的公园以及风景区内合理规划医疗救助设施尤为重要。
1.2 研究目的
2014年7月,西安市户县太平森林公园发生山体滑坡,造成2人死亡,1人重伤;2020年5月,内蒙古包头市昆河公园内,一充气娱乐设施被大风掀翻,造成2人死亡……种种发生在公园内的突发事件都反映了设施规划层面的一个突出问题——公园医疗救助设施的规划不足。而与之矛盾的是,安全和健康是游客对公园服务的基本要求和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首要目标[7]。纵观公园乃至风景区的救助体系,政府作为政策制定与执行者没有提供相关的决策与法律支持,同时,在公园管理层面亦频繁出现救助不及时、救助措施不当等情况,值得我们关注。
针对以上情况,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与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分析公园医疗救助设施受众群体的特征与诉求,以期对医疗救助设施规划布局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意义。
2 公园突发事件概况
2.1 常见公园突发安全事故类型
公园中的突发安全事故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自身突发疾病、高处跌落、溺水、游乐设施安全事故等,在发生上述安全问题时,医疗救助行动开展得是否及时直接关系到伤者或患者救助能否成功。医疗救助设施的规划与布置,直接关系到救助行动的时效性,决定了游客的生命安全。
2.2 公园医疗救助设施选址规划主要原则
在布置安全设施时,首先要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救援点。对位于公园等公共绿地中的医疗救护应急设施的选址而言,除了应该遵循应急设施选址的一般原则,兼顾应急医疗设施使用的经常性和突发性[8]等特点外,还应注意公园的环境和公园中潜在使用者的需求等影响因素。医疗救助设施选址主要应遵循3个原则。
2.2.1 交通可达性原则
交通可达是应急设施提供服务的基本条件[9],良好的可达性有助于人们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迅速找到就近的设施实施医疗救助。
2.2.2 风险识别原则
风景区救助设施选址影响因素有别于城市基础医疗体系选址,即应围绕风景区内环境特征复杂以及高风险的地点分布,风险点附近对医疗救助设施的需求较大,景区内的风险点相对于城市更易识别。
2.2.3 最大覆盖范围原则
医疗救助设施的救助覆盖范围应尽可能覆盖公园的全部服务范围。
2.2.4 设施层级性原则
医疗救助行动存在复杂性的特点,考虑到经济最优,公园无法保证每个安全事故易发地点都配备有完善的设施,因此在进行医疗救助设施选址规划时,应考虑分多个层级进行布置[10],高层级对低层级的设施应具有功能嵌套的作用,即高层级的设施点应包含低层级设施点的所有服务内容,这一点与城市医疗设施的功能分布具有相似性。
在不同层级设施点的定性研究方面,具体的层级性设施之间应具有以下功能需求与设施配备:低层级的设施点即智能药品无人设备,可提供简单的应急处理药品及医疗器械,使伤者能进行简单的个人处理;高层级的设施即救生亭等类似的小体量封闭建筑,主要发挥中转站的作用,提供可供坐卧的床榻以供伤者或患者(如中暑患者)进行短暂的休息、等待,为现场急救的医护人员提供可操作的设施及环境条件,以及提供可以暂时安置伤者的较为安全的地带;最高层级设施即具有一定规模的医疗救助站或者附属于其他规模建筑的急救中心,须配备一定数量的医务人员和医疗器械,设施点内的医疗设施和用品应根据公园的性质、特点和自然條件设置。同时,高层级与最高层级的医疗救助站之间需要有十分明显的标示性指示[11],以便紧急情况发生时不同层级设施点的患者或医护人员能够更为便捷、高效地联系。 3 公园医疗救助设施布局游客需求调查研究
3.1 研究区概况
珍珠泉公园位于南京市浦口区,既是省级旅游度假区,又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占地14.78平方千米,有丰富的生态和文化旅游资源。是南京市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公园绿地中游乐设施较为完善,环境较为复杂,存在较多游玩高风险点的典型公园,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景区内现存1个医疗站,位于公园入口的游客服务中心建筑内。研究区主要土地覆盖类型有林地、草地等,主要水体珍珠泉水库位居东南部,呈带状分布,主要景点围绕珍珠泉水库分布,植被包括林地、草地等,林地大片分布于景区西北部,景区东北部为大面积的高尔夫球场,道路纵横交错,人流量较小。景区瞬时最大承载量为31875人,日最大承载量为91113人。
3.2 调查样本与方法
本次研究以南京市民中到珍珠泉风景区公园游玩过的游客为主要调研对象,发放线下问卷和网络问卷共26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251份。在受访者中,19~29、41~50岁的青年人和中年人占较大比重,其中大部分人多次去过珍珠泉公园,问卷结果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较高的参考价值。
3.3 珍珠泉公园实地调研结果
3.3.1 珍珠泉公园现存问题汇总
(1)公园安全管理不到位。实地走访过程中发现,珍珠泉公园存在不少具有较高安全隐患的区域。例如,珍珠泉水体附近部分亲水石桥设置在水位较深的地方,却并未设置任何护栏等防护措施,此地有较多儿童停留游憩,儿童落水风险需要得到公园管理者重视。
