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电台

来源 :走近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ius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张来自前苏联情报部门比克瓦的学员证书,时间1927年。
  证书的主人是2712号学员沃罗达尔斯基,国籍中国。
  比克瓦是苏联的契卡,后来的克格勃,现在是俄罗斯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个技术训练营地。
  他在比克瓦训练营里学习了射击,战场指挥,格斗,汽车驾驶,密写。
  另一张来自前苏联列宁格勒伏龙芝军事通讯学校的学员证书,时间,1929年。这所学校是1924年建立的,但是直到50年以后的1974年苏联的报纸上才首次出现这个学校。
  这张证书的主人同样是来自中国的学员2712号。
  在这所学校里头他们主要学的是无线电收发报,这属于报务类的工作,也学习了机务,就是收发报机的制造,维修,隐蔽......
  
  2712号学员,中文名字涂作潮,代号“木匠”。他的真实身份是中国共产党员(图1),他毕业回国后的直接领导是中共情报系统负责人李克农。这一领导关系一直维持到1936年12月31日。
  
  


  (1) 中共优秀情报人员涂作潮
  
  1939年,上海已经是一座孤岛,离彻底沦陷只差一步之遥。稍微有点儿头脑的生意人要么托关系远走香港,要么盘了店铺关门回家,可总有一些不那么聪明的人。这年的冬天,在威海卫路338号,竟然立起了一个新开的店铺,专做修理收音机的生意,虽然讨了个吉利名字叫“福声”,但显然,赔着本钱,连吆喝也赚不上来。
  少人光顾,便宜了店伙计,帐房先生也落得清闲,每天除了记上两笔糊涂帐,就是躲在楼上的自家屋里。倒是帐房先生的老婆每天进进出出忙得很,可也没人说得清她在干什么。
  其实,很多事情之所以奇怪,那是因为它背后总是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当这些看似互不相关的秘密通通浮出水面,你会发现,真相,往往深不可测。连续数月,上海的上空总会出现一个神秘的电波。这是一个查无登记的呼号,频繁出现在深夜,截获的电码全部为阿拉伯数字的无序排列。这对于日军驻沪的情报机关来说,是一个危险的征兆。如果这个呼号属于敌人,那么他一定是个老练的对手,熟知隐藏的技巧,直到今天也无法锁定他最终的位置。日本人最不愿看到,但却最有可能的事实,那就是,这部电台是属于皇军最危险的敌人——红色延安!
  李立(中共地下工作者):无线电通讯,在中国革命史上做了很重要的贡献,所以我们把它作为神经,毛主席说是千里眼顺风耳,没有这个就等于没有党中央的指挥,所以很多领导同志说,没有电台我们像聋子,是瞎子。
  毫无疑问,电台在红色政权的斗争史上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自第一次反围剿战役缴获国民党电台之时起,中共领导层在最短的时间里开始着手建立一支庞大的无线电通讯队伍(图2),一旦这支队伍训练成熟,与同样庞大的情报网络结合时,那将形成一股从未有过的强有力的战斗力。
  
  


  (2) 我党早期建立的电台
  
  对报务员的选拔是异常严格的,他们要有超出常人的记忆力,要有绝对安全的出身背景,要对保密原则无条件服从,他们通常只有十几岁,因为他们要有一双灵巧的手。
  李立:我学报务的时候14岁,这个手要很灵巧,你稍微轻轻一碰就是嘀,你的手稍微沉一点就变成嗒了,就错了。
  一旦被选中,他们的世界里,从此就只有两个声音:“嘀、嗒”。从“1”到“10”只是人类语言转化为机器语言的最简单形式,此外,还有标点符号、英文字母以及浩如烟海的无序组合。
  李立:100个字是一张纸,一个字4个字码。看起来很简单,但是你想想,一个字,一嘀嗒,三就一个嘀两个嗒,你要发得很快,一分钟你能发120个字那就是多少个滴滴答答。
  一个字4个电码,120个字就是480个电码,一个电码至少需要手指与发报键接触两次,120个字就是手指与发报键至少接触960次,这一切如果要在一分钟内完成,那么一秒钟内手指要按下、弹起至少16次。这是常人难以想象的速度,但据说最快的报务员一分钟内可发送超过200个字。
  李白,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加长征,历任通讯班班长、红军电台台长、电台政委。1937年后,下落不明。
  主持人:1958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了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这部传奇式的电影上映后风靡一时,主人公李侠也成为几代观众心目中的偶像。其实,李侠这个人物并不是空穴来风,他的传奇事迹源于一个真实人物,中共上海地下报务员,也就是自1937年起消失的李白。
  李白所接受的任务,是恢复上海电台与党中央的通讯工作。他与地下党员裘慧英假扮夫妻,开展地下情报工作,并在战斗生活中产生感情结为真正的夫妻。直到1939年,李白接到了新的任务。
  李立:在延安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制造电台。开始成批制造,因为那时候部队发展得很快嘛,需要的量也大。
  我们有一个材料厂,材料厂成批地生产,但是电子管自己造不了,这怎么办呢,就到外面去买。有的到香港去买,有的到国民党那儿去买,情报部门一些同志也为我们服务,周恩来,叶剑英,这些领导干部,他们在国民党也有身份,官嘛,将军嘛,他们利用自己的身份,回延安的时候就给带回来一批。
  部队发展,对电台以及报务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于敌占区的秘密电台守护者,他们只能依靠自己了。李白的新任务就是要在一段规定的时间内学会自己制造电台。而他的老师正是从苏联秘密受训归来的,代号“木匠”的涂作潮。
  两家就合住在现在上海威海路338号这个地方,以福声无线电公司作为掩护,涂作潮是老板兼师傅,李白是帐房先生兼学徒。
  这就是福声无线电公司背后的秘密!我党秘密电台的隐藏地之一!事实上,在涂作潮与李白会合的同时,又有同志带着相同的任务到达上海。只不过,他们彼此毫无联系。因为在那时的上海。平行隐藏的我党情报组织并非一个。
  刘仁寿(中共上海地下工作者):都是情报部门,一般不交叉,虽然都在上海。
  有一张解放后上海情报系统负责人的合影,如果在解放前,这张照片上的每一个人悬赏金额都在万元以上。他们的身上负载着中共的高度机密。
  中共情报史上的传奇人物潘汉年(图3),和他最得力的助手刘仁寿,于1939年,一起到达上海。
  
  


  (3) 中共情报史上的传奇人物:潘汉年
  
  刘仁寿:他直接领导我,中间没人,延安中央党校出来的,首先一条规矩,不该问的不要问,不该讲的不要讲。差不多4月份,我跟他一条船到上海。潘汉年就跟我交代工作,六个字:到虹口,弄电台。什么虹口,什么电台,我也不好问。
  那个时候,刘仁寿并不知道,就在几天前,潘汉年与日本驻沪领事岩井英一有过一次危险的接触。
  袁殊,国际情报史上罕见的五重情报人员。表面上,此人在汪伪政府担任要职,实际上他与国民党重庆方面、日本人以及共产国际都有联系。去伪存真,他的真实身份是中共秘密情报员!
  1939年的一天夜里,在袁殊的安排下,潘汉年以左派人士“胡越明”的身份秘密会见了日本驻沪领事岩井英一,以及特务机构“梅机关”首脑影佐祯昭。
  刘仁寿:岩井就讲,有个潘汉年,你认识吗,这个是一看表情就晓得了,你搞这一行的,大家都是专家呀。
  情报高手之间的较量往往需要长时间的观察与试探,但只要你稍一疏忽,对手就会发出全力一击。在那次危险的会面中,日本人显然已经猜出所谓的“胡先生”另有隐情。但他们仍然同意了“胡越明”的要求,为他提供某种程度上的保护身份。
  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这次会面,日后,潘汉年才得以从容地周旋于上海滩日、伪势力之间,而后来大批民主进步人士,也正是潘汉年借日本领事馆的渠道将他们从上海安全护送至香港。
  日本人决不会愚蠢到为自己的敌人提供佑护。他们付出慷慨的条件是,所谓的“胡先生”要为他们提供感兴趣的情报。
  刘仁寿:一个来源是从香港电台呀,报纸上;一个就是上海的东西,分析过去的,法西斯等等。大范围地全面地分析,分析很深刻,具体的没多少东西。
  主持人:这一次,日本人犯了一个可怕的错误。他们忽略了潘汉年本人正是一个编纂情报的高手,他所提供的情报连日本专家也难辩真伪。这些情报从表面看事关重大,可仔细分析却毫无价值。直到若干年后,日本人才明白,他们做了一次赔本的买卖。在那次会面中,他们甚至答应了潘汉年的一个附加条件,允许他的一个人进入岩井英一的公馆,担任报务员的工作。这就是潘汉年向刘仁寿所说的“去虹口,弄电台”。
  岩井公馆,到处埋伏着可怕的情报高手,任何时候,在你的身后总会有一双眼睛。
  直到今天,这位老人对当年卧底岩井公馆的更多事情仍然保密。我们只能知道,他那时的公开身份是专门负责接收潘汉年传给岩井英一的所谓情报,而潘汉年费尽周折把他安排进岩井公馆,正是要利用敌人的电台为党工作。我党在敌占区开展电台工作的方式之一,就是巧妙利用对手的电台。最危险的地方也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一年后,刘仁寿接到撤离岩井公馆,自己搞电台的新任务。从此,他过上了与世隔绝的生活,白天躲在屋里睡觉,晚上向延安发报。那时,他的妻子黄景荷则担任交通员的工作,负责往潘汉年处领取发报任务。
  刘仁寿:我住的那个地方他绝对不能来的,别人也不能来,领导人都不来,万一被盯梢怎么办。
  事实上,从命令下达到对方收到电报,是一个极其繁琐而又隐蔽的过程,这中间涉及到的每个环节都是单线联系,每个人都只是完整秘密的一个部分。
  秘密电台,随时都有被破获的危险,为此,电台守护者们要想尽办法避免暴露。在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主人公故意把电灯罩黑,这绝非故弄玄虚。
  李立:我们电台的功率是100瓦,一按下去就工作了,负荷加大了,这个灯泡就闪,滴滴答答,滴滴答答,电灯泡老在那儿闪动,这很容易给敌人破获的机会,你这儿闪,周围的电灯用户也受影响,因为都是在一条电路上,所以收发报都选别人睡觉了,不点电灯了,我闪你也不知道。
  这就是秘密电台发报为什么一定挑选夜深人静的时候,这并不是文艺创作在故弄玄虚。
  除此之外,伪装和隐蔽电台也是一门特殊的技巧。一个看上去并无异常的房间一角,秘密就藏在其中。一面贴着花纹壁纸的墙,就暗藏玄机(图4)。当暗门关上后,花纹壁纸重新对接。然后在墙前放上一把椅子,一定要透空的椅背,这样可以让搜查的敌人一目了然地看见空墙,从而忽略对墙面的检查。
  
