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巷道围岩承载结构的数值分析

来源 :岩土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围岩承载结构的稳定是深部巷道支护成功的关键。应用岩石峰后应变软化本构模型对深部巷道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深部巷道与浅部巷道围岩承载结构的差别,探讨了支护阻力对深部巷道围岩承载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深部巷道围岩中存在围岩强度强、弱软化区域交替出现的现象;而提高支护阻力可以缩小围岩强度软化区域范围,减小围岩强度软化程度,改善巷道围岩应力分布状况。得出了支护阻力通过控制围岩强度软化,提高围岩自承能力,实现深部巷道围岩承载结构稳定的目的的结论。
其他文献
膨胀土胀缩等级的分类是治理膨胀土工作中的首要问题。本文将距离判别分析方法应用于膨胀土胀缩等级的分类问题中,建立了膨胀土胀缩等级分类的距离判别分析模型,选用黏粒含量、
采用共振柱试验方法,提出了一个非均等固结下砂土最大动剪切模量新的增长公式.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描述非均等固结对最大动剪切模量影响较为合适的方式是以幂函数模式建立非
目的:研究移植肾急性排斥前后及肾功能稳定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15S抗原表达及意义。方法:70人(95例次)分为术后稳定组(组1,n=45)、急性排斥反应组(组2,n=25)及抗排斥治疗逆转组(组3,n=25
由国际环境岩土工程协会(ISEG),世界减灾联合会(GADR)以及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等共同组织,由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全球能源和环境系统研究所(GIEES)承办的能源、环境和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