(2)公众安全意识薄弱,防范风险能力需提高。近年来,公园安全事件频发,很多是由游客自身导致的。实地走访过程中发现,珍珠泉公园中游客在游玩时经常进行许多有安全隐患的行为,如违规垂钓、在立有警示牌的深水边野餐、逗弄具有攻击性的大型动物、老人或小孩身边没有成年人照顾或看护等,这些问题从侧面反映出公众安全意识需进一步提高。
(3)医疗急救设施缺失。经实地调研发现,整个珍珠泉公园仅在游客服务中心中设置了一间配备简单的医疗站,园区内缺少相关的救助设施,中央水体珍珠泉的岸线缺少水边救生设备。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珍珠泉公园当前的医疗救助设施无法满足整个园区的安全保障,其中多数人认为安全隐患较大的地方为景区水边、大型游乐设施附近以及人群较为集聚的景点,这为医疗救助设施选址地点提供了相应的借鉴和参考。
3.3.2 公众对珍珠泉公园医疗救助设施的需求
(1)交通便捷性需求。在调查问卷有关到达最近医疗救助设施步行距离接受度的问题中,多数人选择了100~200m,这体现出游客对医疗救助设施可到达性的要求,对设施服务范围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后续设施的选址规划提供了借鉴意义。
(2)层级设置要求。调查问卷显示,有67%的人认为公园内的医疗救助设施需要分不同层级,其中多数人认为需要从突发医疗事件的轻重缓急、医疗药物与器械的丰富程度、获得医疗救助行为的复杂程度、环境的舒适性与隐蔽性这4个方面进行层级设施的功能区别。在高层级设施需要提供的服务类型中,多数人选择了中暑、骨折、外伤、低血糖、突发性心脏病等常见突发疾病。
4 结语
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在公众参与的公共空间生活建设中,自然也不能忽视安全与健康问题。本文对珍珠泉公园调研结果进行总结,梳理得出公园医疗救助设施选址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交通可达性与高风险点的分布。为了在社会服务效益与经济效益中寻找最佳平衡点,公园医疗救助设施的选址应考虑最大化地覆盖选址模型与分层级的要求。在现今尚缺乏相关规范和研究的公园医疗救助设施问题上,关注公园游客对医疗救助设施的需求,以人为本,从公众的角度寻找影响救助设施选址的相关因素,对设施布点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意义。在目前的医疗救助体系建设中,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制定可遵循的规范作为规划发展的参考,规范应确保有一定的弹性和未来可变性,其主体框架应该脉络清晰,同时保证细枝末节的灵活可变。但需要注意的是,从公共安全应急角度出发,公园游客医疗救护帮助系统应是公园安全管理系统的重要子系统,其他子系统还包括安全保卫、消防等。要深层次地解决公园中多方面的安全问题,需要多部门、多方面的配合与联动,因此对于医疗救助设施具体的功能界定及系统联系,还需要进行更详细、更全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万波.公共服务设施选址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2] 钟少颖,杨鑫,陈锐.层级性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研究——以北京市综合性医疗设施为例[J].地理研究,2016,35(4):731-744.
[3] 姜佳丽,殷洁,罗小龙.基于特大城市外来务工人员需求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研究——基于南京市中和桥社区的调研[J].现代城市研究,2015(9):75-80.
[4] 殷洁,彭仲仁.积极老龄化:美国活跃退休社区对中国养老社区建设的启示[J].国际城市規划,2017,32(6):125-131.
[5] 曾钢,蒋桂荣,王素琴.奥运期间公园医疗应急的快速响应应用模式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4(4):13-16.
[6] 郭尤睿.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安全性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4.
[7] 刘涛.主题公园旅游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厦门:华侨大学,2014.
[8] 贾静,丁静之,邹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医疗设施选址分析[C]//中国铁道学会物资管理委员会物资管理与营销暨物资流通系统理论学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8:322-327.
[9] 胡家香,赵林度,江亿平.基于SIR传染病模型的应急医疗设施选址问题(英文)[J].东南大学学报(英文版),2007(23):89-93.
[10] 李春阳,赵林度.考虑择医行为的医疗设施层次选址问题研究[J].物流技术,2015,34(6):106-111.
[11] 殷洁,许畅,李秋元.日常生活与城市消费空间发展研究——以南京市珠江路商业街为例[J].中国名城,2019(11):34-42.
作者简介:王子璇(1995—),女,山东潍坊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设施选址规划。
指导老师:殷洁(1980—),女,江苏南京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城乡治理与区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