  


  (4) 秘密电台就隐藏在贴壁纸的墙内
  
  电台的侦测与反侦测是一场殊死的较量,每部秘密电台的守护者都知道,也许有一天,你的对手会找上门来。1942年,潘汉年系统秘密电台遭遇敌特搜查。
  刘仁寿:他转悠半天查不到机器,机器马力很大,有响声嘛,没查到,他也很厉害,日本兵蹲在门口,蹲了好几天
  这是一次考验双方耐力的较量,也是一次赌博。特务在等待对手转移电台,便可人赃俱获。而电台守护者们在等待敌人耐心彻底崩溃的时刻。
  刘仁寿:这个不能开玩笑,你一动人就过来,东西还藏在家里,不能动。他知道你那个门一开着,就倒霉了。只要是有人搬东西出去,或者搬家,他马上就注意了。
  潘汉年就在后面等着,等了若干天,日本人看没拿什么,就走了,平静了,然后报务员才……这些事,我们躲过去了,李白他那里就不行了。
  1942年9月一天,李白电台遭日特破获。
  李白被捕以后上海地下党采取了紧急措施,指示“木匠”迅速转移,因为涂作潮和李白的接触最多。临走前,涂作潮对妻子才说了实话,他说我马上就得走了,将来我会回来的,假如我回不来的话,你千万记住,如果是共产党坐了天下,你去找一个叫毛泽东的人,问一下涂作潮在什么地方,毛泽东会管你娘几个吃饭穿衣的;但是假如共产党没坐天下你千万就不要再找我了,你带着孩子嫁人算了。
  所有与李白有联系的同志在第一时间被迫撤离,同时,我党动用所有力量积极营救。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真实再现了李白同志在狱中坚强不屈的共产党人气节。他借口是为香港老板做黄金生意发送电报为由与敌人周旋。
  主持人:1943年6月,在多方营救下,李白保释出狱。此后,他仍然从事地下工作,辗转打入国民党军委会国际问题研究所担任报务员,并利用这一身份为我党传递了大量情报。只不过,那时的李白已划归潘汉年系统领导。而那时,28岁的刘仁寿已经是潘汉年系统在上海的实际负责人。
  1948年解放前夕,我党各情报系统的信息传输量陡增。很多秘密电台的守护者夜以继日地向中央发送情报(图5),甚至超出了安全范围内的时间界点。这无形中为敌人的侦测提供了机会。1948年12月31日,刘仁寿忽然失去了与李白的联系,同时也失去了与李白有联系的另一位同志于守忠的踪迹。
  
  


  (5) 发报机的嘀嗒声传递着重要情报
  
  1948年12月30日,凌晨,一伙特务突然闯进李白的家。
  李立:好比你发一个信号出来,他这个无线电,测向机就检测到你的信号,知道你在什么方向,这个方向可近可远了,究竟在哪个点呢,只要几部测向机从不同角度一交汇,一测就测到你这个点了。
  李白正在向延安发送国民党绝密的江防计划。可当特务闯入前的瞬间,他已及时将电台隐藏。特务长时间地搜查,结果一无所获。
  可就在闯入者准备撤出时,意外发生了!
  刘仁寿:查到一个收音机,当时已经下半夜了,就问他们,你怎么有收音机,我失眠,听听广播,现在几点钟了,灯泡还是热的,两个耳光一打,将人带走。
  李白的被捕发生在凌晨。天刚亮,于守忠也被莫名其妙地请到警备司令部,他并不知道几分钟后将是他与李白同志的永别,连他自己的生死也只在一线之间。
  对手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破绽。你必须掩藏起所有的情感,然后冷漠面对你生死相托的战友。敌人在于守忠与李白对质的两个小时过程中,并没发现可疑。最后,他们要求于守忠在十几双眼睛的监视下,立下保守秘密的字据。
  刘仁寿:你如果表现被人看出来,你就走不出来了,你手抖一下都不行。出来后他赶快回去,把家里收拾一下,全部弄好,弄好走了,结果当天又来人抄家,再去找,家里没人了。
  刘仁寿在第一时间紧急启动备用电台通报了党中央。李白被捕,于守忠暴露,下一个目标会是谁?潘汉年连发三封加急电报指示刘仁寿火速撤离上海。48小时之后,刘仁寿在同志的接应下离开妻子和母亲登上了开往香港的客轮。
  刘仁寿:一个人在码头上站岗,等船开了以后他再回去汇报,留下的钱都交给这个人了,这里还要留人,留工作,还要用钱的,船开走了,他才离开。 马克思在天之灵啊,很危险啊,确实很危险。
  李白同志被捕后,我党对他的多方营救最后都失败了。1949年5月7日,解放军渡江并接近上海,李白因被赶来坐镇指挥的蒋介石亲批“坚不吐实,处以极刑”而遭特务杀害。刘仁寿再回到上海已经是解放之后。此后,他长期在领导岗位担任工作。目前,离休在家安度晚年(图6)。
  
  


  (6) 离休在家的刘仁寿
  
  记者:李白被捕以后那个备用电台也应该配有一个人吧?
  刘仁寿:用过一次,不用一次怎么能够知道,李白被捕就是通过这个线,实际就用了一次。
  记者:那个电台在谁的手里?
  刘仁寿:就是我管的嘛,我走了,就不搞了。
  记者:但是那个电台并不在您的手里。
  刘仁寿:在我们的人手里。
  记者:那个人是谁?
  刘仁寿:这个就不要讲了,这就不要讲太多了。
  记者:除了李白,还有哪些同志从事这项秘密工作?
  老人摇摇头:我也不能说(图7)。
  
  


  (7) 刘仁寿至今坚守着党的秘密
  
  主持人:这是一段栏目记者与刘老先生有关备用电台的对话。直到今天,我们也无法证实在当时的上海究竟有多少部秘密电台,我们也就无法证实那些电台守护者的真实姓名。但正是因为有了他们,人民军队在多次关键性的战役中才能取得先机。刘仁寿与他身边的同志,是一些终生要与秘密打交道的人,而他们自己在今天看来,也已经成了秘密的一部分。要等到解密的那天,更多无名英雄的故事才会浮出水面。
其他文献
一口黄土高原上再普通不过的薄壳窑,27年来汇集了一群又一群方圆百公里内巧手的乡下婆姨;  一个在中国北方广泛流行的民间形象,通过这群婆姨之手一鸣惊人,博得了中外艺术家的一致赞誉;  一门民间的古老手艺,经不断发掘终于载誉世界。    2007年1月27日清晨,薄雾笼罩中的陕西省安塞县城。街上的行人还很稀少,但位于真武洞的县文化馆里却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因为这天是又一届安塞县剪纸学习班报到的日子。
期刊
仅仅十分钟,一个有着一百多户人家的小山村就彻底消失了。村民们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家园被毁。一千多人能否安全逃离灾难现场?    重庆市万州区的铁峰山上,有一个依山而建的小山村。这个村子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当初起名叫吉安村,是希望这个小山村能吉祥平安(图1)。      (1) 依山而建的吉安村    2004年9月4日,天上下起了蒙蒙细雨。这个地处深山中的小山村在细雨蒙蒙中显得越发的宁静。雨水对生活在
期刊
蜜蜂每天忙忙碌碌,从这朵花飞到那朵花上,在阳光下吸吮甘露,一切看来是那么令人愉快。  对孩子们来说,蜜蜂的形象是可爱的,他们一直受到的教育是:蜜蜂是勤劳的,善良的。他们不知道,在现实生活中,被蜜蜂蛰上一口的痛苦。还有一种蜜蜂叫非洲化蜜蜂,它是蜜蜂王国里的另类,它们的另一个名字是杀人蜂。每年死在蜜蜂手上的人可是比老虎狮子杀死的多得多。  被杀人蜂蛰一下并不会致命,连续不断的蛰才会死于非命。被500只
期刊
莱斯特·布朗的《谁来养活中国?》一书,对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提出了质疑,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反响甚至恐慌。  作为回应,2005年博鳌论坛上,我国著名农学家李振声就中国农业的发展以及中国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了令人信服的全面阐述。      题图:李振声在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演播室中接受采访    在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颁奖大会上,76岁的李振声成为继袁隆平之后第二个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农学家(图1
期刊
它是雪山之神被顶礼膜拜;  它难以逾越至今无人登顶;  它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力量?    在美丽神奇的香格里拉地区,有一座令人难以琢磨但又异常壮丽的雪山——卡瓦博格。多少年来,试图攀登它的人都以失败告终。是什么让它如此高傲而又神奇,它又有着怎样的传说呢(图1)?      (1)圣洁的卡瓦博格峰    卡瓦博格,藏语意思是“白似雪山”,它被称作“雪山之神”。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赋予梅里雪山无限的
期刊
2006年12月初的一天,武汉武珞路一家宾馆接待了一批参加会议的客人。  令人奇怪的是,在一张公开发表的会场照片上,与会者的脸上都打上了马赛克。而且,拒绝提供个人的真实资料,他们全部是化名而来。这些神秘的客人来自哪里,他们为何相聚到这里,在这层层迷雾下究竟隐藏着什么呢?     为创造历史相聚到一起    为了解事情的真相,我们摄制组经多方寻访,终于找到了一个知情人。他就是全国艾滋病信息资源网络主
期刊
水稻矮缩病毒不失为一个“聪明”的侵略者,它感染水稻并使水稻致病的过程复杂而有趣,引起了不少科学家的注意。北京大学生物技术系的研究人员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手段,不仅破译了水稻矮缩病毒的基因密码,更帮我们见识了这场——    水稻是目前发展中国家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全世界几乎有半数人口以稻米作为主要食物。在我国,水稻是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保证水稻品质,提高水稻产量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任务。  水稻
期刊
1839年,美国人约翰·斯蒂芬斯在洪都拉斯的热带丛林里首次发现了玛雅古文明遗址。之后,世界各国考古人员在中美洲的丛林和荒原上又发现了170多处被遗弃的玛雅古代城市遗迹。在热带丛林里,一个神秘民族建造了如此数量众多,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图1)。它们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现代设计师有时都自叹不如。但是,令人费解的是,这个民族为什么会在1000多年前突然放弃了自己在丛林中建造的杰作,中断持续600多年的繁荣
期刊
1.人类学者格勒认为,整个藏族文化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以游牧为主的游牧文化类型,一是以土地为中心的农业文化类型。  在许多人眼里,粗犷的牧民或者剽悍的康巴汉子是藏族人的典型形象,在他们看来,青藏高原就是雪山、草原和天地间成群的牛羊;气势恢弘的庙宇,身披袈裟的喇嘛,奇异而诡谲的舞蹈,浓郁多姿的风情,斑斓耀眼的色彩,弥漫在空气中的庄严与宁静……遥远的雪域西藏,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1) 西
期刊
火箭穿云破雾,卫星发射升空,洲际导弹直刺苍穹,中国航天员遨游太空,大漠深处的发射中心走过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背后有过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图1)?      (1)中国航天事业从大漠深处起飞   * 铸剑    1957年底,驻守在朝鲜西海岸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代司令员孙继先,突然接到上级的紧急命令,立即回国。不久,第20兵团也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从朝鲜西海岸突然失踪,这让美国情报机关感到
期